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最近,上海寧波路上的一棟“紙片樓”火了!顧名思義,紙片樓就是非常非常薄的樓,“紙片樓”就位於最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附近,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1

人們經常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當然人們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很多文人趣事,尤其是近幾年來城市的發展突飛猛進,產生了很多高樓建築,有一些地方爲了建設這些標誌性的建築就開始費盡心思,把他們設計成比較奇葩的樣子,不僅是爲了讓遊客們滿足視覺上的衝擊,更是爲了讓人們對建築這方面有更高的突破,現在也有一些網紅建築,吸引很多遊客的眼球,像是北京的大褲衩,其實在上海又意外走紅了一座紙片樓,這座建築最薄的地方僅有20cm,網友紛紛表示不敢住。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說到魔都上海的話,小夥伴們應該都非常熟悉,作爲國際化大都市,發展速度已經是在國內屈指一數,引進來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這個城市也變得多元化,不僅這樣,在一些不知名的角落裏,還有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他們住在自己的小天地,由於個性十足卻成了網紅的景點。當人們走在寧波路上就會發現有一個紙片樓,來上海旅遊的遊客都忍不住來到這個居民樓觀賞,到底是有怎樣的魅力?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2張

這個網紅紙片樓位於上海的寧波路,在周圍一片普通的民居樓裏面顯得非常特別,單是看照片的話就會覺得這個路比較獨特,就像被拆了一半的爛尾樓,遠遠看過去只有一堵牆而已,但人們要是換一個角度看,才發現被照片給欺騙了,隨着網絡越來越發達,網友們拍的照片當然也不能全信,也是由於這樣達到了宣傳效果,所以人們有紛紛來這裏拍照紀念。這一棟居民樓成爲人們的熱議話題,意外走紅上海。

衆所周知上海的地價非常昂貴,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環境中,一些上海人只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爲了不佔據更多土地面積,還能節省材料,就把房屋建設得非常薄,從側面看的話這個房屋的寬度就像一塊磚頭那樣狹窄,有人說建築物橋面狹窄,夏天的時候會很熱,冬天的時候也會很冷,但這些問題在有空調之後還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房屋這麼薄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引來了很多網友們的質疑。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3張

聽一些相關專家介紹,這個紙片屋的設計原理也是很具有科學性,根據三角形的相關定律把房屋設計的紙一樣薄,其實這樣也是最安全的,體現了設計者的獨具匠心,也是迎合了面積小這一標準。這棟樓已經存在了80多年,而且這樣的紙片樓出現讓很多人們想要來這裏體驗,也有人覺得這種住樓非常不方便,走進去觀看的話,裏面的場地還是比較寬大的,可以滿足人們的正常活動生活。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4張

像是這樣的紙片樓已經不多見了,可能只有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纔能觀察到,在中國還有很多怪異的建築,相比這個樓可能都比較遜色,這個紙片樓最薄的地方只有20cm,不知道大家看到會不會感覺到非常驚訝,儘管這個樓房比較窄,但裏面的空間卻非常大,這也是利用人們的視覺效果,讓人們看一眼就難以忘記,大家對待這個樓怎麼看?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2

說起魔都的房價,可謂是寸土寸金。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人削尖腦袋想要在上海獲得一個落腳的地方。不過,上海也並非都是高樓大廈,就算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依舊存在着很多老房子,不乏一些奇葩房型。

最近,上海寧波路上的一棟“紙片樓”火了!顧名思義,紙片樓就是非常非常薄的樓,但這棟樓薄到什麼地步,說出來都要嚇一跳。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5張

“紙片樓”就位於最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附近,樓體最薄處僅有20釐米。什麼概念?平常大家用的直尺都有30釐米。

這樓也是薄出天際,薄出水平了。

還不顯瘦薄?換一個視角!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6張

網友們看到紙片樓後驚呼:我的腰都沒它細!

安啦~如果都只有20cm那還怎麼住人?其實這是一個視覺上的錯覺。整幢樓其實是帶有三角的多邊形建築,兩邊窄,中間寬,只要繞到後面就會發現其中奧妙。

估計會有人很多噴建築設計師:當時怎麼設計出這樣的奇葩戶型?

專家解釋這是時代的產物。過去在造樓時往往會將地界利用到最大限度,貼着馬路邊建樓。這麼說吧:不管奇不奇葩,有總比沒有好!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7張

問題來了,紙片樓裏怎麼住人?

鄭奶奶在1987年就住進這棟紙片樓,她的家正處在整個建築的“尖尖角”上。室內空間並不是四四方方的規整造型,而是從裏到外慢慢收窄。

室內面積並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採用了LOFT佈局,居住在樓上,廚房、客廳、衛生間都安排在樓下。

最薄的“尖尖角”,勉強塞下一個通往閣樓的樓梯,其次也就只能放些雜物了。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8張

這個房子最令人驚歎的是,居然擁有三個獨立的陽臺!後來,三個陽臺分別被改造成爲了衛浴、洗手檯和洗衣機房。

從最早的無奈到後來的接受現實,再到現在樂在其中,鄭奶奶的心路歷程也是逐漸變化。尤其是自從這裏成了網紅地,有時候從窗戶望出去很多小姑娘、小夥子在這裏拍照,鄭奶奶表示:一晃眼已經住了這麼久,真要動遷的話,還真的不捨得!“這裏纔有老上海的味道”。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3

沿着寧波路一直走,福建路地塊147、148街坊的成片老房子範圍內,矗立着幾幢“老大樓”。它們看起來似乎和其他的二級以下舊裏有點“不同”,這點“不同”,成了舊改過程中居民矛盾的焦點。

別看外觀是紙片,內部設施還不錯,有衛生間、陽臺,還有水磨石地面,爲什麼算二級以下舊裏?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9張

“老大樓”動遷面臨新難題

位於南京路步行街背後,寧波路400號的“紙片樓”就是黃浦舊改中的“老大樓”之一。大樓呈“熨斗狀”,牆面最窄的地方只有20釐米,這讓“紙片樓”一度成爲網紅建築。

“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上海還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紙片樓在低矮的舊裏中屬於比較高的房子。”黃浦第四徵收服務事務所副總經理邱龍虎告訴記者。和其他二級舊裏房屋不同,“紙片樓”有磨石子的地面、鐵鑄的欄杆,樓道里有衛生間,還有陽臺。這讓樓內的44戶居民提出質疑:“我家的房子爲什麼是二級以下舊裏?”

“從政策上說,紙片樓的房屋結構既不屬於‘小樑薄板’,也非‘不成套公房’,沒有與之匹配的政策。”邱龍虎說,徵收所請了相關部門的專家現場指導,用了參照和比對的方法,爲房屋定下合理的評估係數,並向居民反覆解釋政策。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10張

黃浦第四徵收服務事務所項目經理金士傑在給居民解釋政策。

“徵收組講‘政策賬’,我們講‘人情賬’。”在啓動第二輪徵詢以前,無錫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黃富丞和徵收組一起挨家挨戶地上門,瞭解居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

“其中有戶居民是一對老夫妻和兒子、孫子,住在2到3樓。走訪時,我發現他們家的樓梯斜度超過75度。”經詢問,原來這座樓梯經過鑑定,是無法改動的,只要樓梯一動,整幢樓就會倒塌。80多歲的老太太每天都是爬上去的,而老爺爺患有糖尿病,下肢浮腫,下一趟樓還要人背上去。

“房子動遷了,居住條件就能得到改善,以後就不用爲上下樓梯而憂心了。”黃富丞耐心的勸導,說到了老居民的心坎上,後來他們欣然同意了簽約。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11張

黃富丞在做居民工作

在法規和人情中找平衡點

“黃浦有不少‘老大樓’都存在這種情況,不完全是二級舊裏以下,現有政策不匹配或沒有明確的規定和標準,這是黃浦推行舊改中的最大難點。”邱龍虎說,在“老大樓”的動遷過程中,只能通過具體“一樓一議”,從法規和人情之間取一個平衡點。

福建路地塊居民在舊改基地內查看徵收表。

南京東路470號、480號、460號三幢老大樓,從啓動動遷開始就遭遇到了40多戶“抱團拒絕簽約”的困局。在東風居委會當了16年居委會主任的蔣玉靜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二輪徵詢有時間限制,徵收所、居委和志願者成立了工作專班,分成幾個小組,沒日沒夜地分頭上門做居民工作。”

上海這棟“紙片樓”意外走紅 第12張

蔣玉靜(左一)是東風居委會主任,也是在南京路146街坊住了30多年的老居民。

蔣玉靜首先找到了“抱團拒籤”的40戶居民中的召集人。這是一戶外地回滬的一家四口,夫妻倆帶着老母親和身患殘疾的兒子生活。“他們家經濟條件很困難,一直是居委的關心和幫扶對象,雙方之間有一定的信任基礎。”

蔣玉靜以該居民作爲切入點,一次次把他約到居委會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方面讓他明白政策規定是突破不了的,勸他不要鑽牛角尖,一方面告訴他如果實際有困難,我們都會幫助他的。”道理講通了以後,再由這戶居民去帶動其他人簽約。

2021年10月17日,房屋類型多、居民情況複雜的福建路地塊二輪徵詢醞釀期簽約首日,居民簽約3422證,佔居民總權證數的99.02%。截至2022年1月10日,居民已搬離3377證,佔居民總權證數的97.71%。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