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在TikTok,他最火的一支視頻已經超過了4500萬播放。他的微陶視頻被上傳之後受到了超高的關注,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1

捏一小撮陶土,放在虎口大小的拉坯機上。隨着機器勻速旋轉,牙籤粗細的鋼針從中間開口,手指拿捏力道沿陶壁往下帶,陶坯迅速分化出瓶身、瓶頸和瓶底。經過火燒和點彩,一支5毫米的微型花瓶就做好了。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TikTok上的微型陶藝製作視頻獲4500萬觀看量

這支29秒的視頻在TikTok上獲得了超過4510萬的播放量,多達420萬外國網友點贊。手藝人名叫王文化,是一位“80後”陶藝師。他在TikTok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1億。最近,王文化做陶藝走紅海外的話題登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感嘆,這是現代版“核舟記”,“指尖上的china”。

“景漂”十年,紅了

景德鎮因瓷業而興,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景漂”一族來到這裏落地生根。2010年前後,景德鎮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市集文化,也是在這個時候,不到30歲的王文化加入了“景漂”大潮,開始了他的“擺攤”事業。

王文化來自距離景德鎮550公里的安徽阜陽,從小在爺爺輩辦磚窯廠里長大,磚窯廠裏沒有別的玩具,唯一的富餘是成堆的泥,“我就喜歡玩泥巴,捏一些小動物、小城堡、拖拉機……(我)特別喜歡做這些東西。”

來到景德鎮之前,王文化在一個陶瓷廠裏工作,在爲一個藝術瓷磚項目做辦事專員的時候喜歡上了陶瓷工藝品。他逐漸發現,“做陶藝原來還可以回味童年的感覺,就扎進去了。”

初來景德鎮,王文化開了一家工作室,但說是工作室,其實也只是一個幾平方米的狹小空間,連睡帶住和工作。王文化每天在他的工作室裏設計好樣式、拉好坯,就送去專門的窯爐代燒出成品,再打包拉着這些陶瓷,到集市上擺攤兒慢慢地積攢客戶,推介自己的作品。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2張

王文化在景德鎮

“剛開始沒有什麼收入,自己喜歡的東西未必是客戶喜歡的。後來多瞭解了市場,生意才漸漸有了一些起色。”雖然足夠養活自己及家人,但顯然當年的王文化並不是那波市集浪潮裏賺得盆滿鉢滿的一批人。

幸運的是,2016年,王文化趕上了一波新的浪潮。那時國內還沒有微型陶藝,反而是國外的一些微縮手作比較發達。王文化很納悶,也蒐集了很多的相關資料,發現有世界上最大的陶瓷,而世界上最小的陶瓷好像還真沒有。

“那爲什麼不能做呢?”王文化帶着自己的想法,根據拉坯機的原理,設計和組裝出了一臺迷你拉坯機,並改造出了一套迷你版拉坯工具。但有了這些,僅僅是開啓微型陶藝的第一步。

“一開始,我的微陶做得很醜,因爲製作器型要靠手法,通過手指間的變化中心開孔、塑形、烘乾……之後才能上釉。”在常規拉坯操作中,陶藝人大部分時候要用手掌壓陶泥,而微型陶藝得用指尖代替手掌,要想熟練掌握新手法,還需要時間的打磨。

當王文化第一次有模有樣地做出手指頭大小的花瓶時,他自己也覺得十分驚喜,當即在攤位上展示起了他的迷你拉坯機和微型陶藝,很快整個攤位被圍得水泄不通。

看到微型陶藝能夠引起大家的好奇,王文化便註冊了抖音,將製作微型陶藝的過程拍成短視頻。2018年8月,他上傳了第一支視頻。當時他不會剪輯,也不好意思露臉,沒想到播放效果很不錯,首條視頻播放量就達到135萬。

隨後,王文化又發了幾條陶藝視頻,還起了個時髦的網名——“微陶老王”,他還聽從朋友的建議開起了直播。最火的一條抖音視頻,播放量達到3000萬次。目前,他的抖音賬號積累了超過15萬粉絲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3張

抖音@微陶老王主頁

小窗口裏的萬千世界

在國內走紅之後,王文化的直播間裏涌入了越來越多的觀衆。陶瓷文化在中國傳承千年,如今,王文化便捷的迷你拉坯機成爲了陶藝進校園、陶藝進生活的一大助推器,不少學校邀請他上課、做培訓……

他也遭遇過質疑。“大的花瓶起碼還可以插花裝飾,但你做這麼小的陶藝有什麼用呢?”當時一度連王文化的愛人都說:“你這光貪玩有啥用,不務正業……”,王文化也坦言“可能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我耍瘋了。”

但王文化很堅定,“一件東西要做到極致是有挑戰性的,我喜歡挑戰。”而對於短視頻,“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想把自己擅長的製作陶瓷的手藝傳達給更多人,結交一些朋友。”扛過質疑之後,現在王文化得到的評論多是“王老師,你這個手藝真棒”,觀衆們也在慢慢認可他的手藝。

在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上,王文化參與了現場表演,激發起了在場的外國朋友們極大的興趣。一塊小小的泥巴可以在他的指尖變出十幾個造型,一下變成碗,一下變成花瓶。整個陶瓷製作的流程被縮短爲幾個簡要步驟,短短几分鐘演示就能讓人們瞭解到一個瓷器的誕生。

後來,有人將他的作品傳到了海外短視頻平臺。在TikTok,他最火的一支視頻已經超過了4500萬播放。不僅這支視頻,他的微陶視頻被上傳之後普遍受到了超高的關注,TikTok累計播放量達到1.2億。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網友們在感嘆“amazing(驚豔)”之餘,甚至紛紛爲他的微型陶藝視頻發起了合拍。TikTok上掀起的這波微型陶藝熱在短短几個月內就突破了王文化在國內短視頻平臺上累計的流量。在TikTok平臺上,很多中國傳統工藝都受到廣泛歡迎,比如竹編、鼻菸壺、榫卯等等,而王文化的微陶讓海外網友感受到了中國陶藝製作的樂趣。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4張

外國網友圍觀王文化的作品 來源:TikTok

在得知自己的手藝走紅海外之後,王文化很感嘆。他總說自己是一個不太擅長交流的人,不適合當一個短視頻博主,但是他現在有了更多的自信,也希望對陶瓷文化的宣傳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很多手藝、技藝,是不需要用語言表達的。這種技藝的展示都是通過一個小窗口,將傳統的陶瓷文化推廣出去。”

“指尖陶藝的工藝和傳統陶瓷是一樣的,但這是一個更方便大家體驗陶瓷文化的新形式。我希望能夠激發越來越多的人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領會到工匠精神。”王文化說。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2

最近,一段特殊的陶藝視頻在TikTok上走紅。

僅手指大小的拉坯機上,陶藝師傅用指尖把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陶泥推出形狀,再用竹籤、鑷子等工具細細雕琢出一枚高約1釐米的微型花瓶,最後用毛筆爲瓶身上色。指尖上的工藝之精巧,每個動作都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花瓶成型,製作者還不忘插上一朵小花,相得益彰。

這支視頻在TikTok上吸引了4500萬播放量,420萬點贊。“這是我在TikTok上見過的最穩的手”、“太可愛了,像是巧克力,把我看餓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迷你的花瓶,太驚人了!”

這支視頻引起了上百位TikTok達人制作合拍視頻,總播放量超過2000萬。來自阿根廷的創作者@ 就記錄了自己觀看這段視頻時的反應。花瓶漸漸成型,她的表情也從平靜逐漸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最終插上小花的微型花盆讓她感到難以置信。這段合拍視頻獲得了1430萬播放量。

視頻賬號叫@Chineseporcelain(意爲“中國陶瓷”),專門發佈微型陶藝,目前擁有超過55萬粉絲。視頻裏的手藝人是一名常駐景德鎮的80後陶瓷師,名叫王文化。他做微型陶瓷已經有五六年時間,最小的作品僅有2毫米,同時還能保持瓷器的型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手藝人制作微型陶瓷的視頻在TikTok播放量已經超過1.4億。

微型陶瓷意外走紅

製作微型陶瓷,要用手指代替手掌來雕琢陶坯。微陶師傅所有的動作都集中在指尖上,在特製的迷你拉坯機上,利用指腹力度的變化,一步一步找重心。開孔,塑型,烘乾後上釉燒製,不到5分鐘,一隻微型花瓶就成型了。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5張

2010年前後,王文化從家鄉安徽阜陽來到江西景德鎮,在陶瓷大學進修一段時間後,創業開了一間陶瓷工作室,主做中到大型陶瓷。他感到這樣的主流消費品沒有太大亮點,轉而留意到微型陶瓷的空缺。“我在景德鎮見到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卻沒見過最小的,那我爲什麼不試試去做呢?”

過去,市面上的小型陶瓷製品以鼻菸壺最爲常見,尺寸約8釐米左右。幾乎沒人去做更小的微型陶瓷,國外也有藝術家製作了一些微縮陶瓷,10釐米左右。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6張

上噸重的景德鎮陶瓷與王文化製作的微型蓋碗

王文化想把陶瓷做得更小,拉坯是個難題。通用型的拉坯工具對於微型陶瓷的製作太大了,用不上,王文化就自己研製了一臺迷你拉坯機。沒有專門的手工工具,他就地取材,用過竹籤、鐵絲、鋼釘,甚至還用過女兒的髮卡。王文化製作出的最小作品,直徑僅有2毫米,輕到一隻蒼蠅也可以抓住。他追求作品的工藝價值,在器型設計上不斷嘗試新的創意。

2018年,王文化註冊了抖音賬號“微陶老王”,把微陶製作的視頻發到網上。沒想到,這些視頻一路走紅,最高的一條視頻,在國內的播放量超過千萬,併火到了海外平臺。在TikTok上,他的視頻累計播放超過1.2億。

王文化走紅之後,一些陶藝師也開始從事微型陶藝。@古鎮瓷藝是一位來自中國遼寧省遼陽市的年輕陶藝師,在抖音上擁有將近80萬粉絲,最高的一支視頻點贊超過200萬。他的作品也傳到海外,視頻在TikTok播放量總計超過2000萬。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7張

@古鎮瓷藝和他的作品

這些中國師傅製作的微型陶瓷讓衆多海外網友癡迷其中。儘管雙方語言不同,但手藝能跨越國界,用最直觀的形式傳達到對方的理解中。

微陶視頻受追捧的背後,是海外網友們對中國陶瓷技法的廣泛興趣。沿着熱度飆升的中國文化話題,更爲傳奇的工藝展現在觀衆眼前。

一段展示傳統工藝“跳刀”的視頻在TikTok收穫了1650萬次播放,180萬點贊。“跳刀”技藝源自浙江龍泉,是現代青瓷中最常用的裝飾手法。工匠用腕底控制刀痕深淺的力度,在飛速旋轉的瓶坯上,以肉眼難以追蹤的動作刻畫出分佈均勻的紋飾。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8張

一位TikTok達人上傳的木葉盞開窯視頻在TikTok收穫了1060萬次播放。有網友評論,開窯的一瞬間,彷彿是科幻片裏最激烈的決鬥現場。還有人說,中國藝術讓他癡迷其中,有很多生活之道。

有許多網友也因爲建盞的視頻對中國茶心生嚮往,想要嘗試用中國瓷器喝中國茶的滋味。紫砂壺、蓋碗、變色茶盞,這些實用的陶瓷製品成爲中國文化的“盛器”。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9張

熱感變色茶盞 來源:TikTok

衆多海外陶藝師甚至慕名來到中國學習進修。在千年瓷都景德鎮,每年有幾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師來到這裏。他們希望在地道的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更精妙的作品。

很多TikTok的陶藝師也受到中國陶瓷影響。英國創作者@florian Gadsby是一名陶藝師,目前TikTok賬號擁有140萬粉絲。Florian極其喜愛中國古代陶器,尤其是宋代的龍泉青瓷和官窯。宋瓷簡單、優雅的設計,以及微妙的釉料和顏色,對Florian的陶瓷創作影響很深。他的陶瓷作品器型簡潔,多爲低飽和度的.純色。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10張

Florian和他的陶瓷作品

陶瓷文化擁有厚重的歷史積澱,在審美上卻常看常新。時光流轉千年,古老或新穎的陶瓷工藝仍然俘獲了國內外網友的心。王文化的受歡迎,Florian的嘗試,都證明了這一點。

此前,李子柒、阿木爺爺等人因爲YouTube而走紅。如今,從美食到工藝,從知識到非遺,TikTok等短視頻成爲海外網友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在英、美等國家,TikTok的平均使用時長已經超過YouTube,且仍在保持增長勢頭。

除了陶瓷,竹編、木雕、油紙傘、鼻菸壺等中國傳統工藝在TikTok也廣受歡迎。這些工藝短視頻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網友,爲他們展現出中國文化豐富多彩的釉色。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3

最近,景德鎮80後陶藝師走紅海外的新聞登上熱搜,他製作的微型陶瓷視頻在TikTok上收穫了超1億次的點擊,“指尖功夫”獲得數百萬點贊。看着陶土如何在指尖轉瞬成型,外國網友們涌入了評論區,還紛紛化身迷弟迷妹,掀起了合拍熱潮。

這位“點泥成器”的手藝人叫王文化,來自安徽阜陽。王文化從小在爺爺輩辦的磚窯廠里長大,長大後到陶瓷廠工作,也因此喜歡上了陶瓷。2010年前後,不到30歲的王文化辭職來到江西景德鎮,開始了他的“擺攤”事業。

初到景德鎮,王文化租了一個幾平方的工作室,連睡帶住和工作,每天拉着自己設計的瓷器到集市上推介自己的作品。剛開始,他沒有什麼收入,後來生意才漸漸有了一些起色。

2016年,王文化平淡的生活迎來了轉折。那時國內還沒有微型陶藝,反而是國外的一些微縮手作比較發達。王文化注意到,微型的陶瓷製作還未有人涉足,於是帶着自己的想法,根據拉坯機的原理,設計和組裝出了一臺迷你拉坯機。

在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摸索後,王文化終於做出了手指頭大小的陶瓷花瓶。他當即在攤位上展示起了他的迷你拉坯機和微型陶藝,還順勢註冊了抖音。當時,他不瞭解拍攝技巧,也不懂剪輯,但沒想到,首條視頻還是一下就火了,播放量達到135萬。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11張

王文化和他的微型陶藝

王文化又發了幾條視頻,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便果斷專注做微型陶藝。他給自己起了個時髦的網名——“微陶老王”,還聽從朋友的建議開起了直播。

起初,家人並不理解他爲何要放棄原來的那些陶瓷訂單。還有網友質疑,“大的花瓶起碼還可以插花裝飾,但你做這麼小的陶藝有什麼用呢?”在不同的聲音裏,王文化逐漸堅定,他要做有挑戰的事情,也要把自己擅長的製作陶瓷手藝傳達給更多人。

扛過質疑之後,觀衆們也在慢慢地認可他的手藝。“他們做世界上最大的拉坯,我做指甲蓋大小的。”這位80後“微陶老王”曾經還因爲立志做世界上最小的陶瓷登上過央視報道。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12張

王文化製作的微型陶瓷茶杯

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王文化的微型陶藝已經累計了一個多億的播放量。有網友將他製作微陶的視頻傳到了海外平臺,沒想到在TikTok上走紅,在短短几個月內就突破了王文化在國內的流量。他最火的一支視頻已經超過了4500萬播放,累計播放量也超過了1.2億。

在TikTok平臺上,很多中國傳統工藝都受到廣泛歡迎,比如竹編、鼻菸壺、榫卯等等,而王文化的微陶讓海外網友感受到了中國陶藝製作的樂趣。

中國大叔這項“指尖功夫”在海外爆紅 第13張

王文化的微型陶藝在海外獲超高關注度 來源:TikTok

在得知自己的手藝走紅海外之後,王文化還是很沉得住氣。“只有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手藝做好,才能走得長遠。哪怕過一段時間不流行了,只要手藝夠好,早晚會有更大的機會。”

在去年的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上,王文化的現場表演令在場的外國朋友們歎爲觀止。一塊小小的泥巴在他的指尖變出十幾個造型,一下變成碗,一下變成花瓶……短短几分鐘演示就能讓人們瞭解到一個瓷器的誕生。

“指尖陶藝的的工藝和傳統陶瓷是一樣的,但這是一個更方便大家體驗陶瓷文化的新形式。我希望能夠激發越來越多的人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領會到工匠精神。” “china”(瓷器)的故事,還在指尖書寫。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