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四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四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四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內容簡單的圖畫。

2、能大聲講述圖畫中的內容。

3、養成先仔細觀察,後表達講述的習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多媒體圖畫故事《太陽的顏色》、輕音樂一首、(綠色、紅色、黃色)紙片各若干張、三棱鏡一個

2、經驗準備:幼兒對顏色有一定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今天來上學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太陽啊?"(幼兒回答)"那請每位小朋友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太陽是什麼顏色呢?"(幼兒回答)"原來太陽有這麼多顏色啊,那太陽到底是什麼顏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心目中的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吧。"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1、出示圖畫1,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問:圖上有什麼?小兔在想什麼呢?(給幼兒主題提示,讓幼兒猜想。)

2、出示圖畫2,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麼?猜猜它們在幹什麼?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呢?小鳥認爲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呢?(讓幼兒透過綠色紙片看太陽,並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3、出示圖畫3,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麼?猜猜它們在幹什麼?圖片上的花朵是什麼顏色的呢?小蜜蜂認爲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呢?(教師步步引導,讓幼兒想象,並讓幼兒透過紅色紙片看太陽,然後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4、出示圖畫4,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麼?猜猜它們在幹什麼?圖片上的稻穗是什麼顏色的呢?小青蛙認爲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呢?(教師步步引導,讓幼兒想象,並大膽回答,然後讓幼兒透過黃色紙片看太陽,並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5、出示圖畫5,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麼?猜猜它們在聊什麼呢?看看彩虹身上有哪幾種顏色啊?小兔現在知道太陽的顏色了嗎?(教師利用三棱鏡製造彩虹,讓幼兒欣賞。)

三、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四、教師對幼兒的講述情況作評價,併爲幼兒作完整的示範講述。

五、聽音樂,一起到戶外尋找太陽的顏色。

活動延伸:

1、把《太陽的顏色》擴散到《樹葉的顏色》《花朵的顏色》等,幫助幼兒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2、讓幼兒回家後尋找太陽的顏色。

補:故事《太陽的顏色》來自於愛奇藝網嘟啦講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活動中,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可自制力較差。幼兒不善於觀察,需成人正確引導,逐步培養其觀察能力。幼兒的邏輯能力較差,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家園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真正做到家園共育。

讓“指南”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學以致用。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感受故事中誇張的情節所產生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情節的猜測和想法。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瞭解什麼是地下室。

2、物質準備:膽小先生、老鼠圖片;動畫課件;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老鼠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猜想:老鼠來了,怎麼辦?

二、中斷講述故事,設置懸念引發幼兒大膽表達。

問題一:膽小先生捉住老鼠後,老鼠會怎麼說呢?

問題二:大老鼠生了很多小老鼠後會對膽小先生說什麼?大老鼠爲什麼要和膽小先生換房子呢?

問題三:老鼠第三次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膽小先生會怎麼做?幫膽小先生想想辦法。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麼?故事裏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聽了這個故事有什麼感覺?

四、完整欣賞動畫故事,圍繞膽小先生這一形象組織幼兒討論。

1、提問:故事一開始,剛開始膽小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膽小先生最後有什麼變化?經過這件事,以後膽小先生碰到老鼠還會害怕嗎?

2、情感教育:鼓勵幼兒要做勇敢的人,遇到事情不害怕,不做膽小的人。

活動延伸:

語言角投放《膽小先生》圖片,讓幼兒自由翻閱講述。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3

(一)內容簡介

太郎偷偷養了一隻怪獸,這隻怪獸叫鬼鬼。鬼鬼的用處可大了,太郎不想吃的東西,鬼鬼全替他吃掉;太郎不愛喝的牛奶,鬼鬼也會替他喝完。爸爸、媽媽、老師都表揚太郎

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太郎可得意了。可是,太郎沒有想到,怪獸吃了那麼多好東西,一天天長大了,可怕的事情就跟着發生了……

(二)主題分析

故事通過講述挑食的太郎和小怪獸鬼鬼之間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了挑食的危害,知道要樣樣東西都愛吃的道理。

(三)情節分析

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起初太郎挑食,不僅有小怪獸鬼鬼的幫忙,還得到了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表揚。正當太郎沾沾自喜、小讀者們羨慕不已的時候,情節發生了突變。原本

看似可愛的鬼鬼,隨着胃口的增大日益變得強土,並且威脅着因爲營養不良而又瘦又小的太郎的生命。這一情節的轉變,使小讀者原本的羨慕轉化爲擔心和後悔,並引發了對

於“挑食”這個壞習慣的思考。

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太郎才躲過了危險。隨着危險的離去,在和太郎一起經歷了“得意、竊喜、擔心、害怕、後悔”後,小讀者們也暗自下定決定:再也不挑食了,要做一個樣樣東西都愛吃的健康寶寶。

(四)圖畫分析

該圖畫書畫面清晰,主題突出,便於中班幼兒進行觀察和講述。

故事中的第7\8頁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太郎的表情有巨大的變化,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太郎的表情,猜測其不同的心理活動;第1 1、1 2頁上有許多細小的符號,告訴讀者雖然鬼鬼跑了,可是每個人心裏都有很多想法,他們會想些什麼呢?同樣也留給幼兒很多想象……開放式的故事結局,更便於將故事延續到生活中,使幼兒自覺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五)角色分析

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一個叫太郎的孩子是如此真實,他和生活中的大多數孩子一樣,拒絕每一樣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幸運”的是他有鬼鬼幫忙。當孩子們看到太郎既不用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又能被爸爸、媽媽和老師表揚時,這讓他們不僅覺得親切,更是羨慕。

接着,故事情節發生了轉折,挑食的太郎根本無力和鬼鬼對抗,而那些不挑食的小朋友個個勇敢又強壯。孩子們的認知和情感在這時也隨着太郎的經歷發生了變化。

最後,當“鬼鬼還在尋找新的夥伴”時,孩子們都不願意自己成爲下一個“太郎”,而希望自己也能在“什麼東西都愛吃”以後,長得更加強。

(六)語言分析

《鬼鬼盯上你》運用了敘事性的語言,教師講述故事的語言氛圍要根據情節的轉變而有所變化,時而舒緩、時而緊張,讓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對故事情節的發展

充滿期待。

欣賞故事時,可結合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引導其完整講述:“我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以提高中班孩子語言表達完整的能力。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故事內容對於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着積極的作用。

活動前,教師可以利用進餐時間仔細觀察、瞭解本班幼兒進食的情況,並與家長溝通,從中獲得信息。

此次活動根據故事線索的不斷深入,引導幼兒從羨慕太郎到漸漸認識到太郎的錯誤。並創設機會讓幼兒聯繫自己的生活,開始時想和太郎一樣,把不愛吃的東西交給鬼鬼,但在思考和討論中明白:每一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只有不挑食纔會讓自己更健康、強壯。

活動後,教師攜手家長共同關注這一問題,和幼兒一起去嘗試“自己不愛吃的東西”,並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

2、活動目標

(1)知道每一種食物都有營養,懂得不挑食纔會讓自己更健康、強壯。

(2)在成人的幫助下欣賞故事,理解並講述故事情節。

3、活動準備

PPT課件

4.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發懸念

一(出示第1頁,介紹人物。)你看到了誰?

一這個男孩叫太郎,這是他養的怪獸,叫“鬼鬼”。故事的名字叫《鬼鬼盯上你》。

一鬼鬼是太郎最喜歡的朋友。你猜太郎爲什麼喜歡鬼鬼?

(2)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④出示第2頁:

一太郎爲什麼喜歡鬼鬼?你看到鬼鬼幫太郎做了什麼事情?

②出示第3~1 O頁:

一太郎讓鬼鬼幫他吃了些什麼?

一鬼鬼把太郎不愛吃的東西都吃掉了,媽媽、爸爸和老師還表揚了太郎呢!

⑧播放課件:

一這裏的食物,你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

二如果你有一隻“鬼鬼”,你想讓他幫你吃什麼?

④出示第11~22頁:

一你看到什麼?(鬼鬼長大了。)爲什麼鬼鬼長得這麼快?

一後來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呢?

一你覺得太郎能戰勝鬼鬼嗎?爲什麼?

一爲什麼朋友們的力氣會這麼大呢?

小結:朋友們不挑食、樣樣東西都愛吃,營養全留在身體裏了,所以他們可強壯了。

(3)討論延伸

一(出示第23、24頁。)太郎再也不想和鬼鬼做朋友了,他也想和朋友們一樣強壯,怎麼辦呢?

一太郎把每一樣不愛吃的食物都吃了。看看,現在太郎變成什麼樣了?

一鬼鬼還在尋找新的朋友,如果鬼鬼找到你,你會怎麼做呢?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第一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驚險的故事情節,瞭解了挑食的壞處。但是,明白道理和養成習慣尚有差距,所以第二次活動更關注孩子們的現實生活。教師選擇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不愛吃的蔬菜,引導他們觀察認識蔬菜的外形特徵,並引發他們品嚐各種菜餚的興致。同時,嘗試運用記錄、體驗的方式,幫助孩子們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蔬菜,並願意嘗試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2)知道不挑食才能更健康、更強壯。

3、活動準備

一些幼兒不喜歡吃的蔬菜,如:芹菜、胡蘿蔔、生菜、黑木耳等(烹飪好的同種蔬菜和這些蔬菜的小圖片) 筆、紙

每人兩塊不同顏色的墊板(紅、藍)、每人一個小碟、一個小勺

4、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展開話題

一這是誰?

一自從鬼鬼走了以後,太郎什麼東西都愛吃。瞧,今天他給我們帶來了好多菜,你們都認識嗎?

(2)觀察交流,認識蔬菜

①觀察蔬菜,介紹自己認識的蔬菜。 —找一種你認識的蔬菜,告訴身邊的朋友這是什麼菜,長得什麼樣?

(集體交流,相互補充。)

②觀看課件,猜猜認認。

這裏有些蔬菜,你知道它們是什麼菜嗎?

桌上有這些蔬菜的圖片,把你喜歡吃的菜貼在紅色的.墊板上,不喜歡吃的菜貼

在藍色的墊板上。

(幼兒操作,互相交流。)

③品嚐蔬菜。

—太郎還帶來了很多他親自燒好的菜,看看是些什麼菜?

—想不想嘗一嘗

—不過,太郎有個要求,每人嘗兩種菜,一種是你喜歡的,一種是你不喜歡的。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不僅吃了自己喜歡的菜,就連本來不太喜歡吃的菜也品嚐了看來,鬼鬼不會盯上你了。

(3)活動延伸

把大的白紙鋪在地上,好朋友兩人一對,一人躺下,一人用筆將朋友的輪廓畫在紙上,兩人再互相交換。

每天把自己吃過的菜,用紙、筆記錄下來,貼在自己的輪廓內。

過些日子,再站到輪廓前比一比,看看自己是不是長高、長壯了。

(三)活動拓展

活動後觀察幼兒進餐的情況,鼓勵他們願意嘗試自己不愛吃的菜餚,並與家長交流,共同幫助幼兒養成不挑食的習慣,也可設計表格進行相關評價。

(四)閱讀區的活動

《美味食譜》: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記錄(可繪畫,也可剪貼)自己晚餐的菜餚,第二天介紹給大家。把記錄裝訂成《美味食譜》,可供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最近中班正在開展“春天”的主題活動,通過一個階段的探索,孩子們對春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季節。春雨是幼兒經常見到的,我發現孩子們對春雨的聲音和現象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對晨間談話活動的長期觀察,我發現本班幼兒對“雨天小動物的躲雨”比較感興趣,爲了保持孩子這一興趣,也爲了激起孩子愛動物之心,同時爲幼兒創造一個樂於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因此我設計了《傘》這個活動,以此激發孩子表達的願望,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目標預設:

1、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有趣的情感;並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理解並學做動詞:爬、飛、跳。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遇到問題勇於創新的精神。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更直觀的感受詩歌的內容,我製作了課件《傘》,並在動手操作的環節爲幼兒準備了人手一份的花朵、荷葉、蘑菇、蝴蝶、螞蟻、青蛙圖片。

重點和難點:

依據〈綱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上。難點則是: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創編詩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這個活動我共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我用欣賞展覽館《各種各樣的傘》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欣賞完後,我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來回答,並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

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學習詩歌。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環相扣的問題:

第一的問題是“老師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森林去玩,看看那裏發生了什麼故事”,通過展示課件,把幼兒帶入詩的意境中。這個故事把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瞧,這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雨聲,多美妙啊!

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哎呀!下雨了,這些小動物該想什麼辦法躲雨呢?它們會用什麼東西當傘呢?”這個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花朵可以當蝴蝶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等許多自編的詩句,激活了幼兒的思維。

緊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蝴蝶把花朵當作傘”使幼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思維方向,回答起來比較有條理。在看看、想想、說說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以此來激發每個孩子學習詩歌的願望,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第二遍,我採用整體演示課件,同時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小朋友,我們可以邊學說邊用自己優美的動作來表現詩歌的內容,看看誰的動作最美”。讓幼兒在邊說邊模仿小鳥飛,螞蟻爬,青蛙跳中充分展示自我,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教師在本環節中通過演示、提問、鼓勵等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玩玩中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感受了詩歌的美,激發了每個幼兒學習詩歌的願望,這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第三環節,我安排的是創編活動。

啓發幼兒進行拓展學習:小鳥、螞蟻、青蛙都有了傘,可是還有些小動物沒有傘呀,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麼東西能當它們的傘?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自由創編,我再加以適當調整幼兒的語言,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運用激勵的手法,沒想到在一首短短的四句小詩之後,幼兒們竟又創編出許多優美的詩句,超出我的想象。這正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發掘幼兒潛能所至。

第四環節安排的是幼兒最喜愛的遊戲活動。

我自制了一些可愛的頭飾(一一展示,介紹)。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感受快樂。這是我和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時的歡樂情景。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續,爲此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請幼兒們爲自己喜愛的動物或自己設計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是通過集體討論、小組演示來組織活動的,並運用課件演示法、啓發提問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動一動、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他們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法、動手操作法進行學習,在輕鬆的氛圍中表現自己,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對詩歌美的感受力。

由於本次活動加入了課件教學及動手操作的環節,能更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能使幼兒更直觀的學習詩歌的內容。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導,讓幼兒的活動思路更加明確,學習效果會很好。在動手操作環節,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機會。能使幼兒在邊玩邊學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小組中相互關心、幫助、合作的情感。由於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容易被周圍事物影響,出現溜號現象。我會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提問,將幼兒帶入活動中,使全體幼兒都能很好的進行活動。

因此詩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的進行交流,並根據詩歌的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並使幼兒體驗其中快樂、趣味的感受,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主動、快樂的學習上。

附:自編詩歌——《傘》

嘩啦啦,嘩啦啦,下雨了;蝴蝶飛到花朵下,把花朵當小傘;螞蟻爬到蘑菇下,把蘑菇當小傘;青蛙跳到荷葉下,把荷葉當小傘;嘩啦啦,嘩啦啦,小雨下的更歡暢!

詩歌經過老師的改編之後,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重複性的結構形式便於幼兒記憶與仿編,通過仿編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而我們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能觀察到身邊事物的各種變化,同時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基本講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變化。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