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家有弱視兒治療要趁早

家有弱視兒治療要趁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家長都會關注孩子眼睛是否近視、是否散光等,但一提到弱視,則可能會一臉茫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醫師黃學林提醒,實際上小兒弱視也是家長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弱視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不僅會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還會影響到小兒日後的學習、工作,嚴重的還可造成眼睛致殘或致盲。

家有弱視兒治療要趁早

弱視源於致病因素的影響

黃學林介紹,弱視是指眼球在沒有器質性病變的前提下,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配戴眼鏡時所測的視力)低於同齡正常兒童,它跟近視、散光、中高度遠視等屈光不正是不同的,後者的裸視力(即不配戴眼鏡時測的視力)雖然不正常,但通過配戴眼鏡矯正後,可以讓眼睛看得很清楚。但弱視則不同,它不僅裸視力差,而且就算配戴眼鏡後,仍然看不清楚。

好端端的眼球,“零件”都完好無損,爲何就看不清了呢?

黃學林解釋,人體能看清一個物體,是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眼睛的屈光系統精準地折射到視網膜中視覺最敏感的部位——黃斑,在這裏形成影像並轉化爲神經衝動傳入大腦。

初生小寶寶視力很低,只有光感,他們是看不清東西的,在經過後面反覆的視覺刺激後,寶寶的視力發育逐漸趨於完善,8月齡時視力已經約有0.1,3歲時約0.5,4歲時約0.6,5歲時約0.8,6歲左右可達到成人正常的視力水平,約1.0。

但如果在視力發育過程中,受到一些致病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因素、母親妊娠期間病毒的感染或不良嗜好等先天因素,環境因素(如光線不足)、營養因素、眼睛疾病等後天因素,都可能會使眼睛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得不到足夠的刺激而使得視功能發育受到影響,使視力一直停滯在某個階段的水平,從而造成弱視。

四個特徵發現弱視

黃學林支招,家長可從以下四個特徵發現孩子弱視的“蛛絲馬跡”。

1、對光反應:新生兒期的寶寶已經有光感了,當用光照射眼睛時,他可出現閉眼、皺眉等反應,但如果在光照下寶寶毫無反應,則應警惕是否存在有視力障礙問題;

2、眨眼等保護反應:當眼前有物體突然靠近時,人的本能反應是會眨一下眼睛,在寶寶出生後一兩個月就已經具備這種保護性反應,但如果寶寶長到2月齡還不具備該反應,則有可能視力出現了問題;

3、眼球是否隨眼前物體的移動而轉動:小嬰兒處於仰臥時,拿紅球在他臉上方約20釐米的距離處輕輕晃動時,一般滿1月齡的小兒已經可以注意並眼睛跟着紅球移動過中線,滿3月齡時已經能用眼及頭追隨眼前的紅球移動180度,但如果寶寶長到5月齡了,還不能隨眼前的物體的移動而轉動眼球,則提示視力可能較差;

4、是否喜歡斜眼或近距離視物: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看東西時總是眯眼、皺眉、歪頭,看電視越走越近,兩眼不能看同一方向,則需提高警惕。

黃學林強調,如果發現孩子眼睛和視力異常了,應及時帶去眼科檢查,看看眼球結構是否存在問題,然後放大瞳孔驗光。如果明確眼球結構沒有問題後,戴上合適度數的眼鏡矯正後視力仍低於同齡兒童,則可以確定是弱視。

治療:需要進行弱視訓練

一旦確診爲弱視,除了需要配戴合適的眼鏡外,還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進行弱視訓練,以使視功能得到鍛鍊而逐漸恢復正常水平。由於大腦對視覺的發育在6歲左右才完成,所以一般6歲前都是治療弱視的黃金時期,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黃學林提醒,家長千萬不能嫌麻煩或抱有僥倖心理,認爲長大後自然就好了而不去理會它,從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黃學林指出,弱視的治療之路可能會比較漫長,一般前六個月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複診一次,以後每三個月至半年也需回醫院複診一次,整個治療過程可能長達數年,這就要求家長必須有耐心、有恆心,持之以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