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古代手禮種類

古代手禮種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手禮種類,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素以彬彬有禮而著稱於世,手勢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姿態語言,是人們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動作,那麼古代手禮種類有哪些?

古代手禮種類1

1、稽首禮:稽首禮是幾種禮節中被看作最高級、最隆重的禮節,用於古人拜天地,祭鬼神。行稽首禮時,要跪在地上頭碰地面,並且這個姿勢要保持很久,以此虔誠。

2、頓首禮:頓首禮是以下對上之禮,當晚輩看望前輩時就需要行頓首禮。行禮時,行禮之人跪下並將雙手前拱形成半圓狀,向前俯下身子,直到頭與心平齊。行頓首禮時停頓時間稍長則表示其對前輩十分尊敬。

3、震動禮:震動禮是一種喪禮,當出席葬禮時,將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對死者的哀悼與尊敬。有時要在頓首、跪拜之後哭着跳躍來表示自己內心極度悲痛,跳躍會使得胸腔內震動,因此叫做震動禮。

古代手禮種類

4、吉拜禮與兇拜禮。當出席喜慶的場合時會行吉拜禮,行禮時男性把左手放在右手上,而女性則把右手放在左手上;當出席沉重凶事的場合時則行兇拜禮,這時做法就完全相反,男性將右手放在左手上,而女性則把左手放在右手上。因此對於男女的左右手,是萬萬不可顛倒的。

5、肅拜禮:肅拜禮是九種拜禮中最輕的,也是婦女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行禮之人跪下,雙手疊在一起放在胸前,頭微微向下但不必碰到手背,這種禮節到後來慢慢演變成清朝的萬福禮。

古代手禮種類 第2張

6、拱手禮:拱手禮也是有講究的,行禮時,身體微微前傾,男子左手在前,右手握拳,而女子右手在前。左右手順序不當就會貽笑大方,比如成龍在某年春晚上作揖時將右手放在了前面,行了一個女性拱手禮,實在尷尬。拱手禮在當代已經很少有人用了,它漸漸被握手禮替代,也逐漸被人們忘記。

古代手禮種類 第3張

7、叉手禮:叉手禮是下級對上級、卑者對尊者行的禮節。行禮時,女性將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翹起左手大拇指與小拇指,伸直右手四指,放在胸前。說起叉手禮,不得不提水滸傳裏的潘金蓮,雖然在水滸傳裏她是個水性楊花、心狠手辣弒殺親夫的主,但她也是個知禮懂禮的女子。潘金蓮本是有錢老爺家的丫鬟,不願做老爺的小妾才被老爺許配給武大郎,既然是有錢人家的丫鬟,禮節之事不在話下。水滸中有一回,潘金蓮竹竿打到了西門慶,書中寫她叉手深深道了個萬福,西門慶見他這般,心想此女子居然知曉叉手禮,實在不一般,這纔對其印象深刻。所以說知曉必要的禮節還是算作加分項。

8、寒暄:寒暄之禮保留至今,古人見面寒暄時會互相問候“無它乎?無恙乎?”這個也是有來歷的,“它”字是古時蛇字的初文,而古人常認爲蛇代表疾病,因此“與它乎”則是問候最近有沒有生病,表示對身體健康的問候。

在對於傳統禮儀的傳承上存在許多爭議,禮儀只是我們的行爲規範和準則,它是發自情懷的,是約定俗成,自然而然的,所以時代在變化,人類在進步,有的禮節我們應當傳承,以敬人律己,而對於那些繁文縟節該拋棄的就要果斷拋棄。

古代手禮種類2

1、拱手禮

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後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視距離遠近,可高,不能低於胸。 日常相見禮,送別禮。

2、揖禮

在胸前抱手,輕於抱拳,重於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於日常行禮,敬長上,同學朋友互敬。

3、一拜禮(拜禮)

展臂,至胸前合,攏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於初相見,敬長上,行家禮。只行一個。 常規大禮。

4、兩拜禮(再拜禮)

展臂,至面部前,攏手。躬身(45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於向長上行大禮。一般行一個,叫“拜”。最多行兩個,叫“再拜”。

5、三拜禮(再拜額手禮)

立定,挺身,莊重。 “雙手附心。”雙手附在胸腹之間,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疊並,兩肘與手成直線。雙手錶示“與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剛健,大恆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載,大包容,大豐富,大付出。兩德兼備而各有顯。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 “高揖。”雙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額頭前方,兩臂伸直。 “行禮(拜)。”頭、頸、手臂皆不動,腰部下躬,深躬(90度)。 “興。”起身,雙手升至額前。 “再行禮(再拜)。” “興。” “額手。”雙手貼向額頭,再推出。 “三行禮(三拜)。” “興。” “禮成。”雙手復位,至胸腹間。 用於敬天地祖先先師,特定場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禮。 用於集體行大禮。 大禮站着行要行三個,叫“再拜額手”,相當於古代的“再拜稽首”。

6、叩首禮

古人因爲席地坐在小腿和腳後跟上,叫“踞”、“正坐”,行這個大禮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禮是“再拜叩首禮”。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離開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來。先行拜禮,行兩個。拜禮的動作是,雙手在額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隨手臂前傾。行第三個禮時,兩手下行,分開,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貼在側前方地面上,額頭叩至地面。第三個禮儀動作也可以雙手不分開,額頭叩至手心。這三個禮儀動作表示越來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個叩首禮。站着行就是“再拜額手禮”和“額手禮”。三,表示多,再多也還是三。 只用於特定大禮,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場合敬先師,特定場合敬親生父母輩祖輩,結婚那一天夫妻對拜。不可以隨便行。隨便行是褻瀆禮儀,褻瀆對方。

古代手禮種類 第4張

7、執手禮

雙手平伸並出,晚輩手心向下,長輩手心向上,長輩握住晚輩的手。長輩可以坐着,執晚輩之手。 家庭禮儀。結婚時夫妻禮儀。

8、交手禮

僅用於生向孔夫子行拜師禮時,師代孔夫子還禮。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這個還禮動作。雙手在胸前交叉疊並,推出,平示。 師不能隨便還這個禮。

9、鞠躬禮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頷首、躬身,長者用於還禮。

10、附手禮

雙手附胸腹間,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禮前站姿,升國旗站姿。表示誠意正心。 握手、揮手、擺手、招手、擁抱、起身、鼓掌、點頭、躬身、應答、微笑、示請、示讓,也是禮儀,屬於“儀”、“貌”的範疇。 以上禮儀動作看似複雜,而平常只用朋友間平等對等的拱手禮和敬長的一拜禮。對方怎麼行,自己怎麼還,很簡單。 禮的規則是有來有往,雙向對等、有序有位。對方行禮,必須還禮。無論地位多高,輩份多長,都要還禮,否則就是失禮和無禮。應答、點頭、躬身,都是還禮。 給天地祖先先師行禮,天地祖先先師不還禮。因爲他們一直在對我們“施禮”,我們只是在還禮,報答。 禮儀動作根據禮儀的兩個基本價值規則和禮義而生而定。以上只是基本規範。禮儀動作可以有變化。各地文化、風俗、習慣不同,禮儀動作也有差異。有基本定式,又有不同,才能區別,才能適宜。日本、韓國、其它儒教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保留有儒教文化傳統,都是儒教文化的支脈。按自己的傳統行禮,這樣就有別有位了,適宜了。中國大陸地區,禮儀被君權弄到極端,如今業已中斷,要回到周禮的本原,結合西方文化的成果,制定禮儀,接通古今中外。各地實行起來還可以有差別。 新禮繼承古禮,禮儀動作拉開人的距離,使互敬。同時發展變化,順應人心,拉近人的距離,增加“執手”禮,使互愛。通兩得中合宜。 禮儀動作一改卑下之相,乾德剛毅正大,坤德典雅尊貴。行禮人乾坤合德。

總結

禮的'內在規則:施報雙向,平等對等,有序有位。 禮的功用是:禮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聖。禮生之敬,可移於工作、學習、待人,敬業、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禮儀、儀式,也就沒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禮儀動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國格,非禮不能。 禮以直道爲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規則:卑己尊人,行敬讓之道。 報的規則:以直道相報,來而有往,投桃報李。可以重報,投我木桃,報以瓊瑤。不可以反報,不可以輕報,不可以不報。 知禮者知理,有禮者有理,合禮就是合理。 禮自心生,禮由己發。 “克己”與“由己”相結合。“復禮”與“爲仁”相結合。 子曰:“克己復禮爲仁。” 子曰:“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古代手禮種類3

中國古代禮儀手勢

兩膝跪地,雙手合抱放在地上,頭低下觸到手。再拜 :拜兩次叫再拜,是進一步表示敬意的行禮方式。

跪:兩膝着地,腰和腿伸直,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 稽首:它是跪拜禮的一種,後來行這種禮不限於君臣之間。行這種禮時,跪在地上,伸出頭在地上作較長時間停留。

拱、拱手、作揖:這是三種相同的行禮方式。 磕頭: 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別號進齋,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內平磕了頭,分賓主坐下。

古代手禮種類 第5張

唱喏:古時男子行的禮。給人作揖,同時向人說致敬的話。

道萬福:特指女子與人見面時所行的敬禮。行禮時,雙手手指相扣,放在左腰側,彎腿屈身以示敬意。

壽:以酒或以物向別人祝福。

執手:表示親暱的行禮方式,和現在的握手相似。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