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孩子對於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許多新手爸媽,因爲初爲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裏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以下看看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1

爲啥老一輩總喜歡把尿

“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

有些孩子,甚至在剛出生幾個月後就開始了每隔1-2個小時即被迫排尿一次的生活。如果接受了新一代育兒觀念的娃爸娃媽們反對,他們還會振振有詞地表示:“你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爲什麼老一輩喜歡把屎把尿呢:

擔心尿布疹:以前的尿布很多都不透氣,如果孩子排便後不及時清理,很容易因爲悶熱而導致尿布疹;

節約:感覺總要換一次性紙尿布很浪費,定時把尿就可以節約尿布;

方便:一次性紙尿褲花銷大,換棉質尿布又要洗又要擦,孩子還不一定配合,不如隔一段時間就“把”一次。

其實老一輩人也知道,給過小的孩子把屎把尿,寶寶根本學不會排便前示意或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且不論理由是什麼,曾經的帶娃經驗並不等於權威,給過小的寶寶把屎把尿,實際上是非常錯誤的,還有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問題!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把屎把尿的危害

脫肛

傳統的把屎把尿,會將孩子硬擺成固定的體位,而這個姿勢會讓寶寶的腹壓升高,推動直腸使肛門向下脫出。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脫肛現象。也有“從小把尿,長大後易患痔瘡”的說法,但現在還沒有研究資料可以證明這個觀點。

無法自主排尿

寶寶經過不斷重複的把屎把尿的過程,會習慣於“被把”來反射性排便排尿,而不懂得感受自己的便意尿意,結果出現不把不便/尿或把時不便/尿,放下就便/尿的奇怪狀況。

影響身體發育

寶寶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如果頻繁喚醒寶寶把屎把尿,就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憋不住尿

總把尿,寶寶的膀胱始終無法充盈,容量逐漸變小,久而久之,容易出現動不動就想尿、每次又尿很少的情況。

安全感缺失

年幼的嬰兒或許還懵懂無知,大一些的寶寶在玩耍、睡覺時突然被打斷後強制排便排尿,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孩子可能根本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還要遭受拍打-屁股等方式刺激,必定會產生牴觸心理。

把尿訓練影響孩子心理:

1歲之後,隨着孩子括約肌的發育,開始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並以此爲樂。弗洛伊德認爲,3歲前後,孩子進入肛欲期。過於放縱或過於嚴厲的大小便訓練都可能導致肛門期的固着,並表現爲相應的人格特質。

過於嚴厲,會形成“便祕型性格”,這類人固執、吝嗇、守規矩、死板、有強迫性-潔癖,表現爲過分乾淨、過分注意條理和小節、小氣、忍耐、過份堅持己見等。

過於放縱,形成“排放型性格”,這類人不講規則,殘忍而齷齪,具破壞性,表現爲邋遢、浪費、無條理、放肆、兇暴等;或隨意、馬虎,慷慨、放縱、生活秩序混亂、不拘小節等等。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2

堅持把屎把尿的危害

直接對身體上的危害嘛、肯定是有一些的、網上隨便搜一搜就知道啦、會損傷髖關節、會容易脫肛、會痔瘡、等等等等。

不過咧、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嚇唬不了老人、她們會說、哎呦喂!不可能啦、那麼多把屎把尿的孩子都很好啊、我每次就把一會兒、不會有事啦、布拉布拉……

那還有沒有一些間接性的危害呢、當然有的:

1、可能影響寶寶作息規律、

有些超級有悟性的寶寶、會形成習慣、不把不尿、沒幾個月就會憋尿、不肯尿在尿布裏。小寶寶膀胱小、喝奶多、幾十分鐘就要尿一次、這樣就會非常影響睡眠質量、很難睡長覺。

2、可能反而阻礙如廁訓練進程

有一些習慣被把屎把尿長大的寶寶、反而會很大了都不會自己上廁所、因爲他們習慣了被動的去排便、等着大人來把、從而沒有主動去排便的意識了。

當然、這兩點也只是可能、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這樣、所以這些理由也並不能說服老人。

而且她們會有一個理由讓你無法拒絕、那就是把屎把尿的孩子會更快的摘掉尿布、自主上廁所。我是爲了娃兒好、也爲了讓你以後省心啊!

再阻止就是好心當做驢肝肺了……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第2張

你還別說、這個理由確實是沒錯滴。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的膀胱和腸道的括約肌確實會因爲更早的訓練而更快的適應和成熟。不把屎把尿的寶寶、確實要比把屎把尿的寶寶晚個那麼一年半載、才學會自主排便。美國育兒界也在反思、是不是因爲尿不溼過度依賴的原因、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如廁訓練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晚了。

既然危害是小概率時間、好處倒是大大的有、是不是把屎把尿這件事就可以放心去做不要猶豫呢?

先等一等、看一件事情A到底該不該做、除了要看A帶來的好處、還要看A花費了多少代價、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做A、而去做BCD、是不是會產生更好的結果。這個在經濟學上叫做“機會成本”、橙子以前也說過這個道理。

所以你要想想、爲了這個“早個一年半載學會自己排便”這個結果、你需要付出什麼?

把屎把尿有一個伴侶叫做開襠褲。買一送一、不配套不幸福。如果你選擇穿尿不溼執行把屎把尿、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脫褲子、脫尿不溼、把完屎尿再穿褲子、穿尿不溼、每一次都要伴隨娃的掙扎、這樣每天折騰十幾遍、估計沒有人有這個毅力。

但是如果你給娃穿了那個萬惡的開襠褲、就會產生以下結果:

1、更多不必要的體力勞動

每天彎着腰端着一個越來越沉的小生物的這個勞動量就不要提了

你就天天洗吧:尿戒子、牀單、被單、包布、自己的褲子、衣服等等等等;

你就天天擦吧:地板、傢俱、尿盆或者馬桶、以及尿盆和馬桶的附近區域

儘管你累死累活、依然滿屋子飄着屎尿香、你還不得不安慰自己、小孩屎尿不髒的……

2、更緊張的心情

爲了避免上述繁重的勞動過度重複、你的腦子裏就會時刻繃着一根弦——是不是又拉了尿了——時刻提心吊膽、抱都不敢多抱、也不敢讓孩子亂動、生怕下一刻沒注意又搞了一身一牀。

還會直接導致你把屎把尿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頻繁、拉了尿了纔會放心嘛、雖然放心不了多久。

3、更少的親子互動

在和屎尿作鬥爭的每一天、請問你還有多少體力和耐心、去抱着孩子溫柔的撫摸他、對他笑、逗他笑、給他讀繪本、和他說話、做遊戲、引導他做運動……

知不知道你娃就因爲把屎把尿輸在起跑線上了?

這一切的一切、只要一張小小的尿不溼、就全都終結了!

爲什麼?爲什麼要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花這麼大的代價、去做一件好處這麼少的事情呢?

早個一年半載可以自主排便能帶來什麼?省了一些尿片錢、還有一些無關緊要的羨慕、而已啊、而已!

有這些時間和精力、你可以更高質量的陪伴孩子、還可以更多的休息一下、不好嘛?

不知道上述這個理由、能否說服想刷存在感的老人。

如果還是說服不了、那就讓她搞吧!

沒事就關心一下:

媽!你太辛苦了、休息一下、讓寶寶穿一會兒尿不溼、不要緊的!

寶寶要運動一下、穿一會兒尿不溼、不要緊的

寶寶要出門、穿一會尿不溼、不要緊的

儘量想理由、日拱一卒嘛、既讓老人刷到了存在感、又給了她妥協的臺階下、豈不是美?

人啊、嘗過了懶的滋味、就再也回不來了、老人可能固執點、但也不傻、面子裏子都給到了、一般都不會那麼固執滴。

反正橙子看似固執的親孃、堅持了不到兩天就投降了。

最後、祝大家都能說服老人、讓娃享受一個可以盡情翻滾騰挪的嬰兒時代。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3

中國式“把屎把尿”

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爲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

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着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噓——噓”、幫孩子建立條件反射、放鬆下來大小便。

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把屎把尿”的現象非常普遍、有7%的養育者、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姥姥奶奶、保姆等等參與育兒程度高的人、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他“把屎把尿”。有73%的養育者、從孩子出生2-3個月開始、就開始把尿了。但是、龐大數據的背後、也掩藏了對孩子非常大的傷害。

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危害

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等到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具備對大小便的控制能力。比如、孩子能夠察覺到便意、能夠表達出排便的需求、膀胱能儲存一定量的尿液等等。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個體化的訓練、孩子就會自己控制排便。但是、孩子具備這些能力、通常是在一歲半以後。如果孩子一出生開始就給他把屎把尿、危害非常大。

①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排便習慣

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給孩子過早地進行如廁訓練。只不過、這個如廁訓練、不是孩子學會自己控制自己排便、而是由撫養者給孩子發出信號控制排便的信號。

造成的結果是、當孩子被人“把屎把尿”、不論有沒有便意、他都會盡量配合排便。而在孩子真正想要排便的時候、他一個人又會感覺到很困難。所以說、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無異於、其實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

爲啥老人堅持把屎把尿 第3張

②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把屎把尿”、需要撫養者根據個人經驗或者根據孩子當天的飲食情況、判斷孩子排便的時間。但是、這就容易出現一個問題、每次孩子需要上廁所了、都是大人去提醒孩子該上廁所了。如果遇到孩子還在開心地玩耍、或者專注地跟人互動、突然之間就被大人拉去上廁所了、他的專注力就會受到影響、做事情容易變得無法集中精神。孩子幼兒時期寶貴的專注力、因爲幾次把尿毀掉了、實在可惜。

③引起孩子髖關節的不良發育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身體脆弱、需要更加細緻、輕柔的呵護。“把屎把尿”屬於不正確的護理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髖關節出現問題、比如骨頭在髖臼內滑行或者髖關節偏心接觸等等、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影響。

未滿一歲半的孩子、排便問題怎麼解決?

很多年輕父母對孩子排便訓練的知識理解不足、再加上部分地區對尿不溼的接納性差、所以同意讓帶娃的老一輩人把尿、從而成功實現孩子“不尿褲子”“省錢”的目的。但是、實際上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年輕父母再看到老人這麼做、要學會阻止。

在孩子沒有到自主排便的階段的時候、父母撫養孩子、要注意遵循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把刻意“把屎把尿”的行爲、轉變爲順勢而爲。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先給孩子買尿不溼穿、讓孩子自由、舒服地上廁所。然後、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耐心、等待孩子的慢慢發育、等到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可以學習自己上廁所了、再對他進行如廁訓練、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