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缺乏獨立性

孩子缺乏獨立性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缺乏獨立性,少年時期的獨立意識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所培養的獨立能力可能會伴隨其一生,因此家長們應當儘量放手,讓孩子成爲自己生活的主人。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缺乏獨立性的一些原因。

孩子缺乏獨立性

孩子缺乏獨立性1

1、代勞孩子的一切事情

經常可以聽到幼兒園老師抱怨到,很多孩子已經到了入學前的年齡了,可是還不會自己綁鞋帶、不會自己穿衣服。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因爲有太多的保姆式媽媽存在了。孩子已到了可以掌握基本技能的年紀,媽媽還從心裏認爲“他還小,做不到”,不是擔心孩子會出意外,就是怕孩子受苦受累。小到洗臉刷牙穿衣服,大到上學寫作業做家務,家長都爲孩子全權代勞。長此以往,孩子失去了親身體驗的機會,也喪失了動手的基本能力。有專家提出:家長每爲孩子代勞一件事,就等於減少了一點孩子將來在這個社會中的競爭力。父母要清楚,自己只能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他提供幫助,而不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就立刻接手來代勞。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獨立性與動手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2、無條件滿足孩子所有要求

經常會聽到小朋友這樣的要求,“媽媽,我想要個新玩具”、“媽媽,美美今天背了個新書包。我也想要個新的書包。”而我們大多數時候聽到的答案則是:“好,只要寶寶喜歡,媽媽就給你買。”的確,現在的家庭,絕對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不管孩子想要什麼,父母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滿足。倘若沒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長,還會覺得愧疚。而孩子也看準了父母的這種心理,隨着年齡增加,他們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小書包,到高科技電子產品與名牌服飾,孩子的物質需求越來越高。而父母一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時,就會哭鬧不已,甚至死纏爛打,很多家長只要一看到孩子哭,就會乖乖投降。

3、對孩子過度保護

每天,都有大量兒童意外受傷的案例不斷髮生,每每看到此,家長們的神經就會繃得格外緊,對自家孩子“嚴加看管”,甚至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但卻不知,自己的過度小心,反而對孩子保護過度了。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對話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部分家長並沒有做到良好的解析,哪些交往方式是值得鼓勵的,哪些人是要拒絕對話的。這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不利於孩子跟老師溝通相處,也不利於他跟其他同齡人的交往。影響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4、打擾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並且注意力很難集中,很程度上可能源於背後有個愛不分時段打擾的媽媽。年齡較小的孩子容易被身邊的新鮮事物吸引並其研究摸索。當孩子很認真地擺弄某個玩具、或認真地在看故事書時,孩子處於全神貫注、高度興奮的狀態。這時候,他們特別靈敏,理解和記憶能力也非常強。如果媽媽突然出現,貿然問道“寶寶在幹嘛啊?給媽媽看看”“哪裏不會了?讓媽媽教一下你”,不但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還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長期下來,孩子在做事方面就養成很難集中精神、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孩子缺乏獨立性2

1、超人型的父母

凡是孩子有任何困難,他都有辦法幫他解決。例如:孩子找不到玩具,就一定幫他找到,萬一找不到就會再買一個給他,讓孩子覺得任何難事,父母都可以幫他辦到。

2、有求必應的父母

孩子要他陪,馬上到,要什麼東西,馬上滿足他。

3、無微不至的父母

大人對孩子照顧太周到,什麼事都替孩子設想得好好的。例如:幼兒園要校外教學,大人一定事先幫孩子把要帶的東西都準備的好好的,孩子甚至都不需要動腦筋,也不用親自動手。

4、缺乏安全感與自信心的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信任別人,沒有自信心的孩子不信任別人,沒有自信心的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好,因而不敢獨立做事而想依賴親近的人。

5、好逸惡勞的心理

好逸惡勞是人的通性,如果有人代勞,何必自己辛苦去做呢?這樣的心理讓孩子心存依賴缺乏獨立意識以及自信心使然。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