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膚 > 護膚養顏 >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皮膚是我們人體的最大器官,沒有之一,皮膚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身體以及維護我們機體的環境穩定,皮膚會跟外部直接接觸。皮膚最外層爲表皮層,下面是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1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組織,一般厚度爲0.035-0.15mm,根據角質形成細胞的分化和特點,將表皮由外到內依次分爲5層,即角質層、透明層(只存在於手掌和腳掌)、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基底層藉助基膜與真皮連接(如圖2)。

1、基底層

基底層位於表皮的最底層,僅爲一層柱狀或立方形的基底細胞,約10-14 μm大小,核大且深染,通常排列整齊呈柵欄狀,其長軸與表皮和真皮之間的交界線垂直。

基底層和棘層又被稱爲生髮層,此層細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其分裂比較活躍,不斷產生新的細胞並向淺層推移,以補充衰老脫落的角質形成細胞,與皮膚自我修復、創傷修復及瘢痕形成有關。

基底細胞分裂過程中,兩個新生的細胞有一個被擠向上方,經棘層、顆粒層最後形成角質細胞失去生命活力而逐漸脫落。由基底層移動至顆粒層最上層,再移至角質層上部,稱爲表皮通過時間,約28-56天,而基底細胞的分裂週期約爲13-19天,因此表皮的更新時間爲41-75天。

2、棘層

棘層位於基底層上方,由4-8層多角形細胞組成,細胞較大,有許多棘狀突起,細胞核呈圓形,細胞間橋明顯而且呈棘刺狀,故稱爲棘細胞。最底層的棘細胞也有分裂功能,越向表層推移,細胞形態越扁平。

棘細胞及顆粒層細胞內含卵圓形雙層膜包被的板層狀顆粒,稱爲Odland小體,也稱板層顆粒、板層小體等。板層顆粒首先出現在棘層,是由磷脂、神經酰胺、遊離脂肪酸和膽固醇構成的脂質混合物,隨着表皮的分化,磷脂減少,神經酰胺、遊離脂肪酸和膽固醇增多。

當顆粒層頂層細胞向角質細胞轉化時,板層顆粒通過胞吐將脂質內容物釋放到角質層的細胞間隙,及形成細胞間脂質。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3、顆粒層

顆粒層由1-3層扁平或梭形的`細胞構成,位於棘層上方,其細胞漿內含有透明角質顆粒,愈近角質層,顆粒越大,數量越多。透明角質顆粒主要是由電子緻密蛋白質、前細絲、角蛋白中間細絲組成。

正常皮膚顆粒層與角質層的厚度成正比,在角質層薄的部位僅1-3層,而在角質層厚的部位,如掌趾,顆粒層則多達10層。

4、透明層

透明層由2-3層扁平、無核的細胞構成,只存在於手掌和足趾的厚表皮。光鏡下,此層的細胞易被伊紅着色,胞質呈均質狀,並有強折光性,故名透明層。電鏡下,尚可辨認細胞的形狀和輪廓,細胞核和細胞器已經退化,細胞質內充滿角蛋白絲,其超微結構與角質層相似,有防水和電解質通過的屏障作用。

5、角質層

角質層是表皮的最外層,由5-15層細胞核和細胞器消失的角質細胞及細胞間脂質構成。20世紀70年代,Peter Elias教授形象的將角質層的結構稱之爲“磚牆結構”。

角質層與皮膚鎖水關係最爲密切,正常情況下,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爲10%-20%,如果低於10%皮膚就會幹燥哦、脫屑;正常情況下,角質層保持經表皮水分流失量爲2-5g/(h·cm),當角質層受到破壞時,經表皮水分流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會增加。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2

表皮層分爲五層,其功效是可以阻隔外界的一切灰塵和污染,保護皮下組織不被損壞。加強和鞏固皮下組織和自身的細胞

表皮層分爲五層,由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組成。

1、角質層是皮膚的最表面的皮層,由幾層到幾十層扁平無核角質細胞組成,細胞質內充滿嗜酸性的角蛋白,對酸、鹼,摩擦等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角質層往往是在一段時間或是在洗漱搓揉時產生的皮屑,也是用來阻隔外界的一切灰塵和污染。

2、透明層在角質層下面,顆粒層的淺面,由2-3層無核的扁平細胞組成。胞質中含有嗜酸性透明角質,它由顆粒層細胞的透明角質顆粒變性而成,僅存在於手掌與腳掌。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第2張

3、處於第三層面的是顆粒層,由2-3層梭形細胞組成。胞質中有大小不等的透明角質顆粒。普通染色呈強嗜鹼性,胞核較小,染色較淡。 粘多糖、磷脂類等內容物不斷從膜被顆粒排出,進入細胞間隙,形成細胞間質的一部分,使表層細胞間的結合力更牢固,並能阻止外物侵入。

4、棘層和基底層的細胞是同一個,只不過形狀稍不同,而基底層是在表皮層的最深一層,與深層的真皮相連,與棘層的許多線狀的纖維之間,很多帶着營養成份的液體充塞、流動着。基底層通過分裂複製然後經過其它層,也就成就了其它表皮成分的來源。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3

表皮:是皮膚最外層組織,主要由角朊細胞組成,根據角朊細胞的形態,又可分爲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五個層次。

①角質層

角質層是表皮的最外層部分,由角質形成細胞不斷分化演變而來,重疊形成比較堅韌有彈性結構的板層結構。角質層細胞內充滿了角質白纖維,角蛋白吸水能力很強,角質層不僅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發,還能從外界環境中獲得一定量的水。角質層細胞一般脂肪含量約爲7%,水分15%-25%,使皮膚保持柔潤。

如果水分降至10%以下,皮膚就會幹燥發皺,產生肉眼可見的裂紋甚至鱗片。角質層是皮膚最重要的保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機械性及化學性傷害,並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線,對內部組織起到保護作用。

②透明層

透明層稍有細胞結構,但界限不明顯,無核、無色透明(撕去腳的角質層後,看到紅色的就是透明層,血管亦能看到)。透明層在手掌和足部的表皮比較明顯。透明層含有角質蛋白和磷脂類物質,能防止水及電解質透過皮膚,起到生理屏障作用。

③顆粒層

由2-4層扁平、紡錘形或菱形的細胞構成。顆粒層是表皮內層細胞向表皮角質層過渡的細胞層,因含有角質透明蛋白會產生脂肪,能抑制體內的水分流失,也可防止外界的水分滲入體內,對儲存水分有重要的影響,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0%-20%。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第3張

④棘層

棘層是由5-10層多角形、有棘突的細胞組成,也稱棘細胞層。棘細胞之間由間橋鏈接,間橋間有淋巴液通過,以供給細胞營養。它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層,下面的棘細胞具有分裂功能,參與創傷的修復,有助於頭髮和指甲的生長,同時吸收淋巴液中的營養成分,供給基底層養分,協助基底層細胞的分裂。

⑤基底層

基底層又名生髮層,有基底細胞核樹枝狀細胞構成,是表皮的最內一層,與真皮波浪式相接。

基底細胞是一層柵形排列的圓柱狀細胞,有很強的分裂、繁殖能力,它可不斷向上移行,生長並演變成表皮各層細胞,最後變成角質層的死亡細胞脫落,整個角質變化過程需1-2個月。

樹枝狀細胞包括朗格漢斯細胞,這種細胞來源於骨骼,分佈於基底層以上的表皮內,具有免疫作用;默克爾細胞,位於基底層細胞之間,具有感覺作用;每10個基底細胞中有一個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含有酪氨酸酶,能產生黑色素顆粒,黑色素的數目與大小決定皮膚顏色的差異,同時可吸收、阻擋紫外線,起保護作用,若黑色素顆粒代謝不良,會導致色素沉澱產生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