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膚 > 護膚養顏 >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美白的產品現在是有很多的,從古至今,白皙潔淨的皮膚一直爲東方女性所追求。爲滿足消費者需求,市場上美白類化妝品層出不窮,其宣傳用語很吸引眼球,下面是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1

第一,煙酰胺

煙酰胺能夠干擾黑色素合成、抑制黑色素擴散到皮膚表層和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不過這種成分比較刺激,容易導致部分人羣出現過敏反應。

第二,熊果苷

熊果苷是通過抑制體內酪氨酸酶的活性來達到阻止黑色素生成、減少皮膚色素沉積的效果。不過它和煙酰胺一樣都容易刺激皮膚。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第三,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

維生素C和維C衍生物能夠直接干擾黑色素生成、減少已形成的色素沉積。

第四,傳明酸

傳明酸能夠抑制絡氨酸酶的活性,從源頭阻斷黑色素生成,不過一般需要與其他美白成分混合,美白力度不是很強。

以上四種是常見美白成分的美白原理,在挑選美白產品時也可以通過成分的美白原理來選擇。例如你想要預防皮膚變黑,那麼就可以挑選含有維生素C、熊果苷等有着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的美白成分的產品。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2

10種化妝品中常見的美白功效成分

抗氧化劑

紫外線輻射可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激活酪氨酸酶,誘導黑素生成。抗氧化劑可中和氧自由基,減少對酪氨酸酶的活化刺激;同時可阻礙酪氨酸酶的氧化反應,阻斷黑素的合成。常見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谷胱甘肽、輔酶Q10等。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維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但不建議通過口服維生素C美白。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的抗氧化劑,小劑量口服幾乎無臨牀可見的美白效果,大劑量口服則易產生噁心、嘔吐,誘發胃潰瘍等不良反應。維生素C的衍生物,如維生素C棕櫚酸酯是油溶性的,常與其他美白原料復配用於護膚品中,可獲得美白效果。

氫醌

氫醌的化學名爲對苯二酚,是一種傳統且有效的美白成分。氫醌通過結合酪氨酸酶活性部位的組氨酸,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但氫醌具有一定刺激性,可能引起皮膚紅斑、灼熱等。如果濃度偏高,還具有細胞毒性,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色素脫失、外源性褐黃病等。目前,我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禁止將氫醌作爲化妝品成分。

熊果苷及其衍生物

熊果苷是氫醌的糖基化衍生物。與氫醌相比,熊果苷性能溫和、毒性小。熊果苷可在不具備黑色素細胞毒性的濃度範圍內與酪氨酸酶競爭性結合,從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減少黑素生成。目前,熊果苷及其衍生物被廣泛應用於美白產品中。

曲酸及其衍生物

曲酸爲真菌代謝產物,來源於醋酸桿菌、麴黴和青黴菌等。曲酸可螯合酪氨酸酶活性位點上的銅原子,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但是曲酸的穩定性差,對光、熱敏感,易與金屬離子螯合,易氧化變色。

且皮膚吸收性較差。爲克服曲酸的缺點,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曲酸衍生物,其中不少品種顯示出較強的美白效果。曲酸雙棕櫚酸酯是現在流行的曲酸美白劑,曲酸單亞麻酸酯則結合了曲酸與亞麻酸的美白作用。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第2張

壬二酸

壬二酸又名杜鵑花酸,通過阻止酪氨酸酶活性部位與酪氨酸相互作用,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同時,壬二酸可以阻斷黑素在黑色素細胞內的正常運輸,從而減少黑素顆粒的形成。壬二酸的美白作用具有選擇性,對高活性的黑色素細胞有抑制作用,對正常色素細胞的作用有限。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會參與僞黑素的催化,常作爲美白成分添加到化妝品中。谷胱甘肽有兩種形式,分別爲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谷胱甘肽的美白機制包括:通過抗氧化方式消除自由基和過氧化物,間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與酪氨酸酶活性位點結合,直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擾酪氨酸酶向黑色素前小體的運輸;促進真黑素向僞黑素轉化;調節黑色素細胞毒劑的脫色能力。

氨甲環酸

氨甲環酸又名傳明酸,是一種纖溶酶原抑制劑,在臨牀上常用於止血。其分子結構與酪氨酸相似,可以與酪氨酸酶結合,佔用黑素的合成工具,產生競爭抑制作用。此外,氨甲環酸的美白機制還有:抑制纖溶酶原向纖溶酶轉化;降低肥大細胞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的釋放,干預後者促進黑素生成的功能;降低黑色素細胞刺激素α-MSH的產生,減少色素合成。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作爲化妝品美白成分的應用,迎合了人們迴歸自然的追求。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物有甘草提取物、桑樹提取物、蘆薈提取物、綠茶提取物、原花青素等。植物提取物對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原花青素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可有效清除人體內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劑。但植物提取物也存在缺陷,如穩定性差、易失活、易變色等。

煙酰胺

煙酰胺是煙酸(維生素B3)的一種生物活性形式,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還可抑制黑素小體向角質形成細胞的轉移,既可以干預黑素的合成,又可以干預黑素的轉運過程,從而達到美白的功效。

化學剝脫劑

化學剝脫與上述美白過程不同。化學剝脫是通過化學損傷,使衰老死亡的淺表角質層剝脫,其中包含的黑素也隨之脫落。化學剝脫劑通過加速角質層的更替,加快黑素從表皮層的代謝和脫落,使皮膚顏色變淺、富有光澤感。常見的化學剝脫劑包括果酸、水楊酸、乳酸等。

化妝品中添加的果酸濃度通常不超過6%。低濃度的果酸可使角質形成細胞的粘連性減弱,加速表層角質的代謝和脫落。需要提醒的是,化學剝脫劑並非適合所有人,皮膚敏感的人不要輕易嘗試。另外,化學剝脫劑使用過度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功能,使用頻次應根據皮膚的耐受程度調整。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3

皮膚爲什麼會變黑?

我們的皮膚爲了保護機體不受到外界紫外線的傷害,要進化出一個強大防禦武器——那就是黑色素。

黑色素這傢伙雖然長得不好看,但對於保護皮膚,卻是功不可沒的。

當皮膚受到紫外線刺激時,位於皮膚基底層的黑素細胞——“黑色素的生產工廠”就加速產生黑色素;並將加工好的黑色素作爲防禦武器,傳遞給表皮底層的角質細胞。

角質細胞——“皮膚抵禦外界刺激的戰士”就帶着這些武器來到皮膚的表皮層(戰鬥前線),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張紫外線吸收網,阻擋紫外線對機體的損傷。

隨着黑色素在皮膚表面的聚集,我們的皮膚也就一點點變黑了。

然而正常情況下,皮膚有自我新陳代謝功能。到了一定時間,角質細胞(皮膚戰士)該退役了,他們會攜帶着黑色素一起從皮膚表層脫落,然後我們的皮膚也就隨之變白。

但是,當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後,黑色素就不能正常代謝掉,它們一點點在皮膚表層聚集擴大,進而形成色斑。

如何美白?

黑色素的擴散積聚最終導致色斑的形成,嚴重影響美觀。市面上的美白產品,層出不窮,如何才能選到最有效的美白產品呢?

不急,只要掌握了美白的原理,選擇和搭配不同的美白產品也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總結起來,美白主要通過此四個環節起作用,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共同從源頭上減少黑色素的產生和轉移。

修復皮膚屏障

減少對黑色素細胞的刺激

皮膚屏障是保護我們皮膚的重要功臣,擁有健康的皮膚屏障功能,皮膚纔會變得更好。

皮膚屏障的好壞直接影響着黑色素產生和代謝是否正常。

當皮膚屏障受損時,外界刺激(如自由基、紫外線、炎症等)會刺激黑素細胞加速生成黑色素,導致皮膚變黑。

此外,黑色素在體內就不能被正常代謝掉,在皮膚中不斷聚集擴大,最後形成色斑。

所以,美白的第一步,就是要修復皮膚屏障受損,減少對黑素細胞的刺激。

對應的成分有神經酰胺、葡聚糖(修復皮膚屏障)、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清除自由基)、三肽銅和殼多糖等(減輕皮膚炎症)。

不同美白成分的工作原理 第3張

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我們都知道,黑色素是在一個叫“黑素細胞”的工廠裏生產的。

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是“酪氨酸”,生產工人是“酪氨酸酶”。

爲了抑制“黑色素”的產生,需要讓“酪氨酸酶”工作不那麼積極,讓它慢下來;如果“酪氨酸酶”一直盯着“酪氨酸”不斷地工作,“黑色素”就會不斷地產生。

美白的一大原理就是想辦法讓酪氨酸酶偷懶。

因此對應此類的美白成分有熊果苷、曲酸、白藜蘆醇、傳明酸(又名凝血酸)、光甘草定等。

但是,酪氨酸酶這個勞模並不好忽悠,除了少數工人被動搖,還有一大批的工人仍然留在崗位上,盡職盡責。

讓工人偷懶行不通,於是想到了另一個辦法——讓整個生產線慢下來,降低生產效率,工人們也就放輕鬆了。

將酪氨酸(原料)加工成黑色素(武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酪氨酸——多巴——多巴醌——...——黑色素(此處省略100字)。

在此過程中像維生素C和維生素C衍生物等美白成分就可以通過破壞生產線,將生成的黑色素或中間產物還原,降低生產效率,從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減少黑色素的轉移

在酪氨酸酶勤勤懇懇的努力工作下,一大批黑色素被生產加工出來。加工好的黑色素被裝上車,然後運輸到各個角質細胞中去。

這個時候,煙酰胺此類的成分就開始出動,它們通過挾持運輸車輛,阻止黑色素的轉移,讓黑色素不能隨着角質細胞到達皮膚表面,從而減輕色沉。

加速角質層代謝

但是呢,在鬥爭之中,仍有一部分機警的黑色素躲過了這一劫。它們順利的到達角質細胞,並隨着角質細胞來到皮膚的表皮層。

這一層的黑色素就需要完全代謝來完成美白。比如維生素C和果酸類成分,通過勸說皮膚表面的老廢的角質細胞儘快“退役”,從而加速黑色素的剝落,提亮膚色。

好啦,關於美白的機理今天就講到這裏啦,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