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名著讀後感範文

名著讀後感範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著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名著讀後感範文

名著讀後感範文1

古語說:人生短暫。每個人上了年齡,都會化作輕煙飄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知道自己熬不過去,就接受命運的安排,自暴自棄,放棄人生。有人卻很堅強,要和命運戰鬥,用堅強徵服厄運,利用自己剩下的時間爲所有人服務,爲全世界服務。

霍金的一生波浪重重,童年時候的霍金就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他總喜歡細細觀察事物,經過他不懈的努力,他終於讀上了牛津大學,1963年,壓倒性的病魔落在了霍金的身上,他患上了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醫生說他只有兩年命。這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但他沒放棄,頑強地工作,每次跌倒都奇蹟般地站起來,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但我們的霍爺爺缺依然頑強地生活着。後來還寫出世界聞名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震撼了全世界。

看了霍爺爺的經歷,我受益匪淺,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堅強面對,不向困難低頭,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想着困難有多大,只要想着它只是小菜一盤,把大困難分解爲小困難,慢慢攻破的話,你就會如同一艘勇敢的小船,逆流而上,在洶涌的波浪中始終把握着前進的航向,直到抵達你要到的地方。那時候,你便可以自豪地回頭看看你所走的成功之路,你會看到小草在向你擺手,花朵在向你微笑,小鳥在爲你歡呼。一如不變的是,不輪你成功或者失敗,明天依然會向你揮手。

霍金的奇蹟,也許是他頑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上天。而我也曾有過一段感動過上天的經歷。雖然,和霍金爺爺相比,我那些算不了什麼。但我確實切身體會到了堅強的力量。

我出世時雙腳側骨明顯凸出,導致我雙腳向外拐,治了幾年還不見起色,看到爸爸媽媽把他們辛辛苦苦賺回來的錢放在我的身上,我流下了眼淚。那是我出世來最艱難的考驗,每天我都要依着醫生的吩咐,用一個夾子來糾正我的腳,那種痛楚不是一個5歲的小孩可以承受的,有時候我實在沒法忍受,不斷掙扎,想弄掉夾子,但這樣做的話,以前的治療就會前功盡廢。那時候我甚至想死,我心裏想着:死了就不用連累全家人,死了就不用承受痛苦,死了就…嗚嗚嗚……每當我想到這裏,我的眼淚就會情不自禁地流出來,這時候另一種力量就會在我心裏鼓勵我:浩佳,你要撐下去,撐下去……想到這些話,我又很自然地繼續生活。憑着我的堅強,最後,我終於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有暴風雨,有荊棘來阻礙你,但是你千萬不要遭遇暴風雨而退縮,你也千萬不要遇着荊棘而不前,你要知道,光明之城,在暴風雨中,在荊棘之後啊。

我們要向霍爺爺學習,跌到了要學會振作,重新站起來。朋友們,人是可以戰勝命運的,如果你現在還被困難迷惑着,快點醒來,發揮你的聰明才幹,把它打倒,重新踏上你多姿多彩的人生!

名著讀後感範文2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亞米契斯先生寫的。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學生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在學校裏一年的所見所聞。書裏洋溢着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等等,這麼多的愛,讀後讓我感覺到自己就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在愛的海洋裏徜徉。

在沒讀了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愛到底是什麼。讀了本書後,我才知道愛有好多種。

一種是母愛,母愛是慈祥的,也是偉大的。我曾看了一個故事,講了一個孩子家裏很貧窮,沒錢上學,他媽媽爲了讓孩子上學,不顧病痛的身體四處奔波,終於湊足了錢,讓孩子上了學,可她的身體卻越來越差,越來越差,爲了供孩子讀書,這位母親卻捨不得花錢治病。終於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而這位偉大的母親卻永遠離開了他親愛的兒子。故事中母親的這種愛讓我知道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我們也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父母。

一種是師愛,老師的愛有時是仁慈的,有時是嚴厲的。有一次,上課我在上課時看課外書,被老師發現了,老師沒收了我的書並叫我下課去辦公室。下課我來到辦公室,心裏害怕極了,老師卻仁慈的對我說:“下次上課千萬別看課外書了,這樣會對你學習有影響。”還有一次上課鈴響了,可教室裏還是吵鬧一片,如同下課一般,老師來到教室,嚴厲地批評了我們。老師的愛讓我們懂得了守紀律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一種是同學的愛,同學的愛是關心的愛,是互助的愛,還是快樂的愛。有一次,我摔傷了,同學看見了忙把我送到醫務室擦藥,看到同學們關心的模樣,我從心裏覺得很溫暖。還有一次快考試了,而我的同位卻發現忘了帶鉛筆盒,她急得快哭了,我立即借給她鉛筆和橡皮,讓她完成了考試。同學間的愛使我們每天都在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玩耍,我們將會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

祖國讓我學習,祖國讓我安寧,祖國讓我幸福,還有一種是對祖國的愛。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們從小就應該以他們爲榜樣,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一定要爲祖國而奮鬥,是自己具有爲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爲祖國增光添彩!

讀了這本書,我真正明白了愛是一種神聖的信念,愛是一種高貴的人品,愛是無限的,愛是博大的。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只有學會愛別人、愛集體、愛國家,才能同樣使自己享受到愛所帶來的幸福、快樂。

《愛的教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名著讀後感範文3

最近,我學習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通過學習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受益匪淺.

一、教師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

學困生一直是任課老師很頭疼的問題,通過學習陶先生的教育名著,我覺得:有些學習困難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多,卻往往事倍功半,這是受到了不當的學習方法或不良的學習習慣的影響。教師上課要千方百計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一位學習困難生,由於幾次考試不及格,對語文失去信心,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生不愛聽老師上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老師上課上得不夠生動,無法吸引學生去聽課。我認真地去反思我教學上的不足,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吸引學生來聽課,我感受到了教師肩上的壓力。沒錯,學生的上課不認真,能完全怪學生嗎?難道老師就沒有錯了嗎?我們的學困生只是把這種反映表現得更加明顯了些而已。由於他們本來對學習的興趣就不大,所以,一旦你的課上得不夠吸引,不夠生動,他們便立即表現出多動,不安。但如果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讓他們時時處在動嘴,動手,動腦的狀態,那麼相信他們還是會配合學習的。

二、 熱愛學生,喜歡學生。

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爲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悅.

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由於父母忙於生計,把孩子扔在一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學習跟不上,有時我真的不忍心責備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幾乎都在自己的看護下做作業,再想想他們,我們作爲教師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呢?教育本來就要用愛去澆灌,心與心交融才能回報以真誠。

三、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

學生除了在學校學點科學文化知識以外,更重要的一點的是也要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學習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一個積極的學生能夠認真面對,從而解決困難;而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由於人性懶惰,所以放棄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缺乏了。記得一句話:對於遠足的駱駝,最可怕的並不是眼前一望無際的沙漠,而是心中無綠洲。那麼如何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就擺在我們面前了。世界著名的激勵大師安冬尼羅賓說過:“人爲什麼願意去做事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快樂,另一種是逃離痛苦。”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所以首先得認識學生需要什麼,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有什麼好的地方。而總有一些基礎實在差的學生,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一大堆。那麼我們就不要對他們有多少高的要求。對於這一類同學,我一直灌輸一種思想:把困難當作挑戰。這樣子,就減輕了一些學生心理上的壓力,但我們決不可以不管他們!

名著讀後感範文4

憶往昔,讀過的書不少,唯有那豪情萬丈的《水滸傳》,令我久久難忘,又是一個愜意的下午,輕撫有層薄塵的書面,手邊的香茗冒着熱氣,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讀《水滸傳》的點滴,輕品一口淡茶,輕啓書頁,好書需久讀。

書中人物情節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華,多了一分內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們不僅僅武藝高強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與內心的表現,我亦非昨日,只見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正義在心中涌動。

初見林沖,總覺其過於怕事,雖有一身好武藝卻未有男子氣概,現在覺得並非其無男子之氣,實其有觀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豈料他人無容他之意,最終恍然大悟,奮起反抗,我覺得這纔是真男人。

再說魯智深,先覺他力大無窮三拳,便打死了鄭關西,倒拔垂楊柳更是厲害無比。可現在看來他更有十分細膩的內心,不似一般莽漢,只有力,未見智。

最後說宋江,開始覺得他着實仗義疏財,求賢若渴,寬容大度,更有統領才能,可現在覺得他有些忠君思想過了頭,最終斷送了梁山好漢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讀好書心中涌起千思萬緒,匯聚成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欺負,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神聖維護這一份“神聖”。

名著讀後感範文5

小時候,我最愛看的電視便是《西遊記》,最愛看孫悟空除妖保師西天取經,最愛看豬八戒那搞怪的摸樣,最愛看沙和尚一片護師的忠誠熱血。

起初,我也不知道誰寫了《西遊記》,寫它幹什麼,我只沉迷於五花八門的法術兵器和怪模怪樣的妖魔鬼怪。每天都和小夥伴們扮演其中的角色,不過孫悟空這個角色是大家爭着演的。

孫悟空可謂是《西遊記》中的最大主角,我起初看《西遊記》的原因便是我最愛孫悟空這個角色。金毛雷公嘴,威武霹靂腿,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和能識別妖魔的火眼金睛,不用說,最厲害的莫過於他的如意金箍棒。

小時候,我每天都幻想我也是西遊隊伍中的一員,我也有很厲害的法術和兵器……

現在整本的《西遊記》我都看了不止五遍了,雖然與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故事情節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我依舊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出西天取經這一路所遇到的艱難險阻,自然的,對這些取經人物的認識也更多了一些。

“俺老孫來也!”或許這句話是書中出現的次數最多的,幾乎成了悟空的口頭禪,這句話中蘊含着悟空的自信。悟空的通天本領是不容置疑的,每個妖魔都很厲害,都有自己的絕招和法寶,但悟空卻每戰必勝,越戰越勇,也難怪,他可是戰鬥勝佛齊天大聖呀!他不但有通天本領,而且他還有一顆忠義的心。在十萬八千里的漫漫大道上,哪一次唐僧遇險不是悟空第一個出手救他呢?特別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被師傅拋棄卻依舊擔心師傅的安危,此等忠義,天地可鑑啊!

說起豬八戒我想笑,豬樣人身,還是天蓬元帥呢!八戒八戒,頭條戒律便是戒色,他倒好,取經路上色心不改,爲此給師兄弟們添了許多麻煩,比如“四探無底洞”吧,那白鼠精幻化成一位美女,八戒見狀一直在師父面前爲她說好話,弄得大師兄又傷心又氣憤。即便這樣,我依舊喜歡他,因爲他若不在取經隊伍中,那這隊伍不會那麼充滿活力了。

最辛苦的人莫過於沙悟淨了,他可擔着擔子走了十萬八千里啊!然而他對師傅依舊忠心耿耿,在取經途中豬八戒好幾次勸他分行李散夥,沙悟淨卻全都嚴厲回答“不分”。我想,要是現實社會中多幾個像沙悟淨那樣忠厚老實的人該多好啊!

“西天如來點金蟬,收徒歷險萬里難,尋得極樂取真經,共別皇恩去雷音。”說的便是西天如來大弟子金蟬子轉世——唐三藏。他可謂是佛家真弟子,他一心向善,一意向佛。十萬八千里,漫漫西去途,軟弱無能而又善心不變,糊塗枉人而又師徒情深。唐僧是這支取經隊伍的領導,也是《西遊記》獲得好評的第二人物。

《西遊記》是編織我童年夢想的絲線,是譜寫我美好童年優美樂章,它是我的啓蒙老師,讓我懂得了凡事只要堅持能成功,讓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會有好報,讓我懂得了衷心、講義氣,便能讓人敬佩。

那一本厚厚的《西遊記》已安放在我的書架上,有時我會望着它沉思,是否我也可以像吳承恩一樣再創一部神話呢?

也許現在的神話都像珍珠一樣琳琅滿目,但我更愛這枚藍色寶石——《西遊記》。

名著讀後感範文6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作爲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爲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爲之折服。

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繫起來。簡而言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繫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

(一)學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應付環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說說我自己的感受。現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說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爲了什麼。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幹什麼?”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他們從來很少會想過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會是什麼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願意吃苦,對於周圍的環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境上。例如,學生作業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交作業?”“我不會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題?”“我忘記交作業啦!”“課代表交作業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範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爲什麼是變成孫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說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名著讀後感範文7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爲閱讀讓我成長,書香讓我振奮。在學校圖書館裏閱讀,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說到這我便想起了《西遊記》。

雖然在很小的時候經常接觸少兒圖書版的《西遊記》,電視劇也看過好幾次,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的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真正品讀本書,卻是在近段時間的事情。

《西遊記》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主要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以及他們的師傅唐僧。它的內容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了孫悟空的出世和他大鬧天宮的故事;第二部分講的是孫悟空要和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主要說了他們取經路上遇到種種妖怪和重重的苦難,從中認識了豬八戒和沙和尚,然後師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經,一起克服重重的困難,最後終成正果。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他們的師傅唐僧這四個人中,我比較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想必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孫悟空吧。孫悟空同時也是整篇神話故事中最光輝的形象。它是一個頭緊戴箍,身穿虎皮裙,會七十二變的猴子。同時也是一個爲人間降妖除魔、解除魔難的大英雄,在困難面前他無所畏懼、隨機應變。經過了重重困難,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頑強不屈、聰明機靈。

在《西遊記》中,最爲精彩的就是三打白骨精,比如裏面的一個片段:打死的妖怪現了原形,成了一堆白骨,在脊樑骨上還刻有“白骨夫人”四個字。悟空把這些指給唐僧看。唐僧這纔有點相信。不料,八戒這時卻在一邊插嘴:“大師兄怕師傅唸咒,才用了法術,變出副白骨來騙人的。”悟空聰明機靈,英勇無畏,但卻遭到師傅和豬八戒的不信任,其主要原因是豬八戒老是在其間挑唆。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怎麼喜歡豬八戒,但是他也有勇敢的時候。《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都有正反兩面,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人也一樣,所以我們要看到每個人的正反兩面,不能看到反面了就說別人的不好,就不喜歡這個人。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不斤斤計較的優秀品質。

《西遊記》不僅讓我領略到一些非常神奇的故事,還增長了我的知識,並且讓我學會了很多道理。我們做人應該像孫悟空一樣,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假如你是孫悟空,你做不到寬容別人,那麼肯定就不能成功地取經,因爲八戒和唐僧並不是每時每刻都信任他,甚至有時還會冤枉悟空,如果做不到寬容的話,又怎能最後一起成功到西天取經呢。他們的成功還取決於他們一路上的同心協力、團結一致,一起解決了種種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心協力和團結一致也是不可少的,就例如我們的班級。我們每一個人的班級都是一個集體,特別是在參加一些班級的集體比賽的時候,就更加需要班裏的每個同學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個同學的同心協力和團結一致,才能在比賽中拿到好的名次。在學習上,也需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對於小事不斤斤計較,多年以後才能成功到達“西天取經”。

名著讀後感範文8

一個有着驚人毅力和百折不撓精神的傳奇人物,憑藉着上帝賜予他的生存能力,竟在荒無人煙的島上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他就是靠着自己過人的智慧和一雙勤勞的手的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你瞧!在荒島上生病時,他咬緊牙關努力和病魔做鬥爭;在荒島上沒有吃的時,他想盡一切辦法,自給自足,種莊稼、馴化山羊、燒陶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做出了美味的麪包;在荒島上碰到野人時,他沒有退縮、畏懼,而是勇敢喝野人搏鬥,最後還拯救出了一名野人……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魯濱孫先生!

1719年,英國作家笛福創作了一本風靡全球的名著——《魯濱孫漂流記》,你知道笛福他是因什麼而創作了這本書嗎?請聽我來娓娓道來: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髮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蹟。笛福就根據這件真實的事情創作了出了這部作品。

主人公魯濱孫是一箇中產階級人,可他不安於現狀,喜歡冒險。他的夢想就是出海遠洋,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結果在一次航海的過程中,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給吹到了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開始了他漫長的荒島生活。他在荒島上找到了自己最心愛的獵狗,又從他們的船骸上拿下來了一些有用的物品,建造了一座溫馨的房屋。沒有事情乾的時候就讀《聖經》、馴羊、教自己的鸚鵡“波爾”學會說話……他十分勤勞,把自己的茅舍裝扮的別具一格;他十分聰明,嘗試着用菸草來治療自己的瘧疾;他十分有智慧,懂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這種頑強的生存能力令我嘖嘖稱讚。

讀過《魯濱孫漂流記》的人,大概都對魯濱孫拯救星期五的情節記憶猶新,我也是的。魯濱孫面對野人沒有害怕逃避,他先對那個逃跑的野人大聲呼喚,那個野人看了他,似乎很膽怯,魯濱孫用手招呼他過來,後面的兩個野人也慢慢地迎了上去。就在這個時候,魯濱孫衝到第一個野人面前,用槍桿子把他打到,魯濱孫不願意開槍,因爲他不想讓其餘的野人聽見。第二個野人嚇壞了,拿起弓向魯濱孫射去,他不得不向第二個野人開槍,頭一槍就把他打死了。魯濱孫向那個野人招手,因爲他知道,那個野人已經成他的俘虜了。他走向魯濱遜,立刻跪了下來,吻着地面,頭貼在地面,把魯濱孫的腳放在他的頭上,彷彿他願意成爲魯濱孫的奴隸。通過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魯濱孫的機智和勇敢。

在這本書裏有這樣一句話:“神賜給衆生同一種能力,有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創造出奇蹟。而有的人則相信天命,不肯去開創自己的生活,他們認爲‘奇蹟’都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只要去創造,奇蹟就會出現。”的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也要像魯濱孫一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奇蹟,勇於向困難挑戰,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堅強的自我。

名著讀後感範文9

去年兒子拿回來一本書《愛的教育》,本意是和兒子一塊讀書,激發兒子的讀書積極性。看的時候本意是隨便翻翻,做個樣子,誰曾想一口氣看完了全書。

書中講了一個四年級的意大利小男孩的所見、所聞和所感,發生在他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全書共一百多篇,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是什麼,自古以來,每人都有新的意義。其實愛並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在《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爸爸的護士",講述的是一個鄉下孩子進城探望生病的父親的故事。在醫院裏,孩子日夜守護着醫生指定給他的爸爸。喂水、喂藥,病人每呻吟一聲,孩子的心就跟着緊縮一下……可在後來,故事並沒有按照我們慣常的想象往下發展,而是發生了一個另人難以預料的轉折:就在孩子爲自己的"爸爸"擔心焦慮時,他的真爸爸突然出現在他眼前,望着要帶自己離開的爸爸,孩子這樣說:"不,爸爸……他願意我在他身邊,現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沒有勇氣離開他……"就是這句樸素的話語,能讓任何一下健談的、自以爲高尚的成年人啞口無言。愛就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就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就是橋樑,能溝通人們的心靈; 記得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去爬華山,吃過晚飯,便和素不相識的人們在山谷中前行,暗淡的路燈伴隨着我們,對着山谷長嘯,盡情釋放出心中的壓抑和約束。唱着歌,互不相識的人們相互叫喊呼應着,你唱完前句,馬上就有人唱出後句,此時此刻沒有了隔閡和顧慮,只剩下在大自然懷抱中的無羈與灑脫。在征服一個個險峯時人們相互幫助、相互鼓勵,達到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諧。這時沒有了疲勞,沒有了隔閡,這就是愛。使人融入了風景,使人也成了風景的一部分。

在我們中國古代,有許多人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給的答案是“仁者愛人”。其實愛就在我們的心裏,只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扉,愛就會無處不在。我們就會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有了愛,我們纔可愛,世界纔可愛。

《愛的教育》每個小故事所表達的愛,生動豐富,都是融入了生活的。讀這本書,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滌、昇華,讓我們每一個現代人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沉穩和真實,給自己的孩子做個真正的榜樣,用愛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名著讀後感範文10

看書,要看好書,才能取之精華,化爲己有作爲知識上的補充;看書,要看名書,才能取之精神,化爲己有作爲動力上的補充;看書,要會看書,才能取其優點,化爲己有作爲學習的榜樣。其中,著名人物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感動之至!

書中主要敘述了作者海倫凱勒的勵志人生,從出生到逝去,寫得非常清楚、詳細。這個曾經脾氣暴躁的小女孩六歲開始接受教育,十歲學習說話,因爲“聾、啞、盲”,沒有人知道她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只是,多年以後,她的演講震驚了世界。她的事蹟不知道鼓舞了多少殘障人士,甚至在她的面前,許多健康的人都感到萬分羞愧。人們常說:“上帝關閉了一扇門,但同時也會爲你打開另一扇門。”這句話用在海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她活了八十七歲,但有八十六年都是通過這扇窗戶去感知世界,與外界交流的。然而,又有誰知道她在感知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與汗水?她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勇氣和毅力,在逆境中崛起,挑戰生命的極限,她憑藉自己的努力,把生命中的許多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海倫她是不幸的,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恩師莎莉文老師爲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海倫頑強勇敢,她把這份濃濃的愛匯成成百上千倍地回報給了社會:她建起一家家慈善機構,將畢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正是海倫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她的作品隨着歲月的流逝越發散出光彩奪目的光芒。她的作品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像一股涓涓細流滋潤着無數人的心田。在海倫的身上,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她頑強不屈、積極向上的樂觀品質。

而我們與海倫相比起來是太幸福了。我們就相當於一個個各種各樣、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外形的花瓶,海倫是不幸的,是有損壞的,而我們是完好無損的。但是,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纔會有真正的財富,海倫靠着勇氣與毅力成就了自己璀璨的一生。我們呢?常常因爲不小心擦破了皮、腿撞青了、作業如此之多呀等而煩惱、抱怨。相對而比,這些算得了什麼呢?我們閉上眼睛走路,感受到了膽怯,不敢邁出第一步,有時,你很熟悉這兒,會走的暢通無阻。但是,海倫從小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耳聰目明,而海倫呢?她聽得見嗎?聽不見。她的一生只有十幾個月有美好的時光可以看到、聽到,會知道並熟悉不同的地點與不同的路嗎?不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對海倫來說,短短的三天光明是多麼遙遠、多麼奢侈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暢通無阻的。例如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因此,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並學習鍼灸,在當地行醫。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幾國語言,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而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學習呢?何不珍惜眼前,利用自己僅有的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呢?

名著讀後感範文11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籍,曾經看似很厚的,無謂咀嚼的書,今天我卻愛不釋手,更希望有續集的出版,因爲我想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作者的串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緒——突然間覺得生活也跟着有節奏的開始了;回味生活中經歷,居然暗自竊喜,原來生活中正是有那麼多的小插曲,纔回憶起來那麼的甜美,真的要感謝與我生活的所有人,以爲有你,才讓世界,才讓我變得精彩,覺得自己在不斷的成長!

想書籍中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父子師生間脈脈的真愛,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裏埋下了“愛”的種子。

如過說是經歷過才讓他埋下了“愛”的種子,那就是我讀得還不夠深入,應該說是更加有“愛心”了,因爲我們都知道書籍中最認爲頑固的老奶奶最早是被他所改化的,不是嗎?

曾經在這片土地生活了幾十個年頭,在這幾十年裏,她與秦大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陰天與晴天,沒有炎熱與寒冷,甚至沒有穿衣、吃飯消解疲倦……的慾望。“用幾十年的心血換來這片土,這是我們愛的結晶啊!而如今,唯一的心愛——丈夫離開了,只剩下他留下的這片土地以及看到土地而溝起的那段美好的回憶,如果失去,不,絕對的不允許有人打這樣的心思。”秦奶奶悲痛欲絕。

桑桑第一次見到秦奶奶,好象認識她似的叫了一聲:“奶奶。”一直被人討厭的“老太婆”,聽到這樣親切的叫聲,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但從她親暱的行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伸出手去撫摸了一下桑桑的腦袋。所有的孩子都遠遠的躲着她,桑桑卻可以從奶奶的艾地裏要來一大束的艾,好令人佩服。當桑桑發現奶奶在艾地打滾時,它居然叫桑桑保守祕密。

看來她也並不是那樣能的不可接近,原來愛是相互的,桑桑和奶奶不就是都用自己的愛的詮釋嗎?

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讓我不明白的是怎麼就會因爲一個南瓜而落水呢!難道你從前的堅持,從前的抱怨……都煙消雲散了嗎?

起先,你是自動的離開校園,尋找自己新的生活,快樂,自由,舒坦……接着,你是情不自禁——那震撼的救人舉措;用柺杖哄趕進校園的鴨子,在菜園邊上守着;等待時機,你終於要離開學校了,而且是一件一件,自己漫漫的搬,誰都不需要幫忙。今天,你終於奮不顧身,爲學校的一個南瓜而永遠的離開了……所有的人因爲你的離開而傷心,而自責。

人生無處不真情,在《草房子》裏,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閱讀着,品味着,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只希望真愛開滿人間。

名著讀後感範文12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讀三國演義讀後感。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

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 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 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 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 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 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 “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 們學習。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 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讀後感《讀三國演義讀後感》。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 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 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名著讀後感範文13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作者寫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觀察我,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只對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事仔細觀察,才能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名著讀後感範文14

山的青翠孕育了一灣清泉,涼爽,甘甜;海的蔚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海洋生物,傳奇,偉大;而從古到今千餘年來的時光則化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流進了浩瀚的書海。

蘇軾一首《水調歌頭·中秋》將離人的情感一一顯露。望着中秋的月兒,哪個背井離鄉的人不會落淚?而蘇軾卻把無盡的思念、祝福融進了那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道出了對人間的多少份牽掛?多少份愛?

走進史書,有嘆有哀。秦始皇統一六國何等威風;“焚書坑儒”之舉卻又令後人百思。一塊和氏璧斷送了幾許人命,而又令多少後人垂簾?岳飛精忠報國,卻被十二道金牌從沙場召回,風沙亭成了民族同胞的遺憾。漢武帝的年輕有爲讓後人敬仰,任用賢能成就了一份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更是讓我等後生佩服得五體投地。《三國》中的故事讓人爲之歌爲之泣,劉備、張飛等八拜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誼,怎麼能不叫我爲之震撼?曹操一次次再點戰火,令人氣憤……

一路書香,走進古代文人的心裏;穿越時空,飛到他們身旁。屈原雖出生名門,且與黃帝還沾親帶故,但面對這些,他卻能過勤簡的日子,對於朝廷的黑幕,無能爲力的他遠走異鄉,一首《離騷》滿是無可奈何。讀讀詩仙李白的詩,我願與他共攀天姥山,採摘白雲彩霞;聽聽徐志摩的心聲,我願和他在小河邊徜徉,一起採水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品質;“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尚虛心”是鄭板橋剛正不阿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是周敦頤潔身自愛的情操……“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有多少的無可奈何?“我們可以被消滅,但絕不會被打敗”又是幾許的堅強意志? “冷月藏花魂”是怎樣的堅貞……

時間雖不會倒流,但一路的書香,足能讓你我感受到千年前的一切。

如果人生是充滿活力的春天,那麼有書香瀰漫的日子便是一道最美的風景線;如果人生是一個傳奇的故事,那麼有書香漫漫的日子便是最美的奇蹟;如果人生是一條路,那麼充滿書香的日子便沒有坎坷與無奈!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之與作文的意義從此文中可見一斑。怎樣讀書?讀什麼書?中學生朋友應不難從中發現答案:用心讀,用情讀,讀一切古今中外之優秀文學作品。唯有此,才能與作者產生感情的共鳴,才能領略文學大家的風采;唯有此,才能讀出作者的柔情、豪情、親情、友情,與他們同喜同悲。讀此文,蘇軾的豪情,陶淵明的豁達,屈原的憂國,林黛玉的悲傷……在小作者的心中引發了強烈的共鳴,演化成了小作者筆下優美的文字。從全文來看,此文給人們以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強烈的情感震撼,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一位喜讀書、會讀書的人。讀書吧,朋友。

名著讀後感範文15

課餘時間,我饒有興趣的簡讀了一本暢銷全世界的科學着作—《時間簡史》,其作者是當代著名的宇宙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這本科學着作可以說的上是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的最完美的一本書,出這點之外,此書還詳細的闡述了黑洞效應和大爆炸及宇宙奇點問題。

倘若這本書以數學公式、證明過程和科學術語爲主,那麼我認爲它不可能這麼暢銷全世界。這本書正是以它通俗的語言文字、幽默的插圖、強有力的論證過程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將讀者帶入廣漠無垠的宇宙,去體會黑洞邊緣的神祕,去感受大爆炸的壯闊,發人思考,引人入勝。

《時間簡史》的重點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點大爆炸理論,它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始一步一步的探討,補充了廣義相對論中的一些不足。作者認爲宇宙是從一個密度、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通過大爆炸而開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質的溫度非常高。在隨後過去的一秒鐘中,宇宙的溫度急劇下降,下降到大約100億攝氏度,於此同時也在不斷地膨脹,就使得正電子和反電子(帶正電荷的電子)互相碰撞以此湮滅,並釋放出大量光粒子,來維護宇宙的平衡。到了後來,得以有強力的作用從而使物質不斷聚攏,聚攏,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際物質。我們的地球,也是通過這樣的物質聚攏才形成的。

而書中的另一偉大成就是對黑洞的研究,黑洞最開始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一書中作出的一個預測,他假設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非常大,物體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那麼這樣的空間可以稱之爲"黑洞"。但他認爲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麼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結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後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還有這很高的溫度。正因爲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從一個奇點發生強烈的爆炸,並在宇宙中消亡。

從這本書中我不僅獨到的是宇宙物理知識,我還讀到了一種敢於同命運抗爭,頑強不屈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衆所周知,霍金出這本書時已是全身癱瘓,可以活動的僅是3隻手指。在這樣的條件下他憑着那充滿智慧與知識的大腦,毅然對宇宙發出思索,對真理髮出挑戰。最後他成功了,出版了這傲然屹立於科學文獻之林的偉大着作。讀完此書我受益匪淺,我學到的東西遠遠不止那些,而更多的精華還有待於我更深一步的閱讀,更深一步的探索。最後我引用牛頓的一句話來結尾:"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待我。我只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海邊玩水的小孩,偶爾是到美麗的貝殼,就高興不已。但面對真理的浩瀚大海,我仍茫然不知。"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