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錢鍾書《圍城》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1

初讀《圍城》,不同於其他的書籍,會淡忘,文章的一字一句彷彿像是烙印一般,經久不去。要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蘇文紈的一句:“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進來。”片面的理解似乎是婚姻的問題,實則不然,譬如人生,譬如職業……

故事以方鴻漸爲小說線索,錢鍾書先生從他的角度來刻畫其他人物,寫他們的嬉笑怒罵,這大致就是小說的內容。方鴻漸回國的文憑,錢鍾書先生寫道:“小小的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在方鴻漸這個視角看來,文憑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塊遮羞布,不是一種炫耀。到後來方鴻漸覺得買文憑不好,有點退縮,又想到柏拉圖《理想國》裏面一句“兵士對敵人,醫生對病人,官吏對民衆都應該哄騙。”曲解其意。導致他最終還是做了這件事。看似詼諧的語句,卻帶着濃濃的調侃,辛辣的諷刺。在他眼裏,他的父親幾乎和“敵人”一樣,不能真誠地說出事實,而是要矇騙。父子之間交流,非要扯些文縐縐的話。生疏有別。足見時代的人情冷暖。

先說描寫,小說裏細節描寫細緻入微,如孫小姐奮然出課堂這一描寫,“奮然”二字已經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孫小姐當時的心情與動作,不可謂之不妙。孫小姐與方鴻漸一起去見從香港回來趙辛楣的母親——趙老太太。卻遇見了多年未見的蘇文紈,“手邊茶几上擱一頂闊邊大草帽,當然是她的,襯得柔嘉手裏的小陽傘落伍了一個時代。”可見蘇文紈此時已經在香港等地過得風生水起,而那時乘坐飛機是件奢侈的事情,她“飛來飛去五六次,”與之對比之下,方鴻漸夫婦窮酸了不少。就是這樣的蘇文紈,她的才氣已經消磨在日日的奔走之中,成了一個時刻想着要謀利的商人,一身的`銅臭味。

再說內容,小說中有很多出人意料的部分,在外人看來,方鴻漸這種留學生有學識,財富,地位,樣貌,幾乎完美,可就是這樣的人,最終娶了“國內進口”的孫小姐。這樣的結局,說是意外,不如說是極爲正常。倘若最後方鴻漸娶了蘇文紈,看起來反倒是很不現實,因爲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些磕磕碰碰,柴米油鹽,纔是一個真正的家庭的縮影。平凡卻又有生活的本質,酸甜苦辣,無一不現。

從最初的調侃到最後的諷刺,幾次跌宕,短短的幾年,方鴻漸便從留學回國的那個“春風得意”的才子到了一名平凡的爲生計奔波的男人。

“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卻犀利得道出了整個時代的病態與蒼涼。

其實《圍城》,圍的不只是人,還有心。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2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題記

讀完《圍城》之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很壓抑,大概是因爲有很多人生活在那種虛僞,軟弱,優柔寡斷的氣氛之下。作者爲方鴻漸設定了一個悲慘的命運,具有強烈好奇心的他走進了社會這座大圍城,在經歷了種種不如意之後,方鴻漸又一頭扎進了婚姻的圍城裏。圍城裏的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都與他有感情上的交集,蘇文紈與唐曉芙都因爲方鴻漸的軟弱而錯過,在三閭大學內教職工勾心鬥角、相互傾軋、爭風吃醋,種種醜象讓趙辛楣、方鴻漸十分反感,先後離開。方鴻漸又陷進了孫柔嘉的溫柔陷阱,進了婚姻這座城。婚後各方面不順利的方鴻漸與孫柔嘉大吵一架後,兩人間的婚姻就此破裂。

在經歷了事業的不順利之後,方鴻漸的內心逐漸有着一座城,城裏面住着自卑。不管是婚姻的城還是事業的城,方鴻漸都被困在其中,無法解脫,最初對一切的好奇心都逐漸被消磨乾淨。方鴻漸他自命不凡,在十幾個知識分子的勾心鬥角中,他最軟弱卻也最勇敢,因爲他從那所大學中離開了。

“圍城”多秒的一個詞,文中的方鴻漸的縮影與我們都有些相似之處。最初的我們對外面的世界也同樣充滿好奇心,總是迫不及待的想出去闖蕩一番。可最終當我們走進社會這座大圍城時,身不由己。最初的勇氣消散,漸漸的連初衷都忘卻了,不停的迷茫與彷徨,燈紅酒綠的城市太繁華卻也是最冷酷無情的,你無法觸及,就好似野獸被困在籠中那樣,想出卻無能爲力。可偏偏有許多的熱血青年依然奮不顧身的投入社會中,曾經稚嫩如畫的他們如無頭蒼蠅般在殘酷的社會中摸爬滾打,他們漸漸變成了“老油條”,抱怨着命運的不公,羨慕着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機會不會垂青那些毫無準備的人,不如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自命不凡,只會走上方鴻漸的老路。

我們是學生對我們而言學校就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圍城,我們想逃出去,但是在外面的人時時刻刻都在羨慕城內的我們。來來回回,兜兜轉轉,多少人走着同樣的道路。

生活就是一座圍城,而我們是城中渺小的存在,無法從城中逃脫,無法避免,那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軟弱和愚蠢。所有的磨難都是讓我們在這座城中能夠活得更好。負擔都將變成禮物,而所有受的苦都會照亮我的路。既然生活是圍城我們逃不了,那就學會享受,也不要在心上設一座圍城,爲生活添堵。黑夜不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憂愁時就寫一首詩,快樂時就唱一首歌,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麼,生活總是美麗的。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3

印象中,好象有人說:“《圍城》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小說!”。對於什麼是小說,怎樣稱得上是小說,我不敢置喙?被譽爲現代文學奠基人的卡夫卡,在他的《變形記》開頭就是“一天早上,格里高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已在牀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小說,原來還可以這樣寫!

再往深一層想,也許這句許真的說對了,說《圍城》是一本小說,倒不如說是一本充滿睿智的書更適合。小說,一般都是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達思想,可並不是所有的小說都能給人啓迪,能讓讀者省視自已的靈魂。但《圍城》就像一面鏡子,映出了人性的種種美和醜!“什麼都有”,就算不能等同包羅萬有,但至少是能反映出人生百態。我真的很驚詫,驚詫於作者有這種洞若觀火的本事,對人性的理解,人情百態的觀察,細膩和深刻得讓人難以致信。

《圍城》全都是生活中種種細節,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眼前,是那樣生動和逼真。文中對當時社會環境的着筆很少,所謂的歷史容量,時代風雲只是點到爲止,一筆帶過,我卻覺得這正是本書的成功處,因爲它不以特定社會下的典型人物爲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態。我敢說,象方鴻漸的不學無術,董斜川的附庸風雅,曹元朗的庸俗無聊,褚慎明的欺世盜名,孫柔嘉的胸府心計,鮑小姐的輕浮膚淺,李梅亭的厚顏無恥,高鬆年的老謀心,這一類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後還會有;至於“文化沙龍”的無聊,三閭路上的奇聞逸事,學校裏的人情世故,上海灘上的稻樑謀,大家庭內的口舌是非,無不這樣真實,又這般深刻。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