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10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皮球的動態——蹦、跳、飛產生興趣。

2、通過觀察、比較、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所起的作用。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裏》。

2、充足氣的皮球若干、癟皮球一個、氣針一枚。

活動重難點

重點:對皮球的動態產生興趣。

難點:知道皮球裏面裝的是空氣。

活動過程

1、出示皮球,說說並玩玩會蹦、會跳、會飛的皮球。

(1)教師出示皮球,問:你們喜歡玩皮球嗎?誰來說說你平時會怎樣玩皮球呢?(拍皮球)師:嗯,你會拍皮球,那你能上來拍一下皮球給大家看好嗎?師:你們說這個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還可以怎樣玩呢?誰來說說?分別請小朋友來說並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剛纔這些小朋友都很會玩皮球,真不錯!

(2)啓發幼兒說出玩皮球時,皮球的運動方式。

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時候,你們觀察到皮球它是怎樣動起來的呢?這時老師可以邊拍邊問?引導幼兒說出皮球會蹦,會跳,會滾,會轉等。哦,皮球能跳,能滾,能飛……

(3)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用你的身體來模仿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跳,蹦,轉)的動作嗎?讓我們一起學學皮球運動的樣子。問:皮球什麼形狀的?(圓形)來,讓我們把自己變成一個皮球,現在我們先來學學皮球跳的樣子,再來學學皮球滾。分別讓幼兒模仿。

2、欣賞故事《誰住在皮球裏》。

師:剛剛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們知道爲什麼皮球會蹦,會跳,會滾,皮球很硬,一定有什麼東西在裏面,究竟是誰住在皮球裏呢?

現在我也不知道,讓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播放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裏》

(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師問:現在故事看完了,你們說說皮球裏到底住着誰呢?

(2)師:皮球裏真的住着兔子、輪子和喜鵲嗎?教師啓發幼兒互相討論,幼兒之間互相講述皮球裏住着什麼?

3、瞭解是空氣住在皮球裏。

(1)猜測、驗證皮球裏住的是空氣。

啓發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皮球裏住着什麼?幼兒互相想辦法,講述自己想的辦法並做給其他幼兒看。

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用擠一擠、敲一敲、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搖一搖等方式,探索皮球裏住着誰?

請部分幼兒講講自己的探索過程。

教師將氣針插入氣門芯,將皮球裏的氣體放出來,保持適度距離並朝向幼兒臉上,問幼兒感覺到了什麼?

教師總結:剛剛我們放出來的就是空氣。

(2)將充滿空氣的皮球與癟皮球進行比較,理解空氣與皮球運動狀態的關係。

師問:如果皮球裏沒有空氣會怎麼樣?請幼兒猜想。

教師出示癟皮球,演示拍、滾、踢皮球,驗證幼兒的猜想。

(3)教師總結:原來皮球只有充滿了空氣,才能運動起來,它就像兔子那樣蹦,像輪子那樣滾,像喜鵲那樣飛起來。空氣真了不起!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球,感受皮球的運動狀態。

教學反思:

程序上出現錯誤,但幸好有圖片教具,後面的提問環節達到預期效果。在剛講故事時孩子們提出的各種想法沒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誤。目標的定製對本版孩子稍淺了些,應可以在提問爲什麼兔子住在裏面時還可增加除了兔子會跳還有誰會跳等,擴散孩子的思維,對孩子的認知效果更好些。在後面看書的環節,前半部分還好,後半部分因沒能提前交代,孩子們在自己看書時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內容。對本節課的內容沒能鞏固加深,又是一失誤。總體上本課時的目標預期效果都達到了。但在過程中對孩子沒出現的不在預期中的反應利用與操作得不是很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以自身或客體爲中心比較物體的前後方位,體驗空間方位的相對性。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方位感。

3、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音樂錄音帶,汽車叫聲,教學掛圖《賽車》,自制紅綠燈

環行公路(事先在場地中佈置好),紅、藍色汽車頭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

1、師:孩子們,老師今天早上來得時候聽到了一種聲音,是什麼聲音呢?老師把它帶來了,你們聽!(放汽車錄音)大家一起告訴老師是什麼聲音?

2、幼:開汽車的聲音

3、師:對,是開汽車的聲音

二、遊戲:開汽車

1、師:孩子們,老師今天就帶你們去開汽車,好不好?

幼:好

師:孩子們,看看你的小椅子底下是什麼?

幼兒帶頭飾

2、師(遊戲規則):孩子們,你們扮演小司機,老師扮演交通警察,小司機們開汽車時一定要在公路兩條線的中間開,要與別的汽車保持距離,不能撞到別的汽車,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車禍。老師出示綠燈時,小司機開始開汽車,老師出示紅燈時,小司機們一定要將汽車停好,誰闖了紅燈,老師就要吊銷他的駕照,他就不能再開汽車了。

3、師出示綠燈,幼兒開汽車(放音樂),出示紅燈(音樂停),幼兒停止開車。提問:

(1)、XXX的前面是誰?XXX的後面是誰?

(2)、你是怎麼知道自己的前面和後面?(在觀察中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胸口面對的方向是前面,後背面對的方向是後面)

(3)仔細地看一下自己的前面是誰?自己的後面是誰?

4、師出示綠燈,幼兒繼續開汽車(放音樂),出示紅燈(音樂停),幼兒停止開車。提問:

(1)、XXX的前面是誰?XXX的後面是誰?(讓幼兒觀察的小朋友和上個環節中的幼兒是一樣的,方便幼兒感受空間方位的變化)

(2)、仔細地看一下自己的前面是誰?自己的後面是誰?

(3)他們前面和後面還是以前的小朋友嗎?你的前面和後面還是以前的小朋友嗎?

5、有規則的開汽車

(1)、師:下面請所有的紅汽車開在最前面,所有的藍汽車開在紅汽車的後面。

(2)、師出示綠燈,幼兒開汽車(放音樂),出示紅燈(音樂停),幼兒停止開車。

三、觀察教學掛圖《賽車》

1、師:孩子們,森林裏的小動物也會開汽車,還進行了一場汽車比賽。下面咱們悄悄地坐到小椅子上看看小動物們的比賽情況。

2、觀察掛圖,回答問題

(1)、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小動物參加比賽?

(2)、說一說:哪種顏色的車開在最前面?是誰開的?

誰在最後面?

小熊的前面和後面分別是誰?

小貓的前面有誰?

四、開車去看比賽

1、師:孩子們,這場比賽到底是誰得了第一呢?讓我們開着汽車到森林裏去給他們加油助威吧!

2、師帶領幼兒開汽車出(放音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實物,懂得最後一個數,代表所屬物品的總數。

2、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小熊、小兔、小貓、小狗頭飾,一個生日蛋糕、五份生日禮物盒

學具:糖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到導入課堂

教師: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們來一起看看都有誰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情景一:小兔來了

小兔敲門:咚咚咚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誰來了?(小兔)

小兔:小熊你好,見到你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隻小兔,你是怎麼知道的?(用眼睛看到的)劉老師還有一個辦法,我們來“數一數”,拿出食指數一數。

教師:小兔今天還帶來神祕的禮物送給小熊呢!

小兔: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把禮物送給小熊)

小熊:謝謝你。

教師:小兔送給小熊什麼生日禮物?送了幾個?我們來數一數?

情景二:小貓來了

小貓:喵喵喵,(輕輕的走來)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

教師:原來是小貓來了,來了幾隻小貓呢?(兩隻)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來了兩隻小貓,數到最後一個數是它的總數,我們數數的時候是12的數,說出它的總數的時候是用兩隻表示。

教師:每隻小動物給小熊帶來了一份生日禮物,那兩隻小貓帶來了幾分生日禮物?(引導幼兒說一說)我們一一看。

小貓:小熊,送給你,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我們來“數一數”小貓帶了了幾分生日禮物。

情景三:小狗來了

小狗:旺旺旺,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隻小狗?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數一數)三隻小狗那他們帶來了幾份生日禮物?我們一一看。

小狗:小熊,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引導幼兒數一數。

二、讓幼兒動手點數禮物,把禮物送給小熊

教師:你們想不想參加小熊的生日會?(想)那我們也像小動物一樣,帶着禮物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劉老師也給你們每人準備了禮物讓你們送給小熊,現在我們拿出來看一看數一數,有什麼禮物,有多少?可以跟旁邊好朋友說一說。(讓幼兒拿出放在椅子下面的禮物杯,數一數)

教師:請你說說你的禮物杯裏裝着什麼禮物,有多少,你是怎麼知道?數一數!(請幾個小朋友說一說)

教師:劉老師也給小熊準備了一份禮物,我把它送給小熊。小熊,祝你生日快樂,我把三個糖果送給你。(教師示範送禮物)

三、活動結束,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教師:今天是小熊三歲的生日,我們拿出生日蛋糕,爲小熊插上生日蠟燭,三歲生日插幾根生日蠟燭呢?(引導幼兒知道插三根生日蠟燭)

小熊:謝謝你們,我很開心。生日會馬上開始,我們一起出發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外面,邊走邊唱生日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實施策略

爲了更好的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園的研究團隊羣策羣力,歸納總結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四環教學法"。

第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從經驗入手)

第二環:問題引路--猜想設疑(從問題入手)

第三環:操作實踐--探究發現(從操作入手)

第四環:表達交流--解決問題(從生活入手)

本次活動,通過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杯子出來了》《吹氣球》兩個小實驗,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氣壓力這一科學現象,運用從實驗中獲得的新經驗解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通過猜想-嘗試-分享-再嘗試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空氣壓力的存在,瞭解空氣壓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引發幼兒探究合理利用空氣壓力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氣球吹不起來的原因,瞭解由空氣壓力產生的有趣現象。

2.能在實驗中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對科學遊戲產生興趣,簡單瞭解空氣壓力對生活的幫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主動探究空氣壓力的有趣現象,瞭解其和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紙杯、塑料杯各19個,大飲料瓶、吸管、氣球各19個,記錄表1張、即時貼若干,磁鐵10塊,課件及視頻

教學過程

(一)由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導入,引發幼兒對空氣壓力的興趣,知道空氣有力量。

1.課件:邀請幼兒進入米奇科學之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遊戲《壓不扁的瓶子》。提問:爲什麼瓶子壓不扁?瓶子裏面充滿了什麼?

小結:蓋上瓶蓋後,裏面的空氣出不來,頂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勁也壓不扁。得出結論:空氣是有力量的。

(二)通過遊戲《吹氣球》,讓幼兒在探究中發現空氣是個大力士

1.遊戲《吹氣球》,提問:米奇妙妙屋裏的科學遊戲可真有趣,咱們繼續出發,看看米奇又爲我們準備了什麼?

2.通過吹氣球-猜想放到瓶子裏的情況---嘗試操作---得出結論:放到瓶子裏的氣球是吹不起來了,因爲裏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真是個大力士。

(三)通過遊戲《杯子出來了》,讓幼兒瞭解空氣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紙杯和塑料杯)。請幼兒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紙杯裏,不用手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塑料杯子出來?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組織幼兒討論:杯子爲什麼飛出來了?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呼吸,空氣的壓力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四)通過分享交流、觀看視頻,瞭解空氣壓力和生活的關係,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氣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2.觀看視頻,教師總結:空氣的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小朋友們從小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可以利用空氣的壓力的原理,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人的聲音及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變化。

2、運用多種方法讓幼兒自己的聲音發生變化。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的錄音(如,下小雨聲、尖細的說話聲、很慢的高跟鞋走路聲;下大雨聲、粗重的說話聲、很快的高跟鞋走路聲;嬰兒的哭聲、幼兒的說話聲、成年的說話聲、老年人的說話聲)。

2、眼罩一個、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傾聽兩組不同的聲音,並進行比較。

1、請幼兒傾聽第一段錄音:下小雨聲、尖細的說話聲、很慢的高跟鞋走路聲。提問: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2、請幼兒傾聽第二段錄音:下大雨聲,粗重的說話聲、很快的高跟鞋走路聲。提問:你聽到了聲音有什麼變化嗎?

二、讓幼兒傾聽嬰兒的哭聲、幼兒的說話聲、成年人的說話聲、老年人的說話聲並進行比較。討論:“人說話的聲音會發生哪些變化?”請幼兒瞭解人的聲音在嬰兒時期、幼兒時期、成年時期、老年時期發生的'變化。請幼兒學一學不同時期人說話的聲音。

三、討論並嘗試:“如何讓自己說話的聲音發生變化?”(如:聲音變調,用手捏住鼻子說話,用手捂住嘴說話等。)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一名幼兒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兒邊用變化的聲音說“請你猜猜我是誰”邊輕輕拍擊他的後背,然後請矇眼的幼兒猜出說話的人是誰。猜對後雙方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隨時玩“請你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幼兒可以變另一種聲音讓其他小朋友猜。

【設計意圖】

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在尋找變化的過程中,開始注意到了自身的變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每一天發生了什麼變化,和以前相比有了哪些不同,也開始想象自己今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結合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節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人的聲音及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變化等。

小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產生對動物睡覺方式的探索興趣。

2、瞭解動物睡覺方式的不同。

3、嘗試用動作表現動物不同的睡覺方式。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動物睡覺的課件、圖片,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

(1)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導入:小朋友們都是怎麼睡覺的?請幼兒簡單說一說,教師進行總結。

(2)教師繼續提問:我們喜歡的小動物們是怎麼睡覺的?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一說。

2、閱讀故事,瞭解動物的睡覺方式。

(1)以小猴子也想去看看小動物們睡覺,引出故事“猴小弟學睡覺”,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加深幼兒對動物睡覺的印象。

(2)故事結束,教師提問:“從故事中,你都發現了哪些動物睡覺的祕密?”師幼共同總結動物睡覺的方式。

(3)出示大象、貓頭鷹、丹頂鶴睡覺的圖片,讓幼兒瞭解這幾種動物獨特的睡覺方式。

3、玩遊戲。

(1)遊戲:我來問你來答。

教師說出兒歌的上一句,幼兒聽一聽是哪個小動物並接上下一句,如:“什麼睡覺蜷成球,刺蝟睡覺蜷成球;什麼睡覺睜着眼,魚兒睡覺睜着眼。”

(2)遊戲:看誰學得像。

請幼兒隨音樂學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走路的樣子,當音樂一停,幼兒馬上做出小動物睡覺的姿勢來。

4、教師指導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

5、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更多動物睡覺的獨特方式。

教學反思:

動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們對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濃厚的探究慾望。本次活動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同伴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老師的講解、分析瞭解多種動物的睡姿,並在遊戲中通過模仿鞏固了對睡姿的瞭解,目標達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碘伏遇澱粉會變色

2、能大膽參與實驗並嘗試記錄

3、體驗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澱粉畫一幅、裝有碘伏的噴壺一個

土豆、饅頭、青菜、胡蘿蔔人手一份

記錄單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引發幼兒探究慾望

1、認識碘伏

師:誰能猜一猜我的噴壺裏裝的什麼?

(引導幼兒從氣味、顏色方面觀察)

師:噴壺裏裝的是碘伏,小朋友腿或者胳膊摔傷時,用它來消毒;打針前醫生也會用碘伏消毒

2、出示澱粉畫

師:誰願意把自己看到的說一說?(什麼都沒有)

師:真的什麼都沒有嗎?確定嗎?

3、噴畫

師:用裝有碘伏的噴壺噴灑澱粉畫,碘伏遇上澱粉變色,立刻呈現美麗的風景畫

4、認識澱粉

師:原來我的這幅漂亮的風景畫,不是用水彩筆或者油畫棒畫的,而是用它畫出來的(出示澱粉,引導孩子摸一摸、聞一聞、觀察顏色等感知澱粉)

師:澱粉是白顏色的,所以畫畫看不出來,而噴壺裏裝有碘伏,澱粉遇到碘伏後,就會變色,所以我們就能看到畫的內容了

二、動手實驗,尋找澱粉

1、出示饅頭、土豆、青菜、胡蘿蔔,尋找澱粉

師:小朋友們可不能小瞧澱粉,在我們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含有澱粉,小朋友猜一猜這些東西里面會有澱粉嗎?爲什麼?有什麼好方法嗎?(幼兒自主發表意見)

小結:用碘伏來幫忙,當和碘伏碰在一起變色的就有澱粉

2、講解記錄單

3、幼兒實驗記錄

三、分享記錄單

延伸活動:出示PPT,請小朋友幫我看看這些東西里都含有澱粉嗎?每人選2種自己最喜歡的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知道眼睛可以看到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物體。

2、鼓勵幼兒願意用相應的語言講述所看到物體的特徵。

活動準備1、課件:隱藏的畫

2、課件:圖片-氣球

教學過程

一、感受眼睛可以看到東西。

1、請幼兒閉上眼睛,在教室裏走走。

提問:你們閉上眼睛,能看見東西嗎?有什麼感受?

2、請幼兒睜開眼睛看。

提問:睜開眼睛後,你看到什麼了?

二、通過觀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並用相應的語言講述物體的特徵。

1、出示圖片--大熊和小熊,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誰來了呀?它們倆誰是媽媽?誰是寶寶?爲什麼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2、出示圖片--各種形狀,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麼?

3、出示圖片--各種顏色氣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

三、遊戲:找不同,進一步引導幼兒體驗眼睛的作用。

1、出示圖片--隱藏的畫,引導幼兒找隱藏的小動物。

提問:你們用眼睛看一看,這幅圖畫裏有哪些小動物?

四、引導幼兒瞭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提問:眼睛是很重要的,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既然眼睛這麼重要,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呢?

五、結束部分

教師:每個人的眼睛特別能幹,能看到許多東西,現在我們去教室外面看一看,還什麼更有趣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瞭解哈哈鏡影像變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用集體記錄、個體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果,體驗動手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不鏽鋼的勺子;師幼玩過“照鏡子”的遊戲(師:鏡子、鏡子在哪裏?幼:鏡子、鏡子在這裏。);PPT課件(漢字凹和凸、集體記錄表、交通安全轉角鏡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回憶已有經驗

1.師幼玩“照鏡子”的遊戲

師:我們來玩照鏡子的遊戲,我來照鏡子,你們就是我的小鏡子。(教師做出各種簡單肢體動作,幼兒鏡面模仿。)

2.啓發幼兒思考,表述已有經驗

師:你們玩得很好,照鏡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時照鏡子的時候有什麼發現嗎?

3.根據幼兒回答,及時啓發和小結

師:鏡子裏也有個你,你們倆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照鏡子的時候,離鏡子遠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樣嗎?

二、動手操作,探究哈哈鏡的祕密

1.幼兒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鏡的有趣

師:今天老師沒有準備鏡子,而是準備了不鏽鋼勺子。它們能當鏡子照嗎?請你們試一試,用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發現什麼。

2.集體交流操作中的發現,鼓勵幼兒清楚、大膽地表達

師:你發現了什麼?請你用盡可能清楚的話說給大家聽。

3.結合PPT,介紹凹凸面的名稱

師:勺子的兩面一樣嗎?你們覺得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呢?老師這裏有兩個漢字朋友,看看它們能不能幫助我們。

師:這兩個字長得什麼樣?這個字(凹)讀“aO”,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這個字(凸)讀“tu”,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師手指勺子的兩個面,幼兒說出名稱。)

4.集體猜想並記錄

師: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們介紹自己的發現就能說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集體記錄表中貼上相應形態的人像(正立、變長等)。

5.幼兒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師: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再去試一試,這次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6.集體交流操作結果,教師隨機記錄

師:你又發現了什麼?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有不同的意見嗎?

7.啓發幼兒進一步思考

師: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兩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變形。爲什麼平時我們照普通的鏡子時,沒有這樣的現象呢?

師:普通的鏡子表面是平的,鏡子裏的你沒有變樣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發生了有趣的變形。人們還特意製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鏡子,我們把它們叫做哈哈鏡。

三、觀察圖片,瞭解凹凸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轉角鏡,討論其用處。師: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凸出來或者凹進去的鏡子嗎?在哪裏見過?

師:老師有一雙愛發現的眼睛,看看我發現了什麼。爲什麼人們要在地下車庫、馬路拐角、小區門口放上這個鏡子呢?看看它是什麼樣的?猜猜有什麼用?

2.小結。師:今天我們發現了勺子裏藏着的哈哈鏡,還認識了道路安全轉角鏡。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鏡、凹面鏡,你想知道它們藏在哪兒,有什麼用嗎?老師相信你們和我一樣,也有一雙愛觀察、愛發現的眼睛,所以,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動點評

方景融老師每一次展示的活動都會給我驚喜,這一次也不例外,整個教學給我的感覺是“輕鬆”和“高效”。

一、“輕鬆”——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1.生活化。利用幼兒平時生活中已有的照鏡子經驗,讓幼兒對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勺子進行觀察探究,發現哈哈鏡的祕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2.活動性。教學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顯像的變形特點,都是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觀察發現的。同時,幼兒通過對記錄表中猜想與動手結果的比較,自己不斷獲得科學的結論。

3.遊戲性。教師引導幼兒用“玩”的心態對待科學學習,如“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游戲”,“玩玩勺子,你們會有什麼發現”,始終引導幼兒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觀察、發現。

二、“高效”——以教師爲主導的精神得到了恰當落實

1.提升性。本次教學在層層遞進的基礎上,不斷挑戰幼兒的思維高度,如每個環節都設置了高出幼兒原有發展水平的提問;教師介紹“道路安全轉角鏡”,讓幼兒瞭解還未接觸的知識;引導幼兒感受“凹凸”,給幼兒更加確切的概念支撐後面的探究表達等。這樣的教學能真正幫助幼兒提升認知經驗。

2.拓展性。當幼兒發現勺子裏的本人變形後,教師有意識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遠一些和近一些,又會有什麼發現呢?”以此引導幼兒通過主動變化探究條件,發現不同的變形特點,拓展幼兒原本不會關注到的認知經驗。

3.持續性。在教學中,方老師不僅關注幼兒科學知識的獲得,更關注幼兒可持續學習與發展的奠基。如特別注重幼兒“愛觀察、愛發現”意識的培養;關注嚴謹科學態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對幼兒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比較高質量地支持、引導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學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這是一個科學範疇的活動,它來源於生活,也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活動中涉及了環保的因素,告訴小朋友要用淘米水、檸檬片、茶葉包等廢舊的東西來清除污垢。

當我拋出問題後,孩子的經驗就是用洗潔精來清洗油膩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實用、經濟又環保的方法他們都不知道。閱讀幼兒用書時,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當場提供實物來操作驗證,對孩子來說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於條件的限制,我無法爲小朋友提供這些材料,只能告訴小朋友回家去試。

科學活動需要真實客觀的現象帶給孩子的印象和經驗,僅停留於紙上談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對今天的活動可能還帶着疑惑“是真的嗎?”小朋友只有做過了、看過了纔不會忘記。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