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如果一旦發現寶寶有暴力行爲就應該採取措施,使寶寶遠離這種行爲。接下來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的相關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1

目前,幼兒時期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成上升趨勢,很多父母也非常擔心。從普遍的情況看,基本分爲三種類型。

1、孩子因爲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採用打人的方法。

2、當使用打人的方法可以滿足他的需要的時候,他就會一直持續不斷地使用下去。

3、還有一種就是模仿所看到的行爲。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打人的不同原因採用以下方法處理。

如果發現孩子每次都是在受到冷落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搶了自己風頭的時候發生打人的行爲,就需要一方面注意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作比較,另一方面慢慢讓孩子明白他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同時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唱歌”也是可以引起別人注意的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每次打人都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那麼家長一定要明確表示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難做,可能孩子會哭,但家長一定要堅持。如果孩子每次都能通過“打人”來達到自己的願望,他就永遠不可能停止“打人”。

如果發現孩子是在模仿電視裏的人物動作,就需要注意了。因爲孩子在6歲以前都是通過其他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爲的對錯的。在他們大腦裏的信息處理是不充分的,所以家長要有選擇地給孩子挑選適合孩子年齡的電視節目。

讓孩子常年處在別人家會對她有不良影響嗎?

女兒從3歲起就一直不在我身邊,現在5歲了。她一直住在大姑家.因爲我在鄉下,她大姑在城裏,我覺得她在那兒上幼兒園、上學要比鄉下條件好.但我總擔心女兒長年住別人家裏,不在父母身邊會對她的成長造成影響。我是否應該把她接回來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教育者。孩子無論在何種環境中長大,和父母一定是最親的。從父母角度來說,當然把孩子送到一個更好的環境裏學習和生活是給了孩子更好的機會,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是機會,在他的心中會翻譯成一種語言,就是“爸爸媽媽離我很遠,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往往是不一樣的,他更加希望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直接感受到父母的愛。

就目前情況來說,孩子在親戚家,所以家長應該盡一切可能和孩子保持溝通,並且通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把對孩子的愛傳遞過去。同時,也需要及時和親戚保持聯絡,關注孩子成長過程。在放假期間,一定要和孩子相處一段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肯定會因爲成長環境的不同,對於農村環境有一些自己的評價,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些反應,需要注意但不要過於敏感。孩子的評價是他們自身的感受,所以家長需要進行引導而不是由於敏感引發的強迫孩子認同的行爲。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人,所以不論身在何種環境,我相信孩子都會愛你敬你。

我該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爲?

我女兒只有1歲7個月,但是她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爲。就是有時候有什麼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孩子的行爲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爲。

你的女兒只有1歲7個月,所以她會直接從滿足自己的需求來決定自己的行爲。當她第一次懲罰自己的時候得到了滿足,她就會繼續下去。

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並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遊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願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

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注意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爲2

似是而非的“暴力行爲”

有時候,寶寶的一些看似“暴力”的行爲,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是寶貝還沒有學會正確表達,以及發展階段的限制。

假象一:不會使用正確的肢體動作

鏡頭 :午飯時間,小朋友都坐在桌子邊上等着用餐,樂樂突然用力摟過身邊小米的脖子,緊緊地把他的頭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嚇得大聲哭起來,樂樂有點困惑了,於是又用力把小米從胸前推開,小米被他這麼一折騰,哭得更厲害了。樂樂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解讀 :2~3歲的寶寶對自己的身體動作力度的覺察力和控制力還比較差,因此人們常說:寶寶打人,沒輕沒重。樂樂對同伴的“暴力行爲”似乎毫無來由,其實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種喜愛的心情,可是他過於激烈的動作,讓陽陽產生了誤解和害怕。

怎麼幫孩子:

父母注意正確示範 :寶寶對自己動作的認知是通過父母以及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獲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時時對寶寶的動作做出正確的回饋,當寶寶用力過猛打疼你時,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寶寶把媽媽打疼了,媽媽覺得好痛。”同時給他示範恰當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寶寶,如果你喜歡媽媽、喜歡小朋友就輕輕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懂得如何正確地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與小朋友交往了。

堅持一貫原則 :你要儘可能每次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暴力行爲”。你用同樣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認識和接受的規則。最終他會明白,只要自己做錯了事,就得付出代價——這是他學習控制自己行爲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場合做了讓你尷尬的事情,你也要堅持這些規則。大多數家長都會理解你的處境,畢竟大家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但如果有人對你側目而視,或者說“你怎麼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之類的話,不要過多理會,按照自己認爲正確的方法去處理。

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等途徑,讓孩子認識到他人對其此種行爲的不滿,從而使其對自己的行爲產生否定情緒。比如,通過講故事 、情境表演等形式給孩子呈現一個有攻擊性行爲的兒童形象,告訴孩子這樣的表現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識到這樣是不受歡迎的。更爲重要的是,一定要進一步與其共同設想受人歡迎的兒童形象,增強孩子向榜樣學習的決心,從而減少孩子的“暴力”行爲。

代幣法 :這種方法對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罵人就發一個三角形,不打人就發一個圓形,幾個三角形或幾個圓形可以換一個五角星,累積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換一個小獎品,如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一次出遊的機會……讓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當的行爲。

假象二:不能有效地使用語言溝通

鏡頭 :老師帶小朋友到遊戲室玩。牧牧看中了一個小汽車,剛要去拿,被妞妞搶先拿到了,牧牧走上上去一把奪了過來。看到有許多小朋友在騎車,牧牧也感到十分新奇,躍躍欲試。環顧一下四周,沒有空閒的小車了,於是牧牧跟在一個小男孩車子後面跑了一會兒,小男孩停下車好奇地打量他,牧牧站住也看看他,突然伸出手,一把把他推下車自己騎了上去。小男孩哭着從地上爬起來,用腳踢牧牧。

解讀:牧牧的語言發展 相對來說比較遲緩,據他媽媽說,牧牧幾個月前纔剛剛開口說話。當自己有需求時,牧牧還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只好直接付諸於行動:用動作替代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妞妞拿了他看中的小汽車,他不會用語言來解釋他也想玩,於是上前一把奪了過來;看到別的孩子在騎車,他也無法用語言表述自己的願望,只好一把把別的孩子拉下來,語言能力 的不足導致了孩子“直接動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