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很多時候是因爲父母的教育不當,引起了孩子的各種心理疾病。讓兒童快樂成長,快來了解一下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1

一、什麼是心理慢性症

孩子不聽管教是一種心理慢性症的表現,原因多是由於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一些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反覆說教,實際是在不斷給孩子以相同的刺激,這種嘮叨式的說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種心理惰性。於是,父母的說教一旦出現再成爲刺激,教育效果便隨之下降或消失。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其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主要表現有三方面:

(1)教育語言使用欠佳:在批評孩子時,父母斥責的聲調高而尖銳,語句反覆。

(2)說教簡單化:指責孩子時不講清原因及道理,大話連篇,不明要領,使孩子不知錯在哪裏。

(3)抖蘿筐式的訓練:孩子犯一點小錯,父母就抓住不放,並將孩子以往的所有錯誤重新數落一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情緒。

二、如何防止心理慢性症

(1)變換不同的教育語言來指出孩子的同一缺點。如對於孩子寫作業粗心的毛病,父母用仔細點,不要再當馬虎大王了,寫算術式時不要把等號丟在腦後等,比反覆說要用心,別粗心更有效。

(2)責備語調要比平常說話的語氣低沉。低沉的語調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親子雙方都能冷靜下來。用與平常不同的語調還可以喚起孩子的注意。

(3)讓沉默取代指責:那些聽慣了父母責罵的`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後,自然會等待着父母的打罵。如果這時父母真的責罵了,孩子反而會覺得鬆了一口氣,產生又熬過去了的感覺。過後就忘了。父母保持沉默,反而會使孩子猜測父母的心態,緊張的情緒會保持一段時間,並開始反省自己的錯誤。

(4)使用強調性語言:在訓教前用強調性語言說:我只說一遍。如孩子未聽見,也不要重複,讓孩子品嚐不聽話的苦果,下次他就會注意聽了。不停地嘮叨只會使孩子產生厭惡,父母力圖糾正孩子錯誤的願望不能實現。

(5)明確指出孩子錯在哪裏: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後,不講清道理就批評一頓,說完之後又忙自己的事了。孩子糊塗地不知自己錯在哪兒,或不知錯誤的危害,也就自然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了。

(6)只針對眼前的錯誤進行:很多父母往往只要孩子犯了個小錯誤,就把過去的錯誤重新數落一遍,新帳老帳一塊算。這樣不但使孩子對所犯的錯誤分不清主次,淡化了對這次錯誤的批評,還會影響親子關係,抵消教育效果。

如何對待心理慢性症兒童2

心理慢性症,其實不應該是毛病,也不應該是症狀,可能我想它描述的就是孩子經常做事情慢或者反覆做,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或者爸爸媽媽嘮叨太多,有的人可能又把它跟拖延搞在一起,它其實是一種現象,並不是疾病。

如果把做事慢一點的、不聽話的、容易發牢騷的或者拖延一些的人,都給它弄成一個病來命名,這未免也太泛化,我們講慢性的心理,性格無所謂好壞,慢有慢的好處,我們要學會該慢的時候慢,該快的時候快,我們要能夠做到快如閃電,慢如和風細雨。我們在講快慢的時候,得有個前提、有個定義,至於過分的慢、過分的不聽或者過分的拖延,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輕重緩急,因爲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人才是循序漸進、知道輕重緩急的人。

我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和社會實踐過程中間,告訴他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必須儘快做的,哪些是可以慢慢地爲之的,因此,所謂緩慢的心理症,我不太願意把它定爲一種毛病或者症狀。它實際上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間,尤其是我們家長,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可能一些方式有待商榷,他們經常會數罪併罰,所有的症狀或者所有犯的錯誤,他們都會加在起來,比如前天飯吃得不好,今天考試成績不佳,或者前幾天又跟誰打架,媽媽們經常會做歷史學家,總是嘮叨,一個事情反覆叮囑,讓孩子們心煩、討厭。所以孩子乾脆有些事情不做,或者做好了一件事情以後,我們給孩子時間安排上沒有恰當,做完作業以後,他想玩,家長又給他加作業,也不讓他玩,因此,他乾脆拖着慢慢來,實際上是對我們教育方式的一種不滿。

如果我們大人在教育過程中間,恰當的根據孩子的一些情況,我們用符合孩子的方式教育他,我相信這些所謂的不良習慣都逐漸的克服掉。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