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長津湖雙方傷亡

長津湖雙方傷亡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津湖雙方傷亡,長津湖戰役中雖然我軍損失很大,但依據雙方傷亡數字來判斷這場戰爭的勝負卻是不可取的。這些都要建立在當時的政治、戰略等背景下。長津湖雙方傷亡。

長津湖雙方傷亡1

公元1950年11月中美兩支王牌軍在這裏展開的一場改變歷史進程的戰鬥。當時志願軍的第一次戰役剛剛結束,“聯合國軍”雖遭志願軍迎頭阻擊,但仍然認爲中國是“象徵性出兵”,“並不是不可悔的勢力”。因此迅速集中其全部侵朝部隊兵力,發動一次能“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企圖將志願軍趕過鴨綠江,佔領全朝鮮,並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結束朝鮮戰爭。

在新興裏、後浦地區的31團特遣隊各部隊總共有3200人(其中包括編入美軍的韓國人515人),突圍到達下碣隅裏(包括從後浦撤回的31團團部及坦克連325人)共約1600人,其中1150多名傷患由飛機後送,490名沒有受傷的官兵(其中從新興裏突圍的計385人)整編成陸軍暫編營跟隨陸戰1師一起撤退。美軍在新興裏實際被殲(指純損失,陣亡、失蹤和被俘約,1700人,其中被俘約300人,陣亡、失蹤約1400人。損失兵力摺合約爲半個團(約佔第7師31團完整建制編制人數3781人的45%),與志願軍戰史所稱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甚至還有資料稱爲加強團)有一定距離。

長津湖雙方傷亡

美軍陸戰1師,該師編制人數約2.5萬人,當時到達長津湖地區是3個陸戰步兵團、1個陸戰炮兵團以及直屬第1坦克營、第1工兵營等部隊,而師部部分人員、師直屬第1海岸營和第1水陸兩棲車運輸營以及一些後勤人員還留在興南港,在長津湖地區部隊總共約2.4萬人。

而陸戰1師最後從興南港登船撤離的人數是22215人,加上還有約1000名重傷員已直接空運日本,也就是說在長津湖陸戰1師被消滅(陣亡和失蹤)約爲2000人。

根據美軍戰後公佈的資料,陸戰1師的傷亡情況是: 陸戰1師從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從元山登陸進入東線戰場到從興南登船撤出整個東線作戰,而非僅指長津湖之戰),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戰鬥傷亡總數爲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和消化不良,但在戰役期間大部就已傷愈歸隊。此外陸戰隊飛行員還有8人陣亡,4人失蹤,3人負傷。整個陸戰隊戰鬥傷亡爲4433人。

長津湖雙方傷亡 第2張

美軍後來修正的數據:步7師戰鬥傷亡2670人,步7師下屬的KATUSA(臨時招募的韓國人補充美軍)戰鬥傷亡1602人,再算上美步3師,南朝鮮首都師,土耳其旅的傷亡,東線第2次戰役中的美第10軍戰鬥傷亡達到10495人,這1萬多人還都是是第10軍的Battle Casualties,如果再計算在此期間的Non-Battle Casualties(包括凍傷)的人數----其中第1陸戰師有7338人。

中方傷亡資料:根據《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 衛生勤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 1988年3月第1版 第327頁 數據:東線九兵團3個軍 戰傷傷員14062、凍傷傷員30732、戰鬥死亡7304,總減員52098 (凍傷死亡不清)。

長津湖之戰對於整個朝鮮戰爭來說,影響非常深遠。志願軍九兵團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將美國人徹底轟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在戰略態勢上得了分。但此戰也暴露了志願軍後勤匱乏、通信不暢、攻堅火力不足、在美軍空中優勢面前束手無策等農業國家軍隊固有的弱點,在裝備方面與美軍差距懸殊。美國陸戰1師的驚險逃生也使美國軍政高層信心大增,最終確立了繼續將朝鮮戰爭持續下去的決心

長津湖雙方傷亡2

在較長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學者對於“長津湖戰役”始終抱有很大的疑問和不解,甚至是質疑。

比如,就有學者認爲:在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使用的是“人海戰術”,非但沒有“淹沒”美軍陸戰一師,反而還給自身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此戰過後,15萬大軍已完全癱瘓。

這些學者只是從學術角度出發,單一地分析這場戰爭中,敵我雙方的作戰情況,以及結果。

在筆者看來,這就是典型的“書呆子”式分析。不從戰爭實際角度出發,而只是從單一層面分析,這不就是“書呆子”嗎?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在此次戰役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導致我第九兵團損失慘重。

那麼,長津湖一戰,我第九兵團的傷亡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根據1988年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第九兵團戰鬥傷亡人數爲21000多人,其中陣亡7034人;凍傷減員30732人;總減員達5.2萬人之多。

長津湖雙方傷亡 第3張

不過,這個數據還不一定就是最準確的,因爲在後來的一些相關書籍中,其記載的數據還存在一定的偏差。

比如在國防大學教授徐焰的《第一次較量:抗美援朝的歷史回顧與反思》一書中,就記載到:光是凍死的志願軍戰士就達4萬多人,戰死11000餘人,總計減員5.6萬餘人。

雖然兩者統計的數據有一定的差異,但總的來說都相對比較接近真實數據。

根據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關於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中的統計:

“第九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艱苦鏖戰30日,因戰鬥受傷者爲14062人,凍傷30732人,陣亡7304人,減員總數爲52098人。”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第二十六軍和第二十七軍的'傷亡數字,是依據第二十軍的傷亡數字推算出來的。

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第二十軍在長津湖戰役中主要任務是負責穿插、迂迴,其作戰強度要遠高於負責攻堅的第二十七軍,和作爲預備隊的第二十六軍。

所以正因如此,第二十軍的傷亡數字,自然比二十六軍和二十七軍要大得多。

而這也就是說,在長津湖戰役中,我第九兵團實際減員人數應該不足5萬人。

此外,第九兵團戰鬥傷亡人數爲21366人,但美軍戰後卻宣稱造成志願軍37500人傷亡,兩者懸殊竟高達16000多人。

當然,美方之所以要這樣宣稱,無非是緩和他們在長津湖戰役中的慘敗而已。同時也爲他們那支號稱:自建立以來就“未嘗敗績”的陸戰一師一個臺階下。

長津湖雙方傷亡 第4張

此外,第九兵團總減員數,也並非國內部分學者所認爲的那樣:“減員超過70000人”。

要知道,第九兵團非戰鬥減員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並非是永久性減員。所以,某些人所說的“第九兵團被陸戰一師打殘”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因爲就凍傷人員來說,也分輕傷員和重傷員,他們只是暫時性減員,一旦恢復過來,依舊是能跑能打的戰士。

那麼,美軍的傷亡情況又是如何呢?

根據戰後美軍公佈的資料顯示:陸戰一師從10月26日到12月15日,其陣亡人數爲604人,傷重死亡人數爲114人,失蹤192人,負傷3508人,戰鬥傷亡總數爲4418人,加上7313名非戰鬥減員,美軍在此戰中一共減員11000多人。

此外,陸戰一師還有8名飛行員被擊斃,4人失蹤,3人負傷。如果再加上陸戰七師和南朝鮮軍的話,那麼其整個減員人數大概在14000人左右。

總的來說,長津湖戰役中雖然我軍損失很大,但依據雙方傷亡數字來判斷這場戰爭的勝負卻是不可取的。

對於長津湖戰役的評價,乃至是對於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評價,都必須要建立在當時的政治、戰略等背景下。

以此來剖析戰役對全局的推動作用,分析戰役主次目的達成的具體情況,如此才能得到相對客觀的結論。

而長津湖一戰,我軍迫使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一舉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扭轉了朝鮮戰局。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