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孔子的故事精選15篇

關於孔子的故事精選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孔子的故事1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他:“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他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關於孔子的故事精選15篇

【故事感悟】:

孔子博學多才是衆所周知的,連他都覺得後生可畏。這就足以說明孔子在對待知識的問題上,是極其謙虛的。因此,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年輕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比自己年輕,資歷比自己淺,只要別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強,就應該放下“面子”,謙恭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3、以漁夫爲師

關於孔子的故事2

孔子不明白爲何沒一個國君採納他的主張,於是請教老子。老子對他說:你應慶幸沒遇上治世之君,否則你就有去無回了。你所推行的東西都是別人留下的陳舊遺蹟,好比別人留下的腳印。你拿腳印當腳,脫離了本原啊!孔子聽後,回家閉門三月不出。後來他跟老子說:我終於醒悟了。不能跟上社會的變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聽後說:“好。孔丘得道了!”其實對於孔子的“全盤周化”思想,衛國的師金也給予了嚴厲批評,說孔子是“在陸地上行船,絕對行不通,只能徒勞無功,並且自身也難免遭受禍殃。”孔子雖然也深知做事應該順應時代變化,但他只是認爲這種變化無非是對禮樂進行必要的修正,而沒有認識到應該從根本上破除這些精神枷鎖。雖然這次閉門苦思了三月,好像覺得自己已經得道,其實離道甚遠矣。

4、爲修真情之性,他曾拜漁夫爲師

關於孔子的故事3

孔子義利之辯的故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爲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 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爲。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孔子學琴的故事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 師襄學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相師的故事

《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裏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爲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爲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爲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爲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關於孔子的歷史地位

西漢中期,天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 梅福認爲,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當時的國家政權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爲 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到東漢,國家才正式把孔子作爲國家的 公神,其地位和 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 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爲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 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成爲國家公神以後,儒者們的宗教地位也相應提高。唐代爲孔子設立“從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選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對於註釋儒經有重大貢獻的 儒者,後來擴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歷代著名的儒者。宋代,從祀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稱爲“ 四配”,他們是 顏回、 曾參、 子思和 孟軻。其次是“ 十哲”,孔子的十個優秀弟子。“德行: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 子貢。政事: 冉有, 季路。文學: 子游, 子夏。”再次是“ 先賢”,祭祀那些親自接受孔子教導的弟子們。最後是“ 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後歷代最優秀的儒者。而後來的儒者,也以死後能夠進入孔廟成爲先儒爲最高的榮譽。

關於孔子的故事4

自強不息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後,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

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

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關於孔子的故事5

意思是: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爲: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裏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爲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絡裏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關於孔子的故事6

孔子問禮老子,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則得衆,苛則失人。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關於孔子的故事7

處世圓明

孔子問禮老子。

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寬則得衆,苛則失人。

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關於孔子的故事8

《論語泰伯》中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可見,出言要謹慎,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確實,生活中有很多禍從口出的例子,想必都是“言多必失”的結果。這也就印證了孔子的慎言觀點:禍亂的產生,是以言語爲階梯的。孔子的高足子貢也說:“出言陳辭,身之得失,國之安危也。”③孔子一再告誡他的學生要“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敏於事而慎於言”。

子張向孔子學求官職得俸祿的方法,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要求子張只有在足以自信的問題上,才能謹慎地說出和做出,這樣言語和行動的錯誤少了,官職俸祿就能拿得高了。而且,孔子還教導學生:“伺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謂之瞽。”⑤陪着君子說話要求就更高了:沒輪到他說話不能先說,該說了就得說,不能隱瞞,先聽後說,還要看君子臉色說話,否則就是瞎眼睛。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交友,孔子告訴他首先要做到“友直”,就是真誠說出朋友的過錯,但態度要溫和,其次,則須考量朋友的反應,如果他不願意接受,就表示說話的時機不恰當,不然可能自取其辱。這也強調了說話不但要謹慎,更要注意說話的時機、說話的場合和說話的對象。由此可見,孔子反覆強調說話要謹慎。

除了強調慎言,孔子還主張少說甚至不說。在孔子看來,少說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做到踏實誠信。有一次,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當然,孔子提出的慎言思想,提出少說甚至不說,並不是說要否定語言、否定言說,恰恰相反,他提倡慎言是對言說的高度負責和重視。孔子的慎言思想對他的`學生影響很大,正如高徒子貢所說:“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孔子的這種慎言思想,不僅僅影響着他的學生,也深深影響着古往今來的無數中國人。至今,慎言依然是同朋友、同事、上下級、陌生人之間交際的重要法寶。

“辭達而已矣”是孔子提出的著名觀點。朱熹注云:“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爲工。”正是對孔子不同意浮華詞藻的最好註解。那麼,怎樣做到言辭達意呢?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語言作爲傳情達意的重要交際工具,傳播者通過語言把信息清楚地傳輸出去,讓受衆最大限度地理解。說清了、理解了就是做到達意了。說得清楚,就必須要使語言準確、簡潔。要想表達準確,先要知道自己講什麼和怎麼講。只有心裏想清楚了,口中才能說清、說準。達意對個人而言,要做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然而,有些人說話不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性,往往巧言令色、信口開河、自相矛盾,或漏洞百出、言不及義。這恰恰就是達意必須反對的“巧言”、“言不及義”等不良語言傾向。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當然,在某些特定條件或場合下,語言並不是完全能把意思表達清楚,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就是如此,這就需要接受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

“言”是本質要求,而信就是對“言”的體現和約束。孔子教導學生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就要有信用,說到做到,守信約、負責任。要做到言而有信,首先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行事就容易捉襟見肘。說話時,要問自己是否出於真誠之心,並且一旦與人約定,就務必守信。“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從。”言行不一和言而無信則爲孔子所厭惡。不僅在古代,現在也是如此,言行不一和言而無信的人則不會受別人歡迎,也不會取得成功。“言必信,行必果。”是對言而有信的最好詮釋。

關於孔子的故事9

教育家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已經五十五歲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魯定公13年)。他不能往東走,因爲東邊正是齊國,剛用美人計把教育家孔子轟走。他往西到衛國去,因爲衛國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聲]是教育家孔子的好朋友,而且衛國的寵臣彌子瑕和子路是聯襟。教育家孔子到了衛國,住在彌子瑕家裏。衛靈公[衛獻公的孫子]給他的俸祿跟魯國給他一樣。可是有人在衛靈公面前說,教育家孔子不是衛國人,帶着這許多門生到這兒來,是替魯國做事的。衛靈公就派了一個心腹跟着教育家孔子進進出出,監視着他的行動。

教育家孔子在衛國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陳國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辭,就帶着門生走了。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長垣縣西南],那邊的人把他當做陽虎,就把教育家孔子和他的門生包圍起來。因爲陽虎早先壓迫過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教育家孔子的相貌有點像陽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時候打算報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教育家孔子攔住他,說:“我和匡人沒冤沒仇,他們爲什麼把我圍起來吶?這一定是個誤會。”他坐下來彈琴,讓人家知道他是個心氣沉靜的文人,不是陽虎。恰好衛靈公派人來請教育家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們自己弄錯了,直向教育家孔子賠不是。教育家孔子白白地受了五天罪。

教育家孔子又回到衛國。這回給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教育家孔子,屢次打發人去請他。教育家孔子推辭不了,只好去拜見南子。子路可在外頭撅着嘴、氣哼哼地等着。一見教育家孔子出來,就挺生氣地怪教育家孔子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他還疑心老師也許改變了主意,急得老人家衝着天直起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罰我,老天爺罰我!”

自從教育家孔子見了南子之後,衛靈公就待教育家孔子特別好。衛靈公出去的時候,叫南子一塊兒坐在車裏,還叫教育家孔子陪着。衛靈公帶着美女和教育家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過,覺得挺體面。可有一樣,衛國的老百姓見了,一個個都覺得噁心得要吐。

教育家孔子離開衛國,上曹國去。曹國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國去。到了宋國地界,在一棵大樹底下,和幾個門生研究學問。宋國有個挺得寵的臣下,怕國君重用教育家孔子,對他不利,就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宋國人倒挺能夠顧全面子,先給教育家孔子一個警告:他們把那棵大樹砍倒了。教育家孔子沒法,只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

他到了那邊,跟他的一些門生失散了,自己沒有事,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着。他的門生子貢沿路找他老師。有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着一個老頭兒。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聲yao二聲],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喪蕩得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了東門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師。他就把剛纔那個鄭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教育家孔子。教育家孔子聽了反倒笑着說:“皋陶、子產、大禹我都不像。要說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這倒挺像,挺對!”

後來教育家孔子到了陳國,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裏住了三年。這時候,晉國和楚國爭奪陳國,緊接着吳國又來攻打。教育家孔子就打算還是回到衛國去。他們到了蒲城[在河南省長垣縣]以後,可巧蒲城打起仗來了。兵荒馬亂地把教育家孔子夾在當中,急得他進退兩難。幸虧蒲城有個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教育家孔子的門生,帶着五輛車馬,來保護老師。可是蒲城的貴族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說:“我們跟衛國有怨仇,您答應我們不上衛國去,我們就讓您出去。”教育家孔子答應了。他們還怕他說了不算,非要教育家孔子起誓立約不可。教育家孔子就跟他們衝着天起了誓。公良孺這才保護着教育家孔子和他門生們逃出來了。教育家孔子一逃出蒲城,馬上就上路往衛國去。子貢問教育家孔子,說:“老師不是剛立了約不上衛國去嗎?您怎麼不遵守盟約吶?”教育家孔子說:“強迫着立的約不算數。這種約就是不遵守,老天爺也不管。”

教育家孔子到了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正在發狠心想把衛國弄得強大點兒,一聽說教育家孔子又回來了,挺高興地歡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教育家孔子討教操練兵馬和打仗的計策。教育家孔子對他說:“我就懂得關於禮節和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衛靈公一聽這話,心裏就涼了。教育家孔子又離開衛國。接着衛靈公的兒子,太子蒯瞶[kuai三聲kui四聲]爲了反對他母親南子,給衛靈公轟了出去。衛靈公一死,蒯瞶的兒子當了國君,就是衛出公。他不讓他父親回國。蒯瞶借了晉國的兵馬來奪君位。教育家孔子聽到兒子跟父親爭地盤,非常討厭。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陳國,又想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教育家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一帶呆着,就打發大去請他。這時候,陳國和蔡國正恨着楚國,一見楚國派人來請教育家孔子,就把教育家孔子當作敵人。兩國的大夫發兵把教育家孔子圍住。好在教育家孔子的門生當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們拿少數人抵抗着多數人,保護着教育家孔子。教育家孔子給人家圍在裏頭,三天沒吃的。他就餓着肚子彈彈琴,解解悶氣。有時候還給門生講書。可是有幾個人已經餓得病倒了。子路發了脾氣。他問教育家孔子:“君子也有倒黴的時候嗎?”教育家孔子說:“君子、小人都會碰到困難,可是君子碰到困難不變節,小人碰到困難就亂來了。”

教育家孔子一面和學生們談論,一面派子貢到楚國去接頭。到了第四天,楚國的兵馬到了,總算把教育家孔子他們接到楚國去。楚昭王打算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說:“大王千萬可別小瞧了孔丘。他不像個當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裏頭有文的、有武的,都是頭等人才。要是他們有了地盤,慢慢地往大里發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聽,對待教育家孔子的那一片熱心,可就涼下去了。

教育家孔子知道楚國也不用他,他決定還是回到衛國或者魯國去。教育家孔子在回到衛國去的路上,瞧見兩個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哪兒。子路問路的時候,他們反問子路說:“坐在車上的是誰?你是誰?”子路告訴了他們。他們說:“現在的世道到處亂哄哄的,哪兒不都是一樣?與其跑來跑去,找這個、投那個,還不如像我們這樣不去管它的好。”他們說了這話,就不再理子路,繼續耕他們的地。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給教育家孔子。教育家孔子想了一想,說:“正因爲到處亂哄哄的,我才跑來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處跑吶?”

教育家孔子回到衛國,已經六十三歲了。衛出公請他做大夫,他推辭了。魯國的相國季孫肥[季孫斯的兒子,也叫季康子]派人來請教育家孔子和冉有回去。教育家孔子就回到本國,不打算再上各處去奔波了。他的門生當中,子路、子羔留在衛國做官,子貢、冉有在魯國做官。打這兒起,教育家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擱在編書上頭。他編了好幾本書,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春秋時期”。

音樂鑑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教育家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教育家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關於孔子的故事10

第一個故事: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纔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纔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啓示】

常言道:「眼見爲憑」,但眼睛所見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們可能經常以自己所見而下了判斷,判斷的根據可能依就以往的經驗,而經 驗的形成卻是依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各種因素而累積的,或多或少夾帶着個人的主觀意識。

如果只憑所見與經驗,同樣的事件卻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人”無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對“事”可能因目標錯誤而功虧一簣。

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須根據事實性、科學化作判斷,「經驗」、「眼見」往往是主觀的,不輕易的論斷纔可避免許多的誤會。

第二個故事:顏回輸冠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爲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

「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着顏回的鼻子說:

「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

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裏卻想不通。他認爲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孔子爲什麼犯這個“錯誤嗎”?

第三個故事:子貢問禮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子貢坐車在各國之間旅遊,來到一個深谷,深谷裏有條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有個佩戴着玉佩的美麗女孩正在河邊浣洗,孔子和子貢停了下來。

孔子給子貢一個杯子,說:“你去問一問那美麗的姑娘,要注意禮貌,看看這姑娘懂不懂禮?順便弄點水來喝。”

子貢老老實實的拿起杯子,跑到姑娘身邊,傻傻地說:“這河水真清啊!我可以舀點水喝嗎?”

女孩撇了他一眼,說:“這河水是很清,這河是很彎,但這河水又不是我家的,你要喝,自己去舀就是,問我幹什麼?”子貢無趣的端水走了。

孔子喝了水,聽完子貢的彙報,正經的點點頭,說:“恩,不錯,知道了,這次你再拿把琴去,再問一問,一定要注意禮貌。”說完就把琴上的一個旋鈕給取了下來。

子貢拿着一把沒有琴鈕的琴,傻傻的跑到女孩子身邊,害怕的說:“姑娘,你好,我這琴壞了,你可以幫忙調下琴嗎?”

女孩子翹了下眉毛,有點生氣的樣子,回答道:“我只是一個村婦,一個沒受過教育的姑娘,我怎麼會調琴?你沒事找事跑來做什麼啊?找茬啊!?”

子貢趕緊回身走了,把剛纔姑娘說的彙報給孔子。孔子很高興,說:“真是一個懂禮的好姑娘啊!”說着從車上取出幾匹漂亮的綢緞,說:“把這個給姑娘送去。”

子貢很高興,以爲這下姑娘不會在給他白眼了,又傻呼呼的跑到河邊。把綢緞遞了上去。子貢沒想到,這下可把那女孩子惹火了。

女孩子生氣的說:“你怎麼又跑來了,這麼無聊啊?跑來跑去你不累啊?你那這些綢緞來幹什麼?我又不是你什麼人?你還不快滾,我男朋友就在這旁邊,小心你的腦袋!”

關於孔子的故事11

孔子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他一生桃李滿天下。我很崇拜他。今年,劉老師讓我們買了一本《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介紹了孔子一生的歷程,使我們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這本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孔子從政的那部分。孔子剛開始當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條。接着,魯定公又讓他做司空。任司空時,他和他的弟子一起調查農業生產情況,還興修水利。司空沒做多久,孔子又被升任爲司寇。任司寇時,他實施一些法律,還創了最早的陪審團。他斷父子互訟案,智救大野澤,又在夾谷和齊國會盟取得了勝利,又誅殺可正卯,還抑三桓墮三都。孔子爲政的時候,民心歸服,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我合上書本,閉目沉思:孔子可真是個清官呢!他忠心中力爲老百姓辦事,用一顆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不百姓財產,他可真是個清官。孔子曾經說過:“做官就要身體力行,爲老百姓做出模範,還要勤政愛民,永不懈怠。”只要這樣做,纔算得是個好官。

可是有些官卻不這樣做,比如衆所周知的,他身爲一名國家高級幹部,本應爲民謀利,爲民造福。可是貪婪的私慾導致他,肆無忌憚地收賂,謀取非法利益,而且數額特別巨大。像這樣的人就是貪官,我們不可以學習他。鄭培民說過:“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爲先。”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應該記住: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我們應該永遠爲人民服務,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讓我們從小學好文化知識,爲長大後爲人民服務打下紮實的基礎。

關於孔子的故事12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孔子一直是後世人景仰的對象,他常常被後人供奉於廟堂之上,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是聖人,是高呼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一生摯友;是”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鶴髮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學者。他是平凡人,又是如此偉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作爲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身處亂世卻能夠堅持踐行自己的主張,孔子的精神和勇氣實在是令人佩服。古來聖賢皆寂寞,他們異於常人之處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悶,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窮途末路,也要堅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於禮崩樂壞的年代,他爲了讓更多的窮人孩子能夠讀書,在年輕的時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學,廣招學徒,一時之間竟也譽滿鄉里,成爲德高望重的萬世之師。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亂連連國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存的第一條件是食物,糧食對於戰亂中的人民是極其珍貴的,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國家政治。因此,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學生,學費就是“束脩”,也就是肉乾。要知道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春秋戰國,能吃到粗茶淡飯已經很不錯了,能吃到魚、肉更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據《論語》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的音樂“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裏並不是說,孔子失去了味覺和嗅覺,更不是他三個月不知道肉放在哪裏,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說孔子他聽到舜的這首音樂以後,他的思想就定在無邪這個境界,他在這個境界定了多久呢?三個月。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佔據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當時的齊國人都非常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樂修養,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癡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戰國策》中甘羅一句項橐“七歲爲孔子師”,語焉不詳,爲後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據說他和孔子之間發生了“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都以孔子失敗告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項橐(前494—482)是春秋時莒國人。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據說就是項橐的家鄉。關於項橐的身世,一般有兩種說法。據說項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項。姬叔度後代項超生項橐等兒子,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項橐。還有一個說法,父親和母親魏氏都是普通農民,他的母親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種說法都不能確定項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歸於一個謎。他與孔子“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到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傳說,關於他的事蹟又成爲了一個千古之謎。

遺憾的是,天資聰穎的項橐12歲便夭折,有人說他是被孔子的學生所殺,也有人說是被諸侯所殺,他的人連同他的事蹟都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裏,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猜疑。

孔子爲什麼被稱爲孔老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吟誦起《論語》我們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風中,一位老師帶領着一羣學生換上春服,沐浴、歡歌、遠眺,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春遊活動,我們似乎也從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詩的馥郁。

這個春遊的發起者是這羣學生的老師,他的名字叫孔子。讓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刻進了國人骨子裏的名字,這個不起眼的人,創立的儒家學說在後世成爲萬世吟誦的經典,甚至對其他民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於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魯國陬邑的一個小城鎮,一家人爲新生命的到來而興奮不已。那麼孔子,叫孔丘叫仲尼,爲什麼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爲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爲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爲孟皮,卻腳有殘疾。渴望生個兒子的孔紇,他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樑)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記正義》解釋爲:紇娶顏氏女徵在時,年逾六十四,不合禮法(周禮),故曰野合。傳說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着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爲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爲孔子。

孔子出名的弟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15歲立志於學,希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相傳孔子曾經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博學多才,成爲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教學子以“仁義”。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爲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相傳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孔門十哲: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顏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以德行見稱,顏回從小就勤奮好學,篤信孔子學說,並“聞一知十”,領會深刻,能夠將孔子的學說,活學活用。顏回是個很低調的學生,他爲人謙遜,才氣不外露,最開始還讓孔子認爲顏回是個不聰明的學生,但他堅定踐行孔子的學說,理解深刻,成爲了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屢稱他品格高尚,說他“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有,通稱冉有。擅長在政治上摸爬滾打,多才多藝。因爲冉求自身出自於商人之家,長於計算,曾經季氏宰臣,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被老師孔子嚴厲批評過。前487年曾率左師抵抗入侵的齊國軍隊,並且身先士卒,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爲“瑚璉之器”。子貢是個政商界的人才,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在曹國、魯國之間經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貢因經商有道,而成爲孔子孔子衆學生中的首富。《論語》裏記載他言行的語錄有很多,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被稱爲儒商鼻祖。

關於孔子的故事13

  但凡讀過《孔子的故事》一書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對孔子發出由衷的讚歎,深深的敬佩這位博學多才的傑出人物,爲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現了這麼一位偉大人物感到無比驕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爲博學多才的人主要來自於他謙虛好學的美德。孔子曾說過 :"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裝懂,這纔是聰明。孔子就是抱着這樣的學習態度,虛心向他人學習,以此來充實自己,是自己成爲一個聰明的人。當他取得了成績後,仍沒有滿足,繼續向別人請教,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孔子這種精神對於後人也是一種鞭策,是我這個與他相隔2500多年的學生受到了深刻的啓迪。我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問題不善於問,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爲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滿分的機會,丟三落四,還鬧出了不少笑話。例如,把太陽寫成大陽,把996寫成699,把生雞蛋當成熟雞蛋,不過現在好在讀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學會了不恥下問。

  孔子之所以能爲人類的文明作出貢獻,都來自與他勤學苦讀。孔子雖出身貧寒,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他過早的就擔當起拉生活的重擔,然而他沒有被困難壓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學習。艱苦的環境磨練了他的意志,堅辛的勞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孔子終於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從孔子勤學苦讀的一生中體會到: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奮努力,那麼壓力就會變成動力。

關於孔子的故事14

一時風欺竹,

連江雨送秋。

魚遊浪影沉,

曬書佚事留。

長沮、桀溺雖歸隱山林,但並不閉目塞聽,他們知道:魯哀公曾問過孔子:“魯國之亂,源於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爲何越明白越亂呢?”請孔子指點“迷津”。 孔子當時答道,“因爲你只是明白一國、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見孔子是知而不迷。長沮的話中隱語:孔子既知魯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別人打聽。他們來到渡口,見有一老翁在擺渡。子路說:“船伕,請將我們渡過河。”

“行,請駕好馬車,都上船。”船伕用竹杆吃力地撐着,馬兒在水中隨着木船過河,馬兒會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風驟起,木船在波濤中顛簸搖晃,船兒忽高忽低,象一個醉漢似地立不穩,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馬車經不住這種顛簸,伴着風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師徒等人衆都成了落湯雞,掉入水中,衣服全溼透了。人落水問題還不太嚴重,這時的南方還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書,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書!”

民間有諺:孔夫子搬家??全是書。孔子一生髮奮好學,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走到哪兒都攜帶着很多書。

古時的書,其實都是一些竹簡上刻或書寫的篆字,東漢蔡倫發明造紙,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後許多年。

在衆人的一番折騰下,馬車被推上了岸,書也被撈上來了。但是,那些書全被水浸溼了。孔子心中焦急,四處張望,欲找一個曬書之所。還是顏回年輕,眼尖,“瞧!對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無倚,獨凸而立,頂部平坦潔淨,足有二畝見方。孔子憋皺的眉頭舒展了,此時秋高氣爽,陽光直照山頭,很好曬書。弟子們很快將被打溼的書搬到山頂,鋪開晾曬起來。周邊也沒有什麼人,子路、子貢、顏回也不顧斯文,脫掉長衫,擰乾晾曬。

經歷了剛纔的一番折騰,孔子站在山頂,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長嘆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這兒沒有橋,此處要是有一座橋

就好了,過往行人就不會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隨後,孔子師徒落坐於兩丈多長的長石上,稍事休息,以等書曬乾。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種種不幸,不禁發起牢騷,口裏唸叨:在宋國的一棵大樹下習禮時,宋司馬桓魑欲殺師傅;在於野被陳蔡大夫圍困三日,粒米未進,很多人都餓病了;上午在舊街讓項橐毛孩戲弄,下午又人車落水,真是不幸,可謂“風刀劍樹嚴相逼”。

孔子寬解道:“天降大任於我等,實現周禮,天下歸仁,任重而道遠。忍飢挨餓,受苦受難,在所難免。我們必須堅韌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後已。”

孔子師徒當年曬書的山就在今問津書院的後邊,山勢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莊稼,被稱之爲曬書山。孔子當年坐過的那塊長石被稱爲“坐石”,周邊還有後來他們駐足講學時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硯石。墨池即離坐石不遠處的小溪,溪邊石黝如墨,故名墨池。臨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兩字,儘管年代久遠,仍依稀可辨。池邊一石,形如硯臺,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氣變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關於孔子的故事15

孔子教導學生時,依學生的專長分爲四科,就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言語”就是善於說話,會講道理。孔子認爲“言語”科裏最優秀的學生是宰我和子貢。宰我能言善辯,是一位反應機敏、口才出衆的學生,曾跟隨孔子周遊列國,也曾使於齊國、楚國。同時是孔子的弟子中唯一一個曾正面質疑老師說法的人。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中載有子貢救魯的事情。子貢憑藉“利口巧辭”,使春秋末年五國之間的形勢發生巨大的變化,魯國得以保存。因此司馬遷讚歎道:“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對子貢的讚揚其實也是對孔子的讚揚,對孔子開設“言語”科的肯定。

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85%取決於人際溝通和口才等綜合素質。”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優雅的談吐是所有人登上事業巔峯的一種必備素質。無論是誰,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只要是具備了真誠、慎言、達意和言而有信這些條件,那麼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筆直而順暢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