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父母的一些行爲準則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下面是父母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1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麼這樣笨啊!”每當這類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2、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麼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爲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 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

4、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麼又不乖啦?”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媽媽應該知道,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過度保護和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因爲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爲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爲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着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

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麼,同時,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在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的人,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8、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縱容孩子並不利於孩子本身。因爲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裏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阻礙他成爲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第2張

9、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同樣的行爲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

10、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爲你期望於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爲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2

哪些行爲可能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直接影響呢?

1、家庭不和諧。

大家都明白,孩子也是家庭面貌的"代言人"。如果在幸福和諧的家庭生活,那麼孩子也會對生活特別樂觀,對未來特別有期待。而事實上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是非常不和諧的,比如夫妻吵架、冷戰甚至動手都是常有的事。

家長可能覺得如何處理家庭關係與孩子的未來無關,但是寶寶都是很聰明的。大人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看在眼裏。隨着漸漸成長,慢慢開始懂事的孩子也就會生活得非常負能量。

2、動不動就打。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打罵,因爲他們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可能都覺得在孩子特別頑皮不聽話的時候,使出渾身解數都沒有辦法,就只能靠暴力。但很多人會長此以往養成習慣,變成經常打罵孩子。

有社會調查過證明平時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了很可能性格會偏激甚至有暴力傾向。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第3張

3、代替孩子的思想。

有的父母總是端起一副家長腔調,認爲我是監護人所以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孩子應該無條件聽我的。於是就在很多事上代替孩子做決定,甚至強迫他們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事。

實際上家長的這種行爲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將來沒有自己的思想,在決定事情的.時候總是沒有自己的主意。

4、總是打擊孩子自信心。

還有的父母在平時總愛否定孩子,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就像上面的表姐夫婦那樣。很多時候孩子向家長展示自己努力的成果,都是爲了得到父母的誇獎。然而不少爸爸媽媽反而認爲孩子應該能做得更好。

甚至在他們還沒做的時候就否定了孩子。家長可能認爲這樣是爲了讓他們做事更有衝勁,但其實經常否定孩子,會讓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認爲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總結:比起生孩子來說,養育孩子纔是最重要的。不少家長更看重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不太在意對寶寶的教育。但其實如果在平時不夠注意,很容易會給孩子的未來造成影響。首先家庭不和諧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時常帶有負面情緒。

並且家長也不能經常打罵孩子,這樣可能會讓他們容易性格較爲偏激。另外父母不應該總是否定孩子,也不能總是用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他們,而是應該鼓勵他們大膽去做。

BB被歧視父母該怎麼辦

1、經常談論生活

專家表示,經常談論自己的家庭文化和生活,可以幫助孩子瞭解並形成自己文化的傳統和生活。通過提供這個基礎,可以幫助培養孩子強烈的認同感。

2、向孩子解釋清楚

家長平時需要向孩子解釋有關種族主義、歧視、刻板印象和偏見的問題,這樣孩子才能夠理解,出現這種情況時能夠有所準備。

沃裏克郡郡議會發表稱,歧視包括基於種族、性別、年齡、殘疾、宗教或性取向去對待他人。簡單來說,種族主義包括對別人帶有成見的結論。

3、表達自己的悲傷

民權和人權會議網站建議,家長應該向孩子表達自己關於種族歧視的悲傷和沮喪,這樣孩子才能夠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反應的人。

你可能會說,自己也對那些人的態度感到傷心和沮喪,不過並不是每個人感覺都一樣。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些傷人的態度,並且試圖阻止種族主 義傷害別人。

有些事情不能對BB做 第4張

4、討論可能發生的場景

跟孩子討論經歷種族歧視時可能發生的場景,例如孩子可能會在操場上、校車上、午餐室、公園或者教室遇到種族歧視,通過給孩子準備各種可能性,可以幫助孩子更有效的處理種族歧視。

如果看到種族歧視的例子,就給孩子指出來,告訴他們如何識別建議反誹謗聯盟。

5、嘗試去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促使孩子使用種族動機的評論,當別人使用傷人的言論或者把自己的孩子排除在比賽之外時,給孩子一些可以用來轉移的有用的評論。

例如你的孩子可能會說:“當別人這麼說自己的時候會感到悲傷,希望不要再說有關自己頭髮和皮膚的事情。”

6、鼓勵孩子來找自己傾訴

如果孩子經歷了種族歧視,鼓勵他向自己傾訴,這樣可以引導他尋找到解決辦法。

仔細聆聽孩子的描述,並提出問題,確保理解發生了什麼。如果是發生在學校,那就聯繫學校管理員;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指導孩子如何看待評論;如果有必要,將來要避免接觸有偏見的人。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