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所有父母應當重視起對孩子的教育。看完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1

一、情感需要

在情感方面,孩子有愛與被愛的需要,孩子需要在愛的沐浴下成長。教育孩子,這是第一位的,愛是基礎。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表現出冷漠、逆反的情緒。

剛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歡父母的撫摸和擁抱,他喜歡看父母溫柔的微笑和眼神,他喜歡父母對他說:“寶寶,我愛你!”“寶寶,你是心肝寶貝!”這種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種需求。

許多父母認爲,在這方面,自己做得相當好,實際上,父母們只關注了給孩子愛,而且這種愛往往是溺愛,只是一味地給孩子愛,忽視了也應該向孩子索取愛。於是,孩子們學會了“理直氣壯”地接受父母們的愛,根本意識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愛,反映在孩子行動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以自我爲中心。

二、獨立需要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希望永遠活在父母們的保護當中,他們渴望能夠獨立地做一些事情,獨立地決定自己的事情。

這種獨立性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和青春期表現得尤爲突出,這兩個時期被稱爲孩子的“斷乳期”,前者爲生理斷乳期,後者爲心理斷乳期。

年幼的孩子們總是喜歡什麼東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東西;大點兒的孩子則喜歡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事情。事實上,這正是孩子順從“精神胚胎”的自然趨向,他們不自覺地被引導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動”,從而獲得對各種事物的印象。

但是,許多父母不瞭解孩子的這種需要,他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各種探索行爲,經常過多地替孩子做事情,干涉孩子的事情和決定。當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時,孩子就會產生受挫感,產生沮喪的情緒,他自然而然會變得“不順從”,出現對抗的行爲,自然而然會變得“叛逆”。

其實,這些都表明他在向父母暗示:我不需要你們的過多保護,我不需要你們的過多幹涉,我要自由!我要獨立!只要父母把自由給了孩子,“不順從”和“叛逆”就沒有理由存在,它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三、自尊需要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尊的需要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需要。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需要也存在。

孩子們都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父母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情感,尊重他們的隱私,等等。許多父母恰恰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自尊需要,總是認爲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於是,父母們經常隨意呵斥孩子、打罵孩子,有些甚至在公衆場合打罵孩子,揭露孩子的缺點,等等,完全不顧孩子的自尊。

當孩子的自尊沒有得到尊重時,他們或者產生逆反、對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不顧自己的顏面苟且偷生地活着,這些都增加了親子溝通的障礙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

四、平等需要

孩子雖小,但是,他們總希望父母能夠把他們當成大人一樣來看待。而許多父母總是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往往是對孩子要求這樣,對自己要求那樣。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天天看電視、打麻將。這樣孩子就會認爲父母與自己是不平等的。

現在,有許多孩子會在背後這樣議論父母:“我的父母總是要求我做這做那,其實這些事情他們自己都做不到。”“是呀,父母總是說話不算話,明明答應我星期天去郊遊的,因爲他們自己想睡懶覺而不去了。”這些都表明,在大多數的孩子心裏,父母們沒有做到平等這一點,於是,他們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話了,溝通的障礙也就形成了。

五、成就需要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成就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孩子同樣有這種需要,而且,這種需要也是孩子的最高需要。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爲、能力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認可。這種認可和表揚,往往能夠讓孩子產生巨大的成就感,讓他們獲得極大的快樂。因此,從主觀上來說,孩子們總是希望自己在家裏做個優秀的孩子,處處獲得父母的誇獎;在學校,他們又希望自己是個學習好、行爲好、品行好的學生,能夠當班幹部,希望在班級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爲人人羨慕的優秀生。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2

1、語言的有效性

家長要確定自己傳遞出去的語言信號,是高質量的。高質量的語言信號和語言內容是指:要有好的語速和語調,家長說話不能太快,說話聲音不能太高或太低,需要有一個標準的語速、語調,孩子接受語言信息才容易適應、並且學習。

例如孩子一歲以內,只能聽懂一個指令並且做出來,需要家長在說指令的時候就要單一、清晰,而且最好能進行相應的演示,語言和動作相結合,接着再輔助小朋友去完成。3/4個月小月齡的寶寶,剛開始進行五指分化,非常喜歡抓握,家長們可以在家準備一些積木、玩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抓握訓練,語言指令上簡潔明瞭:"抓"、“放”,通過緩慢、簡單的語言互動,孩子也容易接收,也學的快,也會喜歡,互動的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難度逐漸加強,孩子也就會越來越聰明。

如果家長掌握了技巧,並且有這樣的習慣,孩子長到兩歲左右,聽指令性、和其他人互動能力都會非常出色。 2、態度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誤,帶來很多麻煩的過程,但是作爲家長,對孩子所有的行爲都要懷抱接納的態度。孩子規則感、自我約束力註定是比較差的,需要慢慢的建立和培養,所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切身的去理解他,才能知道如何去幫助他。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實質性的成長。孩子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幫助、信任,才願意跟別人合作,相信老師是愛他的,相信所處環境是安全的。

相反,當我們不接納孩子、討厭他,會因爲孩子的某些行爲生氣、動怒甚至是打罵孩子,反覆多次,就會引起孩子的反社會人格。孩子會仇恨,會影響彼此的親子關係,甚至以後也會打他的孩子,他會認爲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所以我們不經意間就會給孩子灌輸、植入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理念。

同時,當他激動的時候,當他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會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打別人。長此以往,可能你的說教、打罵都不在起作用了,孩子的自尊也被嚴重損壞,對生活的環境沒有了安全感,就開始了自我放棄。

秉持着“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充分的尊重他,給他規則,堅定的執行規則,不要妥協和退讓,這樣孩子的邊界越來越多,安全感才越來越大。

2、不能說的話:威脅和恐嚇

恐嚇會直接扼殺孩子的安全感,再做什麼,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個不喜歡的概念,一旦植入給孩子,就會讓孩子覺得,被別人喜歡很重要,結果他就會變成一個圍別人所轉的`孩子,討人喜歡的孩子,做事情要看別人臉色的孩子,沒有自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言傳身教,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態度、內容、藝術,提供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語言環境!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 第2張

第一,傾聽

對孩子的語言認真傾聽然後找出孩子關心的問題所在並給與解決方法

第二,親吻

對孩子進行親吻加深孩子對自己的認同度更好的促進彼此的溝通與交流

第三,鼓勵

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不斷給與鼓勵消除他內心的自卑和膽怯可以使他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第四,語言引導

在於孩子的交流過程中自己利用語言對孩子進行引導使他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自己並給與重視

第五,平等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保持平等不用自己的主觀經驗去否定孩子的意見保證孩子的獨立個性發揚他的長處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3

1、理解

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他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應該知道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們,孩子就會向外尋找理解他們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願意與父母交流、溝通,只有先去理解而後才能夠正確引導。

2、注重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的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長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爲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該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與孩子溝通的36種好方法閱讀 第3張

3、平等溝通

平等相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但是溝通不只是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更不是丟給他們一個籠統的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父母應該樹立平等溝通、平等相處意識,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爲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