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每段愛情故事都各有特點,成敗因素卻大同小異。談戀愛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兒,想要緊緊拴住ta的心嗎,只要掌握了這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讓你能更容易地掌握愛情!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1

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

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過吊橋,因爲提心吊膽地在吊橋上走,而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讓人誤以爲是遇見命中註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

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

同理,除了“走在吊橋上”,當一個人處在驚險、刺激和危機場景裏,也更容易青睞和自己一起度過的人。

好多美國大片裏就經常使用這一招,比如飈車的時候、比如槍戰的時候、比如冒險的時候,貌似嬌弱的女人出現在這種另類的場景裏,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像。

俄狄浦斯情結——爲什麼會愛上ta

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爲,兒童在性發展的選擇時期,開始向外界尋求性對象,這個對象首先是雙親,男孩以母親爲選擇對象,而女孩則常以父親的選擇對象。所以,我們和另一半在一起時候的相處模式,或許就會像我們和父親或母親的相處模式。

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媽,一個女人給他溫暖的感覺,讓他放低戒備,覺得自己像小孩兒,他就容易被收服了。女人渴望寬厚無私的愛和照料,容易喜歡上一個讓人放心的忠厚男人,這些都是俄狄浦斯情結。

黑暗效應——光線昏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爲“黑暗效應”。

有個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機。

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首因效應——初次見面爲什麼重要

首因效應指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的效應。

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爲相貌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爲自己天生的臉孔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應該爲自己的面孔負責。”

雖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爲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臺階。在約會中,儘量展示自己優秀美好的一面對後續交往奠定不錯的基礎。

近因效應——分手後如何挽回

所謂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依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

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爲“新穎效應”。

在與人的交往中,一個人最近的表現在腦中形成的印象最爲深刻。在愛情過程中,最近交往產生的感覺直接影響着一個人對愛情的判斷。

所以如果兩人分手之後想挽回的話,一定不要死纏爛打、哭哭啼啼,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在ta面前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

多看效應——如何擦出愛的火花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爲“多看效應”。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給參加實驗的人看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

結果發現,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隻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互補定律——爲什麼互補的人更易產生戀情

研究表明,任何一個團體,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麼很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和諧,容易發生爭執。因爲性格相近的人需求類似,同時對一個事物產生需求的時候,大家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而人與人在具體內容上能夠互相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相互吸引,所以性格互補的人更易產生戀情。

拍球效應——吵架時爲什麼會越吵越兇

拍球時,用的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也就是,在一件事情上一個人承受的壓力越大,人的潛能發揮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壓力較輕,潛能發揮程度就較小。

所以,如果吵架時雙方誰都不肯停下來,就像不斷在拍球一樣,會越吵越兇。

雞尾酒會效應——爲什麼感情中容易敏感多疑

所謂雞尾酒會效應,就是指大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篩選功能,跟自己有關的,會迅速反應,無關的不會進入。

就好像是在雞尾酒會上,很嘈雜的環境中,別人談什麼自己都不會去在意。但當別人喊自己的'時候,自己會馬上做出反應。

雞尾酒會效應對愛情的指導意義是:愛情中,應客觀分析過程,對事關自己的東西不要過分敏感進而做出錯誤判斷。

水桶定律——爲什麼因一點小事就分手

水桶定律是一條經濟學的定律。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這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這是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戀愛時,一個人的缺點往往是影響愛情成敗的關鍵,劣勢部分往往決定全局。

所以,要妥善隱藏自己的缺點,這是愛情中一個永遠不可能變的規矩。當然,於被追的一方而言,要善於發現對方的缺點,不要只看表面現象。

10大心理學愛情定律2

白熊效應

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 。失戀時這種反彈效應最明顯,分手後悲痛欲絕,想徹底放下對方,一別兩寬,毀掉關於那個人的一切東西,結果卻適得其反,越想忘掉,過去的回憶就越銘心刻骨,越渴望跟對方重新在一起。其實,不如順其自然,時間會幫你忘掉一切。

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說的是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睏倦的刺蝟因爲冷而擁抱在了一起,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睡不舒服,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反倒睡不安寧。因此,兩隻刺蝟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

折騰了好幾次,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這也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愛情中更是如此,再親密無間的戀人,也應該有自己私人空間和獨立之精神。保持距離有時反而是大智慧。

斯德哥爾摩效應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有時候在感情中,你會不斷的被冷漠,受到傷害、打擊。你會越來越痛苦,同時又感覺越來越愛對方,甚至發展到你會屏蔽掉所有的痛苦的記憶。感覺對方就是你的愛情,沒了對方就不可能有愛情。假如,在你的愛情中有這樣的現象,那你就必須好好審視下自己的內心了。

延遲滿足效應

延遲滿足是指爲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自願延緩或者放棄目前的、較小的滿足。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遲延滿足效應。這個效應某種程度上也適用於愛情,在和另一半相處時要懂得控制自己,不要爲了一點小虛榮而涼了對方的心。你如果要想和她共白頭的話,你永遠不知道你做的哪一件事會讓對方不開心。

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它指個人在敬仰、愛慕他人過程中所形成的誇大了的社會認知。光環效應在愛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顯。光環效應就是基於情人眼裏出西施的原理,原本只是一個在別人看來的普通人,但是在情人眼中卻是光芒四射而缺點,也因爲帶上濾鏡而變得可有可無。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我們想要開始一段愛情就要摘掉濾鏡理智看待這段感情不要因爲自己的過度喜歡而變得盲目。而是要清醒地看到對方的優點和缺點,相信愛情,但不迷信愛情。

博法則

博法則 又稱"愛情與距離成反比效應"。如果戀人天各一方,又不能經常見面,彼此的感情就會逐漸變淡。男女間的物理距離太大也可以導致心理距離的疏遠。可以說,距離是愛情的頭號敵人。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爲"博法則"。可能這也是人的天性使然,雖然說現在社交網絡如此發達,但是長時間沒有身體間的親密接觸,情感上就有缺憾。因此你要想辦法來彌補。

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是指隨着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着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阿倫森效應也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在愛情裏,不止要在初戀時鼓勵和誇讚你的愛人,當愛情的激情褪去,對另一半的鼓勵仍然至關重要。

相互吸引理論

親密關係提供的獎賞(比如令人愉快的相伴、性滿足、安全感和社會地位)能提升吸引力,而親密關係作出的懲罰(如惹人生氣的矛盾與投入親密關係的時間和精力)則會減弱吸引力。簡單點理解就是,在一段愛情中,你能爲對方提供的愉快感受、幸福體驗以及社會性幫助等越多,你的吸引力就越強。相反的如果你們經常吵架,對方感受到的不開心體驗越多,那麼你能夠吸引對方的點就在逐漸減少,可能直到感情走向破裂。在愛情中,要努力的給提供獎賞給對方,對等感情才能穩固。

墨菲定律

你越害怕發生的事情,越可能發生。愛情中的墨菲定律,當你認爲這段感情它不會走到最後,那沒過多久你們很可能就會分手;你害怕失去他,對他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結果往往更容易失去他……,因爲當你害怕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更可能因爲害怕把事情搞砸。人是一個多元的複變函數,今天可能爲正,明天就可能是負。不如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不需要藉助誰的光,你就是自己的太陽。你的邋遢與落魄,反而更容易讓對方想離開。

沉沒成本效應

爲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爲方式,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投入的越多,付出的越大,就越難放棄,因爲我們不甘心。我們現在的決定,其實都是被過去綁架。我們之前的思維模式和對世界的認知,就像一個思想的牢籠,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維定式。見之於愛情,下下策是:如果你想讓一個人離不開你,那就儘可能讓他爲你多花一些心思,不管是金錢、時間還是投入的愛。如果明知道是不幸的事情,還是早放棄的會好一些。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