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孩子上小班的時候就有數學的認知了,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小編已經爲大家蒐集和整理好了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的相關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1

1、唱數

兒童 10 以內的唱數完全是一種機械模仿,但 10 以後的唱數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爲 10 以後的數是按一種內在規律排列的。瞭解這一規律,有助於我們幫助兒童較快地理解與掌握數詞。現有的研究表明,唱數不完全是一種機械記憶,它本身存在一種複雜的認知過程,兒童的唱數水平與他們的數數技能和對數的理解有關。我們的研究也表明,兒童的唱數水平與其他數的技能的獲得存在顯著正相關。在剛入園兒童中能唱數超過 30 的人有 44%,而到小班末期能唱數超過 30 的人增加到 79%,能唱數超過 50 的有 52%。

2、基數概念

儘管兒童在 2 歲以後就開始出現數數行爲,但他們差不多要到 3 歲半以後才能形成基數概念,也就是能說出一個集合的總數。一種典型的測查方法是讓兒童按數取物。剛入園兒童的基數概念已初步得到發展,所以小班數學教育的一個重點是讓兒童掌握基數概念。我們在研究中發現,被試兒童的基數概念在小班階段發展很快。在剛入園兒童中,有 70%的人已經掌握了 5 以上的基數概念,有43%的人掌握了 10 以上的基數概念;而到小班末期已有 87%的人掌握了 10 以上的基數概念,有近一半的人掌握了 20 以上的基數概念,在這些兒童中有 81%的人唱數超過50。這說明兒童的唱數與基數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聯繫。

3、形狀認知

研究表明,兒童剛入園時平均能認識 4 種形狀,到小班末期平均能認識 6 種形狀。兒童最早掌握的幾何形狀是圓形與三角形,其次是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菱形、半圓形、梯形和六邊形。到大班末期,兒童掌握得最好的仍是圓形與三角形,掌握得最差的是菱形與六邊形。認識半圓形的人數增加幅度最大,可能是因爲兒童較早認識圓形,他們一旦學會了半圓形的名稱,就能很快認識半圓形。

4、實物加減運算

兒童的實物加減運算能力在2 歲左右開始出現。早在掌握基數概念之前,兒童就知道“添加”可以使一個集合的數量增加,“拿走”可以使一個集合的數量減少。這種有關物體的增加與減少的感性經驗爲兒童學習數的加減運算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有關實物加減運算的活動在學前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兒童真正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也能爲兒童以後的心算與書面運算打下重要的基礎。

對小班末期兒童的實物加減運算的測查,我們只是讓他們各做一道題。加法運算題是:“這是一隻小熊,它先吃了 2 塊餅乾,後來又吃了 5 塊餅乾,它一共吃了幾塊餅乾? ”減法運算題是:“這隻小熊原來有 9 塊餅乾,它吃掉了 3 塊,還有幾塊? ”

研究結果表明,小班兒童加法運算能力的發展先於減法運算能力的發展, 因爲有 41%的人做出了加法題, 但只有21%的人做出了減法題。這一道加法題有點難度,因爲小的加數是放在前面的,它比把小的加數放在後面要難,但減法題的難度可能更大一點。從運算所用的策略來看,大多數人運用了實物數數的方法。在加法運算中把物體全部數一遍的策略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數數策略, 即先數出 2 個,再數出 5 個,最後把所有物體全部數一遍。兒童以後會運用“接着數”的方法,即在一個加數後面接着數第二個加數,而不必把所有物體數一遍。小班兒童的心算能力也開始發展,做加法時運用心算的人多於做減法的人。

5、小班兒童數學技能之間的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在同一種測查中,小班初期與小班末期的兩次得分存在顯著正相關,反映了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在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在小班初期得高分的兒童到小班末期仍得高分。除了減法以外,各種數概念技能之間都存在顯著正相關。但形狀認知與唱數的相關性高於認知形狀與按數取物的相關性,這可能與唱數和形狀認知都更多地依賴記憶能力有關。兩次有關形狀認知的.測查得分除了與唱數相關外,與其他數學技能都沒有顯著相關。這說明形狀認知對小班幼兒來說是相對獨立的一種數學技能。

小班兒童數學認知的發展2

小班數學活動認知

活動目標:

1、熟練地點數4以內各數,能不受物體的顏色、大小、形狀等影響,在衆多物體中辨認出數量爲1、2、3、4的物體。

2、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貼絨圖片:1條腿、2條腿、3條腿、4條腿的板凳各一條,1―4的點卡一套,1―4的點卡頭飾30個。

2、每個幼兒1―4的點卡一套,數量分別爲1―4的實物卡片一套。

3、地上畫30個小圓圈,小圓圈分別畫1、2、3、4個圓點,不同點數的圈交錯排列,相同點數的圈之間相距約25釐米。

活動過程:

1、在貼絨板上擺出1、2、3、4條腿的板凳卡各一條,問幼兒: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任意指着一條板凳,要求幼兒迅速點數,並說出板凳腿的數量或舉起相應的點卡。

指導幼兒比較分析:哪條板凳的腿最多?哪條板凳的腿最少?

2、在貼絨板上擺出1―4的任意一張點卡,讓幼兒點數點卡,說出它是幾。然後在桌子上擺出相應數量的實物圖片。

3、遊戲:跳圓圈。

4個幼兒分別點數自己頭飾上的圓圈,說出自己頭飾上的圓點有幾個,然後戴上頭飾,站在起跑線上,老師說:“開始”時,每個幼兒沿着與自己頭飾上的圓點數相同的圓圈一個接着一個雙腳跳,誰先跳完,誰就爲贏者,全體幼兒跳完後,交換頭飾,再玩一次。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於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學習。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