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有很多小朋友不喜歡跟別人一起玩耍,只喜歡一個人獨處,這時家長就很擔心寶寶是不是得了自閉症,下面小編分享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這篇文章,一起來看下吧。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1

正常的獨處

現在隨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現,大人從心底希望自己能夠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卻發現,孩子仍然有他們自己的“小祕密”,就像5歲的毛毛一樣,大人再怎麼關愛他們,他仍然保留了一塊“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麼去套近乎,他都會很策略地與大人保持一點距離。

這樣的“獨處”其實非常正常,因爲“獨處”決不是大人的專利,小孩子也一樣需要享受“一個人”的時空。而且,從情感發展而言,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情感會越來越豐富,“孤獨感”就是孩子5歲左右表現比較突出的一種情感。

這與“孤獨症”(也稱爲“自閉症”)是絕然不同的兩回事。“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長期發展障礙,通常在3歲前發病,主要有三點表現:

1、人際交往障礙:不願與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難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際關係;

2、語言障礙:無語言或只有很少語言,甚至只是鸚鵡學舌地仿說,言語發展嚴重滯後;

3、情緒與行爲異常:對物品有怪異的興趣和玩法(如長時間旋轉某物),長時間重複某些動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鬧),對某些聲音、畫面、廣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險,肢體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可能發育不平衡。

而且“孤獨症”常常伴隨着認知與學習上的障礙,諸如:因爲他們的世界多是由一個個的獨立小節所組成,所以他們無法從生活經驗中學習事物的相關性,或者說無法明白事物背後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關係,不能明白生活經驗背後的意思;常常過於專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專注力一般比較差,很難跟隨訓練者進行訓練,經常會自顧自地玩或者看周圍的東西;思考方式較簡單,只能明白具體的概念,較難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較難綜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時間段內很難有組織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較難將已掌握的概念運用到不同的情況中。

積極的獨處

我向來喜歡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歡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鄰居家的兩個孩子來找我玩,一個7歲,剛上小學一年級,而另一個只有4歲。我將他們帶去附近中學的體育館玩,結果卻發現兩個孩子非常不一樣:7歲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繩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個4歲的孩子卻像個小猴子,一會將跳繩綁在雙槓腿上當“搖籃”,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絲網”,學着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玩得不亦樂乎!後來竟然連7歲的孩子也模仿他來玩耍……

對於這兩個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歲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對孩子照料得非常細緻,而且給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額外發展內容,從孩子4歲不到就開始學鋼琴、學書法,這個孩子難得有“獨處”的時間;而那個4歲的孩子,父母都比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時候都讓孩子一個人玩,頂多在必要的時候幫上一把,孩子經常處在“孤獨”之中。但從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個4歲的“小鬼”呢——獨立而富有創造性!

1、 “獨處”利於獨立性發展

在諮詢中,遇到過不少父母這樣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離開,一離開這孩子就不做功課,就思想開小差了。”然而,進一步交談與分析後,我總會發現:“這孩子”實在太缺少“獨處”的時間了,而且從小就難得“孤獨”。一生下來,周圍就聚集了無微不至的大人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設法給他最好的`照料,他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不會逃出大人們的視野。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外面,大人們總是將他作爲生活的“中心”,不讓他感到絲毫的孤獨與寂寞,總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他一喊,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有人來幫助他……就這樣,“這孩子”總喜歡要大人陪着玩耍,“這孩子”總要大人幫忙穿衣、吃飯,“這孩子”總是要大人“陪讀”才行。

可見,沒有獨處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獨立性,不僅缺少生活上的獨立性,更缺少思維上的獨立性。所謂“在獨立中學會獨立”,如果沒有“獨立”的鍛鍊,又怎麼可能體驗“獨立”的樂趣,怎麼可能習得“獨立”的能力呢?

“獨處”是孩子可以獨立的時空條件,在獨處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解釋問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嘗試玩耍、解決困難。而且沒有大人在旁邊的“獨處”,更保證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2、 “獨處”中的創造性

其一,必須有“問題”存在。“問題”是激發思考、激發創造的源泉。牛頓之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爲他想知道“爲什麼蘋果總是向下落”;愛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對論”,是因爲這樣的問題困擾着他——“高速運轉的物體還遵循牛頓定律嗎?”……“問題”就是一種衝突,是對原有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挑戰,是原有經驗無法解決的“困境”。有衝突纔有挑戰,有挑戰纔可能激發創造的慾望。

其二,必須有“獨特性”存在。所謂的“獨特性”,就是“與衆不同”,是新穎的、超越傳統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從特別的角度來思考,能用特別的方法來解決。“獨特性”會使原本普通的事物變得奇妙,使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裏那個4歲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因爲他能用“獨特”的方式來玩——“一會將跳繩綁在雙槓腿上當‘搖籃’,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絲網’,學着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他賦予了跳繩、皮球等新的、與衆不同的意義。

正因爲“創造性”需要“問題”和“獨特性”,所以才更加強調“獨處”。因爲只有當孩子獨處的時候,纔可能有“問題”。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書,但他卻不夠高;他想去抓旁邊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夠長……試想如果周圍都是大人,都是幫手,他的願望還能產生問題嗎?多半是“孩子,想要這個是不是,來,媽媽給你!”沒有了“問題”,當然也就失去了創造的前提。

而有了“問題”,就一定有創造嗎?當然也不是,還需要“獨特性”。對於那麼小的孩子而言,怎麼樣纔可能獨特呢,當然是在沒有限制與指導的時候,纔可能展現“獨特”。否則,大人早將預定的答案給了孩子,孩子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還要什麼“獨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個7歲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維定勢——“跳繩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周圍的大人太細心了,細心地連怎麼玩、怎麼動都規定好了,以至於這個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獨特”了。相反,那個4歲的孩子,恰恰是“獨處”慣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維上的獨處”,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獨特的機會。

享受“獨處”

這就是“獨處”的意義,“獨處”其實是孩子時間、空間上的一種自在,是孩子心靈自由的時刻,“獨處的孩子並不孤獨”。心理學上有一種幫助人成長的課程叫“SOLO”,就是將當事人放在一個“獨處”的情境中,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人跟他交流,讓他獨自待着。結果發現,“SOLO”後的當事人思維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過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與體驗,給當事人很大的人生啓發。

實際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獨處”的需要與能力了,比如研究發現:1歲內的小嬰兒就會自己玩,而且聽着音樂能很愉快地獨處。但因爲小嬰兒活動能力有限,所以“獨處”表現並不明顯;而隨着年齡增長,孩子的自由度越來越大,可以主動選擇“離開人羣,一個人呆着”的時候,才被大人們特別地留意到了。所以,“獨處”並不是孩子們不正常,而是大人們不習慣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習慣孩子的“獨處”,越是想讓孩子100%向自己敞開心扉,越是想去佔用孩子獨處的時空。因此,在這裏,不僅要建議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獨”,也要建議父母定期SOLO一下,讓自己與孩子保持適度距離,給自己一個思考和歷練的空間。

獨處的孩子不孤獨嗎2

不同階段獨處的特點

0-1歲

當嬰兒身心舒服時,他常常會伊伊呀呀地說着“話”,玩弄着自己的小手、小腳丫,不時翻動一下身子,開開心心而又不受打擾地獨自玩耍。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地瞭解他究竟在想些什麼,但很明顯,他在享受這段獨自玩耍的時光。

學會爬、學會走之後,寶貝的興趣開始擴展到自身以外的空間與物品,他用小手夠着他看到或觸及到的物品,將它們抓起來塞進嘴裏,有滋有味地品嚐着這些意外獲得的“食物”。如果他玩夠了某個物品,他的視線就會轉移,他的小手就會伸向另外一個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目標,繼續他獨自玩耍的活動。通過這種玩耍,他開始“獨立思考”,並在探索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明白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只有當他獨自一個人玩膩了,他纔會通過哭鬧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1-3歲

1歲以後,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快速發展,他獨自玩耍時不再僅僅通過抓握、咀嚼來探究外部世界,更多的時候,他會自言自語,與他周圍的玩具或者其他器具“交流”。他的獨自玩耍看起來帶有更多享受的成分。儘管有時候在父母聽來,他的自言自語根本就不知所云。對於已經會行走的寶貝來說,周圍環境實在有太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於是,他們可能不知深淺地到處閒逛,去發現、挖掘那些令他十分感興趣的事物。

3歲以上

前3年的探索經驗讓孩子掌握了更多獨自玩耍的技巧,於是,很多時候,他會更加醉心於獨自主宰自己遊戲內容的活動中。靈巧的動作結合他機靈的心智,即使僅僅是一個他早已熟悉的簡單物體,他也能開開心心玩出很多花樣來,並利用這些物品設計自己喜愛的遊戲。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