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爲大家分享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1

當父母看到他們的孩子在玩遊戲時,他們非常焦慮。有時,許多父母會阻止像蛇和蠍子這樣的遊戲。但事實上,遊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遊戲對兒童的操縱。許多家長可能會看到,他們的孩子經常玩一些手機吃雞肉,國王的榮耀和其他東西,並玩了一整天,這不僅是浪費時間,但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如視力下降,在大多數兒童的眼睛。許多父母都很擔心。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

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爲什麼孩子們喜歡玩遊戲。大多數時候,孩子們喜歡玩遊戲並不是自發的,因爲這些孩子沒有其他的娛樂方式,他們也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友誼。如果父母不和他們的孩子在一起交流,他們會找到一個小世界,放縱自己。有時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一些單親家庭或父母家庭。這是一種相對頻繁的情況,除了這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非常頻繁地出現。

一些學生每天一整天就是沉迷於網絡聊天和網絡遊戲,這不僅耽誤了他們的學習,還會在考試中闖紅燈,留級,甚至輟學。以至於他們浪費了他們的學習。長期沉浸在網絡世界中也會導致青少年的情感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和堅持,記憶力喪失,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缺乏時間和抑鬱。

所有這些都導致了學業成績的下降。沉迷於虛擬世界很容易誘使說謊,隱瞞上網的情況和程度,竊取金錢或竊取他人的賬戶來上網。許多沉迷於虛擬世界的病人爲了上網會不惜一切代價逃課和撒謊。嚴重的病人可能會有行爲障礙,這可能會導致兒童逃學,不與他人交往,暴力,併產生冒犯和其他異常行爲。有些人甚至可能滑入犯罪的深淵。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2

01、遊戲並非“洪水野獸”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遊戲方式,進行社會交往和認識世界。

一開始,大家玩得是紙牌撲克、捉迷藏、丟手絹這類遊戲。

隨着網絡發展,逐漸演變成手機遊戲、電腦遊戲。

去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小學生網絡遊戲的認知、態度、行爲研究報告》指出,

76.3%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網絡遊戲,90%以上的學生認爲網絡遊戲使業餘時間更愉快,約70%的學生認爲網絡遊戲帶來幸福生活的能量。

孩子想玩遊戲,其實是他們正常的心理需求。

在BBC地平線系列紀錄片《電子遊戲真的有害嗎》中,西蒙尼·庫恩博士做過一個實驗。

她隨機將48名志願者分成2組,一組安排玩超級馬里奧64,另一組什麼都沒玩。

庫恩博士發現,玩超級馬里奧64那組志願者,大腦中有3個區域的活動增加了。

而這3個區域的活動,被神經系統科學家稱爲大腦的可塑性。

簡單來說,玩家通過玩電子遊戲,大腦可塑性增強了。

庫恩博士還提到,電子遊戲除了可以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能練習人們的導航能力。

可見,網絡遊戲除了能給玩家帶來快感,它還有不少潛在的好處。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遊戲《我的世界》,它被稱爲“線上版樂高”。國外很多學校,還將這款遊戲引進到課堂教學中。

這款遊戲之所以讓人癡迷,基於它獨一無二的創造力,玩家可以通過裏面的物品和方塊,創造出任何自己喜歡的場景。

玩家在《我的世界》還原的海面場景

網絡遊戲本身並不是“野獸”,優質的網絡遊戲,還能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之所以痛恨網絡遊戲,一是因爲擔心遊戲霸佔孩子學習時間、孩子玩遊戲會結識到不良朋友。

另一方面,一些暴力、色情的遊戲充斥在網絡世界,容易給孩子造成錯誤引導。

例如,遊戲中打殺、暴力等橋段,會令孩子將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混淆。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名13歲男孩沉迷於“吃雞”遊戲,模仿遊戲中“跳樓”的橋段,深夜從自家陽臺墜亡,實在是令人心痛!

可往往發生這些悲劇時,家長首先只會聲討遊戲。

事實上,家長更應該思考的是:

爲什麼有的孩子玩遊戲卻不會影響學業和生活?

有的孩子卻通宵玩遊戲,刷你的錢充值買裝備?

甚至是因爲遊戲,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02、爲什麼你的孩子會“遊戲成癮”?

一款網絡遊戲在面世前,是經過長時間打磨的。

爲了達到讓玩家“上癮”的目的,遊戲公司在設計遊戲充分揣摩了人性的弱點。

在善於操控人心的遊戲公司面前,大人也未必頂得住,何況是孩子。

網絡遊戲的最大特徵,是它可以滿足玩家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價值需求。

遊戲設計上的通關升級,會令玩家在玩遊戲過程中逐步獲得成就感和肯定。

哪怕是通關失敗,遊戲也會管理好玩家的挫敗感,給予明確的方法去引導玩家繼續完成挑戰。

現實生活中,孩子也很容易遇到失敗挫折,但未必能得到及時的指引和心理輔導。

有調查顯示:在沉迷網絡傾向偏高的未成年學生中,有將近50%的人認爲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失敗者。

所以,有人會說遊戲成爲孩子逃避失敗的最佳途徑。

可我覺得,孩子除了能在遊戲裏得到成就感,遊戲帶給他們的及時反饋和正向激勵,纔是“遊戲成癮”的關鍵。

學習上,不是所有孩子通過努力就能成爲佼佼者,但在遊戲裏可以做到。

生活中,不是所有孩子都敢於表達自己,但在遊戲裏,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吐槽,完完全全做自己。

哪怕是孩子有表達需求,也未必能得到正確的迴應。

節目《老師請回答》裏,有一名男生叫浩浩。

浩浩上高一後,說要成爲一名電競選手,輟學在家玩遊戲,每天至少玩16個小時。

一開始,父母沒收他的電腦、斷網,迎來的只是浩浩強烈的反抗,砸電腦、砸電視。

父母一心只想斷絕他打遊戲的念頭,卻從未想過爲何浩浩會想成爲電競選手。

專家深入瞭解後發現,浩浩的內心其實是很孤獨的。

浩浩父母自小關係就很不好,在他小學時父母還離婚了,只是後來復婚,不過家裏的氣氛一直都是冷冷冰冰。

不但如此,浩浩爸爸還是個脾氣很暴躁的人,很少陪浩浩聊天,一聊天就是對浩浩說教、責罵。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浩浩變成了個很沒安全感的人,他沒從未體驗過家的溫暖。

他之所以沉迷遊戲,不過是因爲他能在遊戲中找到歸屬感和滿足感。

換句話說,孩子會對遊戲上癮,不過是遊戲比你更懂孩子罷了。

03、懂得跟孩子談遊戲

才能改變孩子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玩遊戲,不是說教,就是放任不管。

其實,當孩子已經迷上游戲時,最不應該採取的教育方式就是責罵。

家長這種過激的態度,只會加深孩子孩子對父母的敵意和不信任感,拉遠彼此的距離。

這時候,家長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

既然孩子對遊戲感興趣,家長不妨先去跟孩子聊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先走進孩子的遊戲世界,瞭解孩子在玩什麼遊戲,或是跟他一起玩。

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自然而然會敞開心扉。

其實,孩子也渴望跟父母建立情感連接,只是每逢玩遊戲,一般都會受到父母的指責和批判,孩子纔會把心門關上。

不過,當孩子願意跟你分享他們的遊戲世界時,家長也不要着急跟孩子說一些玩遊戲不好、不應該經常玩遊戲這類話語。

不妨嘗試通過遊戲,引導孩子挖掘自己的愛好。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名設計師,她的兒子很喜歡玩《我的世界》。

每當她都有空時,她就陪着孩子一起玩遊戲。

當她的引導下,孩子創建了一個漂亮的房子,屋內每一個裝飾都頗具設計感。

沉迷遊戲的孩子最終會怎樣 第2張

她說,從這之後,她的兒子對設計畫畫特別感興趣,還提出要學習畫畫。

遊戲是有雙面性的,關鍵還是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玩遊戲這個事情。

當家長把遊戲當做紐帶時,遊戲也會產生正確的力量。

04、別再讓網絡遊戲

爲問題父母“背鍋”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你認識的沉迷遊戲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網友@張天杭講起了他堂哥從沉迷遊戲到進入精神病院的一生。

在張天杭的描述裏,他堂哥是個沒有生存慾望、完全喪失社會能力的人。

但張天杭覺得,他堂哥並不是給網絡遊戲毀掉的'。

相反,在他堂哥幾十年的生命裏,網絡遊戲是唯一給過他快樂的東西。

那他堂哥的悲劇,是誰造成的?

他堂哥自小跟隨做生意的父母四處奔波,因爲經常轉學的緣故,12歲之前幾乎沒交到什麼朋友。

到了初中,他堂哥開始打遊戲,發現遊戲裏可以交到朋友,就迷上了遊戲,但學習變得跟不上。

這時候他堂哥父母教育的方式,只是打。

被打多了,他堂哥心理受到極大影響,漸漸失去應付學習和生活的能力,最後只能休學在家。

不是說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

可張天杭的堂哥似乎從沒感受過家的溫暖,從來沒得到過父母的愛和關注,反而過得片體鱗傷。

這個例子可能有點極端,可每當出現問題孩子時,大家可曾想過背後到底有多少不合格的父母?

當父母一味聲討孩子沉迷遊戲、經常玩手機的時候,難道你們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就很少嗎?忙工作的、刷視頻的、自己打遊戲的比比皆是。

你曾想過,當你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手機上,跟孩子的交流只會越來越少。

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在玩手機不理自己,孩子也會模仿着去玩手機。

很多時候,網絡遊戲只是問題父母的“背鍋俠”。

當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請你想想自己是否盡到了父母的責任。

父母的愛,決定着家庭教育的質量。

充滿愛的教育可以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會導致不幸。

真正的洪水猛獸,從來不是外來的物質

一個冷漠的家庭,一對不及格的父母,纔是毀掉孩子的真正黑洞。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