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動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可以飼養的動物也分爲很多種,根據動物的不同特性也有不同的種類區分,以下來看看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1

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草食性家畜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爲家畜。馬的馴化晚於狗和牛。

馬是哺乳動物嗎 馬是不是哺乳類動物

馬是哺乳動物,屬於馬科、馬屬,是一種草食性動物,可用於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娛樂等。通過化石研究已經證實,馬屬動物的祖先—始新馬出現於5500萬年前的北美,其身體如同狐狸樣大小,以多汁嫩葉爲食,前足有四指,後足有三趾。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哺乳動物特徵:智力和感覺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保持恆溫;繁殖效率的提高;獲得食物及處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強;體表有毛、胎生,一般分頭、頸、軀幹、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用肺呼吸;體溫恆定,是恆溫動物;腦較大而發達。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徵。

野馬喜歡羣居,一般由一匹公馬、幾匹母馬和它們的後代組成。每個種羣都有明確的活動範圍,並以每天5-10公里的速度遷移。野馬以荒漠上的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等爲食,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羣體中的`個體之間在進食之後常互相清理皮膚,輕輕地啃舐對方的耆甲、肩部、背側、臀部等。野馬藉助聲音、氣味和抿耳、刨地、啃拭等行爲進行交流。

馬有哪些品種?1、普氏野馬:棲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外形似家馬。2、蒙古馬:原產蒙古高原,處於半野生生存狀態,蒙古馬體形矮小且其貌不揚。3、哈薩克馬:是食草性家畜,其形態特徵是:頭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頸細長、稍揚起、耆甲高、胸銷窄、後肢常呈現刀狀,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2

馬是什麼動物?

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家馬和野馬的通稱。化石證據表明,馬科動物最早起源於北美。最早的馬祖先化石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層中發現,被稱爲始祖馬。

家馬約於4500 年前被人類馴化,品種繁多。馬和人有着特殊的關係,是人類的夥伴和朋友,可以爲人們的農耕、運輸、遊獵、畜牧、探險、娛樂、運動等活動服務。馬糞可用來培養蘑菇,破傷風抗毒素是用馬的血清製成。家馬可分三種類型:挽馬,四肢粗大,體高2米左右;小型馬,體高144釐米以下;輕型馬。馬的體色有黑色、栗色、褐色、奶油色、白色等。

馬的感覺器官發達。眼大,位高;頸長,因此視野較人寬闊,低頭吃草時,也能覺察到可能的威脅。味覺和聽覺可能比人類還敏銳,但似乎不能辨別顏色。馬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第2張

具有複雜的本能,記憶力和判斷力強。馬的方向感覺極爲發達,因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由於視覺記憶,再次遇到早先使它害怕的地點或事物時,它就會驚退。

由於聽覺記憶,人們可用各種口令來訓練它們。馬的壽命一般20年,最長可達30多年。3歲【性】成熟,5歲成年。母馬懷孕11個月,通常產一仔,偶產2仔。小馬6個月時斷奶。馬的品種可按發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分類。野馬體長220~280釐米,肩高110~140釐米,重200~300公斤;夏季上體淺棕、紅棕、紅赭色,冬皮背面淡棕色。

野馬棲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常在丘陵山地和多水草的地帶活動,結成5~15頭的小羣。6月【交】配,第二年4、5月間分娩,每胎1仔,4歲【性】成熟。野馬數量極少。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所編纂的紅皮書將它列爲瀕危物種,中國已將它劃爲保護動物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3

馬是不是哺乳動物

馬是哺乳動物,屬於馬科、馬屬,是一種草食性動物,可用於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娛樂等。

通過化石研究已經證實,馬屬動物的祖先—始新馬出現於5500萬年

前的北美,其身體如同狐狸樣大小,以多汁嫩葉爲食,前足有四指,後足有三趾。 [2]

隨後,自然界發生地形、氣候及生態變化,出現了開闊的內陸平原,馬的進化也逐漸適應了這些變化。馬的進化經歷了始馬、中馬、原馬、上新馬和真馬等主要發展階段。其主要進化特點是:體軀增大;體高增高,體高由原來的40cm增高至120cm以上;趾由三趾或四趾進化爲單趾(單蹄),以利於奔跑;牙齒由低冠的阜頭結構向高冠、齒質堅硬、齒面寬而多皺結構變化,以利於採食乾草;腦容量增大。

馬屬於獸類動物嗎 第3張

始馬:頭頸均短,背部彎曲,體高約40cm,前足有四趾,後足僅三趾着地。前肢的尺骨、後肢的腓骨細長,但仍分開。臼齒短小,齒冠低而有阜狀突起。生活於矮樹林中,以鮮嫩多汁的樹葉和軟草爲食。

中馬:體型稍大,體高約50cm,前後肢都只有三趾,中趾特別發達,用以支持大部分體重。仍生活在森林中,並能在硬地上快速奔跑。

原馬:是重要的中間過渡形態,生活環境轉移至草原,以粗硬草爲食。體型增大,牙齒更加堅硬,頭骨容積增大,面部變長。每足仍有三趾,行走時僅中趾觸地。

上新馬:距今約1200萬年,體高已有100cm左右。四肢仍各只有三趾,僅有中趾顯露,兩側第二、四趾呈細枝狀殘餘。

真馬:最早出現於距今約100萬年前。四肢已完全成爲單蹄,但與現代家馬相比仍有顯著差異,如頭骨大而狹長,齒面小而皺褶多,四肢骨細長,每足中趾發達,兩側還有退化趾骨可見。

通過與古DNA測序數據比較,發現普氏野馬並非家馬祖先,其分化時間是在3.8~7.2萬年之間,遠遠早於家馬被馴化時間;馬屬動物的祖先分化時間大約是在400~450萬年間;在過去的200萬年間馬的種羣有很大的波動;而且發現在馬的進化過程中與免疫和嗅覺有關的通路受到了極大的選擇。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