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相信大家對我們國家的二十四個節氣並不陌生,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文化傳承,節氣的來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爲大家分享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1

很久以前,在我國的黃河邊,住着一個叫阿福的男孩。他和家人常年靠採摘野果和打獵爲生。有一天,阿福在河邊的草灘發現了一匹孤單瘦弱的白色的小馬駒,就把它帶回了家。儘管家裏的食物也不充足,但阿福總會省下一些給小馬駒。

小馬駒漸漸長成一匹高大健壯的白馬,成了阿福最好的朋友。每當在田野尋找食物時,阿福都會發現白馬很愛吃一種植物的穗。他十分好奇,就採摘了一些帶回家。阿福的媽媽把穗殼去掉,用水煮成了粥,全家人都覺得這粥的味道很好,就給這種植物起名叫“粟”。要是能自己耕種粟米,等到收穫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用爲食物發愁了。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阿福在心裏默默地想。可是,阿福和家人都不會種田。他們播下的種子不是不發芽,就是被凍死,收穫的粟米還不夠全家人吃一頓的。阿福非常苦惱。一天,白馬忽然開口說話了,他對阿福說:“明天黃河裏會出現一件寶貝,如果我們能得到它,你就再也不用爲收成不好而苦惱。”

第二天,白馬帶阿福來到黃河,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河水。當河水開始劇烈翻滾時,白馬忽然縱身跳進黃河不見了。

沒過多久,白馬又奇蹟般從河水中跳了出來,它全向身上下沒被打溼一點兒,背上的馬毛卻形成了一幅由黑白斑點組成的神奇圖畫。這幅神奇的圖畫就是白馬所說的寶貝!可是阿福一點也看不懂。“這幅圖裏藏着季節變化的規律,”白馬對阿福說,“如果我們順應規律耕種就能事功倍。

相反,要是違背規律耕種,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顆粒無收。”當春雷陣陣,萬物甦醒時,白馬告訴阿福,“翻耕田地的時候到了。”當春雨紛紛,草木泛青時,白馬告訴阿福:“播種的時候到了。”當暑熱降臨,蟋蟀爭鳴時,白馬告訴阿福:“灌溉的時候到了。”當蟬聲消退,大雁南飛時,白馬告訴阿福:“收割的時候到了。”

當冬雪遍野,草木凋謝時,白馬告訴阿福:“讓土地休養生息的時候到了。”這一年,阿福耕種的粟米獲得了大豐收,全家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阿福把自己學到的耕種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了鄉親們。鄉親們一傳十,十傳百,從此也掌握了順應季節變化的耕種的規律。後來,智慧的人們根據季節變化的規律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還爲每個節氣都起了合適的名稱。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2

24節氣來歷及小故事

一、24節氣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24節氣小故事

1、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第2張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2、冬至

傳說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採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爲土中。相傳“冬至”是24節氣(時間平均法)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有把冬至作爲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

《尚書·洛誥》中說: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爲封邦建國的成法。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3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1、立春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爲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2、雨水

古時候,人們都有一個爲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乾爹。而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爲了讓兒女順利,健康成長。於是便有了雨水節拉保保的活動。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成爲一方之俗。

3、驚蟄

農曆二月份的開始,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

4、春分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民間踏青的日子。

5、清明

清明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節氣是“天時”,是純粹的自然時間,節日是“人時”,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爲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公曆的4月5日前後。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節氣由此得名。

二十四節氣小故事500字 第3張

6、穀雨

在唐代高宗年間,有位叫穀雨的年輕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鄉曹州發大水,他憑藉着這個本領救出了村民,還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一顆牡丹花,並拜託一位花匠師傅好好地栽養。

穀雨和一位每天來看他母親的女子日久生情,想提出與這位姑娘成親的時候,卻得知這位美麗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幾年前他救起來的那顆牡丹。牡丹仙女和穀雨約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

後來,牡丹花仙的仇人禿鷹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爲其釀造花蕊丹酒醫病。牡丹姐妹不願取自己身上的血,釀下丹酒供惡賊飲用,卻被禿鷹抓走關押。穀雨歷盡艱險,在自己生日那天,終於闖入魔洞戰勝禿鷹,救出了衆花仙。當大家準備回家時,尚未嚥氣的禿鷹一支暗劍刺中了穀雨。牡丹仙女惱怒萬分,拿起穀雨的板斧,將垂死掙扎的禿鷹砍成了肉泥!迴轉身來,抱起穀雨的屍體,泣不成聲。穀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這些花仙的生命。

穀雨死了。他生在穀雨,死在穀雨,遇難時年僅二十一歲,穀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園中。從此,牡丹和衆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穀雨時節,牡丹就要開放,表示她們對穀雨的懷念。

7、立夏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着季節的轉換,爲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8、小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9、芒種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爲“忙種”,農民間也稱其爲“忙着種”。

10、夏至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12、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爲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註釋:大暑,在六月中旬,天氣炎熱,熱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鬥指到丙的時候是大暑,比小暑熱,所以叫大暑。

13、立秋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14、處暑

處暑,即爲“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節氣意味着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15、白露

傳說白露是一個手藝十分了得的御廚,蓋世無雙,連最愛挑剔的皇帝都沒有二話。一日,皇帝問白露:“這天下什麼最好吃?”白露答:“鹽!”皇帝本來是想炫耀自己擁有的“山珍海味”,而白露竟然誇的是連平民百姓都看得普遍的“鹽”。鹽怎麼“最好吃”?蔑視皇權,這是“欺君之罪”呀!皇帝一氣之下殺了白露,且告知御膳房,七日內不得用鹽。

一連七日,山珍海味沒了鹽,變得索然無味。皇帝越吃越想吐,方知錯殺了白露。皇帝好後悔,就用御筆在素絹上寫下“錯斬露七日已無天日”幾個大字。正巧有大臣來拜見,皇帝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後悔”,就慌忙中燒了字絹。這一燒,正好被路過的城隍爺收下。城隍爺上天呈給玉帝,玉帝“准奏”,故就有了紀念白露的“白露節”。

16、秋分

“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

17、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註釋: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18、霜降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着冬天即將開始。

19、立冬

在立冬時節,有“送寒衣”的習俗。每年農曆十月初一,爲“送寒衣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爲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爲其送去禦寒的衣物,寄託着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着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20、小雪

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爲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21、大雪

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衆不同,它長着四隻腳,兩隻光禿禿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鳥那樣會飛行。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寒號鳥驕傲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於是它整天搖晃着羽毛,到處走來走去,還洋洋得意地唱着:“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到南邊,準備在那裏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準備工作。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又不願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遊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於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裏。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裏,凍得渾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後,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於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過且過!太陽下面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着,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到了大雪時節,北風呼嘯,陽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溫暖。寒號鳥沒能混過寒冷的大雪節氣,終於凍死在岩石縫裏了。

22、冬至

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23、小寒

小寒,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標誌着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85°(小寒)時,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

24、大寒

相傳,在古印度北部,即21世紀的尼泊爾南部,迦毗羅衛國有個淨飯王,他有個兒子叫喬答摩·悉達多,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發現社會生活徒勞無益,並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爲不滿。於是,在他29歲那年,捨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苦行6年。

大約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他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修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於是他端坐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也即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太陽曆(干支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爲24等份,每一等份爲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屬太陽曆範疇。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