首頁 > 服飾搭配 > 服裝搭配 >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白族是中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屬於少數民族,小編帶着大家一起欣賞白族的服飾,看看是長什麼樣子的。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1

白族服飾特徵

白族姑娘頭上戴的頭飾上也有着“風花雪月”的含義。因爲在白族少女的頭飾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關的風;豔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因此,也就形成了她們的頭飾現在所呈現的模樣。

白族服飾介紹

白族服飾也許與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關,不論男女服飾,在壩區或山區,都盛行以白色爲尊貴,並且能根據不同性別、年齡、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製作出精美、鮮豔的外裝。一眼望去便給人們美觀大方、色彩分明、線條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白族的風俗服飾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爲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着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着“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字樣。繡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 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繫繡花短圍腰,下着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未婚婦女梳獨辮子盤於頭頂,並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腰繫繡花短圍腰,更顯得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已婚婦女改爲挽髻。洱海東岸婦女則梳“鳳點頭”的髮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以簪子,均用繡花巾或黑布包頭。白族婦女有佩帶耳環、手鐲的習俗。居住在大理洱源縣的白族婦女喜歡的一種頭飾叫“登機”,它是姑娘心靈手巧的標誌。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水稻。大理雪梨、賓川桔柑都是馳名中外的特產。

白族服飾所體現出的總體特徵

用色大膽,淺色爲主,深色白族服飾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繡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將其地域特點與白族服飾特色聯繫考察大致可尋出這樣的變化趨勢: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豔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與壩區比較,山區白族穿着較豔,壩區白族相對較素。

白族服飾發展

遠古時代

想必白族的祖先過着羣居生活。以打獵、捕魚爲生。以樹葉來避寒,遮羞。經考古發現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經掌握紡織技術。劍川海門口、大理挖色鹿鵝山、大理蒼山、賓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分別出土了石質紡輪,骨質或角質針具,證明紡織物開始問世。白族先民也開始有簡單的服飾,當然服飾由於受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一開始的主要功能無疑是保暖、避寒。

南詔時期

大凡華貴的衣服,都要用精絲織成的絲、錦、絹縫製而成。南詔王、清平宮的服飾皆用錦繡,外綴虎皮,異常燦爛。在唐代的《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中,對所描繪的王族和官員的服飾,作了詳細的描述。《南詔德化碑》碑陰載用“二色綾袍”做功臣賞賜品。《釋名·採帛》:“綾,凌也,其紋望之如冰凌之,理也。

白族人的服飾是什麼2

白族服飾族標

白族女服飾主要以無或小領襟旁扣內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淺藍、雅布色。隨着年齡的偏高、色調逐漸加深;偏於藍色、黑色等色調。外罩爲燈芯絨領褂,年少者及腹;年長者稍長點。腰上繫有繡花腰帶,圍腰重下襬和飄帶,下着淺色扭襠寬腳褲,腳穿牛皮底的繡花鞋或繡花涼布鞋。包頭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豔麗的毛巾製成。髮辮盤於其上,年老者則夾於頭後。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飾物,胸前常掛銀質三須、五須。而新娘服較爲特別,頭戴由上百個五顏六色的小絨球製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紅大綠爲主色調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飾:多爲白色對襟上衣,鈕釦大多九至十個,外罩是黑領褂或羊皮領褂,下身也是扭檔寬管褲,腳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頭戴白色或淺藍色的`圓形大包頭。不可忽視的是族標的作用。不僅表現在不同的傳統服飾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內部其各支系的服飾也常常表現出很強的支系特點。由於當時的地理環境或社會經濟的不同,在服飾的製作和使用上有所差異,各自傳承至今。白族其傳統服飾亦然。大理州鶴慶縣的白族服裝,女頭戴大方帽,戲稱“海軍陸戰隊”,劍川未婚者頭戴佈滿銀泡釘的花鼓帽、魚尾帽;大理洱海東岸白族戴雙纓魚尾帽、鼓釘帽。洱海漁民好戴瓜皮帽。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第2張

白族男子服飾之頭飾

白族男子的頭飾比較華麗,往往與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區的白族男子所戴頭飾有不同特點。大理的男子皆戴頭帕,未婚者編獨辮盤於頂,辮上多纏紅白絨線,左側垂有紅白絨線流蘇;已婚者多挽髮髻,用臘大理市白族姑娘繡花服飾。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杆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繡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爲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繫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爲服飾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長褲、裹腿、草鞋、外罩黑領褂,或皮質或綢緞,質料考究,俗稱“三滴水”,腰繫兜肚,下著黑色或藍色長褲。

白族人的服飾是什麼3

白族男子服飾之族標

白族男服飾主要以無或小領襟旁扣內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淺藍、雅布色。隨着年齡的偏高、色調逐漸加深;偏於藍色、黑色等色調。外罩爲燈芯絨領褂,年少者及腹;年長者稍長點。腰上繫有繡花腰帶,圍腰重下襬和飄帶,下着淺色扭襠寬腳褲,腳穿牛皮底的繡花鞋或繡花涼布鞋。包頭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豔麗的毛巾製成。髮辮盤於其上,年老者則夾於頭後。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飾物,胸前常掛銀質三須、五須。而新娘服較爲特別,頭戴由上百個五顏六色的小絨球製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紅大綠爲主色調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

白族男服飾:多爲白色對襟上衣,鈕釦大多九至十個,外罩是黑領褂或羊皮領褂,下身也是扭檔寬管褲,腳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頭戴白色或淺藍色的圓形大包頭。不可忽視的是族標的作用。不僅表現在不同的'傳統服飾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內部其各支系的服飾也常常表現出很強的支系特點。由於當時的地理環境或社會經濟的不同,在服飾的製作和使用上有所差異,各自傳承至今。白族其傳統服飾亦然。大理州鶴慶縣的白族服裝,男頭戴大方帽,戲稱“海軍陸戰隊”,劍川未婚者頭戴佈滿銀泡釘的花鼓帽、魚尾帽;大理洱海東岸白族戴雙纓魚尾帽、鼓釘帽。洱海漁民好戴瓜皮帽。

白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第3張

白族男子服飾之衣飾

白族男子的衣飾堪稱造型與色彩調配的藝術傑作。青年男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繫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着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爲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綴深色帶的淺色圍腰擡色,明快之中顯素樸,秀豔之中見端莊,醒目大方,毫無細碎之感。

在服飾方面,白族男男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爲尊貴。大理一帶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海東(洱海東部地區)男子則外套鹿皮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鹿皮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男子服飾則各地不同。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掖結紐處接“三須”、“五須”銀飾,腰繫繡花短圍腰,下着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