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綵綢飄舞的年味

綵綢飄舞的年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綵綢飄舞的年味,相信有很多人都很懷念以前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過年的那種感覺了,其實那是因爲我們長大了,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綵綢飄舞的年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綵綢飄舞的年味1

小年二十三,濃濃的年味就已經撲面而來。這不,去銀川辦事回來,到了平羅東門橋頭,看見一羣身着節日秧歌服的大媽們正在彩排,周邊圍觀了不少欣賞的人羣。清脆入耳的秧歌鼓點,飄逸舞動的綵綢扇子,輕盈靈動的動作,伴隨着觀衆熱情洋溢的掌聲與喝彩聲,把節日前的年味渲染得如同“一棹清風穎水波”,盪漾在小城的上空。哦!綵綢飄揚,年味飄蕩。看綵綢在空中舞動着,嫣紅似火,燦爛如花,不禁心潮澎湃,多麼熟悉而又溫暖的場景啊!透過蹁躚飛舞的彩扇,我彷彿看到了遙遠的大山深處,二十六年前那個身穿演出服,腳穿繡花鞋,手執紅綢扇在人羣中機靈活現、灑脫自如的旱船小姑娘,那個花一樣活潑燦爛的小姑娘就是我。

綵綢飄舞的年味

汝礦文藝宣傳隊白小霞、黃興那一代演員在樣板戲結束以後,紛紛走上工作崗位,礦文藝宣傳隊也隨之解散。其後,過年礦上都是從外面請歌舞團或是秦腔劇團來礦慰問演出。個頭矮小的我第一次在礦電影院前臺下看見那時還屬於煤礦文工團演員的關牧村和於淑珍。她們那低沉渾厚的《吐魯番葡萄熟了》,那清脆悅耳的《太陽島上》,每一首演唱都引起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對我們這些久居大山深處,每天只聽廣播,不見真人的煤黑子們來說,能夠如此近距離地欣賞他們的現場演出,激動的心情可想而之。

但是,從外面通往大山深處的公路只有一條,而且蜿蜒難行,一到冬天就容易大雪封山,請一次劇團來真的不容易。

19xx年,那時的我才17歲,可是在破煤機臨時工人羣裏也算是有一年工齡的人了。不知道是怕下雪封山請不上劇團的緣故,還是礦上考慮重新組建文藝宣傳隊,總之,煤質科接到任務——組建社火隊。那時在煤質科管轄的破煤機幹活的臨時工子弟有百十個人呢,秧歌隊由煤質科抽調人員組織排練,文工團由各連隊和科室部門抽調有才藝的人員組建。礦領導決定不請外面劇團,自己辦一臺紅紅火火的演出。於是,正值青蔥年華的我順利進入秧歌隊。

第一次看見扎的像花轎一樣的旱船,那黃亮的流蘇是那樣耀眼,那兩頭活靈活現的黑毛驢,讓出生在大山的我大開眼界。我很少回鄉下,基本上連騾子和毛驢都分不清。面對這些稀罕的道具,領隊根本不讓我們碰,生怕我們會損壞。其實,我們哪敢用手狠狠摸呀,更不要說鑽到裏面試試這些道具。耳邊總能聽到領隊的那句話:“誰弄壞就加倍扣工資。”那時我們裝車、掀矸辛苦一個月才掙60塊錢,雙倍的工資呀,誰敢捨得冒着被扣雙倍工資的危險去摸一摸這些寶貴而又嬌嫩的玩意兒?

集中練習時,我們都很用心賣力,因爲我們知道旱船、騎驢的人選就是從我們中選出來的。那時的我練習時也用心賣力,我自認爲自己還是蠻機靈的,因爲我爹和我家很多親戚都說我是一個機靈的娃。我對那兩頭黑驢不感興趣,讓我感興趣的是那花轎似的旱船。我知道一個旱船三個人,一個撐船、一個划船、一個耍船。我個頭不高,撐船輪不上我,划船需要一個戴假鬍鬚男子,唯一希望就是邊上手拿綢扇耍旱船的人。我見過耍旱船人的服裝,與秧歌隊不一樣,深粉色的斜襟搭扣上衣,褲子也是成套,又像是綢子又不像那種面料,亮亮的很好看。最主要的是那雙綴着毛穗的繡花鞋,真叫一個漂亮。我偷偷試穿了一下,剛好合腳。我還悄悄把玩了一下紅綢扇,上下翻飛的不是扇子,而是我的心。那時的我,就知道啥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了。

爲了能穿上這套漂亮的演出服,我在練習時仔細聆聽鼓點,認真觀察老師的手勢和動作,並揣摩模仿。爲了能從衆多練習者中脫穎而出,我也下了一番功夫呢!可惜的是,由於個頭矮小,容貌也不太出衆的緣故,耍旱船的最終人選是聰惠和另外一個相貌比較出衆的女孩子。心裏雖然失落,可是畢竟還是個孩子,能留在秧歌隊裏表演總比去破煤機上班強吧,所以心裏還是挺高興的。

節目人選定下來之後,誰就進入誰的角色。有的時候,漂亮與天賦一點都不掛鉤,我個人是這樣認爲的。我們秧歌隊排練完,有些人一邊玩去,而我總是留在大會議室看旱船和騎驢的排練,每次看到騎驢的在排練,不知道爲什麼,心裏就想上去狠狠踹那兩頭黑驢的屁股。內心還是惦記旱船,兩個撐船的其中一個是我的閨友秀琴。她們每次排練,老師都說一句話,人長的不錯,可是表演起來一副死相,一個旱船耍的好壞,端看的就是一個耍字,所以耍旱船的人一定要表演自然活潑,腿腳輕靈,動作花樣多才行。也許是被老師數落的心裏承受不了羞臊的緣故,有天下午只有聰惠來了,另外一個耍旱船的女孩子沒來,聽說人家寧願去破煤機掀矸也不願聽老師的數落和他人的嬉笑聲。

得知這個消息後,那套漂亮的演出服和繡花鞋再一次激起了我蠢蠢欲動的`願望,放在現在,時髦的說法就是有心計,愛表現,可那時的我才17歲啊,沒有太多的雜念,就想穿上那套漂亮的演出服。徘徊再三,終究是抵不住誘惑,我毛遂自薦去鼓點師傅那兒,央求師傅們給一段鼓點,我來試試這個角色。正在抽菸閒聊的師傅們沒有拒絕我,點頭同意並且破例把紅綢扇道具借給我。看見師傅們同意爲我配鼓點,撐船的秀琴趕緊鑽到旱船裏撐起旱船,一邊給聰惠划船的小王說,我來划船。一直性格外向的我,平時就喜歡嬉鬧,一串清脆的鼓點徹底把我帶入其中,喜悅的笑容,輕盈的步伐,搞笑的動作,手腕下靈活翻飛的綢扇,引來一旁秧歌隊員陣陣掌聲。鼓點停下來的時候,不知道啥時候出現的老師輕拍手掌說,這隻船耍旱船的人就是你了,我一聽高興的直接蹦起來。划船的小王跑去給老師說:我們三個人一個船吧,我們配合的多好呀,月鳳快樂的情緒都感染了我們。老師同意了。也就是這一次,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快樂的情緒竟然還會傳染身邊的人,這就更激發了我的表演熱情和興趣。

在初二、初三兩天社火表演中,穿着那套心儀已久的演出服,我那份興奮和激動,真是難以言表,漂亮合體的.演出服讓我醉心地投入了表演。我搞笑的表情和嫺熟的演技,深深地吸引了觀衆,喝彩聲、鼓掌聲始終向着我們這支旱船爆發而來。

我們清新明亮、灑脫自如的表演,成爲一邊倒的架勢。船到東邊人羣就呼啦啦倒向東邊,船到西邊人羣又倒向西邊。我們跑船,連鼓點師傅都跟隨我們跑了。你還別說,手中上下翻飛的紅綢扇一次也沒有從手中脫飛出去。

那個年代,大山深處物質精神都很匱乏,秧歌隊也就成了礦工們豐富業餘生活的主要娛樂項目。晚上文工團的演出,觀衆人山人海,陣陣掌聲都是對我們演出的鼓勵和肯定。而我也一下被更多的人認識。人羣中不時有人說:看,那個個頭不高的耍船小丫頭就是培林的小女兒,不時還有人喊“二牛,二牛”。除了老鄰居就是與我一起長大的玩伴,有幾個知道我的小名呢。我想,那時的她們也是爲我高興喝彩吧!

毋庸置疑,表演過後我們受到科領導的表揚。科長說:這次無論是文工團還是社火隊演出都很成功,礦領導給予我們所有參演人員表揚。並指着我說礦領導看了,都說你旱船耍得好。我羞澀地低下頭,有誰知道我毛遂自薦的目的就是爲了那套漂亮的演出服,17歲的社火表演也給自己留下了幾張珍貴的演出照片。就連我的對手,另一隻船上耍旱船的聰惠都說,我媽說別看你長的好,耍船時一副死氣百呆的樣子,一點也不活潑。你看另外一隻船上耍船的小丫頭,靈活的像只猴子,竄來跳去逗的衆人哈哈大笑,我都攆着看人家表演去了。那時的人質樸得心無城府,誇讚人也是由衷的。

現在想想,每個人心中都有美好向往的東西,併爲之不懈奮鬥。也許17歲的我還很單純,但我就是憑着刻苦努力的精神,再加上我的表演天賦,讓我成了那時的小“名人”。

時光荏苒,一晃26年過去了,再嗅這濃濃的年味,裏面有的是溫暖的記憶,懷舊的思緒,還有的是追尋的夢想。逝去的是歲月,留下的是印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同樣的綵綢飄舞,從二十六年前的大山深處一直飄舞到了二十六年後的小城街巷,飄舞出了一個悠長悠長的年味,飄舞出了一個長久而溫馨的懷念,在生命的耕耘中搏動,在歲月的變遷中延續,每一次拔節都讓人感慨,每一次回味都讓人懷想!

綵綢飄舞的年味2

兒時的年味

小時候,一放寒假我們就趕着早早做完語文、數學兩本《寒假作業》,在村頭巷尾跳房子、打陀螺、滾鐵環,心裏熱乎乎地翹望着除夕的到來。

臘月廿三過小年。這天晚上奶奶要燒掉家裏貼的門神、土地神、竈王爺、天神爺等各路神仙爺爺,謂之“上天言好事”。

在西岐,臘月廿三有一個千年延續下來的獨特的習俗,給孩子“贖身”。簡單地說,就是娃娃出生後家人把娃娃“寄保”給竈王爺保佑,給娃戴上“繮繩”,祈求神靈保佑娃娃不害病、有吃有穿、消災避難。爲了表達誠意和祈願靈驗,往往要給神許下豬、羊或雞,等娃娃長到十三四歲時殺豬宰羊(多爲殺豬)祭竈還願,以表保佑之恩。這就叫贖身,可以理解爲娃娃的“成人禮”。因爲村裏每年都有出生的孩子,所以每年小年都會有贖身的娃娃。我們總能在這一天美美地去吃頓臊子面,提前感受年的味道。贖身殺的“竈豬”要選養公豬,自家飼養一年,養的肥壯。臘月廿二殺前要把豬牽到竈房門口,用一杯開水澆燙豬的脊背,豬一叫喚,意爲喚請竈王爺收下還願禮。放炮宰殺後,晚上要將豬頭獻於竈王爺一宿。臘月二十三贖身日席宴待完客,就可以割分豬肉了。用現在的話說,那時的竈豬肉就是正宗的綠色無公害食品,純糧食餵養的質量上好的豬肉還比鎮農貿市場上的便宜一半塊錢,自然成了鄰里鄰居的搶手貨。

綵綢飄舞的年味 第2張

過了小年,父母長輩忙碌着準備年貨,蒸饃爛臊子,掃舍洗門樓,忙得不亦樂乎。我們會找到公路邊的自行車修理鋪,花幾毛錢買個自行車輻條帽和七八個車鏈子上的雙孔環,製作一種叫做鏈子槍的玩具。裝進扣下的火柴頭或者鞭炮裏的火藥,也能開出響亮的槍炮聲。在敲鑼打鼓的隊伍旁,我們總會沒有惡意地開上幾槍或丟幾顆擦炮,耀武揚威。大人們也總是沒有兇意地訓喝幾聲,笙磬同音。

大年三十上午上墳祭祖。之後開始請神貼對聯,謂之“下凡降吉祥”。灰裏土氣的村子,因爲張貼的門神對聯而變得鮮豔,好似也穿上了新衣。除夕,家族大團聚。爺爺奶奶都和三叔過,所以當晚我們都會聚集到三叔家裏。伯伯、三叔、小叔來的時候都會做上兩道拿手好菜。怕撞菜,我們下午都會提前打探。晚上,那間土廈房的炕上、腳底,滿是人頭,熱熱火火,吃着菜,喝着酒,看着春晚。奶奶樂得合不上嘴,光我們孫子輩的都十多個。作爲孩子,我們最爲期盼的就是領上大人們幾塊錢的綴命錢(壓歲錢)。

父輩們都說外國人來中國了都講究去法門寺,加之那個佛教聖地每年大年初一又免收門票。所以,法門寺便成了大年初一父輩們外出逛的最多的地方。村裏有拖拉機、蹦蹦車的二伯四爸們生意火了:滿載村民,浩浩蕩蕩,趕赴法門。父輩們帶着娃娃燒柱高香、磕個響頭,無非求得娃娃平安健康、考上大學、光耀門楣之類。最後吃碗攤攤涼皮兒,滿足而歸。

正月裏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挑燈籠、看社火、放煙花、吃元宵,從“小初一”到“大十五”,春節算是過到了高潮,也過到了結束。

十五一過,父輩們又扛起了農具,辣椒又要育苗了,果樹又要施肥了;我們又背上了書包,學校又要報名了,老師又要發書了。就這樣一年一年,父親母親悄然老去,我們毅然長大。生活其實就像永遠不能掉頭的單行道。是一圈圈轉動的鐘表和一年年輪迴的四季矇蔽或者欺騙了我們,時光永遠不曾循環轉動和輪迴。

近而立之年,恰逢乙未羊年來臨之際,喜得小女。父母趕到照料孫女,今年就只能在城裏過年。父親來時捎來一蛇皮袋子自己磨的麪粉。他說自己磨得面吃的放心,我也覺得就像得到了贖身的竈豬肉一樣珍稀,這可能會是我們最上等的年貨。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