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意是不因外物美好而喜悅,也不因自己失意落魄而悲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1

以物喜,以己悲

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用初中語文的翻譯:不因外物的好壞、或自己的得失,感到或喜或悲。

學生時代,第一次在課本里學到《岳陽樓記》,就覺得這句話太酷了,但恕我直言,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可以以此來激勵自己,若真要做到,則根本不可能!特別是在現代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今天我買了一部最新款最頂配的手機,我爲此開心的快要瘋了,這是不是“以物喜”?但是,除了手機,我又想要汽車、想要別墅,我的能力跟不上自己的慾望,我爲此感到悲傷無比,這是不是“以己悲”?

我們每天在爲自己賺了多少錢而開心,爲自己賺不到錢而悲哀,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以物喜,以己悲”。

但也大可不必覺得自己白活了一生,也不只是你我凡人會這樣,遠了不說,就說離范仲淹很近的蘇軾,這傢伙但凡能吃到點好東西,就開心得不得了,這不也是“以物喜”嗎,但這並不耽誤他“江海寄餘生”的心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那麼,是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現代社會的僞命題,除了“古仁人”根本沒有人可以做到呢?

不以物喜

難道我們連喜悅都要收斂嗎?

從常人的角度來說,你不可能脫離情緒去做人。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把握喜悅。

范進中舉,喜悅吧?喜悅過頭了,就瘋了。喜極而生悲了。

某人升職加薪,喜悅吧?他飄了,結果失去了更多。

那麼難道範進就不去考試了,難道就不要升職加薪了嗎?反正也沒有什麼值得喜悅的。

對於一個真正“不以物喜”的人來說,他可能會“喜”一時,但不會瘋、不會飄,他明白成功只是眼前,接下來的路還更要腳踏實地,才能走下去。

不以物喜,不是叫你不要去做這些能帶給你喜悅的事情,而是不要讓這種喜悅的情緒佔據了你的全部。

不以己悲

難道我們連悲傷都不能顯露嗎?

悲和喜都是人類最常見的兩種情緒,你能把握住喜,也要把握住悲。

總覺得自己不好,總是在自我否定,總是在抱怨環境,總是在怨天尤人——可以說現代社會常見的`抑鬱症,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這裏。

過度的負面情緒,是會殺人的。擺脫負面情緒,應該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有的人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強,通過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就能從悲傷中走出來,也有些人會借酒消愁、或者借酒澆愁。

自我調節能力不強的人,可以找最好的最信任的人傾訴,讓別人來開導自己,實在不行,看心理醫生並不是丟人的事。

當然,還有些人會找大師,大師都會告訴你看淡一切,但從來不告訴你怎樣才能看淡。大師上下嘴皮一碰,都是騙人的。

不要讓壞情緒和大師毀了自己的人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士大夫思想,講究的是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意思是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得與失,苦與樂,沉與浮,升與降,勝與敗等等。誰能不受這些外物的束縛,看得開、看得透,誰就能活得灑脫;誰糾結於一時的得失與苦樂,誰就會難以活得快樂。兩者之間的差別,關鍵在於能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是一種“無我” 的大境界。只有敢於跳出自己的圈子,跳出物質的圈子,掙脫物慾的繩索,擺脫名利誘惑的人,才能做一個超然物外之人。何爲“無我境界” 呢? 其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自然界的,誰也無法擁有一世,誰也無法一輩子佔爲己有。今天有人得到了,明天他們還會失去,今天你失去了,有朝一日你還會得到。有了這樣的心境,人生何處沒有快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第2張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是一種高明的取捨智慧。不該要的東西,你不能要;得不到的.東西,你不必爲之痛苦。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不要去計較,不要去看重,不要去追求,不要去在乎。就像塞翁失馬一樣,得到不一定是福氣,

失去不一定是痛苦。如果你有這種取捨心的誘惑,不管遭遇怎樣的險境,都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喜,不悲,不恨,不惱,不慌,不亂,不隨意流露內心的情緒, 不輕易被外物左右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子裏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人間歡樂。

很多事情,當你事後轉過頭去想一想,發現當初的視角真的太錯誤了。如今, 當你轉換一個視角,用淡泊之心看待問題時,突然發現快樂是那麼單純,成功是那麼簡單。當你不與別人爭鬥,不與別人比較, 淡定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時, 你往往會看到更雋永的風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是一個認識論問題。人生處世,都會遇到客觀事物,從主觀認識客觀事物,而產生悲喜情緒,而這種悲喜情緒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甚至前途。因此,如何正確面對客觀事物,是擺在任何人面前很現實的問題。

一個人面對客觀事物,不能帶着主觀意識去認識客觀事物。范仲淹經歷坎坷,他想開了,心裏什麼也放得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處世了。是啊,范仲淹面對社會的墮落,自己所遭遇的磨難,他能怎樣?能因此而悲而喜嗎?還是面對現實吧!畢竟這都不是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 第3張
  

歷史上類似於范仲淹的人物很多。能夠正確面對客觀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真不少。例如范仲淹之後的蘇軾,他的'仕途遭遇就非常的不幸,但人家胸懷大度,像范仲淹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處世,寫詩著文,成了一代文豪!

人生在世,能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范仲淹和蘇軾等歷史名人就是最好的實例,仕途行不通,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照樣做出成就,流芳百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於當代人的處世人生,同樣有着指導意義。每當面對悲喜事物時,應該怎麼辦?喜中有悲,悲中有喜,這是客觀存在的,能逃避嗎?

范仲淹能夠敢於面對喜悲。他說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他的切身的體會,發自肺腑的感嘆。人,不能以悲喜來斷定的命運,遇到喜事,不能興奮地過度,遇到悲哀,更不能悲觀失望過度。

要沉住氣,順應客觀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決不能主觀武斷地去面對客觀存在的悲喜,否則,很容易情緒化,對自己沒什麼好處。尤其是那意外的悲喜,更要沉住氣、冷靜對待、處置。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