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美學伎樂之智

美學伎樂之智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學伎樂之智,音樂是最真實的靈魂溝通語言,一個人的次第只需要關注它的好樂即可使用明瞭,而一個人在音樂中所見更是決定了其在人生中可以成就次第,下面是美學伎樂之智的文章!

美學伎樂之智1

小時候很喜歡音樂,曾一度以爲會以此爲職業相伴一生,特別的原因不得不放棄,離開琴房的那天,我背對着門,悄無聲息的哭了很久,像在墓碑前的哀思,做最終告白。

仰仗音符中的情緒觸摸,一路走來雖然無關音樂卻始終因它而豐盈着我的人生,失意時給我力量,驕傲時讓我平靜,悲傷時重新振作,快樂時學習淡然…就像我學設計卻不以設計爲職業一樣,有時候在心裏的愛比表達的更深刻。

美學伎樂之智

曾經廣度的熱愛隨着歲月開始聚焦,在所有樂器中我尤爲喜歡蕭、古琴和大提琴,它們有着同樣的厚重與憂思,悲涼與清寂,更爲重要的是當你想到它的時候,它總是一個人在夜裏的聚光燈下獨奏着,不爲表演或愉悅衆生,只與自己內心對話。

音樂是最真實的靈魂溝通語言,一個人的次第只需要關注它的好樂即可使用明瞭,而一個人在音樂中所見更是決定了其在人生中可以成就次第,關於這點有兩件事可以佐證。

其一,我在藝術美學教學過程中,獨創了音樂教學法,通過音樂啓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寬度,去發現音樂中的人物並與之對話,既而超越課本做靈魂深處的`作品。這不在僅僅是學習本身,而是集合藝術、哲學、佛學、音樂、電影的綜合藝術形式。當一個人的靈魂藝術真正被打開時,毫無疑問他將所向披靡。

其二,因爲喜歡古琴所以經常聽人彈琴,簡單的七絃裏每個人的次第卻一曲盡現,這與技法如何純熟,如何有名氣決然無關,而是一種琴境。

有的琴聲可以演繹一段遊歷,舞一段書法,琴起入境琴落出境,有的琴聲有着蒼涼涼的離愁,有的琴聲卻是顧身風中的如如不動,而那些連個風絲都沒有的,自是下下。

這便是音樂的魅力,它不僅可以助人調伏其心,能夠激發動力,更能夠在音樂中所見相見的一切和自己。所以說造物主的每一個神兵利器都有其緣由,看不清的不過是衆生的心罷了。

美學伎樂之智2

成都,千百年來一直是具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東方音樂之都。在20xx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跨越千年的“交響樂隊”將國樂奏響,向世界發出聲音——傳統的未來。昨晚,籌備近四年,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成都永陵博物館等單位主辦的中國首部國樂觀念劇《伎樂·24》於四川大劇院開啓了全國公演成都首站。在演出當天,國樂觀念劇《伎樂·24》吉祥物——伎樂熊貓“小樂樂(yuè)”首次亮相,在現場發放“彩頭”。除此之外,劇目中的部分演員也與觀衆現場互動。讓大家提前感受到新春國風年!

美學伎樂之智 第2張

讓文物活化 流連於觀衆心間

國樂觀念劇《伎樂·24》精雕細琢,再現了大唐時期歌舞昇平的盛世之景,除了讓人拍手稱絕的國樂經典,舞臺上呈現出的唯美幻境也讓人過目難忘。劇目精雕細琢,以“二十四伎樂”浮雕石刻爲藍本復原了大唐時期歌舞昇平的盛世之景,讓古蜀樂音越過千年奏響。

“擦肩而過”和“尋找”是國樂觀念劇《伎樂·24》的關鍵詞。“‘擦肩而過’的概念很多,比如說小孩兒的童謠,帶有深遠的傳統文化記號,弄堂裏的叫賣,城牆邊的一幅小畫,他們不經意的都在我們身邊,都和我們擦肩而過,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正如總導演周文軍所言,製作團隊要做的是在傳承保護中尋找,在細節、在身邊尋找。劇目中有大家熟悉的曲目,如《月兒高》《霓裳羽衣》《蜀宮夜宴》等這些熟悉的曲目就是符號,是我們曾經認識的,但卻“擦肩而過”了。在音樂中,找到一個共同點,找到那個時間段裏的那個場景、那種感受、那種氛圍、那種色彩。

《伎樂·24》作爲“國樂觀念劇”,其“國樂”是重要元素。而劇目最大的魅力在於現場,20xx公演版《伎樂·24》所有的樂音均爲現場演奏,在樂器上也增加了“對話”——現場增加了合成器。合成器所發出的聲音,是生長,是鳥叫、流水、雨聲、風聲、水聲、宇宙之聲……劇目中“紅衣女子”作爲特點元素代表着現代人的符號,音樂配以合成器,二者結合增強了整部劇的觀念性。

劇目整體分爲四幕:序,“復原”古樂器亮相,將觀衆帶入樂音的世界;《在古代》,縹緲浪漫,營造出唯美仙境;《那時月》,載歌載舞,雍容華貴,重現蜀宮夜宴;《將軍歸》,豪邁悲愴,離思萬緒,戎馬戰場;《人間樂》,唱響人間美好,錦城絲管,流連於心間。

散文詩一般的敘述方式讓國樂觀念劇《伎樂·24》浸透人心,它像是一幅唯美的畫卷,徐徐展開,將成都的音樂以各種時空和不同的情緒展現出來,讓國樂深入人心。

“復原”大唐盛景 呈現東方美學

創新的行爲是獨一無二的,創新發生的瞬間也是獨一無二的。國樂觀念劇《伎樂·24》不僅儘量做到“復原”大唐盛景,更是將傳統帶入到當代的語境詮釋,通過運用現代藝術加工和科技器材運用,將“新的成品”再放回古代情境中,在傳承了經典的同時,做到了對傳統的創新。

“讓文物活起來”不僅僅是一句話,更是需要落到實處的事,“怎麼做”是關鍵。永陵博物館與合作方活用成都音樂的歷史佐證——“二十四伎樂”浮雕石刻,並以此爲藍本創作了國樂觀念劇《伎樂·24》,讓文物“復活”,從石刻走出來,走到人們的眼前。通過將國樂與國畫、國繡、國服、詩詞書法的融合,《伎樂·24》呈現出了靈動的東方美學。

劇目只是讓文物走出博物館的第一步。國樂觀念劇《伎樂·24》從2018年“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上獲獎再到被大衆認可,這僅是開始。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國之瑰寶所喚醒的文化需求,折射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恆久魅力。

截至20xx年1月,國樂觀念劇《伎樂·24》已收到來自北京、廣州、杭州、南京、鄭州、西安、重慶、長沙等城市的邀請,將計劃全國巡演;與此同時,下一步將籌劃在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開啓全球巡演。(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