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諸葛亮的故事集錦15篇

諸葛亮的故事集錦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的故事1

管理故事:諸葛亮的太太叫阿醜。當初,諸葛亮毛遂自薦,拜見阿醜的父親黃承彥,要當他的乘龍快婿。聊完後,黃叫阿醜送客。到門口時,阿醜送諸葛亮一把羽扇。

諸葛亮的故事集錦15篇

阿醜問諸葛亮:"你知道我爲什麼送你這把扇子。"

諸葛亮說:"禮輕情誼重。"

阿醜又問:"這是其中之一,可知其二?"

諸葛亮想了一下,想不出來。

阿醜說:"諸葛先生,剛纔你跟家父談天下軍事。談到劉備請你出山的時候,眉飛色舞;談到蜀國的時候,你雄心壯志。但是,我聽到你談到蜀國在三國中最弱的時候,你眉頭深鎖;談到曹操與孫權的時候,你憂心忡忡。大丈夫做事情,要喜怒不形於色,我送你這把扇子,是用來遮面的。"從此以後,諸葛亮就羽扇綸巾,這個成語就是這樣出來的。

管理感悟:

即便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其EQ還有不足之處!我們當代管理者,平日裏時時刻刻處於衆目睽睽之下,就更要強化自控能力。性格一般是難以改變的,但我們不可因此而放縱,因爲任何缺點都是可以進行修飾的。

諸葛亮的故事2

病重而逝

司馬懿認爲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推出雕刻成諸葛亮模樣的木雕並率領大軍回返,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木雕),認爲諸葛亮裝死引誘魏軍出擊,趕緊飛馬撤退。

奔行數裏,司馬懿數次問左右將領:“吾頭尚在否”?衆將俱回:“尚在”。司馬懿不敢再追趕。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

而此事後來也被百姓爲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喪後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後,司馬懿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感嘆說:“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諸葛亮的故事3

教材分析

本課敘述了諸葛亮少年時代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爲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非常後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得到了先生原諒後,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交流中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諸葛亮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多聽先生講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明好學。但是揹着老師和同學做手腳,只顧了自己的興趣,卻讓老師和同學餓肚子,是錯的。最後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險些連學都不能上了,又是他得到的深刻教訓。使學生認識諸葛亮知錯就改,更加尊敬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喜愛,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基礎。從中可聯想到學生自身,與之對照,明確正確的做法。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稱敘述,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注意學習這種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聯想到學生自身,與之對照,明確正確的做法。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稱敘述,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注意學習這種方法。

教學構思

課前可讓學生介紹一些諸葛亮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小故事,話鋒一轉,那麼,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採用嗎?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可以採用小組辯論的形式,圍繞“諸葛亮的做法錯了嗎?”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採用嗎?”兩個主題,請雙方同學運用課文中的事例,進行辯論,說明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這裏要給學生充分的辯論時間,鼓勵學生向別人質疑,甚至還可以引用課外的事例說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只要稍加點撥,避免學生思想過於偏頗即可。可以嘗試學生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鼓勵學生自主分配角色,強調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排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齊讀課題。

2、由課題,你想了解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3、看來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非常感興趣,那讓我們趕緊進入今天的學習吧!

二、講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認識生字。

(2)思考剛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交流,討論。

(1)諸葛亮小時候在哪兒讀書?

(2)私塾裏是怎樣讀書的?

(3)現在是什麼樣?

(4)諸葛亮的做法爲什麼遭到了老師的批評?(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原因:聰明勁沒用到正地方。)

三、討論

(1)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啓示?

(2)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瞭解其他巧用智謀的故事。

作業設計

讀熟課文。回答問題。

板書設計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聰明勁要用在正地方

課後反思:

諸葛亮的故事4

劉備曾三上臥龍崗請諸葛亮出山,這段故事,大家都曉得叫“三顧茅廬”。茅廬就是我們這裏的草屋。諸葛亮住草屋,好像他家裏很窮。其實,諸葛亮家裏很富,原先他家住的也不是草屋,而是高大瓦房,還有幾百畝良田,長工夥計一大幫哩。

諸葛亮家兄弟兩個,他是老大,歡喜讀書,又喜歡在外面結交朋友,成年累月不歸家。老二諸葛瑾,在家當家,經營田地。哪曉得,老二當家不得法,不幾年,弄得家境一年不如一年,諸葛瑾覺得很對不起哥哥,就把諸葛亮找回來,要他當家主事,諸葛亮家來一看,家裏糧也不多了,豬、羊、牛、馬也長得皮包骨頭,的確不像樣子。他向老二說:“既要我當家,家裏的一切事情都得聽我吩咐。”老二答應了。

諸葛亮在家扇子搖搖,田裏轉轉。一憋半個月不動聲色。到了第十六天。他忽然要老二準備鐮刀,明天一早帶長工夥計把東面二百畝水稻割起來。諸葛瑾一聽。急得渾身發麻,嘴裏不說心裏想:“你哥哥也瘋了,田裏的稻子還沒有吐穗。怎麼好當草割下?你回來不是燒香是吵廟的啊?”諸葛亮看出弟弟的心思,也不對他發火,只是扇子一揮:“叫你去你就去,包你不會錯。”諸葛瑾沒法,只好帶領長工們下口割稻去了。

稻割完了,諸葛瑾對諸葛亮說:“哥哥,下面怎麼辦了”

“把稻稈放田裏曬乾。”

“曬乾做什麼?”

“請瓦匠把屋上的瓦卸下來,換上稻草,多餘的捆個子上堆,另派用場。”

這遭諸葛瑾來火了:“好啊。好好的稻禾被你糟蹋得精光,好好的瓦房又要拆下來蓋草,你這是什麼算計?”

諸葛亮說:“叫你做你就做,不是有言在先的嗎?”

諸葛瑾沒法,又只好聽哥哥的。這時正是六七月裏,天氣很熱,諸葛亮不管熱不熱,只是拼命催工,一定要限時限刻完成。

等到草上了堆,房子剛蓋好,天空突然颳風響雷。風、雨、雷弟兄三個泊齊來,先是瓢潑大雨,後是鉢頭大的冰雹,鋪天蓋地地打下來,打得樹木光禿禿,房屋打得直隆通。諸葛亮家莊稼收在場上,沒有遭冰雹;屋頂換卜厚厚的一層草沒有被打壞,人畜太平。人家就說了:“諸葛亮到底勝過他弟弟,算計真好。”從此,臥龍崗上許多人家都照諸葛亮的做,蓋起了草房子。

說巧也就巧哩,就在這場大災之後,曹操兵營裏的戰馬得了瘟病,華佗提出要用“未秀草”煎湯把馬吃才能治好。”“未秀草”就是不曾吐穗的稻草,這時候到哪裏去找?曹操急得沒法,只好用十萬火急的令牌,叫軍民人等到各地尋找。

一天,諸葛亮家的管賬先生忽然找他通報:“少爺,外面有人要買你的稻草。”

“我早就曉得了。”

管賬先生問:“開多大的價錢?”

諸葛亮說:“這個由你去定。”

管賬先生貪心大哩,他要一兩銀子換一斤稻草,曹操爲了救馬,也只好咬咬牙用重金把稻草買走,諸葛亮得到曹操一筆銀子,救濟了周圍的災民。老百姓得到諸葛亮的好處,

又親見諸葛亮算計靈驗,就把他說得神乎其神。這叫好話一出門,一日傳千里,千傳萬傳傳到劉備那裏,劉備正想請一位有本事的人做他的軍師,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到諸葛亮的茅廬裏,請他出山。

諸葛亮的故事5

本課敘述了諸葛亮少年時代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爲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非常後悔,認識了自身的錯誤。在得到了先生原諒後,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

課文共分5個自然段。可分爲兩個局部。1―3自然段寫聰明好學的諸葛亮,爲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4―5自然段寫諸葛亮回家後非常後悔,認識了自身的錯誤。在得到了先生原諒後,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

要點提示

1.對於諸葛亮的傑出軍事才幹學生一定不陌生,本課語言通俗,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沛利用小組合作,交流中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2.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諸葛亮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動身點是好的,是希望多聽先生講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明好學。但是揹着老師和同學做手腳,只顧了自身的興趣,卻讓老師和同學餓肚子,是錯的。最後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險些連學都不能上了,又是他得到的深刻教訓。

3.使學生認識諸葛亮知錯就改,更加尊敬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喜愛,爲後來成爲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基礎。從中可聯想到學生自身,與之對照,明確正確的做法。

4.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稱敘述,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注意學習這種方法。

教學建議

1.課前可讓學生介紹一些諸葛亮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小故事,話鋒一轉,那麼,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採用嗎?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要給學生充沛的朗讀時間,可以採用小組爭辯的形式,圍繞“諸葛亮的做法錯了嗎?”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採用嗎?”兩個主題,請雙方同學運用課文中的事例,進行爭辯,說明自身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這裏要給學生充沛的爭辯時間,鼓勵學生向他人質疑,甚至還可以引用課外的事例說明自身的觀點。教師只要稍加點撥,防止學生思想過於偏頗即可。

3.可以嘗試學生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鼓勵學生自主分配角色,強調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排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扮演能力。

暢所欲言

圍繞“把聰明用在正地方”這一主題佈置了口語交際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育學生對人要講誠信,對壞人要用智謀,培養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聰明才智。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啓發談話,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使學生能夠以“把聰明用在正地方”爲話題,進行交流。教師不要讓學生只談論一方面內容,儘可能引導學生展開不同的話題,比方:和家長、老師、同學等交往的時候,什麼是聰明?當你遇到壞人的時候,你要用什麼樣的方法?當你面對學習的時候,什麼是聰明智慧?當你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遊戲、面對自身的缺點……在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判斷怎樣纔是真正的聰明做法?將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學語文,用語文,使語文的外延等於學生生活的外延,使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在學生暢所欲言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情況,對學生所說的內容、語句、口氣等做以適當的點評,鼓勵學生個個參與表達,形成樂於表達的氛圍,提高表達能力。

初顯身手

找關於智謀的典故和成語是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更多地瞭解關於智謀的有趣的故事,拓寬知識面。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智謀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比方:圍魏救趙、空城計、破釜沉舟、隔岸觀火、調虎離山……教學前,教師要認真做好動員和安排工作,讓每個學生都查找資料。課上,教師要採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身的查找結果。比方個人扮演的活動有講故事、猜故事等,小組彙報的有分角色朗讀、課本劇等,全體同學要在對扮演的同學和時進行評價。

筆下生花

本單元的習作是讓學生模擬“少年法庭”對事件做出評判,並設想評判結束後,案中人物的不同想法,這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習作空間,有利於學生髮揮個性,自由表達主題。在活動中,充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這項活動雖是寫的練習,但是,一定不能只進行寫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讀懂要討論的文字,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從人物的處境入手,分別分析他們各自做了什麼?爲什麼這樣做?現在他們都是怎樣對待這件事情的?讓學生大膽展開討論,將他們的想法一一展示出來,然後選擇自身認爲最有道理的寫下來。注意將語句寫通暢、簡潔,意思明確。寫完後,組織同學讀一讀,評一評,看看誰的語言最簡練,不但把話說通,而且把話說好,爭取做到字斟句酌。

講評時可按不同的評判結果分組,學生互評,教師巡視指導,逐漸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小組評議後,選出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上交流。

金鑰匙

課堂討論,大家應該圍繞一個議題發表意見。假如自身準備的發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暫時等一等。這兩個要求,都是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應該注意的。但是,教師們不要在本單元最後單獨地將這個學習內容出現在學生面前,假如能夠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適時地提出來,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活動加以鞏固,學生一定會比較自然地掌握,提高課堂討論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本單元的“金鑰匙”,可以不單獨出現,滲透在每節課中,提示學生圍繞主題發表意見,假如自身的發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先等一等。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他人的優點、自身的缺乏,提高課內外語文綜合學習的能力。

諸葛亮的故事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能力目標

運用第三人稱敘述及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學習這種方法。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對人要講誠信,對壞人要用智謀,培養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聰明才智。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一、導入新課

說說你瞭解的有關諸葛亮的資料。

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讀文。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

三、再讀課文,師生討論

思考

1、諸葛亮爲什麼感到十分掃興?他想出了一個什麼主意?

愛聽先生講書,給公雞撒米推遲下課時間。

2、用波浪線畫了諸葛亮後悔的語句。

3、諸葛亮撒米的做法錯了嗎?錯在了哪裏?

錯了,只顧自己的興趣而不顧別人餓肚子,聰明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後來表現如何?

5、用橫線劃出諸葛亮明白的道理,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四、分組朗讀課文

五、作業

蒐集有關智謀的故事與成語。

板書設計: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聰明好學---爲了延長聽書時間

喂米給雞 弄巧成拙

攆出了學校 成爲政治家和軍事家---

承認錯誤 更喜愛他

教給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

諸葛亮的故事7

神機妙算救後代這件事情的真否無法考證,從記載來看,可能性還是有的。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裏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諸葛亮死後,司馬0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0找了個藉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0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0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裏面有封信,上面寫着“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0,0打開信,只見裏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0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0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吃瓜留子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爲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諸葛亮把瓜子冼淨、曬乾,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

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諸葛亮的鵝毛扇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着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衆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爲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爲“阿醜”。阿醜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羣,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

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爲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諸葛亮的八卦衣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爲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

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爲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爲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裏,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爲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爲什麼不按時叫鳴?

其他學生都摸不着頭腦。諸葛亮心裏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伕人。司馬伕聽了請葛亮餵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伕人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爲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諸葛亮的故事8

一天中午,吃完飯後我又開始閱讀《三國演義》。正當我讀到諸葛亮舌戰羣儒這一章節,眼前一片黑暗,我就那樣昏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我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正身處在一座美麗富饒的大山中。眼前出現了一座茅草屋,我想:這應該就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茅草屋吧。

我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去敲門時,我的內心十分矛盾,去敲門了吧,不知該如何應對諸葛亮:不去敲門吧,就白來了。在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去敲門。“砰評研”我對着門敲了三下。諸葛亮打開門,只見他面如冠玉,眉清目朗,頓時,我啞口無言。還是諸葛亮先生先打破沉寂,問:“你是哪位?”一時慌張的我不知如何回答,說普通話吧,他聽不懂:文言文呢,我又不會。算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只能硬着頭皮上了。我支支吾吾地說:“吾乃……乃實驗小學學生也……”他聽了我這一半是普通話,一半是文言文的話,也哭笑不得。我看着他一臉驚訝,急忙道:“吾乃二十一世紀蜀國百姓也。”他聽後,由一臉驚訝變成了滿面笑容,請我進屋坐。

屋子十分狹小,我險些忘記,應該是跪着。我小心翼翼地跪下,準備與諸葛亮先生談話。

“先生,你十分英勇,出使東吳舌戰羣儒,借風借箭,神機妙算。令吾好生佩服!”

“過獎!吾只是盡吾所能,保衛蜀國,不讓小人奪去,僅此而已。可是常常力不從心啊。”諸葛亮先生臉色越發蒼白,我趕忙說:“先生不必自責,既已盡所能,就無需再責怪自己了。”諸葛亮先生聽了我的話,臉色漸漸恢復,變得喜笑顏開。“小姑娘,你一定很喜歡文學吧!吾帶你去參觀一下吾的書房吧!”說完,領着我前往書房。只見先生的書房比我們家的客廳還要大,裏面堆滿了書籍,我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拿起一本《天文氣象大全》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正在這時,一陣清風拂過,我的眼前又變得—片黑暗。我再一次擡起頭,發現自己正坐在書靴前,原來這只是一場夢啊!

諸葛亮的故事9

項羽,秦末期著名的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的最強武將。著名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的最強武將。秦末,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傑。號西楚霸王。陳勝吳廣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在大澤鄉發動了反抗秦王朝的戰爭。項羽聽到大澤鄉起義的消息後。他殺掉江東太守開始壯大自己的力量來舉兵反秦,鉅鹿之戰他大破秦軍主力,從此以後名震天下。鉅鹿之戰是發生在秦王朝對人民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的基礎上,公元前207年12月項羽率領楚軍到達鉅鹿縣以南的漳水後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將軍率2萬義軍渡過漳水,援救鉅鹿。首戰告捷,接着他率領全軍渡過漳水。當時秦軍有40萬人,而其以軍只有6萬人秦軍的兵力幾乎是起義軍兵力的7倍。項羽命令全軍破釜沉舟,只帶三日糧,以示不勝則死的決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鉅鹿,斷絕秦軍糧道,包圍了王離軍隊。最終殲滅秦軍主力,秦軍餘部投降。雖然項羽氣勢不凡,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過於優柔寡斷,否則也不會落到烏江自刎的這種地步了。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與魯肅結爲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果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

諸葛亮的故事10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魯子敬力排衆議”,來說諸葛亮舌戰羣儒的故事:赤壁之戰的前奏,曹操集團的百萬雄師資金雄厚,欲與孫權“會獵江東”。獵的是劉備,實意在江東。劉備是典型的創業家,剛剛得到諸葛亮,有了很好的團隊,本應大有一番作爲的。但是他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搞得無容身之地,連老婆都賠上了。要不是劉表的兒子劉琦收留他,還能暫時經營,否則恐怕早就宣佈破產了。如今又被曹操集團窮追猛打,剛剛創業的小企業芨芨可危。

曹操集團則破袁紹,收劉琮,據荊州,得襄陽,其勢正旺,孰不可擋。

東吳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歷經三代已具較大規模,孫權是一個守業型企業家。如今東吳被曹操——一個收購合併的財技高手要敵意收購。孫氏父子兄弟公司的手頭資本有限沒有很大的談判空間。而劉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孫權合作對抗曹操的兼併。諸葛亮說:“曹操勢大,急難抵敵,不如往投東吳孫權,以爲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於中取利,有何不可?”但是因爲孫氏集團的員工們各懷私心,大敵當前個個自顧,完全沒有把孫權的利益當作一回事。所以諸葛亮與魯肅一道與孫權談判。

在孔明見孫權之前,魯肅已經對孫權分析了形勢,明確告訴孫權,如果你的公司被曹操吞併了的話,你以後就得給曹操打工,頂多是一個高級的打工仔而已,無甚作爲。而你現在怎麼說也是老闆一個,有自己的生意。而一般管理人員就算到了曹操那裏也能有一份像現在一樣的工作,生活素質並沒有改變。所以他們纔對抗曹十分不積極。肅曰:“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孫權。(原上草網 LLysc。cn)

爲了增加勝算,孫權也知道要和劉備合作。爲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下諸葛亮的馬威,孫權特地安排了孫氏集團的一班談判人員和諸葛亮展開了一番交鋒。諸葛亮舌戰羣儒由此拉開帷幕。一開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在談判的“勢”上盡佔上風。張昭有意難爲諸葛亮,盡挖諸葛亮的痛腳,把諸葛亮數落得一文不值。張昭是孫權的頭號顧問,如果不駁倒他,諸葛亮此番難達目的。

但見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羣鳥能識哉?”劉皇叔的萬里志向焉是你張昭能明白了的?“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爲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頓時把整個談判的“勢”反轉過來。然後諸葛亮逐一從劉備的資本(軍備)上、把虞翻說的“不能對”;從有求於孫權而來的用意,把步騭說得“默然無語”;從君臣大義上把薛綜說的“滿面羞慚,不能對答”;從劉備個人的出身方面把陸績說得“語塞”;從個人的學術宗派方面把嚴峻說得“低頭喪氣而不能對”;從學問上把程德樞說得“不能對”。衆談判對手“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諸葛亮一步一步的把“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舌戰羣儒,大獲全勝。後激得孫權誓不降曹,與劉備合作,在赤壁大敗曹操。

諸葛亮的故事11

蜀國的南中地區包括四郡,即越靣靣、益州、永昌、牂牁,指今四川南部、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部一帶。這裏除了住有漢族外,還聚居着許多少數民族,統稱“西南彝”。秦漢以來,由於漢族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南中地區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經常發生反抗活動。劉備佔據益州後,爲了穩定蜀國的政權,根據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搞好與西南少數民族關係的方針,採取了一些安撫措施。但是南中的豪強地主和一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卻利用民族矛盾,爲了割據一方,舉行武裝叛亂。

後主建興元年(223年),益州郡(今雲南晉寧)大姓雍闓,殺太守正昂,又縛送繼任太守張裔到東吳,以換取孫權的支持。孫權即任命雍闓爲永昌太守,互爲聲援。雍闓又誘永昌郡人孟獲,使之煽動各族羣衆叛蜀。緊接着,越靣郡(今四川西昌)的叟族首領高定元、牂牁郡(今貴州西部)太守(一說郡丞)朱褒,並皆響應,相繼叛亂。

南中叛亂是蜀國於夷陵被孫吳打敗之後面臨的又一嚴峻局面。然而此時,蜀漢先主劉備在永安病勢越來越重。他把諸葛亮從成都召到永安,囑咐後事。他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夠把國家治理好。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劉禪的小名),你認爲可以輔助,就輔助他;如果不行,你就自己來做一國之主吧。”

諸葛亮流着眼淚,哽咽着說:“我怎敢不盡心竭力,報答陛下,一直到死!”

劉備把小兒子劉永叫到身邊,叮囑他說:“我死之後,你們兄弟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丞相。”

劉備死後,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劉禪即了帝位,歷史上稱爲蜀漢後主。

劉禪即位後,朝廷上的事不論大小,都由諸葛亮來決定。諸葛亮兢兢業業,治理國家,想使蜀漢興盛起來。沒料到南中地區(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雨、貴州一帶)幾個郡倒先鬧起來了。

益州郡有個豪強雍闓,聽說劉備死去,就殺死了益州太守,發動叛變。他一面投靠東吳,一面又拉攏了南中地區一個少數民族首領孟獲,叫他去聯絡西南一些部族起來反抗蜀漢。

可是,當時蜀漢剛遭到猇亭大敗和先主死亡,顧不上出兵。諸葛亮一面派人和東吳重新講和,穩住了這一頭;一面獎勵生產,興修水利,積蓄糧食,訓練兵馬。過了兩年,局面穩定了,諸葛亮決定發兵南征。()

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率領大軍出發。諸葛亮好友馬良的弟弟、參軍馬謖送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幾十裏地。

臨別的時候,諸葛亮握住馬謖的手,誠懇地說:“我們相處好幾年了。今天臨別,您有什麼好主意告訴我嗎?”

馬謖說:“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險要,離開都城又遠,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們用大軍把他們征服了,以後還是要鬧事的。我聽說用兵的辦法,主要在於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夠一勞永逸呢。”

馬謖的話,正合諸葛亮的心意。諸葛亮不禁連連點頭說:

“謝謝你的幫助,我一定這樣辦。”

由於戰前作了充分的準備和訓練,蜀軍士氣高昂,戰事順利展開。諸葛亮的西路大軍順岷江至安上(今四川屏山),旋即西向進入越靣地區。這時高定元已分別在旄牛(今四川漢源)、定笮(今四川鹽源)、卑水(今四川昭覺附近)一帶部署軍隊,修築營壘,對抗蜀軍。爲了尋殲叛軍,諸葛亮在卑水駐軍等待時機。高定元見蜀軍已到,忙把自己的軍隊從各處調集匯合起來,準備決戰。諸葛亮乘叛軍尚未完全調集部署之際,迅速進軍,突然襲擊,一舉殲滅了叛軍,並殺死高定元,進佔越靣郡。

與此同時,東路的馬忠也打敗了朱褒,攻佔了牂牁郡。李恢的中路軍於進軍路上,曾被圍困於昆明,時叛軍數倍於蜀軍,又未得諸葛亮的聲息,處境一度險惡。李恢故意揚言因糧盡要退軍,叛軍聞訊,信以爲真,因而麻痹大意,圍守怠緩。李恢乘機突然出擊,大破叛軍,並與東、西路大軍相互呼應。諸葛亮隨即指揮大軍繼續南下,直指叛軍的最後據點益州郡。

這年五月,蜀軍冒着酷暑炎熱,穿過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渡過滬水(金沙江),進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這時,叛軍的內部已經起了變化,叛亂頭目雍闓在內訌中被高定元的部下殺掉了,當地彝族首領孟獲繼統雍闓餘部,率叛軍對抗蜀軍。

諸葛亮一打聽,知道孟獲不但打仗驍勇,而且在南中地區各族羣衆中很有威望。

諸葛亮想起馬謖臨別的話,決心把孟獲爭取過來。他下了一道命令,只許活捉孟獲,不能傷害他。

好在諸葛亮善於用計謀,蜀軍和孟獲軍隊交鋒的時候,蜀軍故意敗退下來。孟獲仗着他人多,一股勁兒追了過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處逃散,孟獲本人就被活捉了。

孟獲被押到大營,心裏想,這回一定沒有活路了。沒想到進了大營,諸葛亮立刻叫人給他鬆了綁,好言好語勸說他歸降。但是孟獲不服氣,說:“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計,怎麼能叫人心服?”

諸葛亮也不勉強他,陪着他一起騎着馬在大營外兜了一圈,看看蜀軍的營壘和陣容。然後又問孟獲:“您看我們的人馬怎麼樣?”

孟獲傲慢地說:“以前我沒弄清楚你們的虛實,所以敗了。今天承蒙您給我看了你們的陣勢,我看也不過如此。像這樣的陣勢,要打贏你們也不難。”

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來,說:“既然這樣,您就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再打吧!”

孟獲被釋放以後,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他在滬水紮寨,請兩洞元帥相助,他怕又中諸葛亮計謀,所以只守不戰,要等天熱後讓蜀軍自行退兵。

諸葛亮命令軍士在樹林中紮寨以避暑熱,又令馬岱領3000兵從沙河口渡河,繞到蠻兵後方,斷蠻兵的糧草,還招降了兩洞元帥作爲內應。

孟獲堅守瀘江天險,以爲萬無一失,每天飲酒作樂。蜀將馬岱半夜渡過瀘水,奪了元帥董荼那的糧草,決斷了夾山糧道,孟獲得知大怒,令武士重打董荼那100大棍,免其一死。

董荼那心懷怨恨,趁孟獲大醉,便糾集手下將孟獲綁了去見諸葛亮。孟獲仍是不服,諸葛亮讓孟獲看過蜀營的精兵糧草後,便又將他放回。

孟獲回來後,對弟弟孟優說:“我們已經知道了蜀軍的軍情,你帶領百餘精兵向諸葛亮獻寶,藉機殺了他。”

諸葛亮問馬謖是否知道孟獲的陰謀,馬謖笑着將孟獲的陰謀寫於紙上,諸葛亮看後大笑,命人在酒內下毒,讓孟優等蠻人吃喝。

當夜,孟獲帶着3萬人衝入軍中要活捉諸葛亮,進賬後才知道上了當,孟優等蠻兵全部爛醉如泥,魏延、王平、趙雲又分兵三路殺來,蠻兵大敗,孟獲一人逃往滬水。

孟獲在滬水被馬岱扮成蠻兵的士兵截獲,押去見諸葛亮,孟獲說這次是弟弟孟優飲酒誤事,仍不服氣,於是諸葛亮第三次放了他。

孟獲爲了報仇,借了10萬牌丁軍來戰蜀兵。孟獲穿着犀皮甲,騎着赤犛牛,牌丁兵赤身裸體,塗着鬼臉,披頭散髮,像野人般朝蜀營撲來,諸葛亮卻下令關閉寨門不戰,等待時機。等到蠻兵威勢減弱,諸葛亮出奇兵夾擊,孟獲大敗。逃到一棵樹下,看見諸葛亮坐在車上,衝過去便要捉拿,不料卻掉入陷坑裏反被擒獲。孟獲仍然不服諸葛亮又一次放他回去。

孟獲躲入禿龍洞求援,銀冶洞洞主楊鋒感激日前諸葛亮不殺其族人之恩,在禿龍洞捉了孟獲,送給諸葛亮。孟獲當然不服,要再與諸葛亮在銀坑洞決戰,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在銀坑洞召集千餘人,又叫妻弟去請驅趕毒蛇猛獸的木鹿大王助戰,正在安排與蜀軍決戰之時,蜀軍已經到了洞前,孟獲大驚,其妻祝融氏便領兵出戰。祝融氏用飛刀傷了蜀將張嶷,活捉了張嶷,又用絆馬索絆倒了馬忠一起捉了去。第二天,諸葛亮也用計捉了祝融氏,用她換回了張嶷、馬忠二將。孟獲要木鹿大王出戰,木鹿騎着白象,口唸咒語,手裏拿着搖鈴,趕着一羣毒蛇猛獸向蜀軍走來。諸葛亮派出早已戰備好的木製巨獸,口裏噴火,鼻裏冒煙,嚇退了蠻兵的毒蛇猛獸,佔了孟獲的銀坑洞。

第二天,諸葛亮正要分兵緝拿孟獲,忽然得報,說孟獲的妻弟將孟獲帶往諸葛亮寨中投降,諸葛亮知道投降是假,一聲令下全部拿下,並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孟獲不服,說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

於是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又請來烏戈國的藤甲軍,與諸葛亮決戰。諸葛亮用油車火藥燒死了無數蠻兵,孟獲第七次被擒,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願意走了。他流着眼淚說:“丞相七擒七縱,待我可說是仁至義盡了。我打心底裏敬服。從今以後,不敢再反了。”

孟獲回去以後,還說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區就重新歸蜀漢控制。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命令孟獲和各部落的首領照舊管理他們原來的地區。有人對諸葛亮說:“我們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爲什麼不派官吏來,反倒仍舊讓這些頭領管呢?”

諸葛亮說:“我們派官吏來,沒有好處,只有不方便。因爲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糧食接濟不上,叫他們吃什麼。再說,剛剛打過仗,難免死傷了一些人,如果我們留下官吏統治,一定會發生禍患。現在我們不派官吏,既不要留軍隊,又不需要運軍糧。讓各部落自己管理,漢人和各部落相安無事,豈不更好?”

大家聽了諸葛亮這番話,都欽佩他想得周到。

諸葛亮率領大軍回到成都。後主和朝廷大臣都到郊外迎接,大家都爲平定南中而感到高興。

平叛之後,諸葛亮即施“和彝”政策,這是他攻心政策的繼續。首先是撤軍。叛亂一平定,諸葛亮就從南中撤出軍隊,不留兵,從而緩和和消除了與當地少數民族的矛盾,使“綱紀粗安”,“彝漢粗安”。同時,儘量任用當地有影響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呂凱爲南中諸郡守,孟獲爲御史中丞,等等,通過他們加強了蜀漢在南中的統治。諸葛亮還注意南中的經濟開發,從內地引來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如引進牛耕,以改變當地落後的刀耕火種的方法,提高了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力,從而吸引了許多原以狩獵爲生的少數民族“漸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務農桑”,走向定居的農業社會。開發南中,也給蜀漢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軍資所出,國以富饒”。諸葛亮鎮撫南中的成功,解除了蜀漢的後顧之憂,並從中得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使他可以專心對付曹魏,開始了北伐曹魏的戰爭。

諸葛亮的故事12

東漢末年的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永康)人。他出身於富豪家族,但祖輩無人出仕爲官。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由祖母撫養長大。時值東漢末年,政權不穩,民不聊生,董卓之亂時,魯肅賣掉土地,散盡錢財,結交賢達,深爲鄉民擁戴。

周瑜聽說魯肅豪爽仗義,便慕名找到魯肅,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爲避戰亂,魯肅先依袁術,後附周瑜,在周瑜的引薦下,成爲孫吳政權之臣。魯肅認爲漢室已經不可能復興,曹操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被除掉,所以一直力勸孫權經營江南,鼎足江東。孫權很欣賞魯肅的見識,稱他“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每每遇見有大事需要定奪,都讓魯肅出謀劃策。

在當陽長阪,魯肅與劉備相遇,魯肅又與他縱論天下大勢,力請劉備與孫權聯合,共拒曹操。劉備非常贊同魯肅的看法,便進駐夏口(今湖北漢口),派諸葛亮隨魯肅去見孫權。孫權得知曹操進犯,召集衆將商議。魯肅力主抗曹,說自己如果降曹,仍不失爲州郡之官長,而孫權降曹會是什麼結果呢?於是,孫權授權周瑜,讓他主持戰事,任命魯肅爲贊軍校尉,幫助周瑜出謀劃策。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

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和東吳都督周瑜經常在一塊兒商議軍機大事。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好,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去見諸葛亮,想探個究竟。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誇下的海口,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幫我找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雖然他和周瑜友誼深厚,也不知道諸葛亮找船有什麼用,但他既然答應了諸葛亮,所以回去後報告周瑜,果然隻字未提找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造箭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佈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任憑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魯肅問:“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裏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從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原來,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三日後必有大霧,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從曹操那裏得了箭,還估計出一共得箭多少支。諸葛亮輕搖羽扇瀟灑地對魯肅說:“你有所不知啊,我方纔靜聽艙外箭雨之聲,心中默數,算來此次曹賊所贈之你有所不知啊,我方纔靜聽艙外箭雨之聲,心中默數,算來此次曹賊所贈之箭應有十二萬五千一百一十一支!”魯肅聽得張口結舌,心中暗想:“這人莫非神仙下凡?”清點過後,小卒進來稟報,共得箭十二萬五千一百支。魯肅頓時大驚失色,諸葛亮雖多算了十一支箭,但預算能精確到百位,卻也是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魯肅正要恭維一番,卻見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聲,想來他是爲誤差十一支箭而懊惱。諸葛亮嚴肅地對小卒說:“你們仔細清點了嗎?”在小卒眼裏,諸葛亮就是神仙,見他臉色難看,嚇得撲通跪下:“回稟先生,確實細細清點了,不敢有分毫差錯。”魯肅嚴厲地對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點,檢查一下船舷等處有沒有查漏之箭。有錯漏者軍法從事!”小卒應聲下去了。

魯肅誠懇地對諸葛亮說:“十二萬多支箭,先生只漏數了十一支,我已經很佩服。偶有一兩支沒有戳穩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難免的。先生何必這麼嚴格地要求自己呢?”小卒再次來稟報,經過覈實,仍舊只有十二萬五千一百支箭。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長嘆一聲,坐倒在艙板上,神色更難看,好久沒有說話。快到東吳水寨時,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着魯肅深深地鞠了一個大躬。魯肅連忙起身還禮,說:“先生爲什麼對我行這麼大的禮啊?”諸葛亮說:“素聞先生誠信。前幾日不僅幫我找船,而且還爲我嚴守祕密。今日我還有一事相求:聽聲數箭一事,請代爲保密,不要外傳,我感激不盡!”魯肅安慰他說:“先生放心!僅數差十一支箭,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神仙一樣高明瞭,您卻爲這件事感到慚愧,魯肅佩服先生的爲人,替先生保密就是。”魯肅答應諸葛亮後從未向他人提起過此事。

諸葛亮的故事13

1、初出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將夏侯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曹將夏侯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爲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諸葛亮的性格:小心謹慎 曠世濟民

2、火燒博望

博望坡軍師初用計——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劉封可引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於博望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於樊城取回趙雲,令爲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軍爲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謂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來日黃昏,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即回軍掩殺。亮與糜竺、糜芳引五百軍守縣。”命孫乾、簡雍準備慶喜筵席,安排功勞簿伺候。

有詩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3、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4、舌戰羣儒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準備併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羣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纔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衆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5、智激周瑜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表喬公二女有沉魚落雁之容,閉目羞花之貌。操曾發誓:“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衆虎視江南,其實爲此二女也。將軍何不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必班師矣。此範蠢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爲之?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此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

6、用奇謀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7、祭七星壇借東風

周瑜爲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牀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藥方”,上面寫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爲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8、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

八陣圖“名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9、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智勇雙全 沉着冷靜 知己知彼 膽識過人

10、揮淚斬馬謖

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了魏將張A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衆寡不敵的形勢下,居然不下據城,而舍水上山,結果被張A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儘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爲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三級,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軍紀嚴明,以身作則

 11、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羽扇綸巾)

諸葛亮積勞成疾,臨終與衆將訣別,並安排了軍國大事。他死後雖祕不發喪,但司馬懿見蜀兵後 退已知真相,故催軍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響旗飄,諸葛亮端坐四輪車出現,,他羽扇綸巾。魏軍見諸葛亮尚在,棄甲逃命,潰不成軍。兩日後,司馬懿方知車上是木人。此成語形容諸葛亮的裝束,也形容謀士鎮定自若的瀟灑風度。

 12、六出祁山

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就準備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攻d城的態勢,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丟了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亮進攻武都、陰平,打敗魏援軍,佔了這兩郡,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知蜀軍遠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慎,蜀軍一停,他就紮營拒守。此時李嚴假傳劉禪要求退兵的聖旨,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A。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d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司馬懿也築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料知蜀軍遠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爭的打算。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後,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祕不發喪,整軍退入斜谷。

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爲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後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意志堅定 性格倔強

 13、七擒孟獲

孔明歸到寨中,升帳而坐,謂衆將曰:“吾今此計,不得已而用之,大損陰德。我料敵人必算吾於林木多處埋伏,吾卻空設旌旗,實無兵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長連輸十五陣者,堅其心也。吾見盤蛇谷止一條路,兩壁廂皆是光石,並無樹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馬岱將黑油櫃安排於谷中,車中油櫃內,皆是預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節,以引藥線;才一發動,山損石裂。吾又令趙子龍預備草車,安排於谷中。又于山上準備大木亂石。卻令魏延賺兀突骨並藤甲軍入谷,放出魏延,即斷其路,隨後焚之。吾聞:‘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藤甲雖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見火必着。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衆將拜伏曰:“丞相天機,鬼神莫測也!”孔明令押過孟獲來。孟獲跪於帳下。孔明令去其縛,教且在別帳與酒食壓驚。孔明喚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卻說孟獲與祝融夫人並孟優、帶來洞主、一切宗黨在別帳飲酒。忽一人人帳謂孟獲曰:“丞相面羞,不欲與公相見。特令我來放公回去,再招人馬來決勝負。公今可速去。”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以德服人

 14、星落五丈原

次曰,諸葛均回,孔明囑付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曰,即當歸隱。後人有詩嘆曰: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後日本詩人土井晚翠拿這句詩作題目,詠歎諸葛亮。

諸葛亮的故事14

衆所皆知,諸葛亮娶了一個德才兼備卻其醜無比的妻子黃月英,她甚至被冠上“三國第一醜女”的稱號。那麼黃月英是否真如傳說般是個大丑女?

黃承彥老太爺給諸葛的一封信中提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老太爺是當時的荊襄名士,想把女兒嫁給這個後起之秀,於是提了親。那時候,竹林七賢還沒出生,世風也並不尚任誕通脫,黃老太爺學的是陳藩、李膺這種“以天下名教爲己任”的傳統士族作派,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就是:謙虛。黃小姐即使真長的和貂嬋一樣沉魚落雁,作父親的也不可能把自己女兒吹噓的閉月羞花。而況,那時候的社會風氣原沒如今開放,在魏晉風氣極盛的時候,陳壽讓丫鬟給父親送藥,走在路上讓人看見了,立刻被彈劾罷官,何況是建安初年!作爲名士的女兒,黃小姐不可能在外拋頭露面,因此,南陽當地人看到黃小姐的可能性不大。唯一比較可信的是,當諸葛亮被問起他太太、或準太太的時候,秉着和岳父一樣謙沖謹慎的態度——他在謙沖謹慎方面是很有名的——作了回答。因此那句“孔明擇婦”的鄉諺,就極可能是當時名士圈裏的朋友聽了答案,而後作歌調侃。一般老百姓不大可能用“擇婦”這樣還算雅馴的詞進入俚歌,也不可能直接稱呼與荊襄高層有密切聯繫的黃家翁婿爲孔明和阿承。

如果來看一下黃承彥的家族,就會發現他的夫人,也就是黃小姐的母親是當時荊州刺史劉表後妻蔡夫人的親妹妹。蔡夫人的美貌和手腕都是一樣的厲害,不然劉表也不會對她千依百順,以至變相放逐了自己的兒子,使得蔡氏一族的勢力空前膨脹,從而很糟糕的在史書上留下個“溺於後妻”的考語。而既然蔡夫人是美人,嫡親的妹子醜也醜不到哪裏去。黃承彥得以娶到蔡家小姐,成爲劉表的連襟,除了他本身的名士地位以外,容貌舉止方面也決不該猥瑣而粗鄙,反觀同樣是大名士的司馬徽,因爲其貌不揚,終究娶了個無名的太太。因此,有了父母雙方的血統保證,黃小姐充其量姿色平平,只要不是基因突變,絕不可能貌如東施,醜陋無雙,而更大的可能也是三國中排得上號的大美女。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黃小姐真長的不堪入目,諸葛亮會不會娶她。由於歷來的討論都是揭露諸葛亮如何犧牲個人利益,娶了醜女太太,費盡心機拉裙帶關係,從而乘機打入荊襄名士圈——當然,他的“好色莫如好德”可以讓孔老聖人在天上很是欣慰一把。但是,諸葛亮究竟有沒有打入荊襄名士圈的必要呢?當時,他的大姊和二姊已經分別嫁給了當地的大士族:蒯、龐兩家,這正是諸葛家族本身就屬於這一階層的證明。況且,如果諸葛亮真有心要躋身上流,士族門禁的森嚴遠不是以其個人的力量能夠突破的。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晉時期,司馬炎爲太子選妃,最終選擇了門當戶對的賈家又兇又醜的女兒;東晉時期,桓溫的勢力如日中天之際,向高第王家求婚,結果被藍田令王述罵道:兵,哪得嫁女與之!中唐以前,宗族的力量異常強大,有時甚至能與皇權相抗衡,因此,士族之間無形的等第壁壘也就愈不可破。聯姻,也許是加強與當地士族之間聯繫的手段,但決非是進入上層的突破口。諸葛亮一族原籍山東,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父親諸葛珪和叔父諸葛玄也都擔任過一定官職。在琅邪當地,諸葛是一個相當大的氏族,從《三國志》、《晉書》,以及當時許多筆記資料中都能夠看到諸葛世家的多人在軍政舞臺上的活動。

而作爲家族的一支,諸葛亮一家遷徙南陽,令譽和清名依然存在。並且,當時孔明的長兄諸葛瑾已赴東吳擔任長史。如果說因爲躲避戰亂的流亡使這個家族的命運略顯頹暗,那麼諸葛瑾的出仕無疑又帶來了復興的希望。因此,諸葛與蒯、龐兩家的聯姻才得以成功。諸葛亮若真如自己所謙爲一介耕夫,這高高在上的門庭就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由此看來,作爲相當的門戶,諸葛和黃氏的婚姻是平等的。以諸葛亮容貌甚偉,纔不可量又自許甚高的性格表現,也不可能純粹出於門戶的考慮,去和一個當地醜的出了名的女子許下婚約。因此,才自醜女這一說到底不攻自破。

諸葛亮的故事15

諸葛亮墨跡《遠涉帖》傳說諸葛亮曾拜水鏡先生爲師。學業到期後,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出一道考題,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止,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出師。”

弟子們急了,有的大呼:“莊外失火!”有的謊報:“家裏死了人,得趕緊回去!”水鏡先生概不理睬。只有諸葛亮,早就伏在書桌上睡着了,鼾聲大作,攪得考場不得安寧。水鏡先生很生氣。午時三刻快到了,諸葛亮一覺醒來,聽說先生出了這麼個考題,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這麼刁鑽,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學費,快還我三年學費!”

水鏡先生見諸葛亮這麼辱罵他,氣得渾身打顫,喝令他滾出水鏡莊。

諸葛亮哪裏肯走,水鏡先生就命令幾個弟子,把他趕出莊去。

諸葛亮一出莊子,哈哈大笑起來。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鏡莊,跪在先生面前,雙手捧起棍子說:“剛纔爲了應付考試,萬不得已衝撞了恩師,弟子願受重罰。”

水鏡先生猛然醒悟,轉怒爲喜,扶起諸葛亮說:“看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真的可以出師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