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歲月靜好的模樣就是有很多養生的主要形式,那麼對於養生是現代很多人喜歡得一種生活模樣,那麼下面介紹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感受一下養生的好處。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1

前晚和一個朋友去吃燒烤,一頓燒烤下來,嗜酒的哥們滴酒未沾。這次,他竟喝起了涼茶,一根串一口涼茶。

他說:“夜深了還吃燒烤,喝點涼茶敗敗火。還有,下次這麼夜,不要叫我出來吃燒烤了,我最近養生。”

說完,扒拉地又風捲殘雲般吃了一根油光閃閃羊肉串,一臉滿足相。

跟我朋友一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在威士忌里加黨蔘,啤酒裏泡枸杞;只吃紅棗口味的雪糕和黃瓜味的薯片;抽完煙來一顆西瓜霜含片。

抗拒爸媽轉發的養生文,身體卻誠實地點開:《喝水時加上它,能讓你多活20年》《震驚!女人吃了這種東西,50歲像少女!》。

他們該吃的吃,該玩的玩,想起要養生了就做,反正都行,可以,沒關係。

其實養生無非是養身養心。從來就在生活中,在一粥一飯裏,在一行一動裏。

而最高級的養生,是回家吃飯。

家裏永遠有最可口健康的飯菜,能隨節氣而吃,擇良茶而飲,可以養身;

家裏永遠有家人的陪伴,歡聲笑語能驅逐焦慮,可以養心。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

選擇什麼樣的食材

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選擇什麼樣的食材,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人如其食,愛吃辣的人往往熱情,愛吃甜的人大多溫和。病從口入是至理,中國飲食是“不時不食”,講究的是時令食材的鮮。

養生要講究的是吃什麼,然後活成什麼樣。家裏食材,遠比外面的健康,即便是粗茶淡飯,也能吃出一肚子的滿足。

文中開頭的朋友,最近體檢說他尿酸高。他之前盡日奔波,沒一頓飯能在家吃的,三餐除了外賣就是應酬,酒肉從沒少過,啤酒、燒烤、牛雜、豬雜都是他的最愛。他說:“大酒大肉,那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我覺得那不僅是態度,也是他的生活方式。

長此以往,他慢慢地關節開始疼痛,走路都有點難受,有點痛風的跡象。上衣的鈕釦已快扣不上發福的肚子,誰能想到他曾經在校運會的時候拿過男子400米冠軍呢?

現在他開始養生,吃頓燒烤也會堅持喝着涼茶,慢慢學着做菜,買了一頓鍋碗瓢盆回家搗鼓。最近他還說:“最近新學了網紅菜一顆番茄飯,過來幫我嚐嚐。”

養生,從來就需要親力親爲。去一趟菜市場,在滿目琳琅的食材中,在菜販吆喝聲中,挑幾根排骨,買兩條魚,再讓老闆送兩根蔥,告訴他:你要做清蒸魚。

這纔是真正的煙火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你一直吃着山珍海味、精美小炒,快餐外賣,味蕾慢慢會失去感受煙火的知覺,只有家中那一口粗茶淡飯,能讓它再度活躍。

山珍海味,也許是一種精緻的`生活,但家常菜,纔是健康生活的本真。

人生不過一句心安

記得小時候,臨近日暮,空氣瀰漫着柴火味,飯菜香;炊煙裊裊,母喊兒歸。萬家燈火,一家人一起吃飯,是人間煙火最美的場景。

外面條條框框,家是放鬆的地方,不需要迎合奉承。外面多紛復,家裏很簡單,沒有觥籌交錯。當我們奔波一天回到家後,坐到飯桌上,看到家人的笑臉,心便安下來了。

最極致的養生是養心,當一個人心安時,容顏也往往發生變化,相由心生。

我認識一個師姐跟朋友合作創業,她負責推廣,項目最近有個線下活動,各方的意見與不配合讓她焦慮萬分,爲此,單是趕方案就連續熬了2個通宵。

後來她說,當時身體差到只有坐在電腦前,地上纔是穩的。一站起來,天旋地轉。

她媽媽察覺到不對,給她打了個電話:"給你做了紅燒獅子頭,今晚回來吃飯吧"。

回到家後,師姐腦子都是工作,一言不發,只是急匆匆地扒飯。她媽媽看到後,輕輕敲了她的碗:“吃那麼快乾嘛,又不是趕着去投胎。”

師姐突然楞了一下,她媽媽夾了個獅子頭放到她碗裏,說:“吃飯就好好吃,一頓飯有一頓飯的滋味,既然已經坐下了,就慢慢品嚐它的滋味。”

她覺得心中好像有什麼東西融化了一下,多日積攢的壓力和焦慮一下子釋放了出來,便哭了出來。

後來她告訴我,那頓飯整整吃了快兩個小時,她吐槽完了那段時間所有糟心的人和事。

慾望釀造了煩惱,七情六慾總是傷身。所謂的養生,是情緒能及時宣泄,能感受到愛與被愛。有些話不方便在外面講,但在家裏的飯桌可以。那裏沒有虛情假意,只有溫暖和心安。

人活半輩子,才明白:人生不過一句心安。

偌大的城市中,家裏飯桌那盞燈永遠爲我們所亮。那是我們的歸途,是我們休養生息之處,也是我們生命活力的導歸之地。

養生不止自己杯中的枸杞

還有爲爸媽做的一頓飯

中國有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最怕突然聽懂這句話。因爲,所有人世間所有的遺憾,都是歸因於自己的忽視。

養生,從來也不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的大事。我們降臨人世,第一頓飯,就是母親給予的;家裏飯菜,也是我們的味蕾基因。年邁的父母們,都在等着當一回孩子,吃上一頓我們做的飯。

網上曾報道過一個寧波男子,連續700多天裏,每天給88歲的母親做飯,不重樣。

在把母親接來寧波之前,他是一個沒動過廚具的人。後來,每天晚上下班後,洗菜,切菜,做飯無比熟練,黑胡椒牛排、牛肉蝦皮蒸鴨蛋、清蒸鰻魚、油爆蝦之類的,更是手到擒來。

他說:“當年父親去世,沒來及見一面,現在想把母親接過來,不留遺憾。老人家怕她水土不服,只能自己下廚做飯,有家鄉的味道,吃得又健康。”

這兩年裏,老人家基本沒有感冒過,甚至返老還童,銀絲中長出了些黑髮。

一次,他給母親盛飯時,老人突然鄭重地拱手說:“謝謝你啊。”

他有些心酸:“老孃,我是你兒子,謝什麼啊!”

對於他來說,父親已經走了,母親在,還有來處;哪一天母親也走了,就只有歸途了。

所以,“盡孝要趁早,像養我長大一樣陪她漸老”。

爸媽最好的養生,並非保健品,而是陪他們吃頓飯,爲他們下個廚。一家人,一頓飯,一盞燈,就是一生。

所以,不妨走進廚房,爲自己做頓飯,爲家人做頓飯。

小時候,爸媽熬一碗熱湯能溫暖整個冬天;現在,換我們用電砂鍋慢燉一份愛,溫暖他們辛勞半輩子的心。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748219美文網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這兩個字經典美文2

生命之於人,重要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豬與人一樣,同屬動物類。這個畜牲只知道吃,餵飽肚子之後憨睡是活着的主要內容,沒見過哪頭豬在思考生命的長短及價值。生命之長短,人是相當重視的,鄰居老唐頭每每看見我都要打招呼,我便誇他“你老這精神頭真足啊”。他很高興,口齒不清地告訴我他還能再活十年。其實,他已經八十好幾了,沒人扶着都站不起來,仍舊看重自己的生命,對他而言,只要別人知道他還活着就足夠了。而我卻認爲,這樣活着已毫無意義,沒有一點含金量。

我們一出生就在每天接近死亡,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過程,爲這個世界增添光彩。

死神已光顧幾次,每每又黯然而去,我可以坐桌前寫這些胡思亂想的東西。

桌上的檯曆剩下不多了,中秋已過,一年的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沒了一大半,細細想來,竟沒有什麼事情能在腦海裏紮下根,即便有那麼一、二件能記起來的,也只是鳳毛麟角,因因果果難以說得清楚,彷彿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生命就是時間,不管你記住什麼或者記不住什麼,終歸要向前邁步的。不管怎麼說,又要長一歲了。

大約30年前,因爲工作關係,我相識幾位報紙排版女工。她們30左右歲的年紀,大多是年輕的母親,天天與鉛字、油墨和報紙水樣相伴。辛未年春節期間,她們幾乎都做了一件新棉襖,大紅棉襖面,繡着金絲線,很惹眼,火一樣的風采。

我不是唯美主義者。我相信美出自於人的思想,美生養在人的心裏,美體現在人的外表,這世界才美不勝收。

記得那次爲了趕排報紙,她們的眼睛累花了,手指累麻了,腰腿累酸了,飢餓和睏倦不時地襲來。她們堅持着去揀排每一個鉛字,去調整每一塊版面。當她們離開工作崗位的時候,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了,整個煤城在熟睡之中,只有桔黃色的街燈送她們回家。當朝陽升起的時候,當礦區人捧讀報紙的時候,有誰知道她們幾乎徹夜未眠,有誰知道她們所付出的艱辛。報紙的版面上明晃晃印着總編輯的名字,而她們這些排版女工卻無人知曉。她們是幕後英雄。

這就是她們,普普通通的排版女工。把一個個鉛字,拼成一塊塊報版,國家大政,人間新風,奇觀異事……都被她們製作成誘人的精神食糧送給你我他,讓每一位讀者感受溫暖,增長知識,受到美的薰陶,你能說她們心靈不美嗎?

這就是她們,刻意展現生命之光的排版女工。相同樣式的紅棉襖燃燒着她們火一樣的熱情,牛仔褲勾勒出女性的風采。她們渴望美,追求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正值青春年少?

這就是她們,豪爽如男子漢的排版女工。瀟瀟灑灑暢飲一回酒,粗粗拉拉地開幾句玩笑,吐露心中的快樂。大方地跳幾圈交誼舞,據說還有會搓麻將的。我真佩服她們把生活安排得這麼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是的,她們還有許多的不如意,不管工作多累,回家的時間多晚,有的租房而居寒冷如冰,有的要早早爲上班的丈夫做早餐,有的歸路遙遙,有的幼子待乳。她們沒有放棄對生活的渴望,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正像電視連續劇《渴望》中的插曲唱的那樣:“希望還在,明天會好……”她們用自己赤誠的愛心,愛工作,愛生活,愛師長,愛朋友,愛長輩與晚輩。當然她們更愛自己。

她們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無論痛苦或歡樂,無論平淡或輝煌,無論憂愁或快慰,都是人生的優美樂章。生命是美麗的,而美麗的東西總如白駒過隙,她們在抓住時機,宣泄自己的美,創造社會的美。

我想到了夜間綻放的優曇鉢花,“曇花一現”的主角。

能夠觀賞曇花一現,要感謝失眠。曇花漸漸展開,緩慢而又執着,大約兩個小時便開始凋謝零落直至枯萎。只有4個小時花齡的優曇鉢花,充滿自信,將生命展示得絢麗多姿。似蓮的“月下美人”啊!

相傳,身爲花神的優曇鉢花,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玉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懲罰花神每年只能開花一瞬間,讓那個年輕人出家,賜名韋陀。但花神忘不了韋陀,知道每年暮春的夕陽西下時分,韋陀要下山爲佛祖採露煎茶。所以花神就在那個時候開放,希望韋陀能記起她。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每年都下山,曇花每年都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花神不後悔,剎那間的美麗,一瞬間的永恆。748219美文網

陶淵明說,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生命如曇,短暫而多彩。

如果你能起早的話,你就到街心公園去,那裏聚集着百十名老年男女。他們伸胳膊扔腿,做着各種舒筋活血的動作。這時候,天未放亮,星星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儘管是夜風緊或是霜露重,也難消他們的興致。也許你會感到他們已經老弱不堪,生命的旅途不會太久了,然而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感覺自己正年輕,生命路途還長着呢,渾身都散發着生機勃勃的活力。

這不是無稽之談和自欺欺人,物質生命不會永存,而精神卻可以永存。這些老年人用他們的感覺方式去認識生命,用熱愛生命的意念去煥發青春。我認識他們之中的幾位,曾是煤礦的優秀採煤工,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今天他們的一招一式比劃得風流倜儻,兩者間會有什麼不同呢?

面對半杯水,悲觀主義者感嘆那半杯水的失去,而樂觀主義者會慶幸這半杯水的存在。對生命的感覺同樣如此,悲觀主義者總要感嘆時間一分一秒地逝去,樂天派卻總要想到還有相當多的明天。我無法說清自己是個什麼主義者,既感到在過去時光中的無爲,又感到在以後的日子裏將可能有爲。所以,當我看到檯曆一頁頁減薄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同時又在街心花園的廣場上感受精神生命的存在,並形成一種觀念:只要熱愛生命,生命將會不朽。這使我常想起《熱愛生命》這篇小說塑造的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物形象。

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我曾經啃讀弗洛伊德《夢的釋義》,幾天之內纔讀了十幾頁,遠比讀小說艱難多了,好不容易讀完,仍不知夢爲何物,當然也就無法弄清“人生如夢”的真正含義。人生真的如夢嗎?乍一想有道理,一年一年的過去,留下了什麼呢?彷彿在雲裏霧裏,細想起來又非長夢不醒。

小時候的女兒曾問我:“什麼叫元旦啊?”我說:“新年的第一天。”

這個答案是從我媽媽那裏得到的。當年我問媽媽時,儘管也迷惑不解,但還是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新年的第一天。”也許當年姥姥也是這麼告訴媽媽的,我女兒不理解,還問:“第一天就該叫元旦嗎?”是的,老祖宗定下來的叫法。將來有一天,她恐怕也要這麼對孩子們說了。

應該說,時間無始無終,“第一天”也罷,“元旦”也罷,都是人爲的叫法,以至讓人產生生命又失去了一年時光,產生種種聯想。既然時間無始無終,生命也當無始無終,“物質不滅”定律源於此吧。每個人感覺生命的方式不同,才產生了人世間諸多悲歡離合,你說對嗎?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