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新生兒顱內出血是一種經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疾病,危害很大,家長們需要高度重視,及時發現治療,下面就講講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1

1、興奮症狀

興奮症狀在發病早期常見,顱內壓增高表現如前囟隆起、顱縫增寬、頭圍增加、意識形態改變、易激惹、過度興奮、煩躁、腦性尖叫、驚厥等;眼症狀如凝視、斜視、眼球上轉困難、眼球震顫、肌張力早期增高等。

2、抑制狀態

隨着病情發展,意識障礙則出現抑制狀態,如淡漠、嗜睡、昏迷、肌張力低下、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

常有面色蒼白、青紫、前囟飽滿或隆起、雙瞳孔大小不等或對光反射消失和散大;呼吸障礙改變,呼吸節律由增快到緩慢,不規則或呼吸暫停等;原始反射減弱或消失等表現。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3、其他

其他症狀如貧血和無原因可解釋的黃疸等。

新生兒顱內出血需做的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血象

出血嚴重者,可有貧血、血紅蛋白、血小板、血細胞比容下降。

2、血液生化檢查

生化檢查有CPK—BB活性增高,血漿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值增高有助診斷,血氣分析呈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癥,其他可有間接膽紅素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

3、腦脊液檢查

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室內出血時可陽性,臨牀常因腦脊液檢查發現均勻一致的血性腦脊液而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表現爲均勻血性,皺縮紅細胞,早期腦脊液紅細胞數量和蛋白含量增高,部分病例白細胞增高,以後腦脊液變爲黃色和葡萄糖降低。

但是有些病例腦脊液不呈血性,如對硬膜下出血和腦實質出血診斷沒有幫助,且有誘發腦疝可能,因此,腰椎穿刺檢查正常亦不能排除本病,且病情危重時不宜進行此操作,因此不能將腰椎穿刺作爲IVH的確診手段(yiQIg。cN)。

二、輔助檢查

1、顱透照

顱透照對診斷硬膜下血腫,腦穿通畸形或腦積水有一定意義。

2、頭顱超聲

是診斷IVH的首選方法,牀旁連續頭顱超聲對早產兒IVH的開始時間,出血部位及嚴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價廉方便,無須搬動患兒,又無放射線損傷,極低出生體重兒是易發生IVH的高危人羣,應常規進行頭顱超聲的篩查,在生後3天,1周,1個月時各查1次。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2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發病原因

1、缺氧缺血。

一切在產前,產程中和產後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腦病常導致缺氧性顱內出血,早產兒多見,胎齡越小發生率越高,可因宮內窘迫,產時和產後窒息,臍繞頸,胎盤早剝等。

缺氧缺血時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爲滲血或點狀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範圍較廣和分散,導致室管膜下出血,腦實質點狀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第2張

2、產傷。

胎兒頭部受到擠壓是產傷性顱內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兒,巨大兒多見,可因胎頭過大,產道過小,頭盆不稱,臀位產,產道阻力過大,急產,高位產鉗,吸引器助產等,使頭部受擠壓,牽拉而引起顱內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腦膜下多見。

3、其他。

顱內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達減少也可引起顱內出血或加重IVH,如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減少等,可引起顱內出血,快速擴容。

輸入高滲液體,血壓波動過大,機械通氣不當,吸氣峯壓或呼氣末正壓過高等醫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顱內出血的發生。

新生兒顱內出血正常嗎?

新生兒腦出血不僅是會導致新生兒出現死亡的情況,並且就算是勉強治好了之後,會由於各種新生兒的腦部發育存在了一定的障礙性之後,對於以後的運動系統、認知系統以及言語系統造成了障礙之後,不能夠完全做一個正常人。

所以新生兒腦出血的情況是極其嚴重的,是會影響到以後的人生。

根據臨牀上的經驗發現,其實新生兒腦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1、產傷因素,近年來,由於產科技術及孕期檢查、監護設施的`進步,加之剖宮產率的大幅提升,由產傷因素導致的新生兒顱內出血發生率越來越低,但在一些醫療條件不發達的落後地區仍時有發生。

由於媽媽骨盆狹窄造成頭盆不稱、胎頭過大、產道過小、產道阻力過大等因素,使寶寶出生時頭部受到擠壓。

2、缺氧缺血因素,由於缺氧缺血導致的新生兒顱內出血以早產兒多見,一般胎齡越小,腦部血管發育的越脆弱,發生顱內出血的機率就越高。

凡是引起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因素,諸如媽媽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臍帶繞頸、胎兒宮內窘迫、產時和產後窒息、胎盤早剝等,都可以引發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腦出血的預後取決於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但只要積極干預,就能提高治癒效果。

如果出血量多或腦實質、腦室部位出血,會給患兒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據有關資料的統計,在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病兒中約有30%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如何對新生兒顱內出血進行護理呢?

(1)保持病室溫度在22攝氏度~24攝氏度,溼度55%~65%。絕對臥牀休息,減少噪音。

護理操作要輕、穩、準,儘量減少對患兒移動和刺激,靜脈穿清楚刺最好使用留置針,減少反覆穿刺,避免頭皮穿刺輸液,以防止加重顱內出血。

(2)體溫大於38。5攝氏度時,應在30min內使體溫降至正常水平。降溫的方法可用解開包被鬆開衣服,還可頭部枕涼水袋。宜平臥保持頭正中位,避免頭偏向一側,以免壓迫頸動脈而造成意外。

(3)不能進食者,應給予鼻飼。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證患兒熱量及營養物質的供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觀察皮膚彈性、黏膜溼潤的程度。15~30min巡視病房一次,每4h測T、P、R、BP並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並做好搶救準備工作

(4)準確記錄24h出入量。

(5)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徵、神志、瞳孔的變化,如有異常(脈搏減慢、呼吸節律不規則、瞳孔不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遵醫囑給予脫水劑(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30min內靜脈推人)。

(6)備好吸痰所用物品。

(7)保持呼吸通暢,改善呼吸功能,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壓迫胸部,影響呼吸。

(8)遵醫囑給予維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絡(安絡血),控制出血,貧血患兒可輸少量新鮮血漿或全血,靜脈應用維生素C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9)健康教育,向家長講解顱內出血的嚴重性,可能會出現的後遺症。給予安慰,減輕家長的焦慮,鼓勵堅持治療和隨訪,發現有後遺症時,儘早帶患兒進行功能訓練和智力開發,減輕腦損傷影響。

遵醫囑服用腦復康、腦活素等營養神經細胞的藥物,協助腦功能恢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