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幼兒時期是培養各項能力的關鍵時刻,所有父母應當重視起對孩子的教育。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1

耐心教育孩子

對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瞭解。當你們精心準備好大餐,他卻一口都不吃;當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後再做,他卻無論如何不肯睡;當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東西卻哭個沒完……你得拼命壓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氣和地對待你的寶貝。你必須這麼做,因爲仔細想來,這些都不是他的錯。但你能做到嗎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嗎我的策略是: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樣的態度對他,這種態度也會潛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沒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人的耐心畢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讓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會告訴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說話要算話

你也許會認爲:孩子小,偶爾騙騙他沒關係。其實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後也被他騙。我不騙孩子。我還刻意要他知道:爸爸不會騙他,爸爸說到做到。這一點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獲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樹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僥倖而無理取鬧。舉個小例子:最初給樂樂穿衣服,讓他把手裏的東西先放下,他總是哭鬧着不肯,他或許以爲我要把這件東西拿走。幾次穿好衣服,我馬上把東西交回他手裏,從此他便很放心地把東西放下或主動交給我。

不給孩子其他選擇

儘量做到始終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維、判斷的混亂。處理同樣的事件要給出同樣的標準,如果你今天允許孩子這麼做,明天沒有任何理由卻告訴他不行,就會造成混亂。你或許會忘記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絕對不會忘。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命令很難貫徹。是孩子任性嗎其實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父母,也無權要求他們事事按照你的意願來做,即使你是爲了他好。比如:你認爲他該睡覺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飯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讓他放下手裏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強加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忽視孩子無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無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無法滿足時,如果他哭鬧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滿足他嗎恰恰相反。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滿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協。否則只會使同樣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當你對孩子說“不行”、“不能做”時,孩子往往不會馬上放棄他的行動,他會一邊看着你,一邊繼續試探你是否真的不讓他做。這時,你應該堅決地走過去,把孩子抱開,讓他做別的事;而不是繼續坐在那裏,重複說着“不行”,持續與孩子的較量。孩子從你堅決的態度上,可以知道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2

教育重點在:

1、基本社會常識。

2、動手能力。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澆灌情商,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爲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爲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爲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爲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爲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學前教育破壞想象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爲,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7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借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別沾沾自喜,因爲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的一代又一代。

對孩子的善良教育;

在德國,孩子生下來後,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學會自立,二是教育孩子從小有愛心,進行;善良教育;。

這種;善良教育;從愛護小動物開始。在德國,很多家庭養了小貓、小兔、小狗、金魚等小動物。這些小動物不僅是家庭寵物,也是父母們有意爲孩子養的;實物教材;,家長們手把手地教孩子們飼養、護理小動物,使他們在動手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學會體貼入微地照顧小生命。這種;實物教學;往往會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爲了配合家庭內的善良教育

幼兒園裏飼養了各種小動物,老師把這些小動物;分發;給孩子們,由他們自行餵養。在餵養過程中,老師要求孩子們注意觀察,寫出;飼養記錄;,並說出所餵養小動物的可愛之處。小學設有;善良教育;課,小學生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認養;學校裏的各種小動物,然後根據自己的餵養經歷寫作文,老師會把優秀作文送去發表,以激勵學生們愛護小動物。

每學期開學第一週,很多小學都要舉辦以;善待生命;爲主題的討論或作文比賽,優勝者將獲得校長和當地官員頒發的獎章和證書。這些體現了德國人的教育共識:小時候有愛心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爲有用的人。

爲使;善良教育;更加明晰,一些學校還開展了;反面教育;,對那些在學校裏恃強欺弱的;霸王學生;進行處理,召開有家長、社會人士、學生三方代表參加的;公示大會;,把學生的種種不良表現公之於衆,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讓學生受到警示和教育。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