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製的“天鯤二號”已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計劃近期發射。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1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提到,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製的“天鯤二號”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計劃近期發射。

記者瞭解到,“天鯤二號”不僅繼承了“天鯤一號”衛星高功能密度的特點,還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的優點,本次飛行試驗將驗證微納衛星平臺總體等多項關鍵技術。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2017年3月,由航天科工二院抓總研製的航天科工首顆獨立自主研製的衛星“天鯤一號”成功發射,拓展了我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臺型譜。在“天鯤一號”的成功經驗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抓總研製的我國首顆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於2018年12月發射入軌。

基於這顆衛星,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進一步掌握了互聯網衛星總體、星載Ka相控陣天線、相控陣用戶終端、透轉體制通信協議等透明轉發衛星互聯網有關技術,並先後開展了“傳感器網絡天基回傳”、“衛星互聯網+4G+短波自組網”多網融合、“衛星互聯網+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試驗和“5G+高、低軌衛星互聯網”業務融合等示範應用。

其中“5G+低軌道衛星”星地融合網絡、“海上5G移動通信應急業務”等創新成果先後斬獲多項國家獎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表示,爲滿足日益增長的星座建設需要,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在武漢衛星產業園建設了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並於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線並全面投入使用。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第2張

該產線以“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雲製造”爲主要特徵,涵蓋了衛星設計研發、製造、測控、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突破了適應多品種變批量需求的可重構技術等11項關鍵技術,人員生產效率提升3倍以上,單星總裝集成測試時間縮短80%以上。

截至2022年3月3日,“天鯤一號”即將迎來在軌五週年的“生日”,截至2022年2月,“天鯤一號”已生成約遙測80GB、接收處理地面指令約58000條、完成約7300次星地測控,並將繼續超期服役。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2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製的“天鯤二號”已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計劃近期發射。該衛星繼承了“天鯤一號”衛星高功能密度的特點,還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的優點,此次飛行試驗將驗證微納衛星平臺總體等多項關鍵技術。

2017年3月,“天鯤一號”成功發射,拓展了我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臺型譜。在“天鯤一號”的.成功經驗下,航天科工二院抓總研製的我國首顆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於2018年12月發射入軌。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第3張

“天鯤一號”衛星示意,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馬傑表示,爲滿足日益增長的衛星星座建設需要,航天科工二院以滿足低軌衛星星座快速生產與快速部署需求爲任務牽引,聚焦衛星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在武漢衛星產業園建設了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並於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線並全面投入使用。

“該產線突破了適應多品種變批量需求的可重構技術等11項關鍵技術,人員生產效率提升3倍以上,單星總裝集成測試時間縮短80%以上。”馬傑說。

她告訴記者,在新基建的時代背景下,航天科工二院正不斷聚焦航天產業的深層次需求,突破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攻關,改變傳統衛星製造模式,推動形成衛星快速設計製造一體化能力,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3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黨委書記馬傑在北京表示,“天鯤二號”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計劃近期發射。該衛星不僅繼承了“天鯤一號”衛星高功能密度的特點,還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的優點,本次飛行試驗將驗證微納衛星平臺總體等多項關鍵技術。

“天鯤一號”和“天鯤二號”均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抓總研製。2017年3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首顆獨立自主研製的衛星“天鯤一號”成功發射,拓展了中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臺型譜。截至2022年2月,“天鯤一號”已生成約80GB遙測數據、接收處理地面指令約58000條、完成約7300次星地測控,並將繼續超期服役。3月3日,“天鯤一號”也迎來在軌五週年的“生日”。

我國獨立自主研製“天鯤二號”衛星將於近期發射 第4張

在“天鯤一號”的成功經驗下,二院抓總研製的中國首顆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於2018年12月發射入軌。

基於這顆衛星,二院進一步掌握了互聯網衛星總體、星載Ka相控陣天線、相控陣用戶終端、透轉體制通信協議等透明轉發衛星互聯網有關技術,並先後開展了“傳感器網絡天基回傳”、“衛星互聯網+4G+短波自組網”多網融合、“衛星互聯網+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試驗和“5G+高、低軌衛星互聯網”業務融合等示範應用。

馬傑表示,爲滿足日益增長的星座建設需要,二院以滿足低軌衛星星座快速生產與快速部署需求爲任務牽引,聚焦衛星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在武漢衛星產業園建設了中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並於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線並全面投入使用。

據悉,該產線以“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雲製造”爲主要特徵,涵蓋了衛星設計研發、製造、測控、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突破了適應多品種變批量需求的可重構技術等11項關鍵技術,人員生產效率提升3倍以上,單星總裝集成測試時間縮短80%以上。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