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如何培養好孩子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都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需要營養均衡的飲食,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1

父母要理性的拒絕孩子不合理要求,但也不是說採取粗暴的方式簡單處理,這之中還有很多的學問可言。

第一、轉移注意力法

小孩子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針對這個特點,家長可以將注意力從她堅持的事情當中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事物上。

第二、休息冷靜法

對於比較調皮,容易興奮的寶寶來說,將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脫離容易興奮地地方,強制讓他休息片刻是不錯的方式,其實父母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父母的情緒舒緩,面帶爲微笑,孩子沸騰的心也會逐漸平靜下來。

第三、樹立行爲規範

理智對待孩子,孩子需要愛,但絕不是溺愛,學會自我約束的孩子可以提升內省智能,瞭解珍惜的真正含義,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套科學智慧的行爲標準,從被動接受外在約束到自律,自覺自我剋制,對於孩子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第四、家長也要端正自身

有時候教育的缺失往往反應出來家長自身的弊端,要讓孩子聰明智慧,禮貌懂事,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給孩子最好的示範,讓孩子能夠做一個尊重他人,誠實守禮的良好公民。

總結:家長平日要遵守承諾,不要因爲今天心情好而縱容孩子,明天心情不美麗而對孩子嚴格,這會讓孩子覺得無所適從,讓孩子從小有“看人臉色”的思想認知,家庭教育過程要充滿着理性的愛和更多的耐心,允許孩子犯錯但是陪着孩子將錯誤的原因找出來從而規範行爲。

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2

日常生活中,家長你有沒有數過自己對孩子說“不行”的次數,知道結果後你自己都可能會震驚不已,其實面對孩子的要求,家長們也可以試着先回答“好啊!”。

昨天接涵涵放學回家的路上,她委屈地對我說:“媽媽,你不是說,你說的不對的,我可以不聽嗎?那爲什麼你總是非得讓我都聽你的?”聽到這句話,我內心觸動很大。仔細回想了一下,在放學回家的一路上,我的確否定了她很多需求,甚至因爲煩躁還衝她發了一次火。

於是,我蹲下來,認真跟她說了抱歉,並說明了不同意她那些需求的原因,還列舉了,我一路上同意她需求的例子。

對孩子的要求,先回答“好啊”,會發生什麼驚喜?

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能把他慣壞嗎?

我們總是擔心把孩子慣壞,或者是因爲自己不樂意,又或者總覺得是孩子胡攪蠻纏,而否決孩子的需求。由此總會引發權力之爭,最終我們不得不靠暴力、威脅等使得孩子因弱小而表面屈服。

而事實是,孩子需要的真不多,就如同諮詢我問題的那個媽媽。孩子可能就是覺得媽媽怎麼沒有像之前我生病時那樣對我好了?而不確定媽媽是否還愛我?她想通過要媽媽滿足自己的需求,來驗證,“噢,原來媽媽仍然是愛我的,忙不是她不愛我的理由。”就像很多時候,我們的愛人,因爲工作上不順心,某段時間對我們跟平常不一樣,我們會用一些小方法來驗證他對我們的愛,或者是懷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一樣。

安全感尚且不充足的孩子更是如此。這個時候,孩子並非在無理取鬧,他內心也忐忑不安,焦慮異常着呢。而我們的孩子,又是特別容易滿足的。她本來說要讓媽媽一直抱着的。可如果你說:“只是抱一下下哈,媽媽還要忙呢!”

他往往表現出的通情達理,超乎我們的想象。

小孩子是很單純的,他們是很容易滿足的,真正慾壑難填的是大人。從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到希望他聽話,再到希望他學習好,再到希望他考名校……

不用擔心孩子被慣壞。當一個孩子的正當需求,總是能得到滿足時,他反而會變得更容易有合作精神,並且更加自愛、自信。那些被寵壞的孩子,都是源於“不正當的愛”。比如:不想面對孩子哭鬧的妥協,或爲了滿足自己童年的匱乏而強加給孩子的“愛”。愛從來都是美好的`,真正會傷害到孩子的是那些打着愛的旗號的控制、自私。

溺愛孩子的家長其實並不是在真的愛孩子,而是通過滿足孩子在滿足自己。比如:小時候非常喜歡毛絨玩具,可愛而不得,只能發瘋般地給孩子買,可孩子真正喜歡的卻是樂高積木。然後大人卻要責怪孩子不知好歹,甚至懷疑孩子跟自己對着幹。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需求不合理,而是我們在較真

當然,我們說的滿足,並非要一味滿足,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是說,那些本來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不要上綱上線地跟孩子較真。我之前就經常跟涵涵較真,比如:她要我抱抱時,我也曾因爲忙的焦頭爛額而拒絕她,甚至對她發火。她晚上睡覺前,非得要媽媽幫忙脫衣服時,我也常跟她較真,“就是不慣你着壞毛病!”可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她流着兩行淚睡着了,我內心也愧疚無比。

事實上是,孩子只要你抱一下下自己就去玩了。孩子那晚可能因爲心情不好,在外面受了委屈,就是想讓媽媽多多愛我一下下,明天她照樣會早早起來自己穿衣洗臉。只是我不開心、我累了,所以不想滿足她而已。

父母沒必要追求完美,但請實話實說

還有的時候,孩子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什麼。帶涵涵去玩具店的時候,有一次遇見一個爸爸不願意給孩子買那個很貴的玩具,可他不好意思說實話,非得挑剔那個玩具的不好,然後又指責孩子不聽話等等。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告訴孩子,“我沒錢給你買,或者我捨不得花這麼多錢買這個玩具。”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

你的誠實會讓孩子明白,不是我配不上這麼好的東西,而是我父母買不起,那我可以發奮努力,自己掙錢買呀。而這纔是健康的心態。忘記了是在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書籍上看到的,還是在哪一篇文章裏,看到過一個例子。

說是有個小孩子特別內向膽小,見到熟人都不敢打招呼。因爲媽媽限制他吃巧克力,他對巧克力還特別癡迷成癮,總是忍不住想要吃。後來媽媽去香港買了一旅行箱的巧克力,放到孩子面前,孩子興奮地問:“這都是給我的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孩子非常開心,不但一路跟出租車司機聊天,進電梯還逢人就打招呼,甚至主動分享。

對孩子來說,快樂不在於價格標籤,而是被父母充分的看見和迴應。一網友說得好,如果我能吃2塊巧克力,你願意給我10塊,剩下8塊都在說:我愛你。

當無法滿足孩子需求時,如何贏得合作?

孩子很多時候,看似無理取鬧的行爲,只不過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你的迴應,或者是驗證父母對他的愛。真不是跟我們對着幹,也不是越大越不聽話。

我有時會忙到涵涵放學後,還沒能把工作做完。把她接到家後,如果我蹲下來或者溫柔地告訴她:“媽媽現在還需要忙一個小時,你自己先玩,別打擾我好嗎?”她會很樂意配合,可當我自己急匆匆地跑進書房,沒事先跟涵涵打招呼,她會過來打擾我,然後我因爲思路被打斷給她發火,鬧的彼此都不愉快。所以,當你沒辦法對孩子說“好啊”的時候,就要鼓勵孩子跟我們合作。而不是要求或命令孩子配合。而我們說話的語氣和態度,是贏得孩子合作的重要因素。當孩子覺得自己的要求被理解,權利被尊重的時候,他就不再覺得是你強迫他了。畢竟任何人在被強迫的狀態下,都難以通情達理,特別是自我意識剛具備的孩子,我們的強迫會引起跟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0-6歲這個階段,及時滿足到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自我價值感,自我認同,自尊自愛自信,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不用擔心合理的滿足需求會慣壞孩子,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愛,來形成“內在的安全感”。幾乎所有的溺愛,出發點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滿足自己的控制慾望、滿足自己童年缺失的匱乏感等。孩子小時候正當需要被滿足的越多,就越自愛、自尊、自信,千萬別錯過了才知道後悔哦,成長是不可逆的!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