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未成年人作爲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很多法律對未成年人都是具有一定的保護的,因爲未成年還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下面看看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1

不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爲無民事行爲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爲。但是如果父母盡不到應有責任,法律會主持公道,必要時甚至會撤銷其父母的監護資格,並指定新的監護人。

【法律分析】

未成年是受法律保護的,除了未成年保護法之外,其他相關法律也有相關的規定。未成年的監護人和未成年的民事能力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可以更大力度更加全面的保護和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合法和諧發展。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下一代,穩定社會治安壯沅,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家庭合睦,家庭幸福,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兒童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關係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8週歲是民法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節點,是無民事行爲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爲能力的分界點。

不滿8週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一切民事法律行爲都無效,哪怕是接受贈與。國家民事行爲能力的界線是8週歲,8週歲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認知能力,撫養權的確定與其權益密切相關,應當尊重他們的真實意願,更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條 不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爲無民事行爲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條 爲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條 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應當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名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合法權益。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2

民法典未成年人的規定

1、如果父母盡不到應有責任,法律會主持公道,必要時甚至會撤銷其父母的監護資格,並指定新的監護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36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1)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爲的;

(2)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並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的;

(3)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爲的。

2、遭受性的侵害的未成年人,年滿18週歲後仍可追究侵害方責任,要求其給予民事賠償。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的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週歲之日起計算。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第2張

3、未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爲能力調整爲8週歲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十九條規定: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爲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爲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爲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爲。

4、未成年人8週歲後的發明受保護和承認

未成年人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關愛、教育和保護下成長。如果上學期間有了發明創造,根據民法總則,也是受到承認和保護的。

5、未成年人會被視爲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十八條規定:十六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爲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爲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人。

6、胎兒也有繼承權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爲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爲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7、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十四條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總則規定了監護人可以撤銷情形,也規定了未成年民事能力的年紀,其中民法總則未成年規定的亮點就是胎兒也有了繼承權,從而保障了權利的平等性,民法總則關於未成年的規定,需要社會多方面共同遵守,才能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3

一、《民法典》中有關未成年犯罪的規定

我國民法典沒有關於未成年犯罪的規定,主要規定在《刑法》之中,具體如下:

1、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週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的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週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覈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週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注意:

(1)上述八種犯罪爲具體犯罪行爲而非具體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實施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以外的行爲,如果同時觸犯了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應當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罪名,定罪處罰。

(2)對未成年人進行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條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養期間,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或者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解除收容教養、勞動教養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2、未成年人不構成累犯

第六十五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 第3張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的刑種

我國刑罰體系,分爲主刑、附加刑。其中主刑爲: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爲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於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以下刑種:

1、死刑

根據《刑法》第49條的規定,以及我國對於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罪犯不適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與死刑緩期執行,給未成年人以改過自新的機會,使未成年人意識到社會的溫暖,重新對待生活,激發對生活的希望,以在以後更好的發展,對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2、無期徒刑

《刑法》第17條第3款,是法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無期徒刑沒有幅度,無法從輕處罰,只能適用減輕處罰。

3、剝奪政治權利

未成年人本身就不滿十八週歲,而對於大部分政治權利而言,具備政治權利能力的年齡條件是已滿十八週歲,因此,未成年人還未享有的政治權利就無所謂剝奪問題。

4、沒收財產

沒收財產是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未成年人通常都是與其父母或監護人一同居住,且大部分未成年人尚無參加工作賺錢的能力,其家庭的財產除個人生活用品外,基本爲其父母或者監護人所有。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無可執行的財產。

(三)未成年罪犯可適用的刑種

1、管制

管制,是五個主刑中最輕的刑種,根據管制的特點,對未成年人適用管制,有利於使未成年人繼續正常生活學習,感到社會與家庭的溫暖,從而更利於對其的改造。

2、拘役

拘役刑期較短,適用於罪刑較輕但需關押的罪犯,對未成年人適用拘役,是一種相對比較好的選擇。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幅度較大,適用廣。對於有期徒刑,應注意與成年罪犯分開關押,以防止交叉感染,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受到腐蝕。

4、罰金

對於罰金的適用,我個人認爲應區別對待,對於已滿十六週歲,以自己勞動收入爲主要生活來源的,可以適用罰金刑。而對於其他未成年人,因其尚處於父母照顧,無個人財產,可不適用罰金刑。

(四)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

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只處罰特定的犯罪情形。同時對未成年罪犯依法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法定刑範圍內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種或相對較短的刑種,或者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在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和危害社會的程度。

還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節,以及犯罪後有無悔罪、個人一貫表現等情況,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於未成年罪犯的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此外,對於未成年罪犯還可適用緩刑,假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