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爲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現在分享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1

生活中常常可以發現,有的孩子對人熱情,有的孩子對人冷淡,這是天生的嗎?回答是否定的。這和他出生後所處的生活環境及所受的教育有關。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同情人、關心人的高尚情操,使孩子從小就養成愛爲別人盡義務的習慣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瞭解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也有着他們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家長往往只是看到孩子高興就放心,看到孩子優傷就不安,卻很少往深處想一想。孩子的情感是從有意識的生活的最初幾步開始的。孩子關心人、體貼人的道德情感,也是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在幼小的心靈裏樹立關心、體貼他人的品德,要抓緊這每一步。

孩子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利己主義是很容易滋長的。因爲它往往就產生於父母對孩子微小的卻又習以爲常的讓步。如果孩子經常從父母身上得到便宜,從權害父母的利益中得到滿足,就會逐步形成“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習慣。例如,孩子的小手髒了,應該自己洗洗,可他不願幹,於是父母就幫他洗。這樣反覆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的事也可以讓別人去做,就不願自己動手了。這樣,孩子最初產生的對人漠不關心的態度,後來就會發展爲蠻橫無禮。對這樣的孩子來說,別人的痛苦和煩惱是無所謂的,自己的歡樂和享受纔是至關緊要的。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創造一個友愛、溫暖的家庭環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學着怎樣對待別人。孩子不僅從父母對待自己的態度中學習,也從父母的爲人處世中學習。

其次,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教育孩子對別人的精神世界抱敏感和關心的態度,始終把別人的歡樂放在心上。

教育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爲別人着想,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如果在街上遇到育人,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爲盲人引路過街,通過這件事向孩子講清盲人的痛苦和不便。

再次,要教育孩子在與他人交往中,禮貌待人,友好相處,在集體生活中,不要突出自己,老佔上風。父母對孩子既要關心愛護也要向他們提出要求,如爸爸休息或學習,讓他不要打擾。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從中養成剋制自己的習慣,從“只顧自己萬中解脫出來。

另外,在孩子做了助人、利人的事情後,要鼓勵他們。很多家長不注意或不懂得孩子心中的質樸情感,不去鼓勵他們。當這些最初的情感被磨滅後,再想用千言萬語去喚醒,那就是很困難的事了。

低齡寶寶篇

拒絕無禮

有時我們看到一兩歲的孩子對父母吐唾沫,而孩子的父母卻在哈哈大笑。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孩子長時間這樣沒大沒小,連起碼的禮貌都沒有,怎麼指望他能對別人有同情心?遇到這樣的事情,要堅決地對孩子說“不”。同情,首先需要孩子尊重他人,這當然也包括他們的父母。當孩子把腳放到桌子上的時候,或者抓你頭髮的時候,要堅決地制止,以使他們意識到這是無禮的行爲。

輕柔地說話

孩子將從父母那裏學會如何接人待物,如何關心別人。當孩子疼痛的時候,會受到家長加倍地呵護,父母說話的語氣也會充滿了關心與焦急,這本身就會讓孩子明白如何關心別人。在幼兒園,別的小朋友哭了,另外的小朋友去安慰一下,可能要比老師關心更好。但是由於低齡兒童的記憶比較短暫,所以家長要不斷地重複以加強孩子的記憶,以使孩子真正掌握。

溫柔地觸摸

對於低齡的寶寶,在玩耍時想對其他的寶寶表現出友好,但抓其他寶寶的時候卻很重。這是因爲不理解觸摸的意義,家長要用手觸摸寶寶示範給他看,知道觸摸是一種愛,而用力抓就是憤怒的表現或是不禮貌。要讓寶寶在切實的感受中理解觸摸也是一種情緒表達,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

說“對不起”

如果父母向孩子發脾氣,事後要記得向孩子說“對不起”。所有的父母在犯錯誤之後,都覺得張不開嘴向孩子道歉,但實際上這是以身作則的好機會。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習。承認自己的錯誤實際上是向孩子表明自己的言行一致,也使孩子在錯誤的時候知道怎麼辦,是抵賴還是勇於承認錯誤。

也許孩子從出生開始,無一天不受着家庭和環境的各種影響,其脾氣秉性的形成會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齡前寶寶篇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交往能力,並逐漸形成是非觀。所以,家長要加強規則建立,讓孩子知道他們不同的行爲所帶來的不同的後果。

制定規則

如果父母想培養一個有同情心的孩子,父母本身也應是富有同情心,關心自己父母的人。但父母自己以身作則還是不夠的,有時候需要給孩子制定規則。對於那些自我爲中心的。孩子,對於有些行爲,諸如:打人、說髒話,是要嚴格禁止的,即使是在孩子生日的時候,這樣的事情也不允許。這是一個原則問題,不允許破壞。

熱愛小動物

年幼的孩子認爲小貓、小狗、小花小草和自己一樣,是有小生命、小靈魂的,也是知冷知熱、通人情的`。因此,他們往往對小動物、小生物表示關切,很喜歡,甚至把它們當人一樣和它們嘀嘀咕咕地說話。家長不必去向孩子解釋這些動物與人不同。相反,應該肯定、支持孩子對這些小生命的關心和愛護,並藉此告誡孩子不要去攀摘花草,欺負小動物。孩子們對動植物的這種仁愛之心,會有助於他們同情心的形成。

提供幫助

每天吃完飯後,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小區裏面,出去的時候遇到鄰居也要主動打招呼,要告訴孩子愛周圍的人,即使是對不喜歡的人,也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關心他人、熱愛他人的感情不是自發就能形成的,而是與父母的不斷要求和督促分不開的。比如:遇到老弱病殘行走不便時要主動上前幫忙等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關心人、熱愛人的良好品質。

關心小朋友

有時,周圍鄰居的小孩不當心碰痛了,孩子見狀卻哈哈大笑。家長不要責怪孩子“幸災樂禍”。孩子是被鄰居小孩突如其來的表情動作惹笑的。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當趕緊說:“哎喲,某某小朋友碰痛了,真可憐啊!上回你不當心撞在桌角上不是也很痛嗎?”孩子聯想到自己的痛苦經驗,會止住笑的。家長可以建議孩子去關心那個碰痛的小朋友,問問他還痛不痛。經過幾次類似的行動之後,孩子一般對小朋友的苦痛就會比較同情、關心了。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2

一日上午,有幾個朋友說要到我家裏吃中飯,我就去農貿市場買菜。買了滿滿一袋子的菜,走到農貿市場東門口時,塑料袋破了,袋子裏的菜有許多都滾落到地上,我急得不知怎麼辦纔好。正在我發愁的時候,賣草莓的小販拿來兩個大的塑料袋,還幫我將掉在地上的菜撿起裝好。

我對賣草莓的小販連聲道謝。小販擺擺手說:“老人家,不用謝。我去年10月有次在這裏賣葡萄時,有幾個人拿了我的葡萄不給錢,是您老人家路過這裏狠狠批評了他們,才爲我挽回了損失。這件事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天你老人家一出現我就認出來了。”她說完後幫我提起菜,送我過了街纔回去。

還有一次,我在小區附近散步,一位老人向我問路。原來他在附近一個門球場參加門球比賽,他家住北湖路,他想坐公共汽車回家,不知坐哪路車、公共汽車站在哪裏。我帶着他來到公共汽車站並目送他上了車,老人很高興,在車窗裏一再向我招手。

讓孩子在關心別人中得到歡樂 第2張

說來真巧,有一天下午,我在北湖路一家藥店裏買好藥後準備坐車回家,突然天下大雨,我沒有帶傘,只好在路邊等着。正在這時,那位打門球的老人出現在我面前,他說他要去學校去接孫子,路過這裏一下就認出了我。他家就在附近,他帶了兩把傘,送一把傘給我。我接受了,互留了電話,說他下次去我們住宅區打門球時,我再把傘送還給他。過了幾天,他來打門球了,我們在小區聊了起來,成了朋友。

有人說,人就像藤蘿,他的生存靠別人支持,他擁抱別人,就從擁抱中得到了力量。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人的生活離不開關心和友誼,每個人都應當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對別人表示關心和善良,比送任何禮物都有用。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