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寶寶的各個器官和其他生理都是與大人不同的。如果身體上有着病理性疾病的就需要查明原因做治療。父母的當然也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了,以下分享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1

1、身上有胎脂

新生兒的皮膚表層常黏着一層奶白色或黃色、油膩的黏附物,父母見狀總想摳掉或洗掉,‘這是具有保護作用的胎脂,泡在羊水中時,可以保護寶寶的皮膚;

出生後,可以保溫保溼,預防脫水脫皮’。因胎脂有保護作用,不少醫院的做法是,不會將胎脂‘刻意擦洗乾淨’,請父母不要想一次用力洗乾淨,而是隨着逐日的洗澡,讓胎脂慢慢消失,但腋下、胯下等部位仍易見殘留的胎脂,可用嬰兒油塗抹,等待約一小時,讓胎脂軟化,再進行清洗,千萬不要用力摳或用力搓洗,這會傷害到寶寶脆弱的肌膚。

2、生理性脫水

寶寶出生後的7至10天會有體重下降的現象,因新生兒剛脫離羊水,處於水腫的狀態,需要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而造成體重逐漸減輕,足月兒減少幅度約5%10%,之後,體重會慢慢回升,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通常在餵食正常的情況下,寶寶的重量一天約可增加20至30克。若體重減輕超過10%,必須就醫。

3、生理性脫皮

寶寶剛出生時多是皮膚皺巴巴的模樣,在一、兩個月內常見脫屑脫皮現象。胎兒在子宮內是泡在羊水中,出生後,所處環境相對羊水顯得較爲乾燥,於是開始脫皮,出生後一至兩週最明顯,直到皮膚逐漸適應環境中的溼度,脫皮狀況即會自然有所改善。

幫寶寶洗澡時,不要洗太久、水溫不要太高(38℃~40℃),洗澡後,適度塗抹乳液在皮膚上保溼。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4、四肢蜷曲+手握拳頭

寶寶一個與大人不同的動作,就會讓父母很緊張,常見父母爲新生兒握拳、大拇指包在拳頭中,感到困惑不已,這是因爲胎兒長時間待在子宮內,無法完全伸展四肢

出生後,仍因習慣母體內的姿勢而維持肢體蜷曲的狀態,不像大人睡覺的大字形睡姿。寶寶出生後的一兩個月內,肌肉張力會高一點,手部多呈握拳狀態,但隨着時間逐漸放開,一般到6個月大時,多能完全放開,展現出抓握能力。

父母不要用力想掰開寶寶的拳頭,但可將指尖輕柔伸入孩子的掌心,並在小手掌心裏面慢慢來回滑動;或是輕輕掰開寶寶的拇指,再一根一根打開手指,再一根根合攏,幫忙放鬆手部的肌肉。

5、經常打噴嚏

寶寶的鼻腔功能還不完整,加上鼻毛少,使得鼻腔黏膜特別敏感,不是過敏。若三不五時見到寶寶鼻水、打噴嚏,千萬不要認爲寶寶打個噴嚏就是感冒,打噴嚏是身體的重要防禦機制,只要沒有其他不適,鼻水無色,就不要過分擔心了。

6、摸到淋巴結

不少媽媽會在寶寶的耳後、脖子或枕骨(後腦勺)後等部位,摸到一小顆會動來動去、軟軟有彈性的小瘤,這是淋巴結,是正常的免疫器官,身體淋巴系統裏有許多淋巴結,爲了抵抗外來的病毒或是細菌的侵犯、確保身體不受感染,需要靠局部的淋巴結抓外來的壞菌,若有淋巴結腫大的現象,則可能是淋巴結髮炎或其他可能,要儘快就醫。

淋巴結小於1公分,都算正常現象。若淋巴結出現在不常見的地方,且大於1公分,摸起來沒什麼彈性,建議儘早就醫。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2

1、新生兒的體重爲什麼會下降?

主要是因爲寶寶出生後攝入較少,排出水分及糞便較多,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下降出生體重的3%~7%,多於7d~10d恢復至出生體重。當體重下降>10%或出生後3d~5d仍無回升現象,應及時查找原因,給予糾正。

2、新生兒的皮膚爲什麼會變黃?

新生兒黃疸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升高而出現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臨牀現象,是新生兒常見症狀之一。

新生兒黃疸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3天出現,一週左右達到最高峯,兩週左右基本消退。但是如果黃疸出現時間早,進展速度快,達到了重度黃疸(黃疸延伸到四肢、掌心)的程度,或者消退明顯緩慢,就需要警惕病理性黃疸的可能。

3、新生兒爲什麼會有馬牙?

有些寶寶在上顎中線兩旁或牙齦邊緣,可以看到有黃白色的米粒大小的顆粒,稱爲馬牙。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經過數週或者數月就可以自己消退,不需要特殊處理。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第2張

4、女寶寶爲什麼會有假月經?

出生5~7天的女寶寶陰道里會有血性分泌物,量不多,寶寶也沒有其他不適反應,這是新生的女寶寶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稱爲“假月經”。這是因爲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有較高的雌孕激素水平,寶寶出生後雌孕激素下降,造成了撤退性出血,這種“假月經”出血量很少,一般經過2~4天即可自行消失。如果寶寶的陰道出血量較多,持續時間較長,則須及時請醫生診治。

5、新生兒的手指爲什麼掰不開?

新生兒大腦發育不是很成熟,手部肌肉活動調節差,造成了寶寶屈手指的屈肌收縮佔優勢,而伸手指的伸肌相對無力,表現出手指掰不開的現象,大概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會基本消失。

6、爲什麼不能用閃光燈給新生兒拍照?

新生兒出生後,用閃光燈給寶寶拍照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寶寶剛從黑暗的環境中出來(媽媽的肚子裏),對光刺激很敏感,對強光的刺激調節還不完善,因此經常接觸到一些強光刺激可能使視網膜神經受損。所以,建議平時不要用閃光燈給寶寶拍照,臥室內也不要給寶寶用太強的光照。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3

1、新生兒的唿吸

新生兒的唿吸主要靠膈肌升降來完成,所以以腹式唿吸爲主。新生兒的唿吸中樞發育不健全,調節功能尚不成熟,唿吸道又較狹小,唿吸表現爲淺快,常不規則,但不能超過每分鐘60次,也不能低於每分鐘30次。

2、新生兒的血液循環

新生兒出生後隨着胎盤循環的停止,改變了胎兒右心壓力高於左心的特點。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從功能上的關閉逐漸發展到解剖學上的完全閉合,需要2~3個月的時間。

新生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天,偶爾可以聽到心臟雜音。新生兒心率較快,每分鐘可達120~140次,且易受攝食、啼哭等因素的影響。新生兒的血流分佈多集中於軀幹和內臟,所以肝、脾常可觸及,四肢容易發冷或出現青紫。

3、新生兒的體溫

新生兒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因爲他們的體溫中樞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而易於散熱,體溫會很容易隨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針對新生兒,一定要定期測體溫。每隔2~6小時測一次,做好記錄,出生後常有過渡性體溫下降,經8~12小時漸趨正常。新生兒一出生便要立即採取保暖措施,防止體溫下降,尤以寒冬時更爲重要。

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新生兒保溫可採用熱水袋或用裝熱水的密封瓶,將其放在兩被之間,以新生兒手足暖和爲適宜,在換尿布時,注意先將尿布用暖水袋加溫。如無上述條件,可將新生兒直接貼近大人身體保溫。

新生兒的生理現象 第3張

4、新生兒的睡眠

在新生兒期,除哺乳時間外,新生兒幾乎全處於睡眠狀態,新生兒每天需睡眠20小時以上。睡眠的時長和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這一時期他的發育良好與否。因此,新生兒的睡眠護理工作也很重要。

5、新生兒的臍帶

新生兒出生後7~10天,臍帶會自動脫落,在臍帶脫落之前,爲了避免臍部感染,一天至少要幫寶寶做2~3次臍帶護理。具體護理方法:

6、新生兒的泌尿系統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綠色或黑色黏稠煳狀,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盡,吃奶之後,大便逐漸呈黃色。吃配方奶的寶寶每天器官畸形的情況。

7、新生兒第一天

大便1~2次,吃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稍多些,每天4~5次。若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尚未排胎便,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存在肛門等的尿量爲10~30毫升。在出生後36小時之內排尿都屬正常。隨着哺乳攝入水分,新生兒的尿量逐漸增加,每天可達1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300毫升,滿月前後可達250~450毫升。

8、新生兒的聽覺

由於剛出生的新生兒耳鼓內充滿液狀物質,妨礙聲音的傳導。慢慢地,耳內液體逐漸被吸收,聽力也會逐漸增強。醒時,近旁10~15釐米處發出響聲,可使其四肢軀體活動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聽聲音。注意:不要在新生兒周圍製造出過大的響聲,要知道,聽到巨大的聲音後,新生兒會哭。

9、新生兒的觸覺

新生兒對媽媽的觸摸、撫抱感覺靈敏。因此:媽媽要多撫抱新生兒,這對寶寶的心理髮育及感覺發育都非常有好處。

10、新生兒的視覺

新生兒的視覺發育較弱,視力不清楚,但對光是有反應的,眼球的轉動卻無目的。半個月以後,寶寶對距離50釐米的光亮可以看到,眼球會追隨轉動。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