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雖然不多但也不在少數,生活中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難免會發生一些變化。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的相關內容。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1

1、自卑心理。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世界上最愛他們的人。一旦父母離異,孩子就會覺得是不是因爲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雙方有一方不喜歡他了,纔會選擇離開。

看着別的孩子都有父母疼愛,孩子對自己開始質疑變得不自信,漸漸地自卑起來。他們變得性格孤僻,不愛說話,畏縮膽怯,做事缺乏自信心。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2、猜疑心理。

父母離異,家裏缺乏溫暖,如果撫養孩子的那方因爲工作比較忙,沒有照顧好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父母雙方都不喜歡自己了?這樣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看不起?

久而久之,這讓孩子在與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抱着猜疑心理,不能與其他人很好的相處。

3、逆反心理。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打擊很大,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如果父母沒有和孩子進行及時交流,孩子漸漸變得孤僻,不想與人談心,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主要表現爲毫無理由地抗拒父母的任何要求,你叫我幹什麼,我偏不,你不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對父母,還有可能是對其他人,非常影響孩子的成長。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2

單親家庭子女心理自卑的成因

1、父(母)的遺棄和冷落。夫妻離婚時,有的對孩子關心不夠,不願承擔子女的監護義務甚至,把孩子“推來推去”;有的父(母)雖然接納了孩子,但沒有真正承擔起責任來,不關心,甚至打罵。這樣的“拋棄”和冷待,使孩子體味不到父母的關愛,“我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沒人疼的孩子”這使青少年的人格、自尊嚴重受挫,極易產生自卑心理。

2、情感的缺陷。青少年不僅需要物質享受,同時還有強烈的情感需要。單親家庭中不管是沒有父愛,還是沒有母愛,都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家庭情感體驗。當聽到別的同學談論自己的父母如何關心和疼愛自己時,他們心裏充滿痛苦和沮喪。自己是另一類人,無法同他人相比,很自卑。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第2張

3、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當代中學生日常消費呈上升趨勢,且有較強的攀比心理,一些工薪單親家庭的子女,由於手頭拮据,不敢參與同學聚會,如:生日Party、旅遊等等。總覺得低人一等,很自卑。

4、教育的失誤。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缺乏應有的耐心,方法簡單,擺出“我說了算”的家長作風,甚至粗暴打罵,認爲“不打不成才”。還有的家長和老人過分關心,不讓幹這不讓幹那,而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們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急劇發展,希望自己獨立自主,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自尊心受挫,或是長期有人“照顧”,養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理能力較差,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有的造成性格上孤僻、膽小和過分的自我封閉,與同齡人交往中感到“什麼都做不好”,會感到很自卑。

學校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方法嚴重影響着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單親子女感情大多十分敏感和脆弱,老師的批評往往認爲說自己,認爲老師瞧不起自己,對老師有了排斥心理。如果老師處理問題不能一視同仁,甚至一點點“偏向”就能使他們自尊心受挫。公開的點名批評、斥責、挖苦極易挫傷自尊心,產生自卑感。

5、社會評價的偏見。離異家庭往往成爲一些人議論的焦點,常有人評頭論足, “X X X ★★★跟別的男人跑了”“X X X 他爸跟X X 又好上了”,鄰居、同學說三道四,添油加醋者有,歪曲事實者也有,還有一些學生及家長排斥他們,說這種家庭的孩子思想不健康,這些都給孩子心理投下巨大的陰影,導致青少年自卑心理形成。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導致自卑心理形成,如:生理因素、智力因素、交際能力等等。而自卑的形成又與學生個體心理品質有直接關係,同樣的遭遇和挫折,意志堅強的人能夠挺過去,意志薄弱的人會被困難擊倒,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形成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教育方法

根據這類學生的特點,對他們的教育必須以情感爲依託,深入瞭解,找出其產生自我否定意識的原因,及時準確地發現他們心理自卑的根源,利用各種教育因素,爲其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使其發現自我的價值,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恢復正常的心態,擺脫自卑的心理障礙。教育實踐中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教育方法。

1、情境感染法。 自卑的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內隱性”和“文飾性”,認爲老師和同學瞧不起自己,不能主動與人交流,訴說心中的苦悶,所以我們應爲其提供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以彌補家庭環境所帶來的缺陷,努力爲他們創設一個沒有歧視、沒有怨恨,充滿民主和關愛的環境。

首先,班主任應“捧出一顆愛心”。用廣博、真摯、深沉、持久的愛去扶植那顆看似冷漠而實際上強烈、極敏感的自尊心,給他父(母)般的關愛,以情動人,讓他願意吐露真情,宣泄心中的苦悶,減輕心理壓力。再以理曉之,變壓力爲動力,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其次,發揮學生羣體力量。“只要人人都現出一點愛”,正確對待和幫助有不良心理的同學,使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同學的信任,消除排斥心理。當他在集體中“享有”一定位置,體驗到自身價值和尊嚴時,就會以嶄新的心態參加集體活動,自卑情緒就會受到積極性情感、氣氛的感化。

再次,優化家庭環境。老師加強同家長聯繫,爭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家庭中,給予孩子更多的溫暖。並且希望家長不要將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在孩子面前過多的暴露,給他們帶來不應有的壓力。並注意改變傳統的家長作風,應多聽取孩子的意見,遇事多與孩子商量,從而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幸福。

2、榜樣示範法。 青少年富於幻想,善模仿,可塑性大。他們容易受來自各方面人物思想意識和人格行爲的影響,並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現出來。根據這一特點,可以讓他們瞭解身邊的老師、同學或他人與其有同樣的經歷 ,飽嘗家庭的不幸,通過自身努力,靠着堅強的意志品質戰勝自我,走出困境。也可以介紹一些有類似經歷的偉人,科學家或文藝作品中的人物,作爲範例,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地模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榜樣的感召力使他們消除心理壓力,增強自信心。

3、自我欣賞法。 班主任應幫助學生欣賞自我。通過正確分析,認識自我,瞭解自身的優勢,教師應充分發掘他們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創造成功表現的機會,甚至可以“以其之長比人之短”,讓他們體驗成功,體味自我存在的價值。法國教育家費雷內說過:“學生某一方面的成功,會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活動,使其有“用武之地”,在球類、棋類、歌詠比賽中,讓他們登臺亮相,展示“一技之長”,使他們能“出人頭地”。並且要抓住他們獲得成功的契機,引導他們深信“我行”,增強自信、自尊、自強意識,使他們在成功的興奮和快樂中,充分肯定自我,在平等溫馨的氣氛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學習,徹底消除自卑心理。

4、委以重任法。心理自卑的學生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是渴望受到尊重的心理反映。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創造條件發揮他們的才能,如安排值勤、擔任科代表、主持文體活動或班內其它事務等等,盡最大可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其找回自尊,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還有助於把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班級工作和學習中,消除負面因素的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3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徵分析

1、抑鬱冷漠。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長時間不能自拔,或是由於生活動盪及父(母)的不負責任,心靈受到極大傷害,於是表現出經常悶悶不樂,容易悲傷,情緒低沉,甚至見到別的同學在父母面前非常快樂,自己心裏就非常難受。在學校他們不敢談論自己的父母,於是自我封閉,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對周圍的人事漠不關心,甚至產生冷漠、反感、敵對,最嚴重的導致與集體不合。

2、充滿憎恨。有的孩子對父母的離異充滿憎恨,他們討厭父母爭吵,憎恨父母不顧他的成長和感情。這種憎恨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髮展產生不良作用,進而擴展到對學校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對其他人,甚至對社會的不滿,他們認爲既然沒有人關心我,我又何必去關心別人呢?所以對同學對集體的事缺乏熱情,對公益事業表現冷淡,還有的故意破壞紀律,損壞公物,甚至有的孩子會破罐破摔,以期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

一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第3張

3、暴躁易怒。有些單親家庭孩子,自己鬱悶的心情常常因無處渲泄,於是表現爲性情暴躁,遇事易衝動,攻擊性比較強,常常會出現罵人、鬥毆等行爲。有調查表明,反抗攻擊特點比較突出的和遇事衝動不計後果的人數,單親家庭孩子與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別高4%和16%。

4、內向自卑、膽小孤僻。單親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以及離異父母對子女的互相推諉,家庭中的`長期冷戰或爭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學生覺得父母的吵吵鬧鬧讓同學、鄰居們看到,聽到都是很丟人的事,自己臉上很不光彩;由於自卑而缺乏自信,不敢與人交往,不敢說話,不敢回答問題,總是獨自躲在一旁。

5、多疑嫉妒。單親家庭孩子與正常家庭孩子對比,具有較強多疑、嫉妒心理特徵的前者比後者高約3%。其表現爲對別人的議論,對許多事情非常敏感,總懷疑別人在議論自己,猜疑別人是不是在說自己的壞話,猜疑老師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個活動沒有讓他參加就會胡思亂想。我認爲,這種心理的產生與自卑心理有關,潛意識裏還是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於是就亂猜疑,好嫉妒。

教師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善於洞察孩子的喜怒哀樂,因而研究和解決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是搞好學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在新形勢下必須肩負起保護、教育單親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這一工作的關鍵又在於教師對這些孩子是否有愛心、耐心和誠心,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夠幫助並逐步引導他們克服不正常的心態,與其他孩子一樣地健康成長。根據經驗,單親子女的心理狀態,大致可分爲四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自立自強型。第二種類型是孤獨憂鬱型。第三種類型是散漫放任型。第四種類型是偏執易怒型。由父母離異造成的。所以,他們對別人的防範意識特別強,同時還伴隨着對老師和同學懷有一種莫名的牴觸情緒。我教過這樣一個男孩,他智商比較高,但很不合羣,還常常無端地猜忌同學,甚至動不動就採取過激行爲。

單親家庭教育孩子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1、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快樂、關心和鼓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理髮出來,才能打到心靈深處。”對於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師傾注無私的愛來撫慰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創傷。創設一種真誠的氛圍,使學生重新享受失而復得的溫暖與快樂。愛是可以彌補的,只要我們本着“愛心、熱心、誠心、耐心”和科學的態度,爲他們付出更多的愛,就能醫治他們內心的創傷,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他們也同樣會生活得快樂、幸福。

2、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健全的個性。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我們要了解他們喜愛什麼討厭什麼,培養他們健全的個性,使他們融入到集體中來,樂觀地面對困難。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個性和正常的人際交往。同時,避免當面談論敏感話題,關注其動態,防止結交壞朋友,走上邪路。

3、經常地表達讚美和激勵。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讚美。

4、培養孩子多元化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

5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6、建立單親子女檔案。瞭解和掌握班上單親子女人數,並熟悉掌握其家庭狀況,單親的原因,進而採取有效的措施。

7、班主任定期對單親家庭進行家訪,與單親子女家長會面。和家長們促膝談心,往往是因爲家長對子女放任自流,認爲有學校教育,家裏就可以不管了,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需要向家長講清,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只要老師能夠掌握學生心理髮展規律,深入瞭解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徵,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夠幫助這些孩子走出陰影,使每個單親子女都會獲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都會擁有屬於他們的美好的未來。

父母對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

1、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雖然無辜地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這些孩子的家長在喪偶或離異之後,往往更加憐憫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佈,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爲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如苦養育他們的父母。

2、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係。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學。平時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想疙瘩。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瞭解情況之後,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

3、動之以情。單親子女往往易受到自社會的歧視、偏見,因而在性格上容易變得內向、憂鬱、自卑,甚至孤僻。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單親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是殘缺的愛,此時的父母尤其要關心他的生活,爲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要在思想上多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奮進,培養他們上進的信心和勇氣。

4、多與學校、老師聯繫。許多單親家庭的父母由於要承擔更多的經濟負擔,難免對孩子照顧不周,所以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繫,關心子女的在校學習生活,遇到問題及時處理。另外,也可將家庭中的實際問題擺出,把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現向老師詳細述說,與老師共同研究、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

5、注意性別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沒有父親男孩或母親的女孩,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所以,單親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讓其性別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培養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6、簡單粗暴不可取。失去配偶之後,許多家長便把孩子作爲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夢想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處處出人頭地,特別是在學業上。但如果期望值過高,勢必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質。有的孩子因害怕懲罰而回避家長,不願回家,便到外面尋找“溫暖”,這樣容易被壞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長教育孩子切忌簡單粗暴,要注意正確引導。

7、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8、讓孩子經常接觸其他長輩,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響。

9、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儘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