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薦】幼兒教育隨筆

【薦】幼兒教育隨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幼兒教育隨筆

1小凳子笑了

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加強了,一切事情都能自己做了,因此,每天放學後都讓孩子把小凳子幫老師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於老師打掃衛生。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搬放板凳爲榮,甚至有的孩子爲了能幫老師搬板凳,要求早入園、晚離園。班內出現了幼兒爭先恐後幫老師搬板凳、打掃衛生的現象。可最近幾天,我發現多數孩子不願搬板凳了,我很納悶。一天,我問幾個正不情願地搬着板凳的幼兒:“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着幫老師搬板凳,可現在怎麼都不願搬了呢?”“老師……”明明欲言又止。“爲什麼?大膽告訴老師!”在我的鼓勵下,樂樂說話了:“老師,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遊戲,小春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嗎?”我愣了一下。

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鑽圈遊戲時,調皮的明明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鑽,還影響了後面的小朋友鑽圈。我一氣之下,說:“明明,你不願做遊戲,到教室裏搬板凳去!”明明不情願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沒想到,我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感到幫老師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爲了挽回影響,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明明道了歉,並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2水龍頭的“眼淚”

已經好久沒見到水龍頭流“眼淚”了,我爲了孩子們感到高興,因爲他們學會了珍惜水資源

我們班的孩子洗完手後經常關不緊水龍頭,爲此打傷腦筋。爲了讓孩子們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我不知道想過多少辦法:講道理、批評教育、彼此監督等,但都不見起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了跤,哭的非常傷心,馬老師說:“欣欣,你哭起來怎麼和打開水龍頭一樣呀?”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啓示。

我問孩子們:“小朋友,你們說欣欣爲什麼哭呢?”“因爲他摔倒了,很疼唄。”“應爲小朋友都笑他,沒有人幫助他。”“那你們說小朋友這樣做好不好呢?”“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笑了笑,繼續對他們說:“我們班裏有個“小朋友”呀,經常因爲其他小朋友不理睬他而‘流眼淚’”“老師,你說的是誰啊?”“你們想知道嗎?我帶你們去看看吧”。大家好奇的跟我來到洗刷間。“就是它。”我指着水龍頭說。大家都被我的舉動弄糊塗了。瑞瑞是個小靈精:“老師,你是不是說小朋友們都不關水龍頭,它就會流眼淚?”我點了點頭,接着說:“我們小朋友願不願意幫助它呢?”“願意。”孩子們齊聲地回答。我高興地笑了。

從此,水龍頭再也不流“眼淚”了。

3面對不願開口的孩子

李清慧是我們班一位不愛講話的小女孩,你跟她說話,她總是先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她不會開口的。但是他自尊心很強,每次手工製作和計算作業她總是又快又好,常常會令同伴們羨慕不己。這麼一位聰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親“頭疼”,“疼”的原因是她不願多講。據我觀察發現,趙飛燕和小朋友還是有話說的。爲了鼓勵李清慧願說樂說,我試圖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與她講話

我隨時跟李清慧交談,讓她感受到老師與她是平等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兒園問她看到些什麼有趣的.....總之,只要和她在一起。

二、巧妙運用角色遊戲,讓她願講

李清慧記憶力很好,故事聽過一遍就基本會講了,我便讓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並有意識的安排需要大聲講述的角色,如“狐狸”“大象”“黑熊”等。慢慢地她不僅願意扮演角色,而且還願意單獨講述故事內容。爲了鞏固成果,我還同李清慧媽媽商量好,讓她回家記錄李清慧所講的故事。

三、美術活動中讓她樂講

記得有一次手工活動“折花籃”我先讓幼兒嘗試自己看圖示摺紙,打算不會折的地方再講解。沒想到李清慧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作品,她高興的走到我身邊說:“老師,我摺好了”。我想:不如由她來介紹折法,這是鍛鍊她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良好時機呀!於是我讓大家停下來說:“小朋友,今天我們請趙飛燕來做老師,講解折花籃的方法,好嗎?”開始李清慧有些緊張。我便親切的走過去牽着她的小手,並輕聲的鼓勵說:“老師這個地方折的還不如你折的好呢,你來幫幫老師好嗎?”聽我這麼說,李清慧爽快的答應了。我給了她一張紙,她就邊折邊講了起來,開始聲音很輕,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越講越響亮,講完後我示意大家拍手錶揚,李清慧開心的笑了,說:“謝謝大家。”

漸漸地,李清慧不管在同伴面前,還是在老師面前,話語多了起來,這使她擁有了一切成功、一份自信。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家長和老師應該是朝着同樣的目標前進---那就是讓孩子更加茁壯的成長。

現在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很難做到意識統一。老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有的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以後,就不再管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其實,仔細分析來看,老師對關於孩子的生理上、心理上發展的特點了解的比較專業,能夠適時的對孩子的一些發展進行訓練,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幫他改正。

實際上,對於2-6歲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真正崇拜老師的並不多。真正影響他們成長的還有身邊的長輩尤其是父母。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不能給予適當的教育,當老師發現問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有的家長還會提出抗議。

家長對老師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會對老師抱怨,而老師也感到非常委屈。其實,老師和家長應該是朋友,在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相互探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試想一下,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百求百應,如果老師再對孩子一些不好的行爲進行放縱,可想而知,我們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老師和家長應該像朋友一樣,多進行一些關於孩子方面的溝通。家長應該理解老師行爲的初衷,不能只是片面的認爲老師在批評他的孩子;老師也應該理解做父母的心情,不能只是認爲家長對孩子太過嬌慣。

老師和家長應該是朋友,讓我們手拉起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共同前進。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後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我們班王清泉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他們父母習慣於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責他人。

他們更強烈的希望擁有同病相憐的夥伴。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着自責,有着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裏自己很差。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於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傷;又猶如一縷春風颳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今天,我剛出幼兒園的大門,就隱隱聽到“快藏起來”的說話聲,再一瞧,是一位幼兒家長,看見我,她紅着臉用開玩笑的口氣強笑着對我說:“這孩子拿了幼兒園的玩具,我說叫老師看見會批評你的。”這位家長那樣尷尬,她笑的又那樣不自然,馬上明白了“快藏起來”的含義。

後來,孩子來園時把玩具又交給了我,我也誇獎了他,對僅三歲的孩子,我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可我怎麼也擺脫不了對他的家長極不稱職行爲的責怪,家長這樣做,是在縱容孩子私拿幼兒園的東西,佔小便宜,也有意無意的把老師擺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上,對孩子的影響太不好了,孩子私拿幼兒園的玩具,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錯,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替孩子藏着、掖着,應該教育孩子不亂拿公家的東西,教孩子把玩具送回來,見了老師,有什麼說什麼,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老師,使雙方都心中有底,共同教育好孩子,老師和家長一樣愛孩子,“快藏起來”說這話的家長是否太拿老師當外人了?

4、讓孩子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今天,因磕破頭一週沒來幼兒園的明驕陽一走進活動室,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議論。由於還沒抽線,她的眼角上方還粘着紗布,“咦,你們快看,明驕陽的臉怎麼了?”“驕陽,你疼不疼呀?你是怎麼摔的……?”在小朋友們的問候聲中,明驕陽默不做聲的低頭坐在了小椅子上。我趕忙走過去摸了摸她的頭說:“小朋友,明驕陽的臉上還包着紗布,小朋友們在洗手、喝水時該怎麼做呀?”“不擁擠,不打鬧,不把水濺在她的臉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着。

見此情景,我想,現在不正是進行安全教育的最佳時機嗎?於是,我立即話題一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避免意外傷害發生,進行自我保護呢?意外事故發生後,該怎麼辦?小朋友們個個精神專注的凝神思考後,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如果地板太滑,走路就要小心,慢慢走。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也要先伸出手,讓手先着地,這樣就摔不到頭和下巴了。”有的說:“有刺、有角的東西不能碰,也不能摸,如電源插頭……”還有的說:“不能玩剪刀和菜刀,如果受傷了,也要馬上告訴大人,大人不在家,就趕快撥打120或110求救……。”

針對幼兒討論的情況,我耐心的向他們進行了安全教育,並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我想,作爲幼兒教師不僅要加強責任心,時刻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儘量消除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如何保護自己,讓他們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挺挺喜歡向別人借東西這個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從老師見到他向小語借水彩筆時小語嘀咕的一句話中可以看出,挺挺是個調皮、喜歡麻煩別人甚至是自私的孩子。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爲其他孩子的“眼中釘”,沒有人緣,得不到其他孩子的喜歡,社會交往能力將得不到發展。

如果我是他的老師,我會創造多次“分享”的機會,讓他體驗被麻煩的煩惱,從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一、創造機會。我會找幾個各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的孩子,和他們商量好對策,讓他們一有機會就去向挺挺借東西,如搭積木、橡皮泥、折彩紙、看書等各種操作活動,並讓他們對挺挺說:“好東西應該大家分享。”我想經歷多次這樣的“分享”活動以後,他一定會感到非常之厭煩,一定會到老師這裏來告狀,訴說煩惱。

二、個別交流。剛開始我會和顏悅色地說:“他們說的對,好孩子應該大家分享呀!我相信你是好孩子,一定會這樣做的。”多次以後他一定也會牢騷滿腹,向老師訴苦。我會抓住這個機會深入做好思想教育。首先讓他想想爲什麼討厭人家經常來向他借東西,讓他有表達的機會,其次讓他想想自己經常去向別人借東西人家是怎樣的感受,兩者一對比,他一定覺得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知道經常打擾人家麻煩人家將成爲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三、集體商討。我把“怎樣的分享是正確的,纔是受大家歡迎的?”這個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通過討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去明白什麼時候一起分享是正確的,什麼時候是不正確的。

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是我國的傳統優良美德,這一美德更要從小抓起。

文明禮貌用語的學習與運用,對幼兒品德行爲的形成有着獨特的教育效果。

一個“請”字,能喚醒初離家的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熱情參與;

一句“謝謝”,能使孩子與周圍的人感情距離拉近;

當幼兒受委屈時,聽到一聲“對不起”,

往往就會破涕爲笑,並輕輕地說“沒關係”。

當你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時,自己也很想玩,如果走過去,輕輕地有禮貌地說:“請你讓我玩玩,好嗎?”也許本來對方很不願意,但是看到你很有禮貌,即使捨不得,一般也會應允,反之一聲不吭地去搶過來,對方肯定會去向老師告狀的。由此一個“請”字促進了幼兒之間關係的和諧。

當你不小心把小朋友碰倒在地上時,如果及時說一聲“對不起”,摔倒在地上的小朋友則會說“沒關係”。一場誤會就因此化解了,說不定還會增進幼兒間的情感友誼。羣體活動更需要這種心態。

我們班的孩子剛開始都不太會主動跟周圍人問好,通過日常引導式教育,我們將文明禮貌用語貫穿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去,進行現代化的雙語教學。如:“請”(please)、“謝謝”(thank you)、“對不起”(sorry)等等,把英語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中,讓文明用語紮根在幼兒心中,給孩子周圍的整個世界帶來祥和與歡樂,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職責。

小雅是班上愛打報告的孩子,大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比方說有一次她說瑞瑞摳鼻子,還有次說豪傑打人,等等這樣的事。

這件事使我知道孩子們愛打小報告有各種原因,有的時候小報告的內容幼稚的令老師很是無奈。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在老師面前打小報告更多的是想讓老師注意到他們,與老師親近,以及被別人關注。但也有時候,有些孩子是在尋求幫助,特別是被人欺負後,想尋求老師的保護;有的孩子則是希望被老師看到他好的一面,給他更多的肯定。這會使他得到滿足感,自豪感。

我們所能做的是首先,對於她給別的小朋友告狀時,我們要耐心的聆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隨便的敷衍,這樣對孩子是不尊重的、不禮貌的。不管孩子打小報告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我們都要告訴孩子,很高興她願意將這件事與我們分享。

其次,在弄清事情真相後,我們不急着告訴孩子的做法是對是錯,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這件事,讓他們獨立思考,鼓勵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他們自己解決了事情,那我們也不吝嗇讚揚他們,給他們一個鼓勵的擁抱,或者親吻。

最後,讓她多學會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能夠指正別人的缺點這是對的,但是如果能多多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就更好了,比如:你看尤尤跌倒了,都沒有哭,這是勇敢!你看昕昕吃飯又快有乾淨……等等。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身體其實都有很多閃光點:他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關心班集體,而且他們做事都很認真嚴謹。但是,他們畢竟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要處理一些簡單問題,這樣才能使他們逐漸堅強、更加懂事。

也許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寶貝吧,從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總的感覺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如今,隨着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家長們的教育觀也在發生着改變,孩子的個性化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培養孩子個性化的同時,有時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從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例如:過於自私,過度任性等等。

我班裏有一個小男孩叫陳天澤,長着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這孩子挺聰明,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長應該很注重對他的智力培養。可是,通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使我發現,這小傢伙脾氣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麼錯,他從來都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就算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相信他也不會永遠健康的發展。近幾年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大學的高才生因不順心而自殺或誤入歧途之類的事情,而且此類事件的發生機率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如果家長和老師意識不到這些心理健康隱患,那麼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很危險的事情。

對於陳天澤的“任性”這一問題,在與其家長做好溝通之後,我決心要幫他改掉這種不良習慣。終於,在我的等待中,機會來了。

有一次準備吃午飯了,在組織孩子們洗手時,陳天澤把桂鴻章推倒了,於是桂鴻章就“哇哇”哭了起來。我接着走過去問怎麼回事,小朋友都說是陳天澤把他推倒的,經過仔細查看桂鴻章,發現他並無大礙,這時我懸着的一顆心稍稍安穩了些。接着,我拉着陳天澤的手走到一邊,然後蹲下,問他“陳天澤,是你把桂鴻章推倒的嗎?你能告訴老師怎麼回事嗎?”這時,他的反應是:皺着眉頭,瞪大兩隻眼睛,還噘着小嘴,然後氣橫橫的斜視着旁邊的牆,連看都不看我。嘴裏還嘰裏咕嚕着:“真討厭,哼,氣死我了!”然後就一言不發了。不論我怎麼說什麼,他還是那樣生氣地噘着嘴、皺着眉,就是不理我。看到他這個樣子,我想再繼續也是徒勞的,就停止了與他的交流,接着去把桂鴻章安慰好就組織大家吃午飯了。

在組織孩子們吃完飯後,我想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變他的一次契機,所以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等把別的孩子們安頓好後,我又一次把陳天澤喊道我身邊。我用手攬着他,輕輕地說:”寶貝,你能看着老師的眼睛嗎?”他聽到後,慢慢地擡起頭,眼神瞄了我一下,接着又閃開了,這時能看出他不像剛纔那麼生氣了。我又說:”老師不是因爲你倒了桂鴻章而生氣,而是因爲你不夠勇敢而着急。老師說過,你聰明好學,畫畫也很好,這都是你的優點。可是我們有犯錯的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怕什麼,改掉還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錯不改,那不就永遠錯下去了嗎?你想成爲不會改錯的孩子嗎?”這時,他盯着我,搖了搖頭小聲說:“不想。”“真棒!你確實很聰明,老師希望你以後能變得更加勇敢些,成爲知錯能改的孩子,當個真正的男子漢!”接着,他又小聲嘟囔着說:“老師,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鴻章的,我會跟他道歉的。”我高興地說:“好吧,老師相信你,從今以後老師就要看你的表現了……”

說也怪了,從此以後他真的變了。有時不小心碰壞別人東西時或偶爾擠到別人時,他總能接着脫口而出:對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顯得更開心了。還有,他前幾天說了令我非常感動的一句話。那是課餘時間,我與孩子們閒聊:“孩子們,你們下學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時我就見不到你們了。”這時,陳天澤不太大聲說:“張老師,到時我會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說:“寶貝,張老師經常批評你,你不生我氣嗎?”他說:“我不生氣,我犯錯時你纔會批評我的,我知道我表現好你就喜歡我的……”

多可愛的孩子,看到他的這樣的改變我怎能不感動呢?

愛因斯坦指出,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教師的職業特點不僅要求教師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師是個道德高尚的人。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師良好道德素質的具體體現。總之一句話:教師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作爲老師,應對孩子們充滿愛,促進他們特長的發揮。我班有一個特別喜愛製作的孩子,下課做,上課也做。開始我很生氣,就批評了他,可是效果並不好。後來,才發覺這樣做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於是便沒有再試圖糾正他,而是有意安排他在上手工製作課的時候,讓他教那些不會做的小朋友,活動課上多次表揚他的小製作。從此,他的製作有了用武之地。終於,“愛”打開了他心靈之窗,上其它課的時候也能跟着老師的要求做了。

我們班有個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好動不愛學習,是個地道的調皮大王。孩子們都不太樂意跟他玩,有時看着很孤單。但他有個優點樂於幫助別人,我就利用他的閃光點常常在班內做榜樣,對他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以鼓勵,慢慢提高他在孩子們心中的威信。經過長時間的教育,孩子們也慢慢的接受了他,樂意跟他在一起了,他也看起來更活潑了,腿腳更勤快了。這個孩子的轉化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孩子,用“愛”來改變他們,理解尊重信任他們,比強制效果更好。

愛的確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教育力量。緊緊圍繞“愛”,教師的工作纔會收到神奇的藝術效果。

以前,每當別人問我當好一名幼兒老師,最基本要什麼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疑回答:“細心、耐心、愛心。”可現在我要加上一點:童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面對年齡越小的幼兒。因爲我現在擔任的班級是小小班,在與他們相處的一個段時間裏,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當我第一次在新生開放日那天看到那些小不點,我就喜歡上了他們.看着他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我當時就跟自己說:“我一定會好好地保護他們、疼愛他們。”開學之後,在我們老師細心照顧、耐心教導、愛心呵護下,他們都基本上雖然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就在我感到欣慰的時候,家長跟我反映了一些情況:幼兒早上都不是很願意上學。聽完家長的情況,我進行了反思,可是我還是找不到問題出現在哪裏。就在我感到百般無奈的時候,家長的一句話又給了我啓發:“郭老師,我們東東說昨天你跟他玩皮球玩得很開心,所以他今天要早點上幼兒園玩皮球。”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我開始能找到一點頭緒了:可能是因爲剛開學不久,我們只是顧着幫助他們適應環境,讓他們不哭不鬧就行,忽視了他們的童心—愛玩,沒有陪他們玩。加上他們年齡偏小,交往能力較差,很多小朋友都只是顧着自己玩玩具,不懂得找朋友一起玩,所以他們就覺得幼兒園是個沒趣的地方,老師也是個沒趣的人。

爲了證實我的推測是對的,我在之後的日子裏開始和他們進行一系列的玩:在操場上和他們一起賽跑;在他們玩滑滑梯時,我大聲地給他們打氣;在他們踢球的時候,我就當龍門;在他們開火車時,我就當火車頭;在玩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時,我就是追捕他們的“大灰狼”.

在日常的教學中,有一次,我在給孩子們講故事,講着講着,陽陽提出:“老師,不是這樣的。”接着自己講了起來,本來想打斷他,可是看陽陽講的那樣興奮,不忍心打斷他。其實我們思想中常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總認爲孩子就應該服從大人,他們的一些想法都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取的。一旦孩子的行爲和自己的預設不相符合時,總是想方設法地爲自己找藉口,“苦口婆心”地勸說,然後“心滿意足’地看着孩子走到自己預設的軌道上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創新意識,只會按部就班,因循守舊,過早地成爲素質教育下的“板鴨子”!

只有“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們的意願,走進他們的心中。學會在隨機教育中關注孩子的想法,爲他們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成長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體會到自己勞動的甜蜜。

孩子到了小班的年齡了,似乎不如以前聽話了,想幹什麼,就非堅持,若是阻攔他,他就發脾氣,着實讓人費心,寫幼兒教育隨筆範文6篇。不過,家長若能正確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可能性就會相應減少,對孩子的將來也有一定益處。

一、要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莫要過多幹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幹事情,是其獨立意識增強的表現,家長應該表示支持,"事屬可行,就讓他行".孩子想幹什麼,只要沒有害處,就可以讓他自己來,家長及時加以指導。他想開電腦你應該告訴他如何使用,並帶他開一開,試一試(注意:電源開關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時最好切斷電源),雖然他做的不如你好,還可能出點小亂子,但是孩子通過動手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由於得到了滿足,也不至於發脾氣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應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強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對錯的能力還很差,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長要加以制止,但不要總是強硬地阻攔(強硬地這不準那不許往往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可以講清簡單的道理或採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找些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講個有趣的故事來將其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果這樣還不奏效,你不妨將其抱到別處,在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下下狠心暫時離開他讓他獨自發泄,待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論怎樣,家長也不應答應。這樣他就會逐漸地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變得聽話了。

總之,小班的孩子,要尋找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育手段,達到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幼兒園的院子裏栽了一些樹木,樹木長的很茂密,孩子們每到戶外活動的時候,就去摘樹葉子玩,玩夠了就扔在地上,既破壞了樹木,有影響了環境衛生,針對這一情況,我對幼兒進行了一次“愛樹木,講衛生”的教育。這以後,班上再沒出現小朋友摘樹葉的現象。

又一次,我與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一路哼着歌曲,很不經意的掐下一片樹葉,張海鑫小朋友看到了,他連忙提醒我說:“老師,樹葉也知道疼的,你不是說不要掐葉的嗎?”我隨即一愣,連忙說:“奧,老師錯了。”

這件小事使我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幼兒做什麼,首先要自己做到,身教重於言教。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懷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見蔣涵鈺一臉苦惱地坐在角落,我忙問:“涵鈺,你爲什麼不高興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對她說:“告訴老師,或許我可以幫助你,你不告訴老師,那你會一直不開心下去的。”可她還是無動於衷。

後來我向另一位老師瞭解到蔣涵鈺是因爲玩桌面遊戲時沒有找到積木裏的輪子纔不開心的,其實她因這種情況而不開心也不是一次了。 還記得有次晨間活動:玩沙包。就因爲奶奶給她縫的沙包破了而不開心許久,不管老師怎麼勸都不願用被人的沙包進行遊戲。孩子往往會認準一樣東西或意見事情而不願妥協,這也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具有固定性等特點決定的,但有時對她的過於執著而感到束手無策。她就像一隻小烏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用“縮頭”的方式來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這樣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爲擔心的地方,因爲我明白這樣的性格不利於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太重要了。”是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瞭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爲什麼不理我呢?”是我缺少親和力嗎?也不會啊,其他孩子和我還是比較親熱的。也許是我仍缺乏關注孩子個體發展、態度、情感上的發展需要

。也許是我在引導其對待事物的態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產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輸,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認同。看來要建立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還路漫漫其修遠,需要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師。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