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炎帝陵在哪裏

炎帝陵在哪裏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炎帝陵在哪裏,炎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陵寢所在地,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下面我們來看看炎帝陵在哪裏。

炎帝陵在哪裏1

炎帝陵在哪裏:

炎帝陵的確切位置目前還沒有定論,中國陝西、湖南、山西、河南四個省市都有炎帝陵,分佈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鄉、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山西省高平市故關村和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

湖南炎帝陵

湖南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在西距縣城19公里的鹿原陂上,這裏安葬着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傳說炎帝活了120歲,在南方採藥時因誤食斷腸草中毒身亡,去世後就葬在湖南。湖南炎帝陵被譽爲“神州第一陵”,始建於西漢,宋朝時在陵前立廟。

炎帝陵建在炎陵山上,陵園面積4936平方米,佈局呈沿陵墓南北縱軸線均衡對稱分佈,由南至北共分五進,依次爲:午門、行禮亭、主殿、墓碑亭、陵墓。一進午門,門前爲朝覲廣場,走進拱形石制午門,正中豎立着“炎帝陵”漢白玉石碑,石碑兩側分立雄鷹、白鹿花崗石雕。

二進行禮亭,爲三開間長方亭,亭上懸掛着“民族始祖、光照人間”匾額,亭中放置有香爐、燭臺,供進香祭拜行禮之用。行禮亭兩側爲碑房,收集了歷代告祭文殘碑八塊。

三進陵殿,大殿高19.33米,爲三十根直徑60釐米的花崗岩石柱作支柱的開放式建築,門額高懸“炎黃子孫,不忘始祖”匾額,殿內供奉炎帝神農氏像。

四進墓碑亭,亭內中央豎立着“炎帝神農氏之墓”漢白玉墓碑。五進陵墓,墓冢前立有石碑,上面鐫刻着“炎帝陵”三個大字。炎帝陵冢是土冢,封土高4.6米,周長50米,依地勢而築。陵區內有炎帝陵殿、御碑園、皇山碑林、聖火臺、神農大殿、朝覲廣場、神農大橋、崇德坊、洗藥池等景觀二十多處。

陝西炎帝陵

陝西炎帝陵坐落在陝西省寶雞市,南距市區7公里處的常羊山頂,九龍泉畔。傳說炎帝母親登常羊山時,看見神龍,受到感應生下炎帝,幼時的'炎帝常在九龍泉沐浴。後人就在此修建陵廟祭祀。每年正月十一日、清明節和農曆七月初七,炎帝陵都會舉行祭奠炎帝的活動。

目前陵區總面積3300平方米,分爲陵前區、祭祀區以及墓冢區三個部分,擁有神農門、羊炎帝陵大門、炎帝行宮、“神農城池”、“華夏始祖”牌坊、祭壇廣場、炎帝大殿、炎帝塑像、陵墓等多處建築。從山腳下,經過“神農門”牌坊,沿着山路拾級而上,首先來到炎帝陵廣場,在迎面的大石上刻着“炎帝陵”三個字。廣場上鋪着紅氈的十里神道直通祭祀廣場,在炎帝大殿祭拜後,沿着神道繼續攀登365級臺階便能謁陵祭拜。墓冢在常羊山中峯頂。

炎帝陵在哪裏

山西炎帝陵

山西炎帝陵,被稱爲“皇墳”,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東北方向距市區17公里處的莊裏村,傳說這裏是炎帝神農氏嘗五穀的地方,後人就在此修陵廟祭祀。陵園爲宋代建築風格,採用晉東南傳統祭祀建築手法修建而成。整個院落爲四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

中軸線左右兩側分別建有鐘鼓亭、聚賢堂、關聖殿、頌德堂、醫藥堂、根源堂、溯源堂、百草殿、五穀殿、農耕堂、碑亭、碑廊等。炎帝陵內的碑亭裏保存一塊寫有“炎帝陵”三個大字的石碑,這塊石碑刻制時間是明萬曆三十九年,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炎帝陵碑,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曆史了。

河南炎帝陵

炎帝擁有衆多別號,如神農氏、朱襄氏等。河南炎帝陵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在東距縣城6公里處的大仵鄉朱堌寺村,是炎帝朱襄氏的陵墓。根據《辭源》援引《呂氏春秋》註釋:“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也。”因此自古以來形成了“朱襄氏”是“炎帝神農氏”另一個稱號的說法,但這種觀點目前還尚存一定爭議。

相傳柘城是炎帝朱襄氏的封地。作爲原始部落首領,炎帝曾建都於此。炎帝在嘗百草時,誤食斷腸草而中毒身逝後,人們把他運回柘城,在朱堌寺村修建朱襄陵安葬,《柘城縣誌》記載說,當時“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後還在柘城修建了朱襄王廟。

目前陵園共佔地120畝,修建有炎帝朱襄氏大殿、東西廂房和山門,安放有炎帝朱襄氏塑像,立有三通石碑。炎帝朱襄氏的陵墓形狀是圓形,陵高10.9米,直徑50米,周長158米。

陵墓的四周有高度50釐米的青石臺階圍砌相連,寓意着“天圓地方”。在陵墓的周圍修建有高1.5米的圍牆,同樣使用青石砌成。陵墓的前面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鐫刻“炎帝朱襄陵”。陵前還有一個香池以及四座碑樓。

炎帝陵在哪裏2

炎帝廟歷史沿革

炎帝陵廟始建於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76年),此後屢毀屢建,有史載的大修達18次。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67—983年),朝廷將炎帝廟遷至茶陵縣城南。此後二百餘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農氏的活動,均在茶陵縣城南炎帝祠廟進行,鹿原陂炎帝廟幾近湮沒。

宋寧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朝廷在康樂、霞陽、常平三鄉上,置酃縣。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屬酃縣境地。

元代近百年間,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動,沒有詔修炎帝陵廟的記載。明代有關炎帝陵廟的修葺,史書記載頗詳。

較大規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第三次是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

炎帝陵在哪裏 第2張

清代對炎帝陵廟的修葺,有據可查的約9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修復,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費時8個多月。

這次重修後的炎帝陵殿,高大寬敞,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各附屬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與主殿相輝相映,形成統一的整體,也爲炎陵山增添了無限秀色。

民國時期,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動,據有關文字記載有4次:第一次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第二次是民國十二年(1923年),第三次是1936年,第四次是1940年。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爲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4年除夕,因香客祭祀焚香燭,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禮亭被焚。

“文 革”期間,陵殿及附屬建築,又慘遭破壞,除陵墓外,全部夷爲平地。1986年6月28日到1988年10月,陵廟再次重修,即爲現存狀況。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炎帝陵在哪裏3

【基地概況】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坐落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被海內外炎黃子孫譽爲“神州第一陵”。炎帝陵景區由神農大殿祭祀區、陵寢大殿拜謁區、“神農園”緬懷區、皇山遊覽區、洣水風光帶組成,主要景觀有炎帝陵、神農大殿、陵寢大殿、御碑園、聖火臺、九鼎臺、皇山、神農園、華夏廣場、福林、聖德林、洗藥池、味草亭等100餘處。

炎帝陵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標”之一。2018年,炎帝陵接待參觀人數123.9萬人次。

【藏品故事】

歷經滄桑的炎帝陵殿

在歷史傳說中,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傑出的部落首領,也是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者,爲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繁衍作出了開創性的偉大貢獻。

炎帝陵在哪裏 第3張

炎帝神農氏爲民治病,遍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而不綴,後因誤嘗“斷腸草”逝世,崩葬“長沙茶鄉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數千年風雨,炎帝陵殿歷經滄桑,屢毀屢建。有歷史記載的較大修葺:宋代3次,明代3次,清代9次,民國兩次。近代炎帝陵殿修復工程於1986年6月28日開工,至1988年10月底竣工。修復後,整個建築佔地面積3836平方米,建築面積903平方米。陵殿共分五進:一進爲午門,二進爲行禮亭,三進爲主殿,四進爲墓碑亭,五進爲陵墓。其後,景區設施不斷建設完善,景點不斷豐富,目前景區開放遊覽面積達3.6平方公里。

數千年來,炎帝身上所體現出的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