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死亡是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家對死亡的感覺都是不知道的,畢竟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但也有很多的人想要體驗死亡的感受,以下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1

首先,平躺在牀上,雙手交叉於胸前,稍微用力的按壓住,呼吸平穩,身體保持不動,閉眼.

然後,消除一切雜念.這很重要,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決定於此.

待睡意極濃時(即將入睡前很幾秒),想像彷彿有一幽靈在你身旁飄.不久你將感到身體已不聽自己大腦的支配,雖然能夠感到自己的存在,卻無法動彈,就象靈魂離體了一般.這個過程,人體會感到極度的恐懼和呼吸困難,一般持續半分鐘左右.接着,你將醒來.

人在瀕臨死亡時會大致經歷四種感覺。

1、下沉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感覺身體在不斷的下降,身體上沒有任何附加的壓力卻一直不斷的沉下去。感官上也沒有痛感,意識很簡單甚至有的呆,就是這樣的感覺。

這感覺和躺在記憶海綿牀墊上的感覺很相似,躺下去的時候身體陷入其中,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被包裹的感覺。

如果想親身體驗,可以先讓自己躺在牀上,然後調整呼吸,做深呼吸,接下來像做瑜伽那樣放鬆身體的每個部分,每個細節,從頭部、軀幹直至眼睛、手指等等。

充分放鬆的時候來對比剛躺上牀時候的差別,這就是身體瀕死體驗的輕微感受。

2、分離

據經歷過死亡感受的人講述,在他認爲自己即將死亡的時候自己的意識和形象會與身體產生分離,他可以俯視着自己的身體,也可以看到周身忙碌的醫護人員。

然後他們可以看到隧道和盡頭的光線,此時會看到一生中一些重要的經歷畫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悅感。

瀕臨死亡的感官意識來源於不同的方面,生活經歷重現來源於認知,愉悅的感受來源於情感,意識與身體分離來源於超自然,這也是專業人生對瀕死體驗主要進行研究的三個方面。

3、態度變化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2張

臨牀科學研究發現,瀕臨死亡的人會出現思維、態度和價值觀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他們不再害怕死亡,性格也變得更加的豁達,擁有更多的包容心和耐力。

如果瀕死體驗者最終恢復了健康,他們自己本身會變得更自信也會更加友善的對待他人和社會。

但並不是所有經歷過死亡體驗的人都會變得積極樂觀,也有的會出現壓抑消極的心理狀態。

4、身臨其境

一少部分有死亡體驗的人表述自己那時候有一種被催眠了的感覺。像是真的身臨其境的經歷一般。

比如,你正在天空飛翔,可以看到遠處的高山,山澗的溪水,還有和你比肩的鳥兒一樣,這不是你腦海中想象的情景,而是感覺自己真的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

十大瀕死體驗

科學界對這些瀕死體驗說法持懷疑態度,但仍有人相信這些是人死後即將會遇到的情景。很多人說出了自己的瀕死體驗,並覺得是那次體驗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1、被閃電擊中,跌入地獄

據薇羅妮卡·烏爾麗克·巴特爾(Veronika-Ulrike Barthel)回憶,1981年她開車時突然被閃電擊中,接着她發現自己竟跌入了地獄,在地獄裏,魔鬼護送她到一個很大的等候室。

“我在那看到了比恐怖電影怪物更嚇人的生物,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那些就是惡魔。他們就像士兵一樣在我身邊巡邏,被他們圍在中間的人類痛苦的尖叫。在地獄裏充滿了難聞的味道,令人無法呼吸。那裏還有一個火山湖,在裏面的人痛苦得放生大罵。”

她看到有人被扔進由惡魔守衛着的洞穴裏,當那些人尖叫時,惡魔將手中的長矛扔向他們。地獄裏滿地都是蛇,令人毛骨悚然備受驚嚇。

在她經歷了這一切後,薇羅妮卡發現自己又回到了車裏,在那瞬間,她看到自己燒傷的手正緊緊握着方向盤。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3張

2、《墜入死亡》

自稱爲“無神論者”和“無所不知的教授”的霍華德·斯托姆(Howard Storm),帶着一個爲期3星期的歐洲藝術旅行團回到在法國的酒店,突然霍德華毫無預兆地尖叫並倒下,他的妻子馬上大聲呼救。

他們立刻趕到了醫院,聽到的卻是殘酷的事實:霍華德因爲胃穿孔需要手術,不然他將死去。

在醫院裏等待着醫生到來的那段時光是漫長的,霍華德一度要向妻子交代遺言,並堅稱他離死亡不遠了。

他回憶起這段瀕死體驗經歷:“我站在我那睡在病牀的身體旁,卻感覺自己活着,胃也不痛了。過了不久,便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在呼喚我:‘跟我們走,快,跟上來。我們一直在等着你。’

我大聲地呼喊妻子的名字,但卻沒有得到迴應。便開始跟着那個聲音走出了房間,來到了一條又暗又長的走廊。跟着他們走了很遠,越走越害怕,於是我跟那個聲音說不會再跟着他們走了。突然他便襲擊了我。”

“他們不停地撕咬我羞辱我,他們的所作所爲令我無法啓齒。支撐不住我暈倒在地,隨即便聽到一個柔軟的聲音提醒‘向神禱告’,於是我馬上背誦主禱文。

在背誦了一些語句後,耶穌從惡魔的魔掌中拯救了我,又將我送回了人類世界,並告訴我要改變生活方式。”

斯托姆後來在2000年時出版了《墜入死亡》(My Descent Into Death)一書。

3、《天堂奇遇》

在1999年的獨木舟之旅中,瑪麗·尼爾博士(Dr. Mary Neal)的獨木舟發生傾覆,她被壓在水中無法動彈,並且在長達15~25分鐘的時間內無法呼吸。

她醒來後兩條腿骨折,肺部也有併發症,在醫院裏住了將近一個月,出院後還在輪椅上生活了六個星期。

她正是在那段時間內感受到了瀕死體驗,這段經歷也讓她感受到神,耶穌和天使的存在。

在那短短的十幾分鍾,她被告知她的家人面臨着災難,她的家人需要她的幫助才能度過難關。

上帝明確指出,她9歲的兒子威利(Willie)面臨着死亡的威脅,但上帝並沒有告訴她確切的時間地點。十年後,19歲的威利在緬因州(美國州名)死於一場車禍,車禍肇事者當時正一邊使用手機一邊開車。

瑪麗確信在水底是耶穌幫助了她,所以救援人員才得以在獨木舟事故發生後及時將她救活。後來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書,並於2012年5月發表–《天堂奇遇》(To heaven And Back)。

4、你相信天使和上帝的存在嗎

來自奧斯汀得克薩斯的18歲男孩——本·布里德洛夫(Ben Breedlove),在Youtube上傳了一系列短片講述關於他所得的罕見先天心臟病,結果這些短信快速走紅。

其中一個短片講述了被護士推過黑暗的長廊然後進入急救室的故事,那時他會在天花板上看到明亮而平靜的光,當時他只有四歲。

在視頻裏,他在卡片上寫道:“在這個大廳裏沒有其他任何光亮,我無法將視線從那個光中移開,但我內心卻忍不住微笑。我從不擔心,世界上任何的事情也不再重要。”他還談論到他多次逃脫死亡的經歷,其中有一次他在學校的走廊上昏迷了過去。

“當我還處於昏迷狀態時,我發現自己身處於一間白色的房間,房間很大,看不到牆。房間很安靜,沒有一絲聲音,那種平靜的感覺和我四歲所遭遇的一樣。

本的視頻引起了饒舌歌手Kid Cudi(基德·酷迪)的注意,他在看完了那些視頻後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迴應到:“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想要哭,因爲生命是如此的不公。這些想法觸動了我的內心,但這種感覺難以言喻。這就是我做這麼多事的原因,爲什麼我要記錄生活,爲什麼我愛每一個人。”

2011年的聖誕節,在發表視頻的一週後,本·布里德洛夫突然心臟病發作去世。

一位世交說:“他們家人都因爲本所受到的痛苦和失去本而備受打擊,後來他們漸漸明白本很平靜地接受將要發生的一切。”在本最後一個視頻的卡片上清晰地寫着,“你相信天使和上帝的存在嗎?我相信。”

5、《真的有天堂》

科爾頓·伯爾普(Colton Burpo)在不到四歲時,因爲闌尾破裂進入了醫院的急救室。

當他兩小時後醒來,他告訴家人一個非常神奇的故事。他說他去了天堂,見到耶穌,甚至已經過世的親人——包括他那因爲流產而未曾出世的妹妹,但那次流產他父母隻字未提。

他還遇到一個叫波普的老人,但他的外表看起來是一個年輕人,隨後他在家庭合照中認出了這個他在天堂遇到的男士——他的祖父。他還告訴父親,他看到了在他接受急救時父親在別的房間禱告。

他父親,陶德·伯爾普曾說,“我們知道他並沒有瞎編亂造,他確實能說出我們在醫院的另一頭幹什麼。索尼婭也沒有在那個小房間看到向上帝求助的我。”

陶德出版了《真的有天堂》(Heaven Is For Real)一書,詳細地敘述了兒子那不可思議的瀕死體驗。科爾頓·伯爾普則與父母到全國各地與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6、暢銷的《我有死亡經歷》

1973年的11月,貝蒂·伊娣(Betty J Eadie)做了局部子宮切除手術。

據她所述,在手術後她脫離身體走過長長的隧道進入天堂,在進入天堂時,三個帶着面罩僧侶般、自稱是她守護天使的人領着她,並告知其過早死亡。

她在自己的書——《我有死亡經歷》(Embraced By The Light)中回憶:“我看到遠方有一絲微弱的光亮,四周的黑暗使我感覺置身於隧道中,而我卻在隧道中向那絲光亮飛速前進。

我本能地被吸引過去,當我終於到達光亮之處,我看到有一個人站在那,他四周散發出光芒。

不容置疑,他就是我的救星,就是我的朋友,我的主。他是耶穌,他一直深愛世人,即使我曾錯誤地認爲他並不愛我。”

她的書在1994年9月出版,一開售便成爲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位,直到今日這本書還不斷在印刷出版。

7、《去過天堂90分鐘》

在去往89年一個牧師會議的路上,唐·派博(Don Piper)所駕駛的車被德州懲教處的`牽引式掛車在橋上越過中心線迎面撞上。

他回憶當時簡直是“瞬間到了天堂”,身邊圍滿已過世的親戚朋友,不遠處還有一座珍珠做成的門。

“天堂之門是一座宏偉的建築——由珍珠母鑲嵌而成。光亮從門後照射而來,那束光如此的強,儼然是天堂的產物。”他回憶道。

他被車子碾壓着,這時一個牧師路過,他停下爲唐祈禱。急救人員告訴牧師唐已經逝世了,但當牧師開始爲他禱告時,唐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車下,睜眼看到的卻是裹在自己身上的防水布。

醫院方面透露,雖然唐的頭部沒有受到主要創傷,但其骨頭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或斷裂。

傷愈後,唐出版了《去過天堂90分鐘》(90 Minutes in Heaven)記述了當時的瀕死體驗。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4張

8、《地獄23分鐘》

在《地獄23分鐘》(23 minutes in hell)一書中,作者比爾·維斯(Bill Wiese)記錄了凌晨3點突然從牀跌入地獄深淵,並被魔鬼所折磨的經歷。

他回憶當時被關在牢房,裏面還有一羣不懷好意的野獸,他們就像兇猛的爬行動物。那些野獸受命折磨比爾,他們將比爾摔向牆下並用鋒利的爪子將比爾的肉體撕裂開來。

比爾簡直生不如死,地獄裏充斥着慘叫聲,那些人不是被地獄之火燃燒着就是像他一樣被野獸所折磨。當他醒來,聽到妻子告訴他時間是凌晨3點23分,因此他爲書起名《地獄23分鐘》。

9、《在天堂甦醒》

2009年,來自俄克拉荷馬州的克里斯多·麥克維(Crystal McVea)在醫治胰腺炎的手術檯上完全停止了呼吸。

在停止呼吸的那段時間,克里斯多經歷了一次令她對上帝更敬仰的瀕死體驗,她親眼見到了上帝。

她說上帝散發着“耀眼無邊的光芒”,在天堂,她不但擁有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還擁有異於常人的五百種感覺。

“我看到了天使,我看到了上帝,然後我在他面前跪下,”她說,然而她重申在這之前卻是個無神論者。

當上帝多次問她是否要回到人世間時,她都選擇要留在天堂。儘管她堅持要留下來,上帝還是饒恕了她的過錯將她送回了人間。在2013年的4月,麥克維出版了關於她經歷的書——《在天堂甦醒》(Waking Up In Heaven)。

10、從地獄走向天堂

在毛里求斯一個島邊潛水捕撈龍蝦時,伊恩·麥科馬克(Ian McCormack)被水母蟄傷手臂。據他回憶,當救護車來到時,他已經癱瘓無法動彈並且細胞已經開始壞死。

當他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時,母親在他身邊不停地爲他祈禱。他達到醫院時已臨牀死亡15到20分鐘,就是那段時間,伊恩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黑暗、充斥着尖叫聲的地方。

“在暗處,我一直聽到一個男人不停地叫我住嘴,說我活該來到這——地獄。我不敢相信,這時一束光線從黑暗中穿過,我從地上升了起來。我在那雪白的光線中穿梭,那束光線從上方的圓圈照射而來。”

當他走向那束光,伊恩說他可以感受到光所發出的“生的感覺”,接着上帝開始與他談話。

麥科馬克沒有出版任何書籍,但他在報紙和訪談節目中講述了自己的瀕死體驗。

類似的經歷不少人體驗過,雖然聽起來很玄,但也成爲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也希望關於人體的祕密,未來能有更多發現。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2

人類死亡前瞬間的感受是什麼?

查理芒格說:如果我知道我會在哪裏死,那我就永遠都不會到那個地方去。

同樣的道理,如果知道自己會因什麼而死,那便會盡力阻止那件事情的發生。

這便是死亡恐懼的本質。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5張

從全球範圍內看,人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心臟病、高血壓、中風、腦梗......都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範疇。

現實中,每3個去世的人中,差不多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排名第二的死亡原因是癌症,大約有16.8%的人是因患癌去世的。還有一些死亡原因人數相對較少,但它們的數據卻令人意外。

如:2017年有超過79萬人死於自殺。而他殺、暴力衝突和恐怖主義加起來也不過才56萬人。此外,死於溺水的人接近30萬,而我們常聽到的自然災害的致死人數不到1萬人。

在世界範圍內,有相對較多的人死於艾滋病。而在中國,自殺的比例則相對較高。

有學者認爲,當人類死亡時,他們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

在手術室中,當心髒提供給大腦的血液供給被快速切斷,患者則會被正式宣告死亡。

但是,有研究表明,患者死亡後精神和意識至少在短期內會繼續工作,這意味着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死亡。這些“死去的人”躺在手術檯上時,依舊能夠聽到醫生宣告他們的死亡。

在這種時刻,人們處於死亡和存活共存的狀態,而且完全能夠意識到他們即將離去,是一種可怕的狀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死後復生”的人)的案例後,發現其中存在着某種不可忽視的相似性:

1、明知死訊。他們能夠親耳聽到醫生或在場醫護人員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也會感受到身體上的衰竭程度達到極限。

2、體驗愉悅。他們在瀕死體驗初期會有一種安詳、愉悅的感受。首先是感到疼痛,等疼痛感一過,便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之中,一種前所未有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奇怪的聲音。體驗者在“死亡”狀態中,會聽到類似於樂曲的調子。

4、進入黑洞。體驗者聲稱,他們感到被突然進入一個黑暗的空間,剛開始會有所知覺,彷彿在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肉體的擺脫及個體的獨立。發現自己的身體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陷入一種掙扎的狀態之中。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6張

6、孤獨感。因無法交流而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7、回望人生。這時,體驗者會對自己的一生進行總結,甚至大腦會伴隨着畫面,當時的一些情感都能得以重新體驗。

8、邊界阻隔。體驗者會遇到類似於“界限”的東西,阻隔自己到某個地方。

9、生命歸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周圍會出現別的“人”。這個“人”,要麼協助他安然進入亡者之國,要麼告訴他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到人世一段時間。

現代科學研究將人的“瀕死體驗”當作是大腦對於死亡的一種理解,上述心理過程也受大腦的控制。人類所有關於死亡前的感受均來自於大腦對身體機能變化的理解,這樣的結論,在很多人看來能夠降低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7張

心理學家Parnia和他的團隊在歐洲和美國進行了關於人類死亡後意識暫存的研究,他聲稱:“我們需要了解人們經歷死亡時的準確感受,因爲那將是我們所有人死亡時都會有的體驗。”

此外他還補充道:“我們也研究了在死亡情況下的人類思維和意識,以此瞭解意識是否會消失,或者在人類死亡一段時間後是否還會繼續存在。我們想要了解大腦內部的實時變化。”

這些證據表明,在手術檯上心臟停止跳動,但卻被救活的患者能夠準確描述他們周圍發生的事情。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19歲那年就曾經歷過一次“瀕死體驗”,他說道:“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從軀體裏走了出來,就像拿着絲手帕的一角把它從口袋裏拉出來一樣,絲手帕四處飄蕩,最後終於回到了老地方,進了口袋”

不過,目前學界對於死亡時刻的判斷全部都是建立在心臟停止跳動的基礎上,從技術層面來講,那就是我們對於死亡時間的認定,然而準確與否有待商榷。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3

體驗死亡,我們到底在體驗什麼?

在你嘗試跳傘、蹦極等運動,享受生命的極限感受時,有些人卻爭相躺進棺材裏,然後哭着醒來。這就是從外國流傳到中國的死亡體驗館,你可以在幾個小時裏感受死亡的過程,爲自己寫遺書、感受焚化爐與重生。只有生前體驗過“死亡”,才更懂得珍惜生命。

死亡體驗成潮流

4月初,一家4D死亡體驗館在上海開業,第一天就迎來40名客人預約,據說週末場尤其火爆,還出現“滿員”的情況。

體驗館內設有10個空間,每一輪最多可以容納12人同時“赴死”,體驗者們會先參與12輪心理遊戲,以探討、辯論、投票等方式最終決出一名淘汰者,淘汰者會穿過一道“無常之門”,並在“歸零”中進入模擬焚化爐,直至“醒來”,這樣纔算完成一次死亡和降生的體驗過程。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8張

(穿過“無常之門”,進入模擬焚化爐被“火化”,最後經過白色輸送管進入“子宮”,在裏面伴隨着心跳聲直至“重生”。)

其實,早在七年前,韓國人鄭俊就創辦了一家“棺材學院”,任何人只要出25美元,就體驗一回“死亡”,全程4小時。

韓國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這類棺材學院,就是爲了讓參與者在模擬死亡的過程中,消除對生活的恐懼,重拾生活的熱情。

(不少人躺進棺材前就哭了)

(參與者在棺材裏念遺書)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9張

(躺在棺材裏體驗十分鐘)

參與者唸完遺書,靜靜地躺在棺材裏十分鐘。往往在這寂靜、可怕的十分鐘裏,你會感受到對生的渴望,對生活的思考。捱過了這十分鐘,或許你會覺得現實裏的苦惱和壓力,也並不那麼難熬。

  國外的生命教育

生命與死亡,是人類乃至每種生物必須面對的命題之一。我們活着,離不開思考死亡,也逃不開對死亡的恐懼。除了死亡體驗館,還有不少國家開展了關於死亡的生命教育。

美國 開設死亡教育課程

到1976年,美國已有1500所中小學實施死亡教育課程。1987年他們又成立了死亡教育與諮詢學會,建立“死亡教育者”及“死亡諮詢師”的專業執照制度,並在加拿大成立分支機構。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10張

英國 幼兒園孩子討論“珍愛生命”

在英國,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素養。幼兒園的老師會以珍惜和愛護動物作爲教導孩子珍愛生命的切入口。

德國“短壽展覽”

德國有不少健康博物館,舉辦“短壽展”的博物館會在陳列館裏展示兩千多名短壽者的檔案,包括他們爲什麼短壽的詳細原因、照片和生活用品,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人們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珍愛生命。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11張

你願意到死亡體驗館裏去體驗嗎?你的遺書會寫什麼?

在死亡之前,我們還活着,你要爲自己的生命書寫下什麼?

既然死亡都可以體驗,生活裏還有什麼是不可挑戰的。

體驗死亡是爲了更好的活着,珍惜生命,珍惜擁有的一切!

教你體驗死亡的感覺 第12張

【後記】人們對死亡體驗的好奇與興趣,其實也反映了人們生活的壓力和內心的情緒。死亡體驗看似有趣,實則卻是以死亡來提醒我們更好地活着。直播君認爲,不用等到死亡體驗後的重生,不如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做一個新的自己吧。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