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越劇的發源地

越劇的發源地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劇的發源地,越劇,又名紹興戲,發源於浙江嵊州,興盛於上海。漢族戲曲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五大劇種之一。是老一輩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接下來便詳細介紹越劇的發源地。

越劇的發源地1

越劇,又名紹興戲,發源於浙江嵊州,興盛於上海。漢族戲曲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五大劇種之一。清末起源於紹興府嵊州即越過首都,由當地民間歌曲發展而成,發祥於上海和杭州,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

越劇的發源地

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爲主的歷史性演變,歷稱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首次用“越劇”稱之。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爲“越劇”。

越劇的發源地2

劇目概述

越劇自1906年從說唱藝術演變成戲曲後,劇目來源主要三方面:一將原唱書節目變成戲曲形式演出,如《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劇目;二從兄弟劇種中移植,如從新昌高腔移植的有《雙獅圖》、《仁義緣》、《沉香扇》等劇目,

從徽班移植的有《粉妝樓》、《梅花戒》等劇目,從東陽班(婺劇)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劇目,從紫雲班(紹劇)移植的有《龍鳳鎖》、《倭袍》、《三看御妹》等劇目,從鸚歌班(姚劇)移植的有《雙落髮》、《賣草囤》、《草菴相會》等劇目;三根據宣卷、唱本、民間傳說的故事編寫,

如《碧玉簪》、《蛟龍扇》、《燒骨記》等劇目。越劇前期主要活動於浙江城鄉。自1917年進入上海的劇場後,演出的大多還是以上三類劇目。1920年以後,越劇進入紹興文戲時期,新增許多劇目,

越劇的發源地 第2張

如《方玉娘》、《七美圖》、《天雨花》等,又從海派京劇中學來《狸貓換太子》、《漢光武復國走南陽》等連臺本戲和《紅鬃烈馬》等劇目,從申曲(滬劇)、新劇(文明戲)裏學來《雷雨》、《啼笑因緣》等時裝戲。

劇目樣式上,小歌班上演的多數是整本大戲,有時在大戲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記》之類的.生活小戲。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進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幾部戲還以連臺本戲形式演出,如《龍鳳鎖》、《七美圖》用1至3本、3個場次演出。其後,連臺本戲成了紹興文戲時期常用的演出劇目,

最長的連臺本戲《薛仁貴徵東》、《漢光武復國走南陽》均有30本之多,可連演30個場次。演出劇目輪換頻繁,通常是一本戲只演一場,所演的全是“路頭戲”(後稱“幕表戲”,即在演出前由派場師傅向演員敘說劇情後由演員上臺即興表演)。

部分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藝人的拿手戲,內中有些場次有相對固定的唱詞,併爲同行所沿用而稱爲“肉子戲”。

越劇的發源地3

1、越劇誕生初期爲男班

越劇誕生於上世紀初,發源於浙江省嵊縣(現嵊州市)。前身是說唱形式在田頭、沿門、祠堂、埠頭,落地唱書和走臺書。1906年3月,在嵊縣東王村,藝人用稻桶、門板搭成草臺上正式以戲曲形式演出,從此就有了這個新劇種。

它不同於已頗有名氣的紹興大班,民間稱爲“文書班或小歌班”,只有檀板、篤鼓爲樂器,也稱“的篤班”,藝人大多是亦農亦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藝人在臺上唱“呤啊呤哦郎”後場人聲幫腔吟和調,也無絲絃伴奏,劇目多爲民間故事小戲。

之後“小歌班誕生”,從嵊縣向紹興、寧波、杭州一帶沿途演唱,獲得衆家的報酬是:年糕、剩菜、冷飯、糕點充飢,艱辛困苦一言難盡。但藝人仍勤奮向各劇種學習藝技,逐漸創造了絲絃正調和多種板式,改編了巜梁山伯》、巜珍珠塔》、碧玉簪》等傳統佳作,

1917年5月在上海首演成功,把本劇種藝術推進到一個新時期。1921年藝人在上海昇平歌舞臺組成了第一支越劇專業絲絃演奏的樂隊,從此取消了後場幫腔吟和調,絲絃正調成了主腔,昇平歌舞臺成爲首個演越劇的戲院。

1921年至1922年男班改劇種名稱“紹興文戲”演連臺本戲。演員有小生:王永春、張雲標、支維永;小旦:衛梅朵、費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童正初;小丑馬阿順,謝紫雲、大面金榮水等。

越劇的發源地 第3張

2、女子越劇興盛,男班衰落退出舞臺

1923年7月,上海經商的嵊縣商人施家嶴村的上門女婿王金水,首先在施家嶴村辦起了越劇女班,招收9-13歲的女孩20餘人。

越劇創始地嵊縣施家嶴村

1924年1月,畢業後的女班生,在上海昇平歌舞臺演出,報刊上稱“髦兒小歌班”演員有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等,標誌着中國第二大劇種女子越劇新時期的開始。

1925年9月17日,上海巜申報》演出廣告首次出現了“越劇”這個劇種名稱。施銀花與琴師商量,從越劇曲調:四工腔、尺調腔、弦下腔,中選擇四工腔曲(調),其特點是:單純、明快、有跳躍性,聽起來如潺潺流水在山澗流淌。更適合江浙人喜歡聽山澗小調,婉轉圓潤,悠揚動聽的習慣。

上世紀30年代,因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租界成爲“孤島”,工商、娛樂業畸形繁榮,江浙人爲避戰亂來滬經商或逃難。女班大批來到上海灘,爲女子越劇興盛提供了客觀條件。而越劇男班卻逐漸衰落,最終被女班取代。

3、越劇四大名旦“三花一娟”興盛上海灘

上世紀30年代後期,女子越劇充分利用上海衆多媒體的廣告優勢,擴大影響,從而贏得了觀衆。當時,最有名的越劇 四大名旦是:“三花一娟”,就是,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爲竺素娥、屠杏花、李豔芳;青年演員有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蘭、範端娟、傅全香等,她們都已是著名演員了。

3.1姚水娟—“越劇皇后”

1938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他對“三花不如一娟”早已耳聞。在一次會演中看了姚水娟的戲,發現她的.舞臺表演果然名不虛傳。後託友人相約,兩人在“知味觀”相聚,梅蘭芳即興揮毫書就,“姚水娟藝家、越劇皇后”。此後22歲的姚水娟盛名遠揚。

而“三花不如一娟”,有二個說法:其一、杭州大世界遊藝場經理張載陽,他是越劇的戲迷,看巜碧玉簪》,被姚水娟演唱李秀英三蓋衣的表演深深感動,高呼“妙!三花不如一娟!“從此這個譽詞傳遍江南;筆者也聽過她的這首“四工腔”唱腔的唱片,確實好聽。

其二、也是同一個讚譽,這是1937年姚水娟在杭州演出《碧玉簪》時得到的讚譽。“三花”是指當年紅極一時的名旦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那時“三花”演出水平已達到高峯。但姚水娟主要是在越劇改革創新上略勝“三花”一籌。她是第一個在越劇舞臺上使用機關佈景的人。

1937年,姚水娟率領第一副女班來到上海。女班在“通商”劇場演出,這天演的是巜盤夫索夫》。她以“行不動裙”的高超演技,唱腔甜潤,明朗流暢,表演細膩,獨具一格,給觀衆以美好的藝術享受。觀衆這些感受傳播到上海各區,“通商”劇場天天爆滿,各界越劇愛好者都趕來,目睹她的精彩演出。

姚水娟演電影越劇巜碧玉簪》中的李夫人

1938年,姚水娟邀請巜大公報》記者樊迪民編寫巜花木蘭》。不懼日僞漢奸的恐嚇,她在天香劇院連演27場,轟動上海。後來,她將編劇引入越劇創作,開拓越劇團設立專職編劇的歷史先河。通過改良結束了紹興文戲的舊時代,確立了越劇爲正式劇種,由此可見她爲越劇作出了重要貢獻。

3.2施銀花—女子越劇的開拓者

她來自越劇發源地,嵊縣施家嶴村。是第一副女子紹興文戲時期科班頭牌,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譽。唱腔上學習、繼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轉圓潤,被稱爲“施腔”、越劇泰斗、“三花之魁”。

爲越劇主要貢獻有:曾移演巜雷雨》,開創女子越劇表演時裝戲的先河。

1925年,在王春榮琴師的幫助下,吸取京劇西皮音調和過門,改胡琴1-5定弦的正調爲6-3定弦的“四工調”,開創了女子越劇新唱腔。聽過嚴蘭貞盤夫的唱片的老一輩人,一定會很熟悉四工調的韻味和感染力。因此四工調的創造是越劇音樂發展的里程碑,爲越劇改革作出重要貢獻,被越劇界稱爲女子越劇的開拓者。

3.3趙瑞花—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11歲進了施家嶴第一副女子科班,當時她年紀小,不識字,個子又矮,相貌平平,就是嗓音洪亮。矮尼姑師傅分配她唱旦角。她自知條件差,只有起早貪黑,勤學苦練,師傅口授的“賦子”用心牢記,才能笨鳥先飛。串紅臺時她扮演巜龍鳳鎖》中的豆腐西施、金鳳姑娘,得到了觀衆的讚譽,都說:“孔村那個小花旦,日後會有出山”。

她是“三花”之二,但她從不以師傅、名角自居,不僅認真演好自己所飾的角色,而且毫無保留和小姐妹們交流演技。筱丹桂、李豔芳、竺水招等藝人都曾得到過趙瑞花的熱情扶持,後來成了著名演員。

1941年有一天,她在上海南京東路,新新公司的“玻璃電臺”,爲普善山莊募捐,直播演唱《葉香盜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獲聽衆捐款1000多元。這在當時可買300畝田,可見她號召力之強。

她唱白特點爲咬字準,吐字清、聲音嘹亮,且從不倒嗓。唱腔以質樸明快的四工調爲基礎,糅入嵊縣牧歌小調,唱得淒清婉轉,真摯動人。60年代初她應聘至浙江省藝術學校任越劇班教師。

趙瑞花爲人忠厚朴實,演技一板一眼,教書育人鞠躬盡瘁,是越劇藝術家的典範。

3.4王杏花—越劇袁派的源頭

王杏花是“三花”之三,她的唱腔清新素雅與當時以施銀花爲代表的小花腔不同。施、趙等名旦的唱法受男旦影響較大,基本用大本嗓,嗓音線條粗。與她們相比,王杏花的唱嗓音比較高而細,形成了自已特色的“四工調”。

30年代初,她第一次到了上海十六鋪,開鑼演戲。看客多數是寧波、紹興人,覺得女孩子做戲文,新鮮有趣,又帶有故鄉的氣息,開始觀衆較多。後因戰爭,只能又回到杭州。

1933年夏,她應邀第二次來到上海掛牌主演。首先與小生李豔芳搭檔,那時有一種“時髦牌”香菸,外殼印的美女很像她,可見她容貌之美。王小李2歲,她倆彼此配合默契,處處用心,李颱風瀟灑,演唱入情,王在化妝方面也有較多革新,觀衆對她倆搭檔很歡迎,一時盛況喜人。

這年年底,南陽橋敘樂茶樓老闆同永樂老闆談妥,要王杏花去“敘樂”參加拉局演出。在此她結識了名角小生屠杏花、小白玉梅、和徐玉蘭。她同屠杏花合演了幾折戲,感受最深的是巜樓臺會》,屠演的梁山伯情深意濃;

受她感染,王總忍不住珠淚成串;這種感覺別的小生搭檔,一般都沒有的。徐玉蘭那時只有十四五歲,兩人同臺演出巜武家坡》,因時間緊,演員都開始化妝,兩人根本無法對臺詞,只能臺上見了。那時彼此年紀都輕,記性好、反應快,演出順利結束。之後有其它原因,又回到杭州演出。

1936年9月,她第三次來到上海,搭“四季春”班在老閘大戲院演出。越劇袁派的源頭來自王杏花。袁雪芬所在的“四季春班”在杭州演出時,曾特地請王杏花來戲班當老師。

袁與王有了同臺演出的機會,覺得她“四工調”唱得很新穎別緻,所以有意模仿學習,袁與王的相貌有些相似,有時觀衆都叫袁爲小王杏花。在演王拿手戲巜火燒百花臺》時,袁曾經代替身體不適的王演繁重的中間部分戲。

1936年11月,王杏花還和袁雪芬、錢妙花等,在高亭唱片公司灌製了唱片,正面是王杏花的志貞哭圖,反面是袁雪芬、錢妙花方玉娘哭塔。爲越劇女班灌製唱片開了先河。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她輾轉滬、杭、甬,先後與屠杏花、竺素娥、王文娟等同臺演出巜葉香盜印》、巜玉堂春》、《二度梅》等傳統劇目。

爲了演出需要,特地請人編寫《馬革裹屍》、巜竇娥冤》、《雙玉蟬》等新戲。在藝術上不斷求新圖變,曾在服裝、化妝、表演、劇本多方面作過改革嘗試。尤其是她對劇本要求甚嚴。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