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關於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集錦8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集錦8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集錦8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並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啓發幼兒根據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迴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並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夥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裏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爲。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創作各種各樣的魚。

2.體驗創作各種各樣魚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色紙剪成大小不一等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幾何形狀。

2.A4藍色色紙。

3.膠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拼貼好的魚,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拼貼祕密。

1.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幾條魚。

2.有小什麼顏色的魚。

3.魚兒是什麼變成的?

4.你想變一變嗎?

二、教師示範,幼兒觀察。

三、幼兒拼貼教師巡迴指導。

1.請幼兒每人去一張藍色色紙,在上面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成一幅有魚兒的畫,可以拼一條魚,也可以拼出多條魚。

2.幫助個別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3.完成拼貼後,請幼兒用水彩筆畫上水草、鵝卵石等裝飾物。

四、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五、集體分享、交流。

六、總結、評價、收拾、整理。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藝術活動:《捉小魚》(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願意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遊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2、物質準備:音樂《捉小魚》。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魚遊的遊戲引入,激發幼兒遊戲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麼遊的?誰來表演小魚遊?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遊吧。

(二)介紹遊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着音樂有節奏的遊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下鑽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裏。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遊戲繼續進行,等音樂反覆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隻"小魚",與"漁網"交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遊戲要求。

(四)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編各種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後,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後,幼兒自由做魚遊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 小刺蝟 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

幼兒在入園有一段時間後,彼此已經熟悉了,因此老師和小朋友間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間,都經常會出現身體上的,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觸性的親熱動作,說明孩子有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音樂遊戲“碰一碰”。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熟悉的小豬音樂爲背景,用即將到來的豬年爲切入點,以幼兒熟悉的小豬爲遊戲角色,增加了活動的遊戲性、情節性、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

2、學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內容。

3、啓發幼兒能隨着音樂創編相互觸摸的不同動作,並初步體驗自我表現及與他人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媽媽頭飾一個,小豬頭飾若干。

2、活動前教師和幼兒分別先戴好豬媽媽和小豬的頭飾,準備幼兒較熟悉的小豬樂曲,用ABA的表現方法,幫助幼兒熟悉遊戲。

活動過程:

1、“新年要到了,我們的新年是豬年。今天我們就是小豬寶寶,我是誰呀?(豬媽媽)今天陽光特別好,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鍛鍊一下身體,好不好?”

2、放小豬遊戲樂曲:A段,幼兒自由在活動室中間走動;B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動作;A段,幼兒身體暖和了,特別舒服,高興地玩耍着,曲終幼兒回到座位處。

3、摸摸你們的小手,暖和了沒有?(暖和了)我們來玩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碰一碰”。

4、欣賞一遍歌曲,幼兒熟悉內容。

5“先看媽媽做一遍,請你們給媽媽打節奏,媽媽找到誰,誰就站起來和媽媽一起做,好不好?”(教師邊清唱邊找一幼兒做碰手,幼兒小聲跟唱。)

5、“媽媽和××寶寶一起再來找朋友,碰一碰,你們繼續給我們拍手,跟媽媽唱這首歌。”

6、“你們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們一起來做這個遊戲吧。”(全體幼兒隨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豬寶寶真能幹。我想問問你們,除了碰手,還可以碰哪裏呀?”(啓發幼兒創編出不同的動作,如頭、鼻子、臉蛋、膝蓋、小屁股等。)

8、幼兒說一個動作,就請他找一個好朋友上來示範一次。

9、“我的寶寶可真棒,想出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動作,現在我們把大家想出來的動作,做一遍好嗎?”(全體幼兒站入場地,把剛纔創編的動作做一遍。由幼兒問“碰哪裏”,教師回答,如:膝蓋碰膝蓋,集體做相應的動作。)最後,豬媽媽說:“屁股碰屁股”,小豬寶寶們立刻四散站開。

10、幼兒在《小司機》音樂聲中,模仿小司機愉快地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延伸:

1、可根據年份的不同或幼兒的需要及時變化動物“媽媽”與“寶寶”的名稱,如鼠媽媽與鼠寶寶、鴨媽媽與鴨寶寶等。

2、遊戲範圍可進一步拓展,如:請家長們也參與到活動中,與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遊戲;同年齡班小朋友之間、與哥哥和姐姐們一起等共同活動,使遊戲增加了挑戰性,同時也使幼兒在遊戲中增強了的交往能力。

建議:

1、本班幼兒人數如果偏多,可請幼兒自願分成兩組,先後進行。

2、、此音樂遊戲也可作爲幼兒一日生活中運動量不大的過渡環節使用,如餐前、戶外活動前入廁飲水等。

3、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如不善於或不敢主動和他人交往的幼兒,教師就要積極地先去找他們“碰一碰”。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裏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麼遊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欣賞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幹什麼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麼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遊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裏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着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範唱歌曲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着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隻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裏停下來了?(樹腳下)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範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評析:手指遊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形式,教師範唱和示範性的手指遊戲,將幼兒帶入一個遊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願望。)

(4) 引導幼兒帶着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師:一條毛毛蟲唱着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評析:手指遊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遊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覆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鬆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遊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願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遊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遊戲。(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遊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遊戲,爲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遊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

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鬆愉悅地心理環境和遊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遊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遊戲和情境表演遊戲。尤其是手指遊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鬆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於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幼兒的學習即遊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爲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於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遊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遊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纔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鬆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遊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願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遊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寧靜、輕柔與優美,體驗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2、能安靜傾聽音樂,能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

活動準備:

布娃娃及動物玩具每人一個,寧靜、輕柔的音樂;創設與音樂相符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利用娃娃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寶寶哭了,要睡覺了,怎麼辦?誰來幫我想想辦法?(讓幼兒來說說你有什麼辦法)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二、教師邊表演 邊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1、教師邊唱歌曲,邊搖着娃娃,歌曲輕柔,動作緩慢,寶寶聽着歌曲睡着了

2、你們覺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是總結幼兒的發言,並豐富搖籃曲

3、請個別幼兒來師範怎麼樣抱寶寶睡覺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

再次感受音樂的安靜,優美的情緒,享受音樂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並嘗試用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2、幼兒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師邊搖呀搖,邊唱歌曲哄寶寶睡覺。

3、教師講評抱布娃娃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幼兒按照正確的方法再來一遍

四、音樂遊戲《散步》

1、幼兒抱着布娃娃隨音樂的變化而做相應的動作。

2、讓幼兒玩辦家家當爸爸媽媽,從中體會遊戲中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在角色遊戲情景中佈置娃娃、動物睡覺的場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媽媽,隨音樂表現哄寶寶睡覺。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孩子睡覺前唱給孩子聽,演唱時要輕柔舒緩。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用正確的普通話語音吟誦兒歌。

2.發揮想象力,嘗試運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水果的模樣。

3.用動作模擬水果的外形。

重點難點:

嘗試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的水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歌曲CD,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興趣,請幼兒觀察掛圖,說出圖中水果的名稱,並根據水果的外形進行聯想。

1.認識這些水果嗎?

2.你覺得香蕉長得像什麼?(引發幼兒想象並用|“……像…..”的句式表達

3.爲什麼香蕉像月亮?(引導幼兒說出香蕉的外形特徵與月亮的相似之處)

4.香蕉香蕉像月亮。(幼兒回答後,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再說一遍)

二、播放CD,請幼兒聆聽,感受兒歌的韻律。

三、幼兒學念兒歌並用手的動作表示兒歌內容。

1.香蕉香蕉像月亮,(伸出胳膊成彎狀並輕輕搖動)

2.梨子梨子像鈴鐺。(伸出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再同樣伸出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合在一起當鈴鐺左右搖)

3.菠蘿菠蘿長頭髮。(左手握拳,右手掌打開放在拳頭上)

4.西瓜西瓜大嘴巴。(伸出雙手食指和小指比出“六”字,雙手合在一起左右搖。)

四、出示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引導幼兒用“……像……”句式仿編兒歌,並嘗試用動作表示。

1.石榴石榴像燈籠。

2.楊桃楊桃像星星。

3.榴蓮榴蓮像刺蝟。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8

課題:風兒找媽媽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風琴、散文錄音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聲問好。師: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也快樂的動起來吧!讓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2、 幼兒演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進行律動活動。

二、新授部分

1、 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假若你與你媽媽走散了,你會怎麼樣呢?講述故事

提問:風兒問過誰?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風兒是怎樣找媽媽的?

2、 發聲訓練

3、 學習新歌

(1)、教師範唱,讓幼兒聽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2)、讓幼兒聽錄音範唱。

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幼兒跟教師朗誦歌詞,體驗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4)、幼兒跟唱,可採用多種形式演唱,教師隨時進行評價。

(5)、幼兒隨琴有表情的演唱。

風兒問過誰?(讓幼兒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

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重點:最後一句漸慢結束)

(6)、用樂器爲歌曲伴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 練習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

5、 延伸:編寫第三段歌詞

(1)、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願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裏?如果你找不到媽媽時,你會怎麼做?教師引導幼兒爲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請小朋友演唱所編歌曲(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朋友,問過老師,請你幫我找媽媽,風兒想回家。)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會爲歌曲伴奏,並會編寫歌曲。用兩個聲部合唱。真是讓老師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

聆聽散文(風兒和我),安靜休息。自然結束!

教育反思:

通過演唱歌曲《風兒找媽媽》,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也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媽媽的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知道母愛的偉大,長大後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時幼兒學會了創編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練習雙聲部合唱的基礎上,體驗了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