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教師隨筆【精】

幼兒園教師隨筆【精】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隨筆【精】

幼兒園教師隨筆1

今天上課時,我發現智賢小朋友翹着二郎腿,而且還晃着上邊的一條腿。這讓我很驚訝也很生氣,難道我上課時經常是這樣子嗎?難道這是我的縮影嗎?於是,我就此行爲在班裏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討論。

“小朋友,你們說怎樣才能讓人喜歡你?”孩子們一下子嘰嘰喳喳的說起來了,有的說長得漂亮的,有的說有笑容的,有的說聽老師話的,還有的說愛學習的……於是我趁機說:“如果老師上課時對你們沒有笑容,而且抱着胳膊翹着二郎腿,你們覺得怎麼樣?”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不漂亮、不好看、那樣會害怕老師的……”“其實,如果小朋友上課時也翹二郎腿,那麼我會覺得小朋友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老師上的課,這樣,我們就不會再一起說說笑笑了,所以啊,以後不論小朋友還是老師我們都不要翹着二郎腿,我們來個比賽好嗎?”就這樣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這樣一個“約定”。

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在孩子們的眼中,教師是“”,我們的話就是“聖旨”。在幼兒園教師禮儀中有一條規則那就是:老師無論何時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翹着二郎腿,因爲這樣很容易失去教師的親和力,讓老師和孩子之間有了距離。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事情真的有所好轉,我心裏很高興,可這時一鳴跑來告訴我,:“老師,你剛纔上課的時候犯規了,你翹二郎腿了。”我的臉刷的紅了,是啊,我是一個老師,我自己都做不到以身示範,怎麼來教育孩子呢?於是,我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承認了我的錯誤:“孩子們,對不起,剛纔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是老師錯了,你們願意原諒老師嗎?”“願意”。

在徵得孩子們的原諒之後,我對自己的自身行爲做了反思:孩子是我的縮影,原來是我的行爲讓孩子養成了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是我給他們做了一個錯誤的引導,我是一個老師,我的身後有無數個孩子的目光,我的一舉一動會成爲孩子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舉會成爲孩子們的榜樣,作爲一個老師,我沒有嚴格的要求自己而是苛求孩子們的行爲,他們的原諒讓我懂得老師和孩子是一樣的,沒有等級差別,我們在要求孩子之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們做朋友首先要做到和孩子之間沒有距離。

幼兒園教師隨筆2

今天,午睡結束後,小朋友起牀時,大家都擠在小牀的走廊裏,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要去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身邊跨了出去,沒想到,身體沒把握好平衡,絆了一下,就聽到有小寧說了一句:“老師,你要小心呀,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看着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子,不禁心頭一動,小寧雖然是從小上學期來的,剛開始還哭哭鬧鬧的,但她已經與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關心我們,就像我們關愛她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跟我們平時的教育、囑咐差不多嗎?模仿是幼兒的年齡特點,但他們更願意模仿與自己親近的、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於我們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模仿的極爲相似,他們也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在這些可愛的小傢伙的眼裏,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爲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成爲幼兒的模仿對象,並會在他們的行動中反射出來,就像這樣一句謎語:什麼東西,你對它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哭,他就對你哭;你對他張牙舞爪,他就對你張牙舞爪。大家很快就猜出:“鏡子”。所以我們要爲人師表,注意言傳身教。

幼兒園教師隨筆3

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爲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插班孩子叫程子傑,開學第一天來班上時,他一直拉着媽媽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說:"媽媽,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順通滿眼含淚地鬆開媽媽的手。子傑的媽媽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子傑的性格很孤僻,打小就害怕見外人,又不愛和別人說話,他害怕過集體生活,害怕老師批評、指責他,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順通。在活動區遊戲時,子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子傑,你喜歡玩什麼?"他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子傑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子傑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子傑,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子傑講故事,子傑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第二天,子傑和媽媽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媽媽手裏還拿着幾本書,她對我說:"老師,太謝謝你了,子傑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媽媽,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子傑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

新學期開始,我發現班級中幼兒行爲習慣養成方面大體有三種情況:有一些幼兒不但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條,也很懂禮貌、守規則,各項常規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師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兒,吃飯磨蹭、集體活講話、區角活動打鬧、爭搶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還有一部分幼兒表現在某些方面的情況比較明顯,如有的幼兒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有的吃飯挑食,有的行爲拖沓,還有的規則意識不強。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爲幼兒樹立好榜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師也按照這些要求做。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裏儘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羣體也爲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對象,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它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

幼兒園教師隨筆4

在班裏,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獲得教師的關愛。

張子睿小朋友是我們班的淘氣大王、搗亂鬼。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也異常容易發生衝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一齊玩。但在我的視察中,張子睿小朋友其實異常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很是願意與他們一齊遊戲。每次運動,他都進取的加入,總期望獲得教師和小朋友的關注。但它與人交往的要領不太正確,所以經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針對這種情景,我在平時有意識的與他進行接觸,有時摸一下他的頭,有時給他一個大大的微笑,有時與他攀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景怎樣辦,勉勵他與小同伴要搞好團結,相互謙讓,有玩具各人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歡樂……我也發現張子睿小朋友的動手本事很強,例如疊被子等,所以我準備在這一方面多多表彰他,讓他也感受自我有被教師喜歡的一面,然後再慢慢的和孩子接觸幫他改變欠好的習慣,我也刻意拿他好的一面,進行表彰,引導孩子們向他學習。慢慢的期望張子睿小朋友能夠多多和小朋友愉快的在一齊玩。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讓我們給那些淘氣的孩子多一點體貼,多一些敬服,換種態度看他們的頑皮。

幼兒園教師隨筆5

告狀,顧名思義就是狀告他人。對孩子來說,“告狀”就是一個孩子向老師控訴自己被另一個孩子或幾個孩子欺負了。對於中班孩子來說這種情況中間天天發生,這種時候也是孩子除教學活動外與老師交流的最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比較多,可與老師的交流卻比較少,所以,“告狀”成爲孩子與老師交流的橋樑,溝通的工具,也成爲了一個提高幼兒口語能力發展的通道。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特別是口頭語言的發展。孩子們來向老師狀告其他孩子,正好爲孩子的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孩子自己講述他與同伴間的矛盾,正是給了孩子一個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告狀”可以提高孩子語言,也是無意中發現的。有一個孩子叫郎嘉禾,在剛入班那會兒,只會說單字,你告訴她什麼,她只說最後幾個字,也許是她說話不清的原因,許多孩子認爲她好欺負,經常趁老師不注意,就找她麻煩。他不高興,就來向老師告狀,可他說不明白,只會指着欺負他的孩子說:她、她、她。我們只好猜測他在說的什麼,再用語言詢問他我們猜測的對不對,時間長了,我們不用猜測,也瞭解他的意思了,可我們依舊徵詢他“告狀”的原因。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他能斷斷續續說出他想說的事情了,雖說的不是很清楚,但較以前進步好大。我高興的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每一位老師知道,老師們聽了紛紛向嘉禾求證,他說的不好,卻進步了好多,與我同班的另一個老師說:“告狀也能發展語言。”我聽了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對嘉禾來說,“告狀”確實發展了她的語言。

從那以後,不論那個孩子來“告狀”,我都會認真聆聽,好讓他們將自己與同伴間發生的不愉快說出來,在他們講的過程中,我也儘量不打斷,等他們說完了,我再將他們說的不連貫的過程,串起來再跟他們說一遍。就在這樣的重複中,孩子的語言表達得到了一定的鍛鍊,有了不小的提高。

幼兒園教師隨筆6

我們班一個叫陳欣蕙的小朋友,集體活動中不認真聽講,坐姿習慣也不太好,排隊時總是出現插隊的現象。其他的孩子不守規則,出現不好的行爲習慣通過老師的教育他們會平靜地理解,並改正。但是這個寶貝一旦面對老師對她進行教育時,輕則會言語吵鬧,再就是哇哇大哭,嚴重影響了活動秩序,也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老師和她溝通,她就是一個勁的低着頭哭,不理會老師。這些問題一直圍繞在我的心頭,心想着該怎麼引導她把這些不好的習慣改過來,並且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通過哭、鬧、叫來回避呢。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3-4歲的兒童別人對自己說話時能注意傾聽並做出迴應。應能在提醒下遵守遊戲和公共場所規則。可這孩子越演越烈,老師在嗎引導效果都不是很好。通過對奶奶的溝通和了解,陳欣蕙的爸爸媽媽對她屬於放任型的,一般不怎麼管教,(爸爸常年在國外打工,媽媽是柬埔寨人)媽媽對她一些出格的行爲不能及時引導,每次見到她媽媽都是拿着手機低着頭在玩。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吵大鬧,媽媽生氣了則是打罵居多,最後還是會滿足她的需求。所以這孩子一般都用這個方法,很少用言語引導溝通。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就越來越少言寡語,不如意就是大哭大鬧,老師和她言語溝通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在幼兒園裏小朋友不會遷就他的這種行爲,老師對他的這種行爲也要及時教育引導,希望她能改變日常一些不好的行爲習慣,有想法可以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我首先和陳欣惠的奶奶瞭解了她家目前的情況,原來去年的11月份陳欣惠的媽媽回到了她自己的國家到現在還沒有回來,之後都是跟着奶奶,奶奶爲了生活也一直在做粗工,所以經常都是鄰居幫忙接送。日常和孩子的溝通也是很少很少。

於是針對這一情況,我和陳欣惠的奶奶誠懇的交談了一回,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都希望孩子能面向陽光,健康快樂成長的。希望奶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多和孩子溝通,同時引導孩子有事情要用語言表達,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有事慢慢說,老師和小朋友都願意幫助她,並且和她一塊兒做遊戲、一塊兒玩。通過這段時間的家園合作,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變,她不再只會大喊大叫,老師和她交流溝通,她也會輕聲的和老師溝通交流了,和小朋友之間的相處也愉快和睦了許多。

只要我們多關注孩子,多交流,注重家園合作,相信每個孩子都面向陽光快樂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師隨筆7

戶外活動的時候,小朋友們在進行跑步比賽,看大家跑的勁頭十足,只見甜甜跑完了很不高興的撅起了小嘴。“這是怎麼了?”我故意大聲問小朋友:“你們誰碰到甜甜了嗎?”小朋友們馬上紛紛搖頭。我看的真真的,知道沒人碰到他,就是故意問問。這時有一個小小的聲音:“他應該是跑不過別人,不高興了。”看着他不高興的樣子,我問他:“甜甜,你怎麼了?爲什麼不開心啊?”甜甜低着頭不說話。這時劉子涵說:“楊老師,甜甜跑步比賽輸了,他就生氣了。”我安慰他說:“沒事的,這次跑輸了,我們好好練一練,爭取下次贏了就行了。不能因爲輸了一次就不高興啊!”只見甜甜點點頭。

回到班級後,我和小朋友們開始做遊戲。同時我暗暗盤算着遊戲結果,讓甜甜和其他小朋友交換了一下位置,第一局我讓甜甜贏了,他很開心,接着第二局、第三局我讓他輸了,他的臉色開始有變化了,生氣的說:“我不玩了!什麼遊戲啊!”我說:“甜甜只要努力,輸就會變成贏。我們再玩一次好嗎?”他有些不情願的點點頭。我趁機引導他:“是啊,任何人都不可能總是贏,也不可能總是輸,但是隻要努力,我們也能讓輸變成贏!你說對嗎?”甜甜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我很高興,通過這次遊戲,能使甜甜對輸贏的態度有所改變。但是我又在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孩子把“輸贏”看得如此重要?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輸不起”呢?細細分析,裏面有很多的原因,有孩子自身的霸道、愛慕虛榮;有家長的遷就、寵愛;有教師的忽視;也有社會的風氣等等。可是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要面對無數的輸贏,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排除這種心理障礙,讓他們跨越輸贏的問題。輸贏是我們一生中必須去面對的問題,不能因爲孩子年齡小就不讓他們正確面對輸贏。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競爭意識,讓他們知道贏了不能驕傲,輸了不能氣餒,這纔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

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呢?首先,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兩個道理:一是要正視輸贏,“勝敗乃兵家常事”。做競賽性遊戲有贏也有輸,能贏固然很好,輸了也沒有關係,只要盡了最大努力就行;二是認輸並不是服輸。認輸只是承認自己當時不如別人,但並不意味着自己甘願一直不如別人;輸了之後,要認真分析原因所在,以便進一步學習、提高,爭取下一次能贏。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有競爭纔會有發展。培養幼兒從小就有競爭意識,不但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更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讓幼兒從小懂得愛拼纔會贏的道理,才能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多姿多彩的大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

幼兒園教師隨筆8

升中班這麼久了,很多孩子都有變化,爲此班長也特地從每一組選出了小組長,經過兩個月的歷練,每一組的小組長都有了不同的進步,比如愛幫助其他小朋友了,但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些我不太願意看到的情況,比如隨處使用自己小組長的身份,並且排斥不喜歡的人。這些情況本不是選小組長的目的,可是不知不覺間有的小組長就扭曲了老師選組長的目的。

我們班的曹小寧小朋友一直都是一個性格能力都很強的小朋友,她很聰明,能很輕鬆的聽懂老師的話,並能按要求的完成任務。雖然她的能力強,可是她的主意也不少,只要她不想聽老師的話她就按自己的想法做,比如升到中班後遇到不愛吃的,班裏沒有小朋友自己倒飯,都會跟老師商量商量,可以少吃點,這個要求從小班的時候大家都能按要求做,唯獨她會偷偷自己倒掉,每次被發現了都是先不承認,非得等着大家都說是她倒的她才承認,誰說出來是她,她都會非常不高興的說:“你怎麼那麼討厭啊!”有的時候還會動手打人。以前出現過這種情況,也給她講過道理,爲什麼不能倒飯,不想吃可以跟老師商量,她

也表示過理解,可是自從開學到現在兩個月了,這種情況還是會發生,我就特別想不明白到底是爲什麼呢?所以這次她又倒飯了我就很生氣,並且從新給她添了回去,很不客氣的跟她說必須吃完。其實我這麼生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經常的這種行爲已經影響了周邊的小朋友,尤其是新來的小朋友,一不想吃就自己倒掉,結果就會看見中間盤裏又是菜又是飯的滿滿一大盤子,有一次說他們,還都特有理的跟我說,曹小寧也倒了,你怎麼不說她呀!聽到孩子們這麼一說,

我就會轉過頭對小寧說,“你看看這就是你做的榜樣,大家都學着你浪費糧食,你覺得你這個小組長當着稱職麼?”她也不說話,只是自己嘟囔着“我就是不愛吃,這不好吃。”那次聽到她這麼說之後我就想到了自己,我平時也有不愛吃的東西,也有飯做的不好吃就少吃的情況,我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又怎麼去勸導她的?!她很明白浪費糧食這個行爲不對,可是她這個年紀就是比較愛根據自我的喜好來抉擇,她似乎也沒什麼錯,所以那次就不了了之了。這次我就想着道理你都懂可你就是成心不跟我商量,那我也不商量了。添回去之後她還在彆扭,我也沒繼續跟她說話,後來很多小朋友都吃完了,她就跟我商量能不能少吃一點,我依然沒理她,最後在橘子老師的鼓勵下,終於都吃完了。

後來經過這次我就在想,對於這種很聰明的孩子道理是要講,但也不能講太多,講的次數多了她可能就聽着煩了,畢竟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沒那麼好,還是比較喜歡隨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情,所以有的時候班裏的老師就要配合好,軟硬兼施,可能會更好。經過這件事後,每次遇到小寧不愛吃的她就跟我商量我能少吃一點麼?或者能把小的都吃了麼?只要她說了,我都會給她挑出來一部分,她自己有的時候也跟我說“你就挑出來4個大的就行,剩下的我能吃。”爲此我還特地表揚了她一下。

幼兒園教師隨筆9

培養幼兒常規的有效方法

幼兒是否遵守常規與教師所用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因此,教師要綜合而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使幼兒在積極、快樂的情緒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規。教師可以嘗試的方法包括:

1.在環境創設中滲透常規提示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常規要求用繪畫作品、照片、圖示、文字符號等形式展現在幼兒的活動環境中,提示幼兒遵守常規。

例如:幼兒進餐後常常忘記需要做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擺放餐具、進餐、漱口、擦嘴等幾件事情用照片記錄下來,張貼在教室的牆面上,從而提示幼兒按順序做事。

2.強化幼兒的良好常規教師要通過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幼兒良好的行爲進行強化,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使其良好的行爲得到鞏固和發揚。例如:有的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總是讓老師餵飯,不肯自己動手。當教師一發現這類幼兒有自己吃飯的行爲時,就及時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還可以送給他們一些小禮物,以強化其良好行爲。

3.和幼兒一起制定常規針對班級常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和幼兒共同分析、討論、制定常規。此方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例如:戶外活動上、下樓時,幼兒會大聲喧譁、推推擠擠。教師針對這個問題和幼兒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險,共同制定上、下樓的常規要求:一個跟着一個走,靠一邊走;手扶着欄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擠。

4.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兒歌靈活地規範班級常規比如,在引導幼兒輕輕走路時,教師可以帶領他們一起學習小花貓。教師邊做動作邊說兒歌:“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別人做事不打擾,大家誇我好寶寶。”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愉快的兒歌氛圍中被激發出來,這時,教師便可以告訴幼兒:“走路的時候我們也要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不跺腳、不蹦跳,做個好寶寶。”

在這樣的引導下,幼兒便知道了應該如何走路。用遊戲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根據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教師可以用遊戲的形式或採用遊戲的口吻激發幼兒學習常規,把對幼兒的要求轉化爲幼兒的內部需求,從“你必須這樣”轉化爲“我要這樣”。比如,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遊戲情境,在情境中他們會不自覺地融入角色。

因此,在培養幼兒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識時,教師可以用“送玩具寶寶回家”這一遊戲完成。比如引導幼兒邊收拾玩具邊說:“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裏),黃筐住樓上(玩具櫃第一層貼上黃色標誌,中間一層貼上紅色標誌,最下面貼上藍色標誌),紅筐住中間,藍筐住在最下邊。”

5.用擬人的語言引導幼兒習得常規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幼兒。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擬人化的語言,引導幼兒理解常規,遵守常規。例如:在培養小班幼兒的進餐常規時,教師發現幼兒不愛吃青菜,於是便將吃青菜說成:“小白兔最愛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愛。”

6.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根據幼兒“愛模仿”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強化某些幼兒的正確行爲,以激勵其他幼兒以他們爲榜樣。例如:教師對認真洗手的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希望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也要認真洗手。好榜樣還可以是父母、教師或者是幼兒喜歡的文藝作品中的某個形象等。

7.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班級教育博客等家園溝通的渠道,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常規以及幼兒常規、行爲習慣培養的正確方法;還可以通過家庭教育講座、教子經驗交流會、專家諮詢等活動讓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方法,避免家長在家庭中過度保護幼兒和包辦代替,鼓勵家長讓幼兒進行自理、自立行爲的嘗試。總之,常規教育就是幫助幼兒學會遵守集體生活規則,逐漸地從他律向自律發展,也就是從服從別人管理髮展到自我管理。常規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式持之以恆地、靈活地促進幼兒常規的養成。

幼兒園教師隨筆10

這幾天離園時有小朋友找不到帽子,這不,王方晨的姥姥又來說:帽子不見了。接二連三的“帽子失蹤”事件使我非常奇怪。外面櫥子上沒有,睡眠室沒有,別班的衣帽櫃裏也沒有,難道帽子會飛嗎?我決心把這件事弄清楚。

第二天我值午班,孩子們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跑入睡眠室,經過十多分鐘的“前奏”,一個個甜甜地進入了夢鄉。我在一張張小牀邊巡視,發現孩子們的帽子、坎肩都整整齊齊地擺在枕頭邊。起牀時間到了,隨着老師一聲令下“起牀”,睡眠室裏象開了鍋一樣熱鬧:有忙着疊被子的,有忙着穿衣穿鞋的,有忙着打招呼的,還有忙着搗亂的――看!一頂帽子呼嘯而過,落在了一張小牀上,鼕鼕把帽子塞到了被子底下!――這是怎麼回事兒?整好隊後,我沒有把隊伍領下樓,而是開始詢問:“現在誰的帽子沒了?”“我!”“我!”平平和琪琪舉手說。我又問:“你們的帽子不是在枕頭邊上放着嗎?”平平和琪琪異口同聲地說:“是昊昊給扔了!”我嚴厲地目光轉向昊昊:“帽子呢?”昊昊低下頭:“鼕鼕給我藏了!”原來是這兩個調皮的小傢伙搗的鬼!他們覺得這個“惡作劇”很好玩,一直沒被老師發現,太刺激了!

我在批評昊昊和鼕鼕的同時,對沒過帽子的幾個孩子提出疑問:“當時爲什麼不告訴老師?爲什麼不請求老師的幫助呢?”孩子之間也是一個“小社會”,作爲老師,我們不光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同伴間如何相處,如何自主地交往。老師要切實擔負起教育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責任,引領不同性格的孩子們得到共同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隨筆11

初次離開父母的孩子都是十分膽怯、焦慮和沒有安全感的。

今年我帶小班,在開學初,小朋友剛入園的那幾天活動室裏熱鬧非凡,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要媽媽,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兒園”的聲音刺耳極了,但這樣的聲音在一天天的減少,可就吳國廣小朋友每天早上來都是雙手緊緊的勾住媽媽的脖子,雙腳纏住媽媽的腰,不肯下來。嘴裏還不停的說“我要媽媽,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兒園”,“國廣來,老師抱抱,國廣真乖”無論我們怎麼說都無濟於事,直哭得媽媽的眼睛也溼了,媽媽實在橫不下心就帶他回家了,說明天再來,可是後來的幾天都是這樣,不但影響了我們活動的開展,也影響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情緒。然而通過與他家人溝通我們明白了他不願來院的原因,原來在入院前他都很少跟外面的小朋友玩,只跟家人一起玩,所以見了生人就害怕,反應特別激烈。

認真分析了原因後,就採取有效的措施,耐心的對待幼兒的哭鬧,給他一個個像媽媽一樣的擁抱,並說“國廣乖,老師媽媽想你,來親親。”就這樣我成爲他的依戀對象。我們還要組織了有趣的活動,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才能讓他緩解焦慮,放鬆警惕,漸漸的消除對他的不安全感,輕鬆的投入到活動中。有一天早晨,我有事不在,莫老師接待他,他就是不進教室,一直在外面哭到我來了把他抱進來他才停止哭聲。我輕輕的在他耳邊問“寶貝你爲什麼不進教室呢?”“莫老師又不抱我,她不喜歡我,就是不進。”“哦,原來是這樣,以後我叫莫老師也抱抱你好嗎?”他點點頭。

每天這些可愛、活潑的孩子都在我們的身邊轉呀轉的,只要你肯付出了,就會有回報。不要吝惜你那溫暖的懷抱,敞開吧,讓孩子無憂無慮的偎依在你懷抱裏吧!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徹底擺脫陰影,消除對他們的不安全感,讓孩子開心快樂的過好院裏的每一天。

幼兒園教師隨筆12

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們都很可愛,我曾經帶過託小中大班,發現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喜歡告狀。

今天我們班的離園活動是手工,美工區的幾個孩子都在折青蛙,這看似一片安靜,其實就在一分鐘前,就有一個小女孩氣呼呼的來告狀:“老師,他搶我的手工紙。”我聽了有些生氣,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應該這樣沒有禮貌,更何況幼兒園一直很重視禮儀教育的。我和這位小女孩一起來到美工區來問個明白,原來這位小男孩的手工紙用完了,可是還想折。我明白後,沒有批評他,而是笑着跟小男孩說:“乖,你沒有手工紙可以找老師要,或是和小朋友借,搶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別人會很傷心的,你願意看到小朋友傷心嗎?”他聽了我的話低下了頭,我看他好像意識到自己錯了就問他:“小朋友傷心了,我們怎麼辦呢?”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道歉,她就不生氣了。”他看看那個小女孩,走到她身邊低着頭說:“對不起,我不應該搶你的手工紙”,“沒關係,我給你一張吧!”說完小女孩遞給了他一張,他們又開心地折青蛙了。

其實,孩子告狀之後,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師的公平處理,並不是要老師一定要批評誰,我個人認爲老師對孩子告狀之後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的老師忙的時候對孩子的話不以爲然,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真心希望,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要時刻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幼兒園教師隨筆13

不良的習慣,不是說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每一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

針對明明畫畫時的表現,我讓本事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塗色。並與家長取得聯繫,在家多爲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裏塗塗畫畫,培養他的興趣。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他在團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複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提高。

還有,午睡起牀,讓他自我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着他,向他豎起大拇指,此刻,穿衣服對他來說,已經很拿手了。

幼兒園教師隨筆14

我們班比較特殊,是由28個小小班的寶寶和10個新生寶寶組成的。這就導致了讀過小小班的寶寶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新生寶寶還在哭鬧。有的寶寶回家對媽媽說:“媽媽,小小班的老師比較好,會經常抱抱我們。”的確,我們在一日活動中,對新生幼兒的照顧多於讀過小小班的寶寶,這就造成了幼兒之間的不平衡。小小班寶寶覺得老師疏忽了他們,新生寶寶還沒有融入到集體當中,這使得幼兒經常在日常活動中不聽從老師的指揮。

“小火車”是小班幼兒排隊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一開始老師要求幼兒拉起“小火車”,混亂中幼兒可以隨便拉着其他幼兒的衣服就出去做操。後來,老師給幼兒按照身高重新排過隊並貼上對應的圖形點子,寶寶們雖然可以在操場上很快的找到自己的點子站好,卻總是記不得自己該跟着誰,誰又在自己後面,每天做都是在隨便拉的情況下出操的。

一天,上午下操回到教室後,我們決定好好給寶寶們排排隊。先讓排頭的五個寶寶依次站好,再讓其他幼兒來找自己的位置。一開始寶寶們有點搞不清楚,即使喊到自己的名字也是一片茫然。我只能裝作很嚴肅地說:“寶寶們,我們已經是大寶寶了,一定可以自己找到站在你前面的寶寶的。現在老師先來幫你們找一找,待會兒你們自己去找一找,好不好?”我先一個一個幫他們排好五排之後,讓他們看一看前面是誰,後面是誰,然後請他們回座位,自己來排隊。可是,排頭的五個寶寶似乎不太清楚自己該站在哪裏,我們就迅速做了1~5的點子,貼在地上,請他們站好,然後其他寶寶自己排隊。頓時教室裏有點混亂,寶寶們喊着其他寶寶的名字,努力地在人羣中尋找着自己前面的寶寶。最後,雖然隊伍有點歪歪扭扭,但是寶寶們一個不差的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我說:“寶寶,你們排隊排的很用心,老師要誇誇你們。寶寶寶寶,你們真棒!”邊說邊豎起大拇指,“如果你們下午排隊的時候能更快更安靜就更厲害了,我們下午加油好不好?”寶寶們齊聲回答道:“好!”

我想幼兒就像小樹,成長需要引導,如果不管不顧,任其發展,雖然也會長大,卻很難長成筆直的幹,筆直的枝。所以,幼兒每一天的成長都需要我們的用心灌溉。

幼兒園教師隨筆15

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這天中午吃飯時我發現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樣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並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是湯灑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過去看到博文的褲子也溼了,急忙說:“不要緊,,此刻你先吃飯,等吃完了飯老師幫你收拾。”博文很高興的坐下繼續吃飯。

午睡的時候我去給博文換褲子,摸到裏面的秋褲也溼了,我明白博文不是灑湯了,而是尿褲子了,我又重複的問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還是湯灑了。看到博文那認真的樣貌,我說:“唉,博文你能夠小聲的在我耳邊說實話。”博文很高興趴在我耳邊說:“老師我尿褲子了。”我也湊在他的耳邊說:“不要緊,以後記住有尿去廁所。”博文點點頭。這時別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說:“老師你們說什麼”我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的祕密,不能告訴你們,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點了點頭。

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明白尿褲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褲子也怕別人明白。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構成時期,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們不注意教育方式,經常使孩子出醜,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爲恥、習以爲常,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爲起了加深作用,這樣做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