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服飾搭配 > 服裝搭配 >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白族是中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女子頭飾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下面來了解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1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爲尊貴。

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着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着“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字樣。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繡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繫繡花短圍腰,下着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

白族服飾的形成和演變

族服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服飾。我個人認爲在白族服飾的發展、演變的歷程中,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青銅時代。二,唐朝。三,南詔、大理國時期。四,元、明、清至民國。

但由於歷史文獻資料的缺乏,我們僅只能對有限相關的資料研究中對大理地區白族服飾的發展歷程進行有限的探討。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2

白族習俗

白族家庭裏,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對客人,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講究的茶禮,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點。爲客人斟茶不能斟滿,白族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白族就餐很講禮儀,長輩、客人坐上首,晚輩依次坐兩旁或下首,並隨時要爲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熱情待候。

白族婚俗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揹着新娘圍着嫁妝繞“8”字。

白族食俗

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爲主食;山區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爲主食。主食都以蒸製爲主。

因鮮菜常年不斷,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鮮菜和各種醃菜。白族婦女大都善作醃菜,醃菜的種類很多,除醃製鮮菜外,還做豆瓣醬、豆豉、麪醬;劍川、鶴慶的白族常採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製成各種風味菜。

肉食以豬肉爲主,除用鮮豬肉做各種炒菜外,還喜醃製年豬,加工成火腿、臘腸、香腸、豬肝、吹肝、飯腸等精美風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歡大鍋牛肉湯,食用時要加蔓菁、蘿蔔、蔥等佐料一起食用。臨河而居的白族,擅長水鮮烹調。

白族大都喜飲酒,由於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種類很多,制酒時常用40多種草藥製成酒麴,製成各種白酒,其中以窯酒和幹酒爲傳統佳釀。另外還有一種糯米甜酒,是專爲婦女和孕婦製作的,據說有滋補和催奶的作用。

飲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兩次茶。晨茶稱“早茶”或“清醒茶”,一起牀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內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風味菜餚很多。生皮是爲白族逢年過節必備的菜餚之一,是用多種辛麻辣拌成的冷葷菜。毛驢湯鍋,是用毛驢肉燒製而成。柳蒸豬頭也是白族傳統名菜之一,是用豬頭放在柳條架上入鍋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節特製的糕餅,用發酵麪糰加佐料蒸制而成。

白族節慶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爲“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迴節)“蝴蝶會”等民族節日。

白族服飾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爲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着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着“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字樣。繡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

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繫繡花短圍腰,下着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未婚婦女梳獨辮子盤於頭頂,並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腰繫繡花短圍腰,更顯得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已婚婦女改爲挽髻。洱海東岸婦女則梳“鳳點頭”的髮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以簪子,均用繡花巾或黑布包頭。白族婦女有佩帶耳環、手鐲的習俗。居住在大理洱源縣的白族婦女喜歡的一種頭飾叫“登機”,它是姑娘心靈手巧的標誌。

白族建築

白族民居建築均爲獨立封閉式的住宅,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莊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牆、大門、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組成。一般的建築形式是:“兩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數富戶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開井,四眼小天井。此外,還有兩院相連的“六合同春”;樓上樓下由走廊全部貫通的“走馬轉閣樓”等等,真是五花八門,猶似迷宮。不過這種古老而又造價昂貴華麗的住宅已不被當地白族人採用了。現在多是一家一戶自成院落的二層樓房。但雕刻、彩繪仍不減當年,而且有所發展。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門樓、照壁建築和門窗雕刻以及正牆的彩繪裝飾。門樓是整個建築的精華部分。門樓建築藝術水平的高低,可以確實其主人的經濟地位,也是一種光宗耀祖的標誌。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繪、凸花磚和青磚等材料組成一座串角飛檐,花枋輕巧,斗拱重疊、玲瓏剔透、雄厚穩重的綜合性藝術建築。白族門樓建築不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築結構技巧上也獨具風格。有的地方整個門樓不用一顆鐵釘或其它鐵件,而聯結卻十分牢固,幾十年風雨如故,再裝上兩扇較有厚度的鐵黑色木大門,甚是莊重威嚴。

白族居民門窗木雕,無處不閃現着劍川木匠高超的手藝。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層層刻出帶有神話色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鶴青松、鷺鷥荷花、老鷹菊花、孔雀玉蘭,以及幾何圖案。門窗的表面上還塗有褚紅色的油漆,顯得光滑明亮,古樸典雅。

白族禁忌

白族家庭裏,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爲客人斟茶不能斟滿,白族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白族飲食習俗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並善於醃製火腿、弓魚、螺絲醬、油雞樅、豬肝胙等各種味美可口的菜餚。大理等中心地區的.白族人民,還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稱“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姜、蔥、醋、辣椒,以宴請客人。此外,還有用糯米釀製的白酒,用蒼山雪燉梅和糖製成的“雪梅”,鄧川特製“乳扇”、“乳餅”等也都十分可口。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第2張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燉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幹醃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滷製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豐盛又不奢侈。

白族就餐很講禮儀,進餐時長輩要上坐,晚輩依次在兩旁或對面落坐,晚輩要隨時爲長輩添菜加湯。

白族人民喜好飲茶。一般飲用烤茶時,用一陶製小茶罐將茶葉烤黃,衝以沸水,頓時熱氣翻騰,芳香四溢。烤茶一般沖水三道,邊煨烤邊品茗:初飲覺得其味微苦,再品則甘香醇厚,最後一道更覺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滿齒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謂“頭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飲第二道茶時,還往茶內放入核桃仁片、紅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幾粒花椒或桂皮,別具一番風味。有客來家,必燒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淺淺半杯,飲後口齒留香,熱渴頓解,嘴裏有苦甜混合的舒適感。

雲南“三月街”: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

雲南的“街子”,在北方稱爲“集”,於是有“趕街”、“趕集”之說。古代大理的街子,是以十二屬相紀日定街期,子日爲鼠街,丑日爲牛街,辰日爲龍街……所以,至今大理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龍街等地名。後來,街期有了變化,有的七天一街,有的五天一街,還有的地方一天一小街。有的地方趕街與趕會相融合,如正月初五大理三文筆村“葛根會”、二月十五洱源三營“莊稼會”、四月十五“蝴蝶泉會”和中秋節“漁潭會”等,最著名的要數三月街。

三月街

三月街素有“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之譽。從前,三月街也叫三月會、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等,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節,是白族傳統盛大節日和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盛會。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編撰的《雲南通志》有這樣的記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知是觀音入大理,後人至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也。”根據多種史籍記載分析,大理三月街在很大程度上與佛教傳入有關,在民間佛教講經會的基礎上產生。明代徐霞客在滇西旅遊、察期間,對大理三月街作了如實記錄:“十五日,是爲街子之始,蓋榆城(即大理)有觀音街子之聚,設於城西演武場中……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蠻物亦無不至。”徐霞客還對三月街賽馬活動作了記錄:“餘乃由西門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場,俱結棚爲市,環錯紛紜。其北爲馬場,千騎交集,數馳騎於中,更隊以覘高下……”清代《大理縣誌稿》這樣描述三月街盛況:“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黔、藏、緬等地,及本省各州縣之雲集者殆十萬計,馬騾、藥材、茶市、絲綿、毛料、木植、瓷、銅、錫器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其時,作爲民間集市的三月街,規模之盛,享譽亞洲。清末大理留日學生、白族音樂家李燮羲,曾寫了這樣一首《三月街竹枝詞》:“昔時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

洱源漁潭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傳統的洱源漁潭會,會址原在洱海北岸的沙坪漁潭坡,上世紀70年代,遷在沙壩,是滇西地區僅次於大理三月街的物資交流盛會,會期八天。在白族羣衆中流傳着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蒼山腳下的漁潭坡一個魚洞裏面有一條魚精,平時酣睡不動,遇到打雷時,魚洞裏涌出許多油魚,人們就到洞口捕撈油魚。有一年的八月十五,魚精突然醒了,張開大口吞食了不少捕魚人,嚇得人們不敢再捕魚,也不敢到漁潭坡。後來,經過幾年觀察,人們發現魚精只有八月十五才作怪,於是每年這一天,白族人民在漁潭坡上買賣漁具、大牲畜及生產生活用具,還在坡上耍龍耍獅,唱歌跳舞。魚精聽到人吼馬叫,聲響不絕,嚇得不敢出洞作亂,漁潭會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下來。

大理多數地區的街子,“日中則聚,日落則罷”。在大理市喜洲鎮,有“清晨始集,至午就散”的早街;在白族第一大村——周城和洱源茈碧等地,有“午後始集,至晚才散”的晚街。近幾年來,大理古城的街子以它特有的秀麗風光和地處滇西交通要道等原因,成爲貿易、旅遊、購物熱點;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峯下沙坪坡每逢星期一趕街,是五彩繽紛的民族集市;大理洱海東岸湖光山色中的挖色街以及每天下午的周城晚街,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成爲繼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後,最受海外客人歡迎的鄉村“洋人街”。

大理白族民間“接三公主”習俗

每年農曆二月初,大理白族民間有“接三公主”習俗。此習俗始於南詔,延續1300多年,至今猶存。

唐朝初年,細奴邏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帶建立了地方政權南詔國,成爲南詔始祖。公元650年,他在巍山的山於 山龍(拼字)圖山上修築都城山於 山龍(拼字)圖城,直至公元738年皮羅閣遷都太和城,73年間曾有三代南詔王在此居住。

“接三公主”的習俗,最早就起源於細奴邏時期。傳說,白子國的三公主金姑,從大理下嫁細奴邏,她賢淑善良、樂善好施,深受蒙舍川(今巍山一帶)和洱海地區各族羣衆愛戴。雖然三公主遠嫁他鄉,但故鄉人民十分懷念她,每年都要把她從巍山接回孃家過年。三公主去世後,其子孫在山於 山龍(拼字)圖山城南側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她,懷念她。隨後,逐漸形成了“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動。

巍山歷史文化學者楊光樑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這一天,白族地區的廣大村民,自發地以村爲伍,結伴而行,一路吹吹打打,載歌載舞,離開蒼洱來到巍山山於 山龍(拼字)圖城的旁邊,來接三公主回孃家,此習俗已延續千年。三公主慈善愛民,賢淑聰慧,在故鄉口碑很好,很受人們愛戴。她下嫁巍山後,人們常常思念她,每逢這個季節,都要把三公主接回去。”

“接三公主”活動中,人們除了拜祭三公主之外,還要拜祭其他神靈,最後到巍山伽藍殿拜祭。楊光樑介紹:伽藍泛指佛家寺園,也指守護寺院的神靈,佛教中認爲有十八伽藍。傳說,細奴邏也被封爲伽藍,他又是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接三公主時要到伽藍殿祭拜,得到他的許可後,在二月十三天亮以前,把三公主接走。

農曆二月十二這天晚上,參加“接三公主”活動的白族、彝族羣衆,都要打歌對調,歌舞至深夜。白族的歌舞,彝族的打歌,以及兩個民族的霸王鞭、八角鼓、蘆笙、刀舞,會在同一個旋律中盡情展示,形成了民族團結和睦的千古華章,千百年來未曾中斷。

“接三公主”活動包括了祭拜、誦經、祈雨、娛樂等內容,起始時間爲農曆二月初九。這一天,白族羣衆從大理啓程前往巍山,當天到巍寶山祭拜細奴羅和三公主。初十到達天摩牙寺,十三日上午接出三公主,晚上住巍山大倉鎮。十四日到達大理市下關七五村,十五日到達大理古城城隍廟祭拜。十六日到達灣橋鎮灣橋街,十七日到達喜州鎮慶洞村聖源寺,至此整個活動結束。

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結交;老:意思是終生,是從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別同年齡的可靠的好朋友。打老友,即結交終生親密往來的同性別同年齡的好朋友。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風俗習慣。

大理白族民衆中的打老友,一般出於三種情況。一是青少年自己通過一定時間在生活、學習、勞作中的彼此交往和了解,互相問喜歡,情投意合,一致決定用打老友這種形式把友誼長期固定下來。二是青少年雙方盼父母一代本身就是相處得很好的朋友,甚至他們本身就已經有老友關係,他們想通自己的子女打老友,從而把老一代之問的友情在下一代中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三是青少年父母中的一方,在生活中發現其他人家中相應的青少年在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值得自己的子女學習和交往,於是通過第三者在中間做工作而結成老友。

由於打老友將是影響子女終生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父母一代對子女的打老友活動是極爲慎重的。他們不僅要相互考察對方子女的人品、學識、健康狀況等各方面的表現是否值得結交。同時還要考察對方家庭情況,如對方家庭是否忠厚、善良、勤勞、合睦、健康等,情況不明是不會輕意應允的。

青少年雙方一當確定打老友關係後,雙方家庭即稱爲乾親家。爲了表示其關係的親密,雙方父母在互相稱呼時一般都將“幹”字略去。在剛開始確定打老友關係的三年之內.雙方家庭每年必須至少互訪一次。接待乾親家的第一次來訪,場面甚爲隆重。在舉行豐盛的酒宴招待時,還得邀請本家的親戚和鄰居作陪,作爲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得當衆向雙方的父母跪拜、改口詐對方的父母爲親爹親螞。

對其他親友的稱呼,則與老友所稱相同。雙方父母在扶起打老友的雙方後,要對孩子講一些勉勵的吉利話,要給孩子適當的禮物。禮物可以是書本,可以是文具,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紅包等等。雙方父母還得請求在場的各位親友和鄰居今後對兩個孩子多多關照。這樣,打老友關係就在雙方家庭的親友和鄰居間公開化,合法化了。

此後,不僅是打老友的青少年雙方將經常親密交往,雙方家庭也將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無論誰家有什麼大事小事,都要及時通報並竭誠幫忙。雙方家庭的關係就真所謂不是親戚而勝似親戚了。

大理白族通過打老友這種活動, 不少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得以卓有成效地擴大了其人際交往的圈子,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他們家庭在社會上的立足都不無好處。

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國其他兄弟民族一樣,經歷了由羣婚、對偶婚、個體婚階段。現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製爲基本家庭組織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後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從幼子居住。入贅女婿有對家產的繼承權,婦女在家庭中有較高地位。

大理地區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對象一般通過“對歌”認識結爲知己,然後再經過說親、訂婚、迎新、結爲夫婦幾個階段。說親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同意後訂婚,訂婚時男方要擇吉日送酒、公雞和聘禮到女方家,聘禮必帶“六字”。茶三斤六兩或六斤六兩,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兩等,意在“有福有祿”。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稱“提親雞酒禮”。

結婚時一般要舉辦三天,儀式非常隆重。結婚這一天稱爲“正喜日”。婚前頭天叫“踩柵”,這天男方要把嫁妝擡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嗩吶,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慶祝。正喜日“男方要在親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親”,新娘要哭別父母兄妹。出門時吹鼓手們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調,嗩吶聲不時與新娘哭聲交織在一起。一路上吹打聲、逗趣聲不斷,同伴們邊走邊向新娘撒米花,還不時掐新娘表示“祝福”。迎親到家門時,需由新郎同輩兄弟將新娘背和新房,在這一點上還留有早年“搶婚”習俗。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第3張
  

新房內都燒有火堆。新娘入房時家人要在火中燒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難以下嚥以表示“親熱”和“富貴”,白語中“辣,麻”與“親、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賓客。晚上有認親儀式,長輩要給新娘見面錢,同輩則鬧新房。鬧新房時新娘要拿出從孃家帶來的燉梅、雕梅、水果、密餞等食物恭敬地給同輩品嚐,也叫“搖果酒”。大夥邊吃邊鬧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廚房做魚類孝敬公婆。婚後三至八日回門,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兒回家吃飯。七天後要到本村的本主廟祭本主,求本主保護全家平安,早生貴子。

白族喪禮中的“講孝百”

“講孝百,顧名思義就是指孝德百事評說。它是白族地區治喪儀式中一個重要部分。是追求逝者善終、仁者盡孝、通過亡靈進行“孝教”爲主要內容的倫理道德教育,是一種古老而樸實的教育形式。“講孝百是白族喪禮中最具生命力和現實意義的重要內容。

喪禮開始,“孝子賢孫”縱橫相跪於靈堂,德高望重的村族長老高坐於前,圍觀羣衆不計其數。此時,先由司儀官主持祭拜一番,孝子們虔誠地三跪九叩首。爾後,主事官們(村中長者自願結合而成,酷似老年協會的組織,專爲紅白事服務)宣佈講孝百開始,於是鼓樂齊鳴。這咱傳統的民間樂禮,使得喪禮肅穆莊重,氣氛被渲染得極爲悲傷。主事長老一是有條不紊地主持“講孝百”的進程。

“講孝百”,首先由主事長老隨儀式禮樂口頌“祭文”(類似悼詞)。祭文的撰擬極爲認真,必須由村中德高望重者與死者的摯友共同擬就。文體處於古體文與現代文的交叉階段,屬混合型文體,目的是要方便口頌。“祭文”主要記述死者所經歷過的一生,其功能在於渲染氣氛,對死者“追功白過”。從而使聽衆瞭解亡者的賢德和辛勞。隨後由村族長者輪番追述死者的功過與艱辛,指點評判孝子的或賢良之德行。此時的環境氣氛和特殊的輿論作用,有助於孝子賢孫和周圍人們嚴肅認真地進行冷靜思索、分析。易於接受樸素的善惡觀念和“仁愛”的德行,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這種生動的傳統輪理教育,既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羣衆。這種儀式的習俗力量,使得人們應該那樣,而不能不那樣,否則的話就會“被人看不起”,產生“感到低人一等”的內疚,從而身體力行盡孝爲善。於是有力地弘揚了“真善美”,遏制“假醜惡”。這是因爲,在道德教育中廣泛而恰當地造成和利用正確的社會輿論,倡導或斥責、讚賞或抑揄、鼓勵或鞭撻這樣或那樣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爲,陶冶、督促人們自覺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爲,陶冶和增強人們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義務感。

這種人事對面的倫理宣傳和道德教育,增強了人們的孝心信念,培養了人們的從善棄惡觀念,培植了人們的道德責任感,提高了人們對自己所作所爲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利於家庭和社會的和諧、融洽,對弘揚中華民族的“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的傳統美德,不愧是一種值得繼承光大的良好習俗。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3

白族建築

在文化交融中傳承發展

雲南大理歷史悠久,白族建築是其發展歷史進程的記錄者之一。劍川海門口遺址發現的幹欄式建築聚落遺存,其規模在世界上也較爲罕見,爲研究我國史前聚落類型提供了寶貴的實例。沉睡地下近3000年的木樁和構件,充分說明白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木構建築技術。

歷史上,白族人民一直不斷吸收借鑑中原建築文化與外來文化,並結合地域、民族實際,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白族建築文化。

早在戰國時期,楚人莊蹻起義失敗後帶兵進入雲南,同時也帶去了楚國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和建築技術。漢武帝時期,漢朝在雲南地區設置了益州郡,這一時期,雲南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較快,建築業也得以進一步發展。在中原地區的影響之下,洱海地區開始使用磚瓦,房屋構造得以升級和完善。

白族的服飾和住所 第4張
  

唐朝時期,由於與中央王朝關係密切,大理地區與中原地區文化的交流愈加頻繁。南詔時期,幹欄式建築逐漸發展成磚瓦建築。此時大理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王公貴族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拓展城鎮規模,建築水平得以充分提升,大釐城、太和城等著名城邑都是在這個時期興建起來的。彼時,許多來自成都等地的工匠,帶入了中原地區先進的工藝技術。南詔的宮殿城邑等的建造深受唐代建築的影響,比如飛檐翹角形宮殿,就與唐朝的興慶宮相似。

宋朝時期,大理地區建築技藝日臻成熟,曾建造許多規模宏大的宮殿和城池,給後人留下多處古遺址。

元朝初期,中原地區大量移民遷往大理地區,帶入了先進的建築和裝飾技藝。元、明、清三代,隨着政府廣設學校和大批移民的到來,白族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就更深了,儒家思想也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就包括融入建築之中。

白族民居

承載豐厚的人文內涵

白牆青瓦、古樸大方的白族民居依山傍水,青山綠水之中,藍天白雲之下,白族羣衆的生活如詩如畫。白族民居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和裝飾,承載着深厚的人文內涵。

由青瓦白牆、照壁、門樓組成的白族民居,加之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周邊環境,使白族村寨達到清新、亮麗、天人合一的境界。白族村寨的選址、佈局,處處體現了白族羣衆關注周邊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點點滴滴都是白族人愛美愛生活的體現。千百年來,他們細心地保護自然景觀,也認真地創造着人文景觀,用獨特的方式世代演繹着、傳遞着他們的人生哲理。

白族民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典型的建築形式。“三坊一照壁”基本結構等同於中原建築的三合院,大門一般位於院落的左前方,從大門進到中心院落,正對着正房的白色牆壁就是照壁。“四合五天井”則源於傳統的.四合院。白族民居通常以三開間爲基本單位,稱爲“坊”,四合院是由四坊屋子組成的一個正方形合院,中間爲天井,主房和麪房分別帶兩耳,稱“漏廓”,每個“漏廓”留一個小天井,總共形成五個天井,所以也稱“四合五天井”。

除了建築形式獨具特色,傳統白族民居還特別重視裝飾,大門是重點裝飾部位。白族民居門樓頂部精美輕巧,結合泥塑、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繪、花磚和青磚等材料建成飛檐翹角模式,門柱多配以白族民居建築彩繪(淡墨畫或詩句)。

白族民居的一大特點就是每家都有一面潔白的照壁,照壁大多集“風水牆”“文化牆”“採光牆”等特性於一體,是白族獨特的文化現象之一。照壁一般位於主房的正前方,正對着堂屋。有的照壁附在整體房屋的一角,比如入口的天井中,小巧精緻,有的則立在村口,有風水牆之寓意。壁頂以青瓦覆蓋,四角微翹。照壁正中,或鑲上一塊圓形的彩花或黑白花大理石,上面一般有題字,黑白分明,神采飛揚,使庭院大爲增色。

白族民居的牆面分爲山牆和院牆。山牆上一般都有腰檐,腰檐以上的裝飾既有黑白灰爲主色的山花圖案,也有淡雅秀麗的彩色裝飾畫圖案,或用泥雕或直接繪在牆面上。正房走廊盡頭的牆面也是裝飾的要點,多數可見的是圓形大理石鑲嵌其中,並依照大理石的紋路題字。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