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貼福字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貼福字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過年貼“福”字源於何時

貼福字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有關過年貼“福”字最早的記述,是宋代錢塘(今杭州)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的記述:“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所謂“貼春牌”,就是把“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開始。而今對“福”字的解釋是“幸福”,但過去則指福氣、福運。

關於貼“福”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西周時期的齊國開國君主姜子牙(即姜太公)在封神時,他的老婆姬氏(另說馬氏)也來討封。姜子牙很不高興,怎能先封自家之人,且這姬氏生來嫌貧愛富,便生氣地把她封爲“窮神”,並告訴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封窮神這一天正是舊歲除夕,百姓們得知此事後,紛紛在自家的門窗寫上“福”字,以示驅趕“窮神”。從此,貼“福”字便成爲民間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延續至今。此後又有了將“福”字倒過來貼,借“倒了”的諧音表示“福氣到了”。

二、貼福字的傳說故事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樑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爲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三、“福”字有深義—五福臨門

其實,“福”字還有五種具體的含義,即“五福”。經典史籍《尚書·洪範》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壽”爲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爲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爲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爲生性仁善且寬厚寧靜;“善終”爲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俗語中的“五福臨門”中的“五福”即源於此。

四、貼“福”有哪些講究

而今大多數人將“福”字倒着貼在門上,取“福到了”之意,其實是一種誤解。過去,“福”字的貼法有很多講究。首先是“福”字有“正福”、“倒福”和小個兒的“福”字之分,不同的“福”字,所貼的`地方也不盡相同。

“福”字還有“兩不貼”之說:一是祖輩(三輩之內,即父親、祖父、曾祖)名字(含名、字、號)中有“福”字的不能貼,意爲避諱,以示對祖輩、長輩的尊敬,多貼“祿”字。因爲“祿”字的本義是福氣、福運,同時古音“谷”與“祿”同韻同義,有錢財、錢糧之意。貼上“祿”字意爲希望得到福氣和財運;二是當年家中有長輩過世的,不能貼“福”字,俗稱“不見紅”,意爲守孝一年,表示對逝者的尊敬。

此外,貼“福”字時間應也有講究,應在除夕的下午,太陽尚未落山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向裏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以此類推,最後一個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

五、福字什麼時候貼最好?

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年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面向裏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飄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裏的福字先大後小。

六、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祭竈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爲竈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爲“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