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行爲和表現會給孩子的性格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而孩子缺乏安全感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多多重視,下面爲大家分享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1

我們人類之所以需要一定程度安全感,是因爲人類需要應對生活中各種各樣潛在的風險

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缺乏安全感的人經常感到孤獨、被遺忘、被拋棄;對他人抱有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敵視的態度,有悲觀傾向。童年的安全感是一個人一生幸福的寶藏,如果想讓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讓他在成長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盡的寶藏,請給他一個溫暖自由的童年。這種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滿足將決定着孩子一生關於幸福的潛意識趨向,將爲他今後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成分

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別是一歲之內的時候,這時安全感的建立是從父母特別是母親那裏獲得的。因此,父母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們需要在孩子的幼年小心地呵護孩子的安全感。所以,請一定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和你的伴侶吵鬧,請千萬不要問孩子,如果我跟爸爸(媽媽)離婚了你想跟誰過?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和諧,父母的恩愛,輕鬆溫馨的家庭氛圍纔是陽光品質的樂土。

心理學亞歷山大·魯宏認爲:“人的人格,像樹的年輪,是一圈又一圈地發展出去的。嬰兒的一圈,代表愛與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創作與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嬉戲;青年的一圈,是情愛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則象徵現實與責任。一個完全的人,要具備上述所有特徵。這一圈一圈的發展,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而被破壞了,這個人的個性就會負傷,不能完全”。如果說家庭是培養人格的地方,那麼我們必須認可只有完整的人格纔有安全感。

完整的人能區分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個體

能建立清楚的自我界限,有良好的自我概念,也能夠和自己的家庭系統建立良好而有意義的關係,但是又不會過度融入家人的生活裏而迷失自己。這表示他可以自由運用情緒,不會滿腹怨憤,也不會愛某個人太深切,可以在恰當的時候選擇不帶罪惡感的離開。

所以對於年幼的孩子,不要覺得他們還什麼都不懂,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發泄到孩子身上

寬鬆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從另外一方面講,孩子的天真會帶給你快樂,會撫平你作爲成人的辛酸。所以就算孩子做錯了,也不要對他動輒大聲斥責,更不要不假思索地就去打罵孩子。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他有感覺和感情,他不是木偶。請不要挖苦諷刺自己的孩子,儘管他有自己的缺點,其實在孩子內心深處,他自己也不願意這樣,請不要讓他稚嫩的心背上沉重的壓力。請讓他懂得愛和寬容是無價的寶貝。

請不要限制了孩子溝通的慾望和權利,讓孩子學會和別人溝通來快樂成長

不要讓他封閉了自己,躲在自卑和自閉的.矮牆邊默默流淚。請不要讓他習慣孤獨。請讓他學會與人相處是一件多麼輕鬆的事情。請不要在孩子得意時打擊他的創造力,儘管有時這種“得意的創造”給成人帶來了麻煩,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無所適從,請讓他感到自己的力量,給他一個正確的展示能力的方向。由此可見欣賞孩子,學會給孩子最大的疼愛——靈魂平等地與孩子對話。不要讓他覺得你是獄警,他是囚犯,在家裏每天上演的都是警察抓小偷的劇情,要成爲孩子的朋友,讓孩子願意和你聊天,想你傾訴。

你做的這一切,都會讓孩子給自己的童年描繪一幅畫面,然後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靈深處,成爲他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潛在信號,或好或壞都影響他的一生。而這幅畫面的基調是你不經意間替他完成了。

即使你不能一一做到,即使你做的也許真的不完美,但至少你在堅持着這樣去做

至少你爲了孩子真正的快樂在思考教育的模式,我們永遠要清楚,家是一個提供給人成長的場所,父母也不是天生的,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要明白作爲孩子父母是他們無從選擇的,所以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愛吧,讓他們擁有幸福,快樂,足夠安全感的童年!

愛孩子就在童年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2

怎樣給孩子安全感樹立健康心理

爲寶寶建造一個“安全基地”

爸爸媽媽應當是情感專注的保護者

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與父母或養育者產生相互的感情交流,這是一個雙方共同培養親子感情的過程,也是建立雙方依戀關係的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擁有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當父母在場時可以不理會父母同陌生人玩;但當他感受到危險時,則會立即向父母求助。當父母在場時,孩子探索範圍的半徑比獨自一人時的探索範圍半徑更大。

對孩子的哭、笑進行及時反應,孩子會相信父母對於自己的感情是真摯專注的,從而他們會將父母視做自己的“港灣”。

你應該做的是:

孩子呼喚你時,請及時迴應“我在”,然後快步趕到他的身邊

孩子在你的視線範圍內活動時,不要過多幹預他的行動。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給他一個微笑就足夠了。

當孩子感覺到危險回到您身邊時,請抱抱他。

爸爸媽媽應當是心情平和的裁判員

生活中經常讓孩子感到委屈的是,父母在評判孩子行爲時,常常沒有固定的標準。心情好則規則鬆,心情不好就特別嚴格。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什麼時候會招來懲罰。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情緒的穩定性。情緒穩定,不僅有助於理智地判斷孩子的行爲,還可以避免一驚一乍驚嚇到孩子,尤其是對小年齡的孩子。

所以你儘可能要:

穩定情緒,用前後一致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父母雙方用一致的標準要求孩子。

在指出孩子錯誤的同時,請告訴他正確的操作方法。單純的“不要……”是於事無補的。

爸爸媽媽應當是認真負責的預報員

2~4歲是孩子秩序感發展的敏感期,發現聯繫、建立秩序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總是希望有一個可以預測的有序的世界,一旦事情的發展與他們認定的規則或秩序不吻合,孩子就會因無法適應而害怕。

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吵架、離婚、生病住院都會給孩子帶來焦慮;甚至搬家、父母出差、熟悉的親人(如阿姨、表姐)結婚,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困惑和緊張。

所以你應該避免的是:

不要當着孩子吵架。

提前告訴孩子一些計劃中的事件(如父母出差、親友結婚)等。

有突發事件時,把可能發生的結果告訴孩子,並在這段時間由孩子非常熟悉的人來照顧他。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