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比較小的寶寶就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下面跟大家分享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1

也許是中國家長的通病,首先是,喜歡那自己的孩子與領居家的作比較,其次是,當孩子生病時,喜歡着急,病急亂投醫,最後,結果可能會重複、過度治療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切忌比較。

中國的家長要堅信自己孩子有自己的特點,不要盲目把自己的孩子隨便拿來和別人進行比較,這樣的後果,往往不理想。所以,我們主張個性化教育。 在一個就是孩子的成長也是,看到其他的孩子吃什麼營養品,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少,所以,不管孩子自身的情況,胡亂的給孩子補身體,其實很多情況下,就是孩子營養過剩,這樣的反而對孩子的身體不利。

生病時切忌着急。

崔玉濤說,當家長帶孩子看病時,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一味的着急,太過着急反而忘記了孩子吃過什麼東西,平時的飲食起居是什麼樣的。竟然還有,孩子的體溫是37.5度就跑來看醫生。其實,他幸好來看醫生了,如果,家長盲目判斷孩子發燒了就胡亂給孩子吃一些藥,反而誤事。 還有一些情況就死很多孩子的身體並無大恙,但是家長過度着急,就給孩子服用很多藥,或者營養品希望可以儘快治好,其實,這只是一些孩子常見的小毛病,是家長們太過於小心了。

總結: 有些事是家長們不能實事求是造成的,所以,什麼事都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要大驚小怪。不過真的遇到了一些反常行爲,千外不可病急亂投醫,而是要到正規的醫院檢查,在醫生的囑咐下進行治療等。

教育切忌“比較”、生病切忌“着急”2

家長拿孩子的成績和學習好的同學進行比較這在我們周圍是很常見的事情。當然大多數孩子不會喜歡父母的這種做法,這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但家長的出發點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優秀一點,再優秀一點,因此他們喜歡和優秀的孩子比較,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這與目前社會還主要是用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有着重要的關係。

拿自家孩子跟別人比,這似乎已是被公認的應該禁止的教育方法。不過,家長的作爲也不是不可理解,孩子不可能永遠是孩子,他最終還是要和別人比的。因爲當今社會本身就充滿了競爭,競爭就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進行比較並且超越的過程,所以適當的比較會增強孩子的危機意識,使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但是,如果家長盲目地比較,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水平和能力,要求孩子達到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或者忽視了孩子的心裏感受,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家長應該知道,父母經常把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孩子會造成很壞的影響:首先是導致了孩子的自卑,有的家長習慣於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習慣於拿自己孩子的弱項跟別人的強項比,這樣比來比去,把孩子比得一無是處,孩子感覺自己無論多麼努力都趕不上別人,感覺自己無論怎麼做都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心裏產生自我否定,認爲自己幹什麼事都幹不好,覺得在別人面前擡不起頭來,自信心也受到嚴重的'打擊.其次是導致孩子的逆反,孩子對父母經常拿自己與別的孩子比較是很反感的,也是最不能接受的,他們在心裏往往會很不服氣,最終導致對父母的消極抵抗。

首先,家長應該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能力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特長也不同……任何兩個人都是沒有可比性的。比如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分爲很多種,內向、外向,或活潑開朗或少言寡語,或膽大或膽小。性格無好壞,無論我們的孩子屬於哪種性格,都沒關係,只有自己的孩子能快樂健康地成長,纔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很調皮,那就多培養他的耐心,如果孩子膽小,我們就應該多帶他參加活動,給孩子創造更多的社交機會,等等;能力方面也要注意孩子的差異,比如同樣的一堂課,同樣是一個老師講課,有的學生學起來很輕鬆,知識當堂就能掌握了,可有的學生學得就很吃力,需要課下多練習才能學會。因此,能力上每個孩子也是有差別的,而作爲家長就要靜下心來,幫孩子共同渡過學習的難關。

那麼,孩子應該如何擺脫媽媽善意製造的“陰影”呢?首先正視這種比較,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那麼就努力趕上,如果實在不是自己擅長的,那麼就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後告訴爸爸媽媽,我也行。當然,你還可以像文中露露一樣,想辦法和媽媽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訴媽媽,相信媽媽一定會有所改變.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