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鄉愁的隨筆彙編15篇

鄉愁的隨筆彙編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爲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愁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愁的隨筆彙編15篇

鄉愁的隨筆1

“鑼鼓一響,丟下手中的夥計,出門就往戲臺前趕”這是家鄉人對老戲迷的真實寫照的畫像。黑河連綿八百里,東起青海祁連,西至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居延海,一進臘月提着馬紮,領着孫子的老人飯可以不吃,但秦腔不能不看!很多趕集、打工的途中遇到演出,總按捺不住從血統裏直往外衝的那股子饞勁兒,乾脆丟下攤子,叫左鄰右舍的照看,急忙跑到戲臺前引頸觀賞,一晃瞅了大半上午戲,耽誤了營生、辦事,回家挨老婆一頓善意的“臭罵”,卻嘴巴一咧噘,憨厚地笑笑,“哈哈,哈哈”“很值啊!”

鄉村的秦腔戲場通常是這樣的,二胡一響,幾句獨白一念,觀衆“入戲”不比演員慢。逢年過節,村子裏若要來個秦劇團,頓時,就歡騰起來了。鄰里之間奔走相告,呼兒喚女佔場子,那紅火熱鬧的場面令人至今難忘。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話:“聽見喇叭響,趕快放下碗。”說的的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些癡迷秦腔的老戲迷。

逆流的黑河,天生叛逆的個性,孕育了肥沃的河西走廊,在這塊連綿八百里的膏腴熱土孕育出性情爽朗的大衆唱腔,稼穡狩牧之餘的隴右子民後裔心堅石穿地創造出了高昂激越的秦韻秦聲。聲聲飽溢着麥浪翻滾的香味,鑲嵌着打夯號子鏗鏘有力的吼聲,淋漓着楊柳葳蕤蘆葦蔥蘢的姿態,爲空曠的祁連雪山草原,也爲雪山下的村莊,還有巴丹吉林沙漠的金黃滲透包穀的芬芳、向日葵給寂寞的的日子塗上了一道道亮麗的油彩。大家興沖沖地陶醉其中,樂此不疲,追逐着希望的太陽。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僅滋潤血脈,更塑養地域性格和人文藝術細胞。秦腔產生於關中平原的八百里秦川,秦聲秦韻飛越關山,漫過黃河,飛翔到古老的絲綢之路要衝的河西走廊,在寂靜的黑河兩岸生根發芽。秦聲秦韻,就像黑河水流淌的氣質、品格和旋律,以滋潤大漠永不回頭的決絕與果敢,吼出大西北七彩丹霞色彩斑斕的空曠之美,唱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萬千氣象的雄壯景象。秦聲秦韻把讚美英雄,頌揚人間正義和善良搬上舞臺,包公的三把鍘刀,鍘出正義,鍘出天地良心,鍘出君心民心;打金枝打出忠孝,打出正氣,打出百姓心中的願望。秦腔中的每一句戲文,每一句唱詞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連,那些接地氣爲民代言的一本本秦腔,那些情景交織震撼人心的場景,無不令人歷歷在目,記在心裏。一場場,一幕幕正義與善良的交織,生死離別,都是以正義和善良戰勝奸詐一邪惡而告終,慰藉了乾渴的心靈,展現了人間大愛無疆。那些熨帖人心,展現莊戶情感交流與世俗風情、社會倫理的唱詞唱腔,是這塊荒涼甚至有些寂寞的土地上的兒女人性美的再造和延伸。

蒼茫河西走廊大地渾厚凝重,巍巍祁連將生活在其懷抱裏的熱情豪放的兒女養育、滋潤得沉靜、惇淳;西北高原大地的廣袤遼闊,將河流發軔的洶涌咆哮卸載、撫慰成舒淌緩瀉,西北高原的白雲藍天也更人們心緒中的塊壘鬱悶梳理得順溜暢快、心平氣和。正唯如此,祁連意象的西北漢子把高亢粗獷雄渾容納進奔騰不息的黑河,讓乾渴的居延海矜持悠婉、生機勃勃,千年胡楊亭亭玉立,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到,倒地一千年不朽的震撼,令許許多多遊子夢牽魂縈,不遠萬里,朝拜金色的胡楊。

想想那種場面:千里黃土飛塵,四面蒼茫寥廓,偌大的天地間一方人性張揚的“戲臺”,惟有情動於地聲聞於天,方可引黎庶共鳴。秦腔在深層文化心理上與鄉野浩氣、民衆人格情投意合,從誕生起,始終活躍於鄉野歲月,我們常常一步到位直截了當的稱其爲 “莊戶戲”“草臺班”。

一段段秦腔劇目,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日常生活涅槃出了非凡的光彩與靈氣。她所傳達的“善”,是農民大衆內心的善,她所崇尚的“義”,爲興邦興業之義。她和着民衆的呼吸和心跳的節奏,常成了寄託好惡、表達感情、社會交往的無形載體。一村搭臺唱戲,本村羣衆便會提前遍發口頭“請帖”,邀請親戚朋友前來欣賞。有緣走近原生態秦腔部落的人,往往都要感嘆於它簡直是一樁村社的狂歡、一場民間世俗的盛宴。

家鄉人看戲,往往就坐塊磚頭,看到實在不能不擊節處,從屁股底下順手一抓,板磚就徑直找上對子高高揚起在頭頂之上,“噼裏啪啦”拍敲得震糊了耳的山響——活脫脫一副網絡熱詞“拍板磚”的現實版——齊聲喝彩喊“好!”演唱結束,他們則三三兩兩直接飛身躍上戲臺,將一牀早已準備好了的綵綢背面七手八腳斜繫於演員身上。此所謂“披紅掛綵”,那是現場觀衆對演員自發的最高褒獎。

乾渴的黃土地上酸甜苦辣都在唱唸做打中年復一年地流走,對幸福的渴望也都在秦腔二胡聲韻中的一陣陣的快慢板中一點點地昇華。

秦腔是黃土地的精氣神所向,是黑河八百里兩岸兒女的靈魂的依託,早已沁骨入髓地融入血統之中。哭了,笑了,鏗鏗鏘鏘的鑼鼓熙攘中,紅紅火火的莊戶大戲拉開了,把大地豐稔的喜悅、鄉村鄉村,莊戶與莊戶之間質樸的道德感,把萬衆悲愁歡笑都擺在舞臺之上,捧向大夥面前……

鄉愁的隨筆2

天際走向一片黃昏的暗淡,簌簌的殘葉在空中翻轉流連,又被冷風摧殘地打起滾來,孤零零地蜷縮在街角。樹上光禿禿的,就像剝了皮的北極熊一樣赤裸,這時候我總會想起落葉也是要歸根的,這是一個溫暖的懷抱,也是最後的港灣。

每個人的內心總該是有一席之地是留給故鄉的,而中秋過後這感情該是如風捲殘葉般愈發熱烈又在彌留之際歸乎平靜。

我的故鄉就是我的母親,是“母親”的乳汁哺育了我們長大,而我們就在“母親”的身邊玩耍。當中秋的圓月高高地掛在空中的時候,我在想故鄉的月亮會比這個更清明;當楊柳溫柔地拂過我的臉頰的時候,我彷彿感受到故鄉街邊的楊柳扶風,當我看着這落葉簌簌地往下落的時候,我在想我還要到什麼時候纔可以回到故鄉的懷抱。

還記得有一年,我還在外地讀書,偶然之間看見電影頻道正在播放一個由蘇有朋主演的電影名叫《康定情歌》,電影裏面閃過一個個片段,全是故鄉的身影,那麼真實,那麼美好,當電影看完之後,發現,我早已淚流滿面了,那年正好是離開故鄉的第十個年頭。

第二天我就歡天喜地地去給同學介紹這部電影,說這部電影拍的有多好,然而再沒有和我一樣感受的人了,別人看的是一個愛情片而我看的滿滿的都是鄉愁。

20xx年終於可以回家了,在出租車上,司機問我是哪裏人,我答到本地人,司機說一點也不像,我急忙把身份證翻給他看,說:你看!你看!我就是這兒的,我家就在某某街某某號。他最終還是相信了,然而我的內心卻是一團亂麻。

十年的時光裏,一街,一角都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別人我在自己家門口也會迷路,但是我又很開心,迷路很好啊,讓我重新認識它,走遍它的每一個角落,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尋找兒時的舊痕跡,古城牆,樹下黑白交錯的暗影還有夜晚斑駁陸離的燈光。

走在學校的小路上,思緒卻在遠方,我在想你我的故鄉,我的親愛的母親!

鄉愁的隨筆3

昨天,當代著名學者余光中先生在高雄去世,對於余光中先生的著作我並不是很瞭解,但是自從學習了那首《鄉愁》之後,就再也沒有忘記過這首詩,也正是這首詩讓我對於故鄉或者是家鄉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家鄉不僅僅是一個生你養你的地方,或許更重要的這個地方是一個靈魂的歸宿,無論以後離開去往哪裏,又會走多遠,最後還是要回到這個地方,你可以用一生去尋找自己的追求,但永遠不變的是你的根。

前兩天刷微博時看到岳雲鵬發了這樣一句話:

好累啊,好想吃俺爸做的饃,看看俺莊的風景。

這其實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甚至還可以和土掛上鉤,但是仔細讀一下就會覺得這句話意味深沉,飽含了對於家長的思念,和對於家鄉的定位。家鄉不就是在經歷大風大浪時可以給我們一個安慰的地方嗎?

在《飄》這部故事中,斯嘉麗面對世事的劇變,她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是她選擇了回到塔拉莊園,回到這個開始自己一生的地方,即使現在一無所有,即使自己遍體鱗傷,無人接納,這些都不重要。她知道塔拉莊園永遠不會拒她於門外。這就是家鄉。

鄉愁的隨筆4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鄉愁,是一種熟悉而陌生的莫名,總在夜的最深處,敲打着遊子的心。

故鄉,是一段永難割捨的回憶,因交織着單純而美麗的童年,更顯風致。

童年的故鄉,荷葉田田、微風徐徐、青草依依,毛茸茸的狗尾巴草隨風盪漾,在夕陽下畫出一個淺淺的弧形,蒲公英的種子隨着馬尾辮女孩的吐氣,洋洋灑灑飄散到天際,一對敏捷的燕子用嘴銜着新泥,飛到一座青瓦白牆的小屋裏,屋子裏坐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正在給她的孫子和孫女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仙配》:從前,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

童年的春節,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歡歡喜喜,漂亮的新毛衣帶着驕傲的神情,不情願地套在我們身上,沒被撫順的倔強輕輕扎着我們稚嫩的肉體,爺爺一手牽着姐姐一手拉着我,走過幾條被竹影淹沒的羊腸小徑,上街去趕集,街上人頭攢動,家家戶戶都煥然一新,門口貼着火紅的對聯,掛着紅彤彤的大燈籠,門前叫賣着各種生活必需品,有臘肉、板鴨、香腸、金桔等等。

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各種娛樂設施,打氣球、套圈、撈金魚等等。我見到套圈的就走不動路了,纏着爺爺非要玩一把,爺爺拗不過我,只好讓我和姐姐玩,最後套到一個陶瓷做的小兔子。

走着走着,見到打氣球,又走不動了,看着別的小朋友哭鬧着被爸爸強行抱走,我也有了視死如歸的膽氣,爺爺拗不過我,只好讓我和姐姐玩,瞄準開槍,一個氣球應聲炸裂,接着第二個、第三個,好不熱鬧。玩累了,又纏着爺爺買麻辣串吃,一手一串吃得滿嘴都是油漬。逛累了,回家後,有奶奶精心烹製的美食,夜裏,看着鄰居放着絢爛的沖天炮,羨慕不已。

童年的走親訪友,可謂熱鬧非凡,光小孩子就有七八個,我們混在一起玩捉迷藏、老鷹捉小雞、打沙包等等,常常不知疲憊,忘記可口的美食。當然,還有親戚們悄悄塞給我的大紅包,總能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童年的春節,漸漸遠行,異彩紛呈的春節時光,被麻將桌佔據,也許是成熟替代了幼稚,也許是隨着年紀的增長,我們慢慢麻木了對快樂的感知力,如果春節都過得索然無味,也不指望日常生活能好到哪裏,好好思考一下吧,忙碌的成人,什麼纔是生命最本質的東西。

鄉愁的隨筆5

離開了

乘上動車的那一刻

已經無法挽回留下

所有的鄉愁

鄉風,鄉景,鄉情

還有那些

難以割捨的纏綿

滿情的歡場醉笑

母親的那抹深情愁腸

早些歸來的迴響

祝福、等待的兩眼汪汪

一齊打進心囊

隨行離去

選擇離你

拋家舍鄉的離開

有着太多的不得已

有誰不想

一輩子守在家的門口

守住那鄉土醇香的清度

又有誰想要

離家的惆悵

他鄉的相思

在日月輪轉中

心望天各一方的孤獨

長老自己

然而

一種人生的責任

一度成長的需要

一個奉獻的使命

烙刻成信守的諾言

催生我一次次的遠離

好在風光裏帶着鄉味

好在夢裏有你的身影

在陌路孤行中

還有溫暖的慰籍

扳指數數

用心尺丈量

我和家鄉

離鄉愁有多遠

動車的距離

還是飛機的距離

還是汽車的距離

誰最近

我會選擇最短

把耕耘出來的心田美好

早早帶回

鄉愁的隨筆6

記憶裏的故鄉是晨霧中的縷縷炊煙,是春風裏白白綠綠槐香氤氳的畫面,是夏日炎炎時樹上叫個不休的知了聲,是雨後坑塘裏呱噪不休的蛙鳴。

隨着新農村的建設,炊煙、畫面成爲了夢中的思念,知了聲也顯得不再響亮,今年雨水偏少,夏日竟未得一聲蛙鳴。

兒時的雨真多,而且每每伴着滾滾雷聲、狂風陣陣。每次大雨後,村裏的路就成了排水溝,被衝得溝壑縱橫,我們便光起腳丫,順着溪水來到村外的河坑(存水的大坑)旁,大些的男孩子早偷偷地到“河裏”撲通撲通地狗刨起來。女孩子和小孩子們排好隊,在河邊的小路上來回趟水玩,平時坑邊的小路已被水淹沒,不過不太深,路旁兩行高大的毛白楊就是天然的嚮導。雨後的這裏便是我們的水上樂園。

以後的日子便是蛙的樂園。只要我們安靜下來,它們便開始唱歌,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尤其是午休和晚上睡覺的時候最爲響亮。那可是無以比擬的高亢嘹亮,雄壯威武。你完全可以想象它們一個個鼓起腮幫子,肚子一起一伏地放聲高歌的樣子,蛙鳴交響曲給靜謐的村莊平添了更多的靜謐,給調皮的孩子創造了更多調皮的機會。趁着它們唱得正歡,悄悄地伏過去,一隻青蛙就成了俘虜,或者被逼迫着鼓肚子,或者就成了他們的美味。可他們並不貪心,大人們也不染指,所以只是童趣而已。

猶記表哥的新房挨着河坑,那時他還沒有結婚,幾個夥伴和他一起住。雨後的晚上他們是無法入睡的。聽夠了大合唱,剛剛勉強入睡,卻又被吵醒。這免費的大合唱吵得他們無可奈何,只好輪流值班,不斷地往和坑裏扔石頭、磚頭,來換得一時的安靜。

除了河坑,菜園、玉米地、草地裏都是蛙們的世界,你走在那裏,隨時會與他們相遇,會聽到他們的叫聲。

不知從何時起,聽蛙鳴成了一種奢侈。記得20xx年的雨水大,我們住的樓房後面緊挨着莊稼地,雨後有些積水,那夜竟聽到了蛙鳴,躺在牀上靜靜聆聽,內心不禁砰砰跳動。我打開窗戶向外望去,尋到了蛙聲,尋到了久違的鄉情。雖然蛙的隊伍遠不及從前,卻足以讓我陶醉、滿足了。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但願不會成爲塵封的記憶。

鄉愁的隨筆7

我之喜歡薄荷餅,源於兒時。肚子餓了,吵着媽媽要吃的,媽媽無奈,吩咐我到院落東的牆角下,摘幾片薄荷葉給她--這是她答應給我烙薄荷餅的前奏。於是我便歡呼着向那幾株薄荷跑去,採上七、八片巴掌大小的薄荷葉兒,興沖沖地向已在廚房和麪的媽媽交差。媽媽又吩咐我把薄荷葉洗乾淨,於是我就它把放到臉盆裏的清水裏,仔細地把那深綠色的、邊緣有着鋸齒形的薄荷葉面上的塵土洗去,然後交給媽媽“驗收”。看到媽媽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放出話來:“洗得乾淨,一邊等着吧!”就知道快吃上薄荷餅了。

不一會,廚房那邊飄來烙餅的香味,令人饞涎欲滴。趕緊到廚房,看到媽媽已烙好了幾個黃澄澄的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上一個烙餅就咬。“真香呀!”一邊吃,一邊嘖嘖稱讚。的確,這餅子由於麪粉中摻和了精鹽和切碎了薄荷葉,經油一炸,外表顏色像那煮熟了的黃蟹殼,即通常人們所稱的“蟹殼黃”,挺好看的。而且,它還未到口,薄荷的香氣就先飄進鼻孔,使你陡生食慾。及至吃到嘴裏,那薄荷又是別樣的清香,和着淡淡的鹹味、慢慢咀嚼脆酥的麪皮,真是好吃。趁媽媽不注意,我又悄悄拿了兩個餅子揣在衣袋裏--捎給和我同年的小夥伴吃。他們還真是喜歡上了薄荷餅,常常慫恿我給他們薄荷餅,並慷慨拿出自已家的食品作爲交換,如蔥花餅,燒餅之類。而薄荷餅的美名也從此傳揚開來。這些小夥伴的家長經不住小孩的“胡攪蠻纏”,紛紛來找我媽,要她傳授烙薄荷餅的方法。後來,不時從哪家飄出這種香味,我們小夥伴總要找個藉口,過門串家玩兒,準能分得一個半個薄荷餅吃。那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記得有一次我到隔壁張小龍家,吃到他家烙制的薄荷餅,味道特別好,口感鬆軟且顏色黃亮。我馬上回家向媽媽作了“彙報”,媽立馬找到他媽“取經”,方知他家烙餅的麪粉是經過發酵的,還加了一個雞蛋……。從此,媽媽烙的薄荷餅就更好吃了。只是,媽還是捨不得在經過發酵的麪粉里加個雞蛋。那時,雞蛋可算是

奢侈品哪,平時很少吃到。只記得我過生日的那天,媽在和有薄荷葉的麪粉裏,加了兩個雞蛋,算是對我生日的犒賞。看着我狼吞虎嚥的吃那烙餅的樣子,媽笑了。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自舉家遷往武昌之後,就再沒有吃上薄荷餅了。原因是採集不到作爲原料的薄荷葉。期望總有一天,我能把故鄉老屋牆角邊繁衍的薄荷,移植到我南國新居的花圃。那時,我們全家老小,可一起品嚐到那清香可口的薄荷烙餅……

鄉愁的隨筆8

我並非土生土長的深圳人,雖然五歲便移居至此,可“故鄉”二字早在我身上埋下種子。添枝加葉,一歲一筆,在不經意時,變得形象可感,深入我心。今時今日幡然醒悟,方纔發覺:

我是多麼想念着它。

身在異地,念着故鄉,這味道,必是憂愁的。像包着糖衣的藥丸,溶在水裏,隨着時間的推移甜蜜化去,越長大,越苦澀。

曾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與朋友吵架,鋒利的閃電撕裂了夜空,把我們猙獰的面目映得煞白。我們對着彼此,瘋狂的嘶吼着,彷彿要將對方吞吃了。然後“砰!”,一聲巨響,勝似雷鳴,她甩門而去。我縮在角落,擁緊揹包。倔強的淚終是拗不過萬有引力,重重地砸下,在我心上刨出深深的溝壑。淚水模糊了我的眼。一片枯葉在風中旋轉翻飛粘着雨珠,和着泥土,無依無靠,只此一枚,風停,便悠悠墜下。

這樣的景象,我曾在千里之外的故鄉見過。只不過那時,是趴在奶奶懷裏,手指轉動着她衣角上的線頭。奶奶輕搖着一把蒲葵扇,拍着我的背心,哼着歌謠哄我入睡。我摟着奶奶,聞到了她身上的清香。倦意襲來,視線又模糊了。一個炸雷,把我打回現實,我顫抖了一下,似乎隔着玻璃,聽到了喧囂的風。

那一天,我第一次想家了,知道了什麼是依賴。眼淚伴着嗚咽爬到嘴角,苦澀充斥着舌尖。

故鄉的人,見不到,只有牽腸掛肚的思念。

又是一天,晴空萬里。天很美,美得輕柔;地很美,似少女的盈盈笑眼。 陽光也很美,很暖,像散落了一地的碎金。一切都那麼完美,我不得不出去走走。土地鬆軟,帶着清香;花還沒來的及開,只有極少數當了先鋒,成了油油萬綠中的一抹豔紅,不過這樣也好,耐看。

可我這是在哪?這美麗的景色既陌生又熟悉,說不出名,只好半張着嘴,啞在原地。唯一確定的是,這個地方離我很遙遠且不屬於我。但這熟悉又從何而來呢?或許我來過,逗留過。

我於是拔腿飛奔,歪歪倒倒地跑了很遠,很遠。直到身邊的顏色逐漸淡去——我來到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像是一切都消失了,或是一切都尚未分開,雜糅在一起。只餘花白,悽白,慘白。這尖銳的顏色刺得我雙眼生疼,一陣痠軟,只好拿手去揉。待我鬆手,眼前有閃爍出一個畫面:兒時的我,坐在老家門前的草地上抓着青草。我本想描述得更詳細。

可是,我醒了。

回味着一閃而過的場景,我不禁啞然失笑,抹掉額前的一層虛汗。我在腦海中翻箱倒櫃,終於發現了那時的樣子,那時的感受:土中埋着些碎石子,鉻得疼,草長得很旺,頗有沖天之勢,我手裏握的並不是草,而是野花的莖。我腳踏地,頭頂天,夠踏實。現在想來,我手中捏着的,可是一方水土所傳遞出的源源不斷的能量啊!怎會不安?想着想着,我又黯然下來,我頻頻在夢中看到故鄉,大半時,也只能在夢中看到。

……

“落葉歸根”“故土難離”,古人的話定是沒錯的。看着遠方的親人漸漸老去,遠方的霧霾矇住故鄉的眼睛,我心中的血液被一滴一滴的榨出。這讓我怎樣不憂愁,不苦澀?

鄉愁的隨筆9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見到風箱的了,大凡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在農村出生的人,幾乎沒有不認識風箱的,大多還拉過風箱,有的還能說出很深的經歷。風箱,在我老家大都叫風翕,是過去那個年代做飯的必備工具,否則幾乎吃不上飯,或者吃生飯。

從我記事起,就認識家裏的兩個風箱。一個放在東面鍋竈的左邊,一個放在西面鍋竈的左邊。一個老舊些,一個新穎些。老舊些的風箱的把手都磨得很光滑了,磨得凹塌下去,磨下去的是歲月和風華,留下來的是斑駁和滄桑。這個風箱,拉着很輕,出風口的風小,適合老人和孩子們拉;而新穎些的風箱,大概比我的年歲大不了多少,表面上還透着憤青的模樣,張揚着陽剛之氣,卻少了幾分老道和沉穩。這個風箱拉着較重,可能製作的時候用料大,出風口的風也大,適合青壯年人拉。這兩個風箱一直伴隨着我家三代度過了那個年代。

我從小就愛拉着風箱玩,那是把它當成了一個大玩具,愛看那進進出出的風箱杆,想聽那“呱噠、呱噠”的風箱聲,願試那一陣一陣的自生風。而隨着年齡增長,風箱至於我成了做飯工具的時候,就另當別論了,因拉風箱時間長了,也會感到胳膊痠痛,也就再也不願拉它了。

及至到了上學的時候,我就更熟悉了風箱。因我本家一個老哥就是木匠,村子裏找他做風箱的很多,據說我家那個較新的風箱就是他給做的。兒時經常到他家去找他兒子玩耍,一進門,就見他家的通間裏擺放着木匠工具和一個個嶄新的風箱,還有正在做着的風箱,我那時的好奇變成了現在的記憶,使我瞭解了風箱的構造。

它的形狀就像個長方體的木箱子,這個木頭箱子裏裝着一塊綁紮着滿是雞毛的長方形木頭活動夾板,這是用來抽風和送風的,綁紮上雞毛抽得風力大。在風箱的前方有兩個圓孔或方孔,將兩根表面光滑、質地堅硬的木棍或長方木固定到綁有雞毛夾板上,就成了風箱拉桿,用以推拉活塞。在風箱的一側還有一個活動的小門,小門是用長方小薄板製作的,掛在風箱口。吸風時,它就自然張開;送風時,它就自然閉上,把通過推拉產生的氣流推出來。做好了風箱,就放在鍋竈留着風箱孔和進風道的那一旁,把風箱的出風口插進鍋竈的進風道,密封好,防止氣流漏掉。這樣,拉起風箱,就可直接把風送進竈膛。

在那個年代的鄉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風箱,都在拉着風箱做一日三餐。清晨,看着一家家的炊煙裊裊升騰,聽着一戶戶的“呱噠、呱噠”的風箱聲,腦海裏頓然繚繞着鄉村生活氣息。時而這家傳出“呱噠、呱噠”聲,時而那家傳來“呱噠、呱噠”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這持續不斷有節奏的風箱聲,既像是鄉村生活的變奏曲,又像是鄉村裏一道道動聽的交響樂,還如同唱着一首首古老的民間歌謠,還猶如鄰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相互間的心靈對話, “呱噠、呱噠;呱噠、呱噠、呱噠……”

風箱還是判斷人們勤懶的最有效工具,聽着街坊鄰居拉風箱的聲音,就可判斷出誰家的女人們的勤快與懶惰。有些剛過門的小媳婦,知道持家過日子,很早就“呱噠、呱噠”地拉着風箱做飯,常聽到有的鄰居說:“你看看XX家的小媳婦真勤快,又在‘呱噠、呱噠’做飯了,這樣的日子還有過不好?”“是啊,哪個勤快、哪個懶聽聽這拉風箱聲就知道了。”

風箱還可大致判斷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一個幸福的家庭,風箱裏發出的是平穩、均勻、高亢的節奏;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風箱裏往往發出雜亂、不穩、低沉的節奏。即便同一個家庭的不同階段,風箱裏也會拉出不同的節奏。尤其是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裏,生活的不幸已使其沒有心思拉起風箱,或是病懨懨地拉着風箱,把自己不幸的心聲已拉進了風箱裏,隨着風箱的“呱噠、呱噠……呱……噠”聲,像是如泣如訴,在向人們哭訴。

在那時的鄉村,拉風箱既是個體力活,又是個半拉子技術活。該急火的時候,就要快拉起大風吹大竈膛裏的火;該慢火的時候,就要慢慢地、輕輕地拉着風箱,使竈膛裏的火輕輕地、細細地做着飯。該停火的時候要停火,不該停火的時候也不能停火,這都是拉風箱的技巧和要領,可萬萬馬虎不得。我在姊妹仨中是老大,兒時常常幫着祖母、母親拉風箱,也就遇到過一個個問題。

記得有一次,母親洗了大半鍋紅薯,加上水,收拾好鍋,就到村委上班去了,讓我在家拉着風箱燒火煮紅薯。我剛拉了一會,鄰居小夥伴就來找我玩耍。於是乎,我拉一會風箱,就玩一會,再拉一會風箱,再玩一會,把火燒滅了幾次,把父親一天劃拉的松針燒去了一大半。結果揭開鍋一看,煮的紅薯還是繃硬繃硬,這可把我倆急壞了,不知怎麼辦好了。等到母親從村委回來,已快到吃飯時間了,一看鍋裏的紅薯就明白了怎麼回事,這紅薯也沒法吃了。她一邊數落着我,一邊重新拾掇着鍋,只好趕快做着現成飯了事。後來我才知道,那叫把紅薯“煮木硬了”,就是因爲拉一會風箱,就到一邊玩去了,想起來再拉一會,這樣,永遠也煮不爛紅薯。有了這次教訓後,我再也不這樣拉風箱了。

還有一次,我放上箅子,把飯放到箅子上,忘記了添水就急急忙忙地往鍋竈裏引火、開始拉風箱,結果一會就聞到一股煳味,揭開鍋一看,鍋底都快燒煳了,靠鍋底的餅子烤煳了,就連箅子的一面也冒着火星,燒缺了一塊。我剛要往鍋里加涼水,回家的母親一看,急喊:“別加涼水,加涼水容易炸鍋。”我舉到半空中的手這才停了下來,母親說,讓它自己慢慢冷卻下來。

兒時還見過臨時煎鏨子時拉風箱的場景,用力拉着燒煤的急火,燒的鏨子通紅通紅,用錘子輕輕敲打,就整好了形,再放到涼水裏一淬火,只聽發出“哧哧”的聲音,這聲音聽起來很好聽;我還見過鐵匠爐里拉風箱的場景,伴隨着紅紅的爐火,匠人的號子聲,拉出風箱的調子,時而長,時而短;時而急,時而緩。我還見過鄉村舉行婚宴拉風箱的場景,叫做“蒸大鍋”,大多都把鍋竈、風箱支到庭院裏,安排一壯小夥或能幹的女人專門拉風箱,一一蒸煮着上席的雞鴨魚肉,一拉起風箱就幾個小時甚而一天,那樣的拉風箱可真叫累。

隨着時代的發展,風箱已漸漸遠去,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的新農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液化氣躁、煤氣竈、電熱鍋、電磁爐等,農家院裏很少看到那嫋嫋的炊煙,很少聽到那“呱噠呱噠”的風箱聲,可不知爲什麼,我卻愛聽那久違了的“呱噠、呱噠”聲。

鄉愁的隨筆10

我不是遠離故鄉的人,我一直在守望着家鄉,但我也有鄉愁,我的鄉愁就是家鄉那段遙遠的記憶……

合峪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有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滿族和蒙族由於人數很少,隨着歲月的變遷漸漸地和漢民別無兩致了。回民有一百多口人,有一所清真寺,就在我家的旁邊,回民一直保持着民族風俗和宗教傳統,還保留着飲食習慣。

合峪回民食堂在我的記憶裏是很氣派的,一溜的土木結構磚瓦房,說是丁字街,其實向南老街延伸的那一部分很短,隔着一條小河,卻沒有橋,老街的人往新街去就得涉河而過,很不方便。回民食堂就在丁字街口,也是新街的中心。趕集的鄉下農民,十分奢侈地到回民食堂要上一碗牛雜湯、一個火燒饃。回民奶奶熱情招呼着,接過方形的三角形的木飯票。方形的飯票是一角以上的面額,顏色也多樣,有紅的綠的等,三角形的是五分面額。二角五分的一碗牛雜湯,五分的火燒饃,湯隨便添,三角錢就可以吃飽。

合峪清真寺是一座毫無特色的瓦房小院,西向一側三間普通的瓦房是穆斯林禱告的地方,瓦房的北山牆邊接了兩間小房子曾經住過阿訇。坐北面南的兩間正房曾經是合峪村副業隊做活的地方,一般是木匠活,聚集了全村十幾個木匠攬活掙錢上繳集體。

早上上學的時候,經過丁字街的回民食堂時,我總要停下來張望一下,那個非常愛乾淨的回民奶奶已經把牛肉湯鍋燒得直冒熱氣,那牛肉湯的香味竄入我的鼻孔,我不由地猛吸幾口,回民奶奶戴着穆斯林常戴的白帽子正切着牛肉,看到我忙打着招呼:“上學呀,別遲到啦!”聽到這話,我急忙走掉了。

回民奶奶的食堂那兩角五分錢的牛雜湯和五分錢的粉條豆腐湯,對我有着很大的誘惑力,令我垂涎欲滴……

牛骨熬湯,湯味醇厚濃郁,用片刀片肉,肉薄如紙,熱湯一衝湯味直浸肉中,牛肉鬆軟而飽含湯汁,加上切碎的蔥花和牛油熟成的辣子,紅綠相間中透過陣陣香味。

最叫絕的是“垛子肉”,每次路過回民食堂看到大師傅頭用片刀在片垛子肉時,我總要駐足觀看,那橢圓形的垛子肉在片刀的飛舞下一片片落到案板上,薄的透明,隨便拈起一塊迎着太陽能透過陽光來。

歲月是一把握不住的沙子,總是會順着指縫間流逝。那位清清爽爽的回民奶奶已經仙逝多年,那些圓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木飯票早也不見了蹤影。丁字街的回民食堂也不存在了,土木結構的房子成了樓房,一樓依然開着飯館,只是成了漢民經營的麪食館。

路過丁字街口時,大師傅片垛子肉的映像依然會在腦海中反覆閃現,回民奶奶的熱情招呼聲猶如耳邊,“雜碎湯貳角伍分哦!粉湯五分哦!”

鄉愁不僅僅是遠離家鄉的人的專利,它還是久居家鄉的人對過去的一種懷念。在我的鄉愁記憶裏,鄉愁就是那一碗濃郁醇厚的牛雜湯,那一碗回味悠長、九曲迴轉的粉條豆腐湯……

鄉愁的隨筆11

小時候我一直生活在農村,過去農村做飯燒的是柴禾、用的是大鍋,每個清晨和傍晚家家戶戶冒出的炊煙帶着濃厚的鄉村氣息。幾十年過去了,生活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老家的廚房還在,但它不再冒出往日的炊煙。老家的炊煙,勾起多少人兒時的回憶。昔日家家戶戶的炊煙,詮釋的是家庭的溫暖、親人的團聚、生命的延續。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日子,大人總是在我還在睡夢中就早早的起來了,父親出早工下地幹活,母親圍着竈頭做飯。冬日的清晨,母親在差不多點的時候再把我叫醒,火爐中早已生好炭火,好生溫暖。木製的臉盆中也盛上了熱水,洗完臉就坐在火爐旁邊的紅薯桶上吃着媽媽做的早飯。有時起的早也會坐在竈頭小板登上幫媽媽燒柴禾,學會了用吹火筒(竹製的,用來吹氣使火燃燒起來)、搬火(將竈頭裏的炭火用鐵鍬搬到火爐裏)。到了八、九歲就能和哥哥合力燒火做飯了。

農村裏爲了節省時間,一般就早晚做兩頓飯,中午就吃早上做的。晚飯會豐盛些,主要是做晚飯時間也充足些,還有就是一天干活下來也要做些好的讓家人吃。如果下雨天,母親會比平常早些開始做晚飯。至今仍保留着雨天我在屋檐下,望着家家戶戶廚房冒出炊煙的畫面,換作現在也是如詩如畫的生活。那時農村裏吃的都是自己家種的糧食和蔬菜,還養豬、養雞,過着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生活上雖然沒有現在這般的方便和豐富,但那時無拘無束的童年也不覺得生活的苦,一大家的人生活在一起,感覺好有力量。後來,我們離開了老家,母親也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父親搬到城裏來生活。每次回到老家,總要去看看廚房,母親操勞的一生彷彿就在昨天,我不禁潸然淚下。

現在許多人和我一樣,爲昔日炊煙繚繞的鄉村生活不在而惋惜。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用上了現代化的炊具和清潔能源,留給我們的也只是存在在我們記憶中的那一縷炊煙了……

鄉愁的隨筆12

江南的風,吹醒了塞北的夢,蒙古國戈壁的盛夏,也悄然停留在炎陽高照戈壁的渡口,幾聲布穀鳥清脆的啼叫聲,喚醒了漂泊遊子無限的思念,猶如夏日蒙古國戈壁的野草,瘋狂地生長、蔓延!

因爲自己醉心於遠去的腳步,唯有揮不盡的一抹鄉愁,在心中徘徊、迴盪。身處異國他鄉,每當業餘時間,對祖國黃土地上的故鄉眷戀,永遠是揮之不去的鄉愁,只能合一縷和煦的暖風,讓鄉愁的心兒,停留在異國戈壁夏日炎陽高照的路口徘徊!

一個人若從來沒有離開故鄉半步,永遠體會不到那種鄉愁的滋味!鄉愁,是一種濃烈的酒,隨着時間越長,越能散發出濃濃的醇香;鄉愁,是勞累了一天,拖着疲憊的身子,每當進嗎, ,入夢鄉,癡癡的相守;鄉愁,不論四季更迭,是永遠停留在季節深處,像夏日的季風,只有在夢境的空間裏,穿越距離的時空,停留在故鄉每個熟悉的角落,與家中的親人一起共嬋娟、迎來朝陽、送走晚霞遙望的守護!

可惜,風來夢醒,無情的打溼了相思的停留的渡口,只好揉揉睡意朦朧的眼睛,從新開始了新的一天艱辛的拼搏。

每當在異國他鄉,孤寂無助時,喜歡借一支素筆和一張素箋, 訴說一路走來點滴歡笑和拼搏的淚水,無拘無束的掙脫世俗的煩擾和權利的禁錮,盡情地流露於字裏行間,在愛好文學的這片沃土上自由的馳騁,演繹着世人不知的角色和祕密,讓鄉愁化作一杯清醇的米酒,在寂寞的異國他鄉的黑夜中,溫暖自己,明亮自己艱難的處境與困頓。

夜裏,每當拖着疲憊的身軀,沉睡、進入甜甜地夢鄉的時候,夢見自己躺在祖國溫暖的黃土地懷抱裏,感覺到那麼溫暖、舒適和溫馨。此時、此刻的故鄉,鮮活鮮活的展現在遊子眼前,故鄉的那一山、一水、一草、一花、一木,都顯得是麼親切!還有生存在黃土地上面心底善良的父老鄉親、嬌妻愛子,他們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繪成了一幅幅寧靜而美麗的畫卷,清晰似在身邊;同時,也彷彿聽到了黃土地母親呼吸的聲音和黃土地心跳的韻律,就像佛經中超度苦難的梵音,如此惟妙惟肖,每時每刻,教誨着黃土地上的人們,讓那一雙雙慈祥的眼睛和善良的心,善待人世間的每個生靈和每件事!

自從踏上這片異國他鄉陌生的土地,在今天掌握政權的勢力眼皮下,過着小心翼翼、膽顫心驚,藏匿着自己只有背影沒有背景的日子,可以想象是多麼的無奈和孤寂,就連平時下班的業餘時間不給報酬的兼職崗位,也被今天執政者無情的剝奪了,充分的利用起來!聽到那些走狗們使勁的“咚咚”敲響我寢室門的時候,讓我厭倦至極,可是那些走狗們是當今執政者的連襟,我無能爲力反抗,惹不起也躲不起,只能在內心深處產生極其反感的情緒。因爲他們無情的打亂了我創作的思維與思緒,我只能掩卷擱筆,讓記憶編制的夢,等待時間一點點消逝。

“哎,他鄉的水再甜,月還是故鄉的圓!”眸然回首,當許多朋友們聽到我出國謀了一份好差使,可以發洋財,掙到美元的時候,給我投來了極其羨慕的眼光。可是,他們可否知道,在別人的故鄉,在他人的一畝三分地裏,自己爲生活奔波的'艱辛和不易、處處受到挫折和無助?他們能否體會“天下烏鴉一般黑”和寂寞時思念親人的淚滴?

淒涼、無助兩應同,此地只有笑淡怨恨明月中。對於異國他鄉漂泊的遊子來說,只有對祖國故鄉的惦念和對家中親人的思念,卻一如既往,就像蒙古國夏日戈壁裏的野草,一樣瘋狂的生長、蔓延!

鄉愁的隨筆13

人這一生,看過多少風景,走過多少旅程,悠悠歲月抹去千般記憶,卻唯獨在心田留下一隅,讓你每每想起時,溫柔了歲月,沉醉了時光。

故鄉——那是夢開始的地方,是輕霧舊夢裏浮動的淡淡哀傷。從小村長大的孩子,多要背井離鄉,追尋遠處的夢想。當你幾經顛沛流離,方體味到世事的蒼涼;當你轉身回望,故鄉卻如同門前的那株老楊樹,風雨飄搖裏,給你溫暖堅定的目光……

(一)斷腸聲裏憶平生

故鄉的門前有一條小河,門前種了兩株楊樹,小小的院落裏,劃分了一塊蔬菜地以及一半各式各樣的花朵,月季,刺玫,菊,鳳仙,半邊蓮,木槿,仙人掌,秋海棠……各個角落都被年幼的我種滿了。遺憾的是他們常常不是旱死,而且澆水過多而死。家裏陳設一般地簡樸,但是書籍卻異常地富足。那是童年時最好的夥伴,一個人在家寫完作業,就常常抱着書本一看一個下午,一看一個黃昏。木窗前的那張舊書桌,還帶着回憶的餘溫。那時候常常在窗前讀書,畫畫,孤獨但有趣。

甚至於記憶中大都是處於學習階段,那時候每天上學起的很早,去學校上早讀課時天總還未亮。但是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對前途的嚮往,感覺一切充滿了力量與樂趣。村頭的柳樹在微風中快樂地對我招手,我亦快樂地回報。偶爾遠處傳來架車的軲轆聲——咯吱咯吱,車輪碾壓在結實的大地上,沉穩地迴響,是一種生命的踏實和力量,往前走,幾聲打豆腐米酒的吆喝,打破黎明…… 大自然賦予我們小村的饋贈如此優待,人世安穩,歲月靜好。緩緩地,晨光熹微中,我彷彿又看到那個小小男孩,揹着書包向晨光中走去 ……

(二)我是人間惆悵客

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大自然就是天然的遊樂場。上樹捉鳥,下河捉魚,蛐蛐螞蚱蝴蝶知了都是玩具,春天田野裏摘野果,夏天小河裏游泳,秋天結麻盪鞦韆,冬天鑿冰捉魚打雪仗……連農活也是一種樂趣,春天薅草種秧苗,夏天撿麥穗掰玉米,秋天野地裏燒火烤土豆,木耙子掃落葉備冬,冬天挖地窖藏食物,下粉條兒曬粉面兒……兒童的天性好玩,而大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遊戲場所。

(三)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那時候的娛樂活動真的很少,但是人們活得那麼真實那麼開心!

老家門前有條小河,每天清晨村裏人喜歡圍着小河吃飯。大都是些老年人們。他們討論的事情可真多,古今人物,歷史時事,皆可作爲談論的話題。端碗稀飯,拿個鴨蛋饅頭,能吃老長一個早上,有時甚至會爲不同的觀點爭論不休,但他們總是各抒已見,討論的盡興而歸。我那時候很小,卻極喜歡聽他們談論這些。什麼王莽改制,商鞅變法,揮淚斬馬謖……他們都是念書不多的人,以至於現在我仍然驚訝他們從哪裏知道那麼多?這些茶餘飯後的談資成了我最初的歷史啓蒙,比歷史課有趣多了。 後來不知道是時代的發展還是電視的普及,圍着小河吃早飯的人越來越少,老爺爺們們在一起高談闊論的場景已漸漸看不到了。 這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傷逝只有我個人能體會到了吧。

電視普及之前,村裏會有偶爾的娛樂。比如一些雜耍的藝人,他們能吞劍走鋼絲,會變各種魔術。對於小夥伴們來說,真是令人驚歎不已!那些真正的流浪人,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單純地依靠技藝餬口,表演並不要錢,但是第二天早上會向村裏人討要一點米麪饅頭。除了這些賣藝人,還有一些真正的叫花子,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一碗熱飯半個饅頭他們就會感激不盡。想起來那時候的人真是活得單純,一口飽飯就滿足了人生,追求的如此簡單。而現在已經沒有那種討飯的了,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溫飽,變得越來越窮奢極欲,利慾薰心。

對於我們小孩來說,最熱鬧的莫過於趕廟會。我們鄰村有一座廟,每年春天都會熱鬧很長一段時間。放學天還早,孩子們就往鄰村跑,那時候並不擔心會遇到壞人或者過馬路的安全,小夥伴們完全沒有這種憂患意識。一路上瘋跑着,高叫着,踢着石子土塊,在大自然的懷抱裏任性而自由。其實現在想想,那時候去聽戲,也並不懂得戲臺上唱的什麼,只是那一種熱鬧而輕鬆的氣氛讓人莫名地興奮。戲如人生,臺上的優伶,臺下的兒童,各在自己的世界裏悲傷歡笑。那賣糖葫蘆燒餅的,捏糖人的,拉雜貨車的,以及戲臺下癟了嘴笑的老太太,都成了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畫面……

(四)春風不改舊時波

如果說歲月如歌,那麼故鄉就是這每一個音符。余光中說鄉愁,是一塊小小的墳地。三毛說撒哈拉是她的鄉愁,是她的前世今生,於我而言,鄉愁就是門前生生不息流淌的小河流,是門前這一片平凡的土地。

沒想到時隔多年再次回去,竟是奶奶的祭日。死者已矣,過多的渲染和悲切只會顯得蒼白和淺薄。空中的飛鳥飛過,可是舊時堂前燕?今日春色如舊,但親人卻已不再。老宅因爲奶奶的離去而顯得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我知道這悲哀與消沉是奶奶所不願看到的,生命的輪迴無可更改,如同這小村有一天也會消失。但是我打這風景裏走過,生命美麗地綻放,已是奶奶最大的心願。我回首將這村落再看一眼,目光捕捉處,在剎那,在永恆。那門前汩汩流淌的小河,似乎是嗚咽又似乎是歌唱,緩緩地與我告別。我走了,還會再回來,亦或者永遠不再回來……

故鄉,童年和鄉愁,是回不去的過去,已經與我隔了一個時空,那麼遙遠。會不會有時光交錯,再一次相見?會不會,今夜,共赴一場夢中的約會?時光不老,故事未完,還不願說再見。在我的日記裏還躺着你古老的照片,泛黃的,是記憶中的畫面。

鄉愁的隨筆14

鄉愁,如酒如茶,無時無刻不勾起我的無限懷想

鄉愁是一把鎖,鎖住了我飛去又飛回的心;鄉愁是一條河,是我風雨兼程的思緒奔流不息;鄉愁是一口井,是我世世代代飲不完的情那份牽掛和哀愁,在河的兩岸擺渡,在路的兩頭停留:回不去的農村,進不了的城門,是多少漂泊異鄉的遊子,窮極一生的戀!又是我失魂落魄思鄉的痛?

遍地雜草,尤見蠻荒。冬的蕭瑟,卻讓無邊的野草長成忠誠和倔強。腳下的土地,曾十分的付出,得到的卻往往只有三五分的收成。但生於斯,長於斯,這裏的子孫早已與她絕戀,就算汗水風化成路邊的岩石,就算顆粒無收,也心甘情願付一生

沒有沙漠的熱烈,沒有北國的冷豔,沒有都市的繁華,有的只是壓抑了多年的靜寂。雞鳴狗叫,是最多情的喧囂,耍龍舞獅,是最豪邁的慶典,月下嬉戲,是最陶醉的懷念?曾幾何時,熟識的小路已經模糊,走過的田埂無法辨認。曾幾何時,“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曾幾何時,後輩已慢慢長大,父輩已漸漸逝去。曾幾何時,物不是,人亦非,唯有歲月的痕跡,串起一條條抹不去的光影……?

半空中,耕田的號子在迴響,田垌裏,爺爺的山歌在飄蕩,淹沒了鄉間小道,荒蕪了悲歡離合,喊醉了來去布穀,唱綠了田間地頭

千年古樟,不老傳奇,不死見證——燒殺搶掠、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已成爲風雕雪刻的創痛記憶。多少年,寒冬酷暑,揮汗如雨,風裏來雨裏去;多少月,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天,咬緊牙,不出聲,挺起脊樑,爬山涉水,擔起生命之重,一步,一步

?煤油燈下紡棉花,甘蔗地裏長愛情。千年古樟,千年不倒,是對愛情和希望的卓絕守望!她的開枝散葉,是愛情的結晶;她的盤根錯節,是我的思緒左奔右突——?我想化爲一團野火,燃燒所有雜草,煥發另一季的春!我想化爲漢時風,吹走所有的不順和貧窮;我想化爲秦時月,掛在古樟枝頭,放眼遼遠的空曠,目睹無垠的山清水秀

偉岸的山峯,站成男人的姿勢;倔強的小溪,彎成男人的臂膀;生命的土地,敞成男人的胸膛!??

艱辛和苦難,請不要辱沒我作爲一個男人的榮耀和尊嚴!災害和減產,請不要無視我作爲一個農民的驕傲和自豪!失敗和汗水,請不要澆灌除我這片土地之外的土地!??

貧窮落後、愚昧無知、飢寒交迫不是你的代名詞;山窮水盡、怨天尤人、不思進取,只是弱者的藉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刀耕火種式的單調生活,卻堅定了不屈的信念——銘記的不只是承諾,還有窮則思變的謀略和勇氣?

這片神奇的土地,有強大的自愈力。騰空斷層的孤寂和冰封的貧瘠,正待裝滿希翼和豐收

長工、短工;大集體、合作社;責任田、自留地;城鎮化、新三農……誰也阻擋不了歷史的發展步伐。新時代,新機遇——改革的汽笛劃過寂寞的長空,機械聲替代了牛羊的嗷叫,承包聯營替代了單打獨鬥,高效便捷替代了起早貪黑……??

我深愛的故土,我的家園,你不是沉睡,你沒有沉睡,你只是片刻的沉思;你不是沉思,你沒有沉思,你只是短暫的沉默。因爲,你不想驚擾這醞釀了五千年的滄桑鉅變!

鄉愁的隨筆15

鄉愁是思緒深處的奢侈品,鄉愁是如影隨形的幽靈,它滲入遊子的一粥一飯裏,糅合在遊子洗臉水的滴答中,凝聚在遊子朝着遠方凝神的一瞬間。鄉音易改,鄉愁難移。

鄉愁是永遠的記憶,鄉愁是永遠的淚滴,鄉愁是遊子回家的路徑。

在曾經的軍營,是鄉愁連接了每個戰士共同的念想。在士兵們的眼光裏,鄉愁就是具有濃郁家鄉風味的一桌子年宴。閒暇時,士兵們圍坐在冬陽下,扳着指頭述說自己家鄉的春節美味佳餚。述說者色香味地描繪,不由地使士兵們饞涎欲滴,鄉愁便浸潤其中。突然,一聲高亢的豫劇《穆桂英掛帥》的唱腔響起,吸引士兵們側耳傾聽。高亢的唱腔飄蕩入雲,隨着白雲成爲一朵朵走向家鄉的花。

在曾經的鄉村,少婦在昏暗的燈光下把一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窗外呼呼作響的寒風彷彿就是絮絮叨叨的話語,把女人的思念拉得很長很長。她恨恨地抱怨:這個死鬼喲!信上沒有歸期?她不知道,寫信人的筆尖顫抖了又顫抖,歸期未定,歸期未定!鄉愁就在紙面上一層層一圈圈地瀰漫開來,直到把整個人兒淹沒。

如今的鄉愁,經久不衰地瀰漫着,延續着。

久居城市,在水泥森林裏終日遊走,走着走着,就處於困惑中,我要走向哪裏?我遊走的目的是什麼?是生活的優裕,還是名利的滿足?這些可能得到了,可能部分地得到了。可是,當回憶起鄉村娶嫁之時,鼓着腮幫子的吹鼓手,起鬨熱鬧的青皮,喜氣盈面的事主,低頭羞澀的新媳婦……這些似曾熟識的場面,勾起了鄉愁的潮,一波一波地涌上心頭。於是,如今的鄉愁,化爲微信、QQ裏滾燙的話語,化在了父母關愛的手機裏,化成了一張薄薄的車票。

刻骨的鄉愁,濃濃的思念,濃縮在了少小無猜一起嬉戲的伊洛河裏,濃縮在了父母喚兒吃飯時高高低低的聲音裏,濃縮在了夕陽牧歸的陌上款款行中……曾經的燦爛童真,曾經的純樸無瑕,都隨着一趟叫“歲月”的列車給帶向了回憶的深處。而記憶的焦點,是很清晰的家裏的一磚一瓦、一樹一花。可是曾經的小夥伴呢?如今只怕是相隔天涯,把相會過成了奢侈。

當薩克斯吹奏起的“回家”的曲調還在耳邊縈繞,當年味把鄉愁釀造得愈加濃烈,當鞭炮炸開的滿地紅屑還未散盡,伴着遊子的是背上的行囊負着心中的希望而遠離家鄉,臨行前,對着家鄉的方向,飲下一杯永懷鄉愁的醇酒。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