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尊敬的故事15篇

尊敬的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尊敬的故事1

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

尊敬的故事15篇

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座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尊敬的故事2

落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爲了讓他吃得比別人好,住的比人舒服,穿得比別人漂亮,落落爸和落落媽雖然只是工廠裏的普通工人,可是他們省吃儉用地攢下每一分錢來滿足落落的需要。落落呢?開始也感激父母對自己的呵護,可是時間一長,她變了,變得有點看不起爸爸和媽媽了。

“媽媽,您這衣服真土,還不如我們學校打掃衛生的阿姨穿得好呢!”媽媽聽了一笑,“我這不是想給你買好看的衣服嘛!”

“爸爸,您怎麼那麼黑呀?跟賣炭翁差不多!我同學看見我們走在一起,還以爲您是到我們家收廢品的呢!”爸爸聽了搖了搖頭,“我這不是爲了多賺錢,放棄車間工作,選了露天崗位,曬壞了嘛!”落落聽了皺皺眉,“和你們在一起真丟份兒 !”

落落爸和落落媽聽了這話,以爲是小女生隨便說說的玩笑話,可是,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的心開始越來越“寒”。“媽,您一個人去買菜吧,我要和同學出去逛街!”以前,媽媽去菜場,落落總是親熱地挽着媽媽的胳膊,現在......“爸,明天放學您不要到學校來接我了,同學家有車,我搭他們家的順風車!”以前,落落總是坐在自行車後座,親熱地抱着爸爸的腰......

落落開始避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他想盡量不讓人看到她“卑微”、“丟人”的爸爸媽媽。

叮鈴鈴!放學的鈴聲響起來。落落正要走出教室,卻別同學張麗和李美攔住了,“落落,今天我們去你家寫作業吧,我們還沒去過你們家呢!”“這......”落落有點猶豫。“怎麼?不歡迎啊?”張麗擰了落落一下,“每次要去你家,你都拒絕,今天我們非去不可!”“對!非去不可!”李美也附和着,“落落,帶路吧!”落落不是不想帶同學回家,只是她想到媽媽今天休息,她不想讓同學看見她“土的掉渣”的媽媽。進了門,落落頓時有點生氣,媽媽穿着補着補丁的舊睡衣,頭髮蓬亂的搭在肩膀上,眼角居然還有眼屎呢!“回來了?媽媽才睡醒,還沒做飯呢......哎喲,這是你的同學吧?快請進!快請進!”落落媽見同學們回來了,趕緊削蘋果,拿巧克力招待他們。“別客氣,吃點水果在寫作業!”媽媽熱情地招呼他們。“走,到我房間去!”落落拉着他們走進自己房間。“喂,把蘋果和巧克力都拿過來!”落落衝外面喊了一句,媽媽很快把東西拿來了。砰!落落一下子把門甩上了。張麗和李美對看了一眼,問:“你怎麼對你媽媽這麼不客氣!”“別理她,寫我們的作業吧!”落落繞過話題埋頭寫作業。咚咚咚!廚房傳來剁肉的聲音!落落的臉耷拉下來,“吵死啦!”“沒關係的,一點也不吵!”李美笑着說。“是啊,兩耳不聞窗外事,咱寫咱的!”張麗也笑了。可是落落坐不住,“你幹什麼呢你?”落落打開門,衝到廚房大吼,“我們在寫作業,你剁什麼剁?吵死人了,你怎麼這麼煩啊?”“我想晚上做肉丸子給你吃!”媽媽緊張的丟下菜刀,伸出手想把落落推出廚房。“你的手髒死了!別碰我!”落落大叫,“看看你什麼樣,邋里邋遢,也不知道收拾一下,丟盡我的臉了!”“我......”羅媽媽驚愕的看着她,臉漲得通紅。“以後不要在我同學面前和我說話,我怎麼有你這樣的媽媽,丟死人了!”落落瘋狂的攻擊着自己的媽媽,這讓張麗和李美吃驚極了,意外極了,不多會兒她們就找藉口離開了。

尊敬的故事3

子貢尊師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也是第一個打破貴族教育壟斷,開創私學的人。他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有名的弟子有七十二個,子貢便是其中之一。

子貢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 一次,魯國有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擡高子貢,剛好被子貢聽到了。他非常氣憤,絲毫不因爲那人在誇自己而給他留情面,當即打了一個比方。他說,如果說每個人的才能就是一所房子,那麼老師的房子圍牆就有十多丈那麼高,屋子裏富麗堂皇,一般人沒法翻過圍牆看得到裏邊的擺設;而子貢我的房子呢,不過是隻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接着,他又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可是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呀!大夫聽了這一席話,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十分慚愧。

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整整守墓六年。

竭力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名聲,守護老師的遺冢(zhǒng,墳墓),是子貢尊重老師的方法。

尊敬的故事4

尊敬父母邢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美德。有句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爲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美德中的重要品德。它是兒女必須做的事。因此,我從小就學會了孝敬父母。父母爲我的成長付出了太多、太多……。下面說說怎麼孝敬父母。一天,爸爸到外面吃飯,喝酒喝多了,回來後一直吐很難受的樣子,於是我給爸爸端來盆,拿來紙,又給爸爸衝蜂蜜水喝。然後坐在牀邊,照顧爸爸。媽媽八點多鐘回家時表揚我長大了,會疼爸爸了,我開心極了。還有一次,媽媽得感冒打點滴,我很心疼,於是忙前忙後幹家務。媽媽在一旁誇我,鼓勵我,我幹得更來勁了!

你會發現,不必太費事,就足以讓父母欣慰!父母渴時,端上一杯水,他們的心裏會很溫暖;當他們歇歇時,只需拿把椅子,他們會無比開心!不應該對他們的愛視而不見,更不能對他們發脾氣!其實自己的孝心會使家庭充滿歡樂,只需一點而而已……

尊敬的故事5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

漆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爲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

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

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

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

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

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

吃不下東西爲止。

尊敬的故事6

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

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

爲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特地養了幾隻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

己也經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着說:“這

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裏非常高興。

老萊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一次,父母看着兒子的花白頭髮,嘆氣說:

“連兒子都這麼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

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着法子讓父母高興。他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

服,走路時也裝着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

一天,他爲父母取漿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者

嬰兒啼哭的聲音,並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爲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

他老也爬不起來,笑着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

這個成語形容子女想盡辦法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暢。

尊敬的故事7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爲師,學得一手高

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爲個性剛

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

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

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

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

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

尊敬的故事8

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爲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閒遊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着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着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時分在這裏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裏,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后,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複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着。一會兒老翁來了,見着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祕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尊敬的故事9

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着:“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着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尊敬的故事10

很久以前,一隻母羊生了一隻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

依偎在身邊,用身體暖着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

在身邊,形影不離。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

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

足了。”小羊聽後,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

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

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羊羔跪乳”。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

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

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

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

順的好孩子。

尊敬的故事11

自從我讀了《中國古代敬老故事》這本書,引起了我很長的思索,特別是《小黃香溫席侍雙親》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文章裏寫的是:古代有一個名叫黃香,九歲就以自己的才華和敬老聞名。冬天的夜晚非常寒冷,小黃香每天讀書到了深夜,母親讓他早點休息,可他先鑽進了父母的被褥裏,父親驚異的問他做什麼,過了一會兒,黃香起來說:“冬夜寒冷,我爲雙親溫一溫牀蓆,好讓二老歇息呀。”

夏夜,全家人都在院子裏乘涼,小黃香卻不知道在屋子裏做什麼,母親提着燈到屋子裏一看,原來小黃香在用扇子一下一下地把父母帳子裏的蚊蠅驅走。母親心疼他,而小黃香卻說:“尊敬父母,自古以來都如此。”

看看故事中的小黃香,再看看現在的少年朋友,那可就不一樣嘍。晚上我會把襪子亂扔,鞋子滿地飛,第二天早上,媽媽叫了我,襪子和鞋東一隻西一隻找不到,我就會站在地上跺腳,嘴噘着,只有媽媽哄我,我纔不這樣。

以後,我一定要向小黃香學習,從我做起,人小尊敬父母。

尊敬的故事12

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座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尊敬的故事13

1、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史。楊時傳》,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爲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爲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爲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2、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裏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爲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着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4、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裏,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裏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裏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纔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乾淨,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爲何說它不乾淨呢"顏回答道:"剛纔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爲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髒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尊敬的故事14

張良拜師

張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在他年輕時,曾經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可是失敗了。爲了躲避官府通緝,他隱姓埋名潛藏在下邳( pī )。有一天,張良閒遊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着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着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五天後黎明時分在這裏等我。”張良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遵照老翁的指示,五天後天剛亮,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已呆在那裏了,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五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了五天,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複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五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着。一會兒老翁來了,見着他便點頭稱是。並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祕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十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十三年,你到濟北,灸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等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

張良高興極了,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尊敬的故事15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爲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爲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爲這意味着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爲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牀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爲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讚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着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牀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爲《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爲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